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經驗 — 一個意外的發現

2014101708:30

 



瀕死經驗—一個意外的發現

「意外,是最偉大的發明家。」─馬克‧吐溫

一九七二年我剛上醫學院時,我在自己稱為「瀕死經驗」
(near-death experience)領域的研究就已相當出名。
雖然我還沒有把這些經驗形諸於文字,但已就自身發現公開演說多回,
所以儘管還是個新鮮人,已小有名氣。

我並沒有「創造死亡」,如同有些人調侃我的。
我所做的,就只是檢視許多鬼門關前走一回的人士的經驗,
並將其死亡過程區分為可辨識的元素。
而我將這些全部或部份特質統稱為「瀕死經驗」。

我的發現令自己震驚,
稍後我將這些發現集結成《生生不息》一書後,更震驚了全世界。
我發現,垂死的人通常會穿越一條通往光的隧道。
在光中,他們通常遇見其他靈體,幫助他們舒緩過渡到死亡的這個過程。
許多時候,這些人是他們亡故的親人。
有時候則是這些人稱為「上帝」或「耶穌」的靈體。
這些人往往可以說出其與耶穌的對話,或者上帝會告訴他,他們的時候未到。

許多人述說著,自己離開了肉體,
由上方旁觀醫生與護士採取誇張的措施搶救他們的生命。
許多我晤談過的人,還曾回顧生命的經歷,
也就是他們再次「度過」他們的生命,
有時候會有來自高我(higher being)的評論。

這些人很少願意回歸他們的肉體,然而一旦復生,
他們便擁有更深遠的使命感──
也就是在進入靈界之前,在人世間尚有更重大任務的信念。

這些經驗與描述,皆不見於醫學書籍,
因此,有人期待我的研究與後續著作,著實令我困擾。
身為醫學院學生,卻研究著被歸類為超自然或宗教題材,
我敞開心胸接受科學界對探討這些議題的偏見。
雖然自人類首度思考死亡議題時,瀕死經驗就曾被概述,
但此領域的探索尚屬異端邪說,足以令我遭科學界所排擠。

這也是我幾位摯友的想法。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關心是否為醫學院同儕所接受,
反倒是我的朋友比較擔憂。
就像歷史上許多人,包括醫生在內,
我曾經聽過也讀過死亡瞬間所發生的「超自然」事件。
這些透過閱讀及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
身為哲學的學生與教師,我讀過許多關於來世的論述,
包括柏拉圖作品中所記錄的。
聖經中也記錄著有關靈體的論述,特別是保羅達哥林多人書,他寫道:
「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
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

偉大的文學作品也觸及了瀕死經驗的元素。
狄更斯的《小氣財神》(A Christams Carol)中主角史古基
不安的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即是個例子,另外,海明威《戰地鐘聲》
(For Whom the Bell Tolls)裡戰爭時的「出竅」經驗也是一例。

此外,我們也從親友處聽到不少故事。
以我來說,我的表哥朗尼,就曾因手術在鬼門關前走一回。
他提到自己進入天堂國度,那裡的光體告訴他,
如果他穿越了某個特定界限,就無法回到肉體。
朗尼說,他回頭拼了命的跑,想回到自己的肉身。
還有維吉尼亞州夏洛地鎮(Charlottesville)的醫生喬治‧李奇(George Ritchie)的現身說法,他在德州一家軍醫院被判定死亡,卻擁有最奇妙的瀕死經驗──
他的出竅旅程帶領他遊歷全國各地,由於過程栩栩如生,
他在復活後竟然能夠再走一趟這條路線。
也就是李奇的經驗,帶領我蒐集在東卡羅萊納州立大學
哲學課授課學生類似的經驗,並從中歸納出稱為「瀕死經驗」的共通元素。

 我從事此現象研究的風聲既出,曾經瀕死的人,使盡各種方法與我聯繫。
透由我的研究,他們明白,自己的經驗並非獨一無二,
而是以某種形式,如假包換發生在全世界數百萬人身上。
我的門鈴響起的頻率,幾乎跟電話鈴響一般,都是些想述說自身故事的人,
他們同時尋求確認,證明自己既沒有瘋,也不是在幻想。
在我從事個案研究時,當他們發現其他人也有類似的經驗,
紛紛感到鬆了口氣。
有一回有個人在公開場合靠近我,悄聲的說:
「我有個你無法置信的故事……」我的心臟開始興奮的狂跳。
這幾十年下來,我還是有著相同的反應。
是的,這些個案甚至有許多是來自於醫生。


作者:雷蒙.穆迪、保羅.裴瑞

節錄自:
瞥見永恆:共歷死亡經驗的真實故事分享/生命潛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