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嚴智閑禪師—擊竹開悟

2023011006:30
 
  

香嚴智閑禪師-擊竹開悟

嚴智閑是百丈懷海的弟子,百丈死後,
香嚴到大師兄溈山靈佑處學禪。

溈山對他說:
「聽說你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
問十答百,這是你的聰明的地方。

但是光憑這些,必會產生理智和概念的把握,
這是沒有多大用處的。現在我且問你,
「父母未生前你的本來面目是怎樣的?」
  
  香嚴百思不知所答,回到房裡,
翻遍了所有的參考書和先師的語錄筆記,仍找不到答案。
  
他只好再到溈山那裡,請他點破。但溈山只是說:
「我實在無可奉告。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教給你的話,
那是我的東西而不是你的東西。」
  
  香嚴很是失望,覺得大師兄有意在隱瞞自己。

傷心之下,香嚴一把火把自己身邊所有的文字都燒掉,
並且打算過一種依照佛徒戒行的簡單生活,
不再為禪道的事傷腦筋。

他頹喪地說:
「既然佛法這樣難於領會,而又不能向別人請教,
學佛法有什麼用呢?
今後我要做一個行腳僧,免得勞形損神。」
  
  於是他辭別溈山,雲遊天下。

路過南陽國師慧忠禪師的墓時,就築廬定居了下來。

有一天,在他除草掃地的時候,偶然拋出一塊瓦礫,
擊中了竹子。清脆的一聲,使得香嚴頓然大悟!
  
當香嚴聽到無心的清脆的擊竹聲時,
他突然感到在這瞬間超越了一切時空、因果,
跨過了物我的界限,與對象凝為一體,
和聲音合而為一,一下子走入了存在深處,
融進了宇宙的萬有,他當時就是聲音,
就是翠竹,就是萬事萬物,就是真正的本體自身了,
也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汗如雨下的香嚴登時向溈山所在地方跪下禮拜:
「師父,你對我恩逾父母。
如果你當時為我說破,又哪有今天的頓悟呢?」
  
  於是他作了一首偈子來表達他的悟境: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墜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一擊忘所知」
香嚴一旦大悟之後,他從前所學的一切佛學知識,
就對他沒有什麼重要性可言了。

待你一旦達到悟境之後,
你就沒有必要死死記住它們而將它們忘去了。
  
  「更不假修持」
大凡剛剛開始習禪的人,
都以為他們必須改變他們的平常心態。

他們認為他們不是要進入某種出神或恍惚的狀態,
就是要經過佛經裡面時常描寫的各種禪定階段。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習性,
是不需要也是不可能改變的。
  
  「動容揚古路,不墜悄然機!」
自古以來,不少的人抱持這樣一種觀點:
大悟的境界必須進入山洞,
閉起眼睛坐在那裡冬眠,想像進入「空」的境界。

而香嚴卻以活潑的動作顯示了古教的真義。

尤其可貴的是,儘管他已進入真空的悟境,
並且還以那裡作為他的住處,
但他卻沒有採取一種消極否定的態度。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在真空的境界之中,是沒有一法可以稱為動的。
你既沒有待在某一個處所,
更沒有待在任何一個地方。

儘管你每天從早活動到晚,成天說話,
揚眉瞬目,行住坐臥,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發生。
  
  「諸方達諸者,咸言上上機!」
這兩句充滿了對自己悟境的自信和驕傲。

香嚴果然得到了溈山的印可說:「此子徹也!」
  
  香嚴鑒於他擊竹悟道的經歷,開堂後對大眾說:
「如果說起明心見性一事,就像有一個人爬到樹上,
用嘴咬著樹枝。這時有人問他說:
『請問什麼是佛法最精的大意?』
這時他如果不回答,便是無視了問者之意;
但他如果回答,便會摔死。
你們說,這個人怎樣才能從困境中擺脫出來?」  
 
 當時有一位招上座應聲而答:
「我不問他在樹上怎麼辦,
我問,他沒上樹之前是怎麼樣?」
  
  香嚴呵呵大笑,予以印可。
  
  後來,宋代無門慧開禪師評論說:
  縱有懸河之辯,總用不著;說得一大藏數,亦用不著。
若向者(這)裡對得著,
活卻從前死路頭,死卻從前活路頭。
  
  香嚴上樹,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言默兩喪,反映了禪宗注重內心驗證的悟境。

「未上樹時」即溈山所問「父母未生時」,
亦即香嚴當時「一擊忘所知」的超悟境界。

在這種境界裡,已經不存在作為「生死根本」
的「意解識想」了,他從前所學的一切佛學知識,
對他已純屬多餘,正如乘船過河,一旦到達彼岸,
那隻船對你就沒有用處了,這就是「死卻從前活路頭」。

同時禪宗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
只是被妄想所遮蔽了,成為「死路頭」。


參禪的目的,就是要撥開妄念的浮雲以見慧日,
使埋藏在煩惱之下的純真人性得以重現,
這就是「活卻從前死路頭。」

  
  僧問香嚴:「如何是道?」香嚴說:「枯木裡龍吟。」  
  
僧又問:「如何是道中人?」香嚴說:「骷髏裡眼睛。」
  
  在妄想息滅之後,佛性就能顯示其活潑潑的妙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