上善若水,浮生如茶!

2014100912:30

 

 

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人生走到一定的階段,
生命步入一定的歷程,都會經歷很多,走過以後才恍然,
生命其實是一個過程,而能夠擁有平靜、
平淡、平凡才是生命中最真實、最嚮往的。

一杯清茶卻解百千愁。

我忽然想到一句話:上善若水,浮生如茶!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
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浮生如茶"呢?大意是:
茶葉因沸水才釋放出深蘊的清香,
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這裡面還有一段禪學: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迢迢來到普濟寺,
慕名尋到老僧釋圓,沮喪地對老僧釋圓說:
“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
老僧釋圓如入定般坐著,
靜靜聽著這位年輕人的歎息和絮叨,什麼也不說,
只是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小和尚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
釋圓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進杯子裡,
然後用溫水沏了,
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說:
“施主,請用些茶。”
年輕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見杯子裡微微地嫋出幾縷水汽,
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

年輕人不解地詢問釋圓說:
“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釋圓微笑不語,只是示意年輕人說:
“施主請用茶吧。”年輕人只好端起杯子,輕輕呷了兩口。
釋圓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
年輕人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搖搖頭說:
“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釋圓笑笑說:
“這是閩漸的名茶鐵觀音啊,怎麼會沒有茶香?”
年輕人聽說是上乘的鐵觀音,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著的茶葉
呷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
還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老僧釋圓微微一笑,吩咐門外的小和尚說:
“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小和尚又諾諾著去了。
稍頃,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
釋圓起身,又取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
稍稍朝杯子裡注了些沸水。
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輕人俯首去看杯子裡的茶,
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裡上上下下地沉浮,
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裡嫋嫋地溢出來。
嗅著那清清的茶香,
年輕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釋圓微微一笑說:
“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裡又注了一縷沸水。

年輕人再俯首看杯子,
見那些茶葉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雜了。

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
在禪房裡輕輕地彌漫著。
釋圓如是地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
那綠綠的一杯茶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

  釋圓笑著問道:
“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卻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說:
“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
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

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之上,
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

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
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的清幽,
夏陽的熾烈,秋風的醇厚,冬霜的清冽。



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茶呢?

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
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地懸浮著,
彌漫不出他們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而那些櫛風沐雨飽經滄桑的人,
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
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
他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
於是像沸水一次次沖沏的茶一樣
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

  浮生若茶--你我何嘗不是一撮清茶?
而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熾烈的沸水呢?
茶葉在為沸水才釋放了它們本身深蘊的清香。
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
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

  上善若水到底是個什麼境界?

  《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

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
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
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
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

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關於水,其實我們瞭解的並不全面,深刻,
還是古代賢哲老子和孔子的言論較深遠和精闢。

所以,他們把水比作上善。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
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
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
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好像有勇;
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
量見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
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好像立志;
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
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觀。

所以,水有五則:

  一、自己活動,並能推動別人的, 是水。

  二、經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三、遇到障礙物時,能發揮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潔洗淨他人的污濁,
有容清納濁的寬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發為雲,變成雨、雪,或化而為霧,
又或凝結成一面如晶瑩明鏡的冰,
不論其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關於詠水的詩詞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頭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閒過,奔流步不停。 執著不執著,無往而不勝。

  巨石阻前路,轉頭繞道行。 懸崖臨絕壁,呼嘯跳澗中。

  遇沙滲地下,暗行不逞能。 驕陽似火蒸,變雲學龍騰。

  聚團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東。

  萬難終歸海,浩瀚波濤湧。 世人歎偉大,一笑又升空。

  轉身歸山去,泉聲常叮咚。水性柔順,明能照物,
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有功於萬物而又甘心屈尊於萬物之下。

老子弘揚水的精神,其實是在宣揚一種處世哲學,
做人要與水一樣,有極大的可塑性。

  水性柔而能變形:
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
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上善若水今譯: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樣。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居處善於選擇地方,
心胸善於保持沉淨,待人善於真誠相愛,
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
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


  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佛家解釋說:
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江就有月,
人不分貴賤,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
就如月照江水,
無所不在,佛性無所不在,道亦無所不在……

  水——真正的風景在於

  為政之道,應不忘"拯救黎民於水火"

做官之道,應抱定"君子不飲盜泉之水"

  交友之道,應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

  修身之道,應牢記"流水不腐,戶樞不蠢"
水容納污垢,但神奇的自淨功能使其能永葆純潔
水有三態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必匯入汪洋大海。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意思是說多做好事,
善事日積月累就象滴水匯成江河
湖海而昇華為高尚的品德,
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會受到人們的擁戴,
恪守道德準則的團體就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