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唯美畫派大師弗雷德里克·萊頓作品欣賞

2015052018:30

英國唯美畫派大師
弗雷德里克·萊頓作品欣賞






弗雷德里克·萊頓,又譯洛德·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
是英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畫派最著名的畫家,在英國繪畫史上享譽極高。

他輝煌的藝術光芒甚至沖淡了雷諾茲的影響,成了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
       
萊頓1830年12月3日出生英國史卡布洛。
卻生長在跨海遠隔的俄羅斯,
祖父吉姆·萊頓爵士是沙皇亞歷山大Ⅰ的皇宮醫生,
萊頓的父親子承父業也作了沙皇的醫生。
萊頓並沒有在皇家藝術學院學習,
他在布魯塞爾、巴黎、法蘭克福接受繪畫訓練,

1852年他搬到羅馬居住,古典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
 
1855年,他回到英國,他的作品《Cimabue’s Madonna》
展出並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這是他事業的轉折。

1878年,萊頓當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

1896年受封為男爵。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
他于同年去世。萊頓的父親是位古典藝術的愛好者,
他對幼年的萊頓留下深刻的影響。萊頓9歲開始自己作畫。
10歲隨父親來到羅馬,
師從一位叫梅利的畫家,在那裡獲得了繪畫知識。

13歲赴德國,曾在法蘭克福美術學校學了一段時間,
14歲又來到藝術之都佛羅倫斯,這些流動生活使萊頓擴大了藝術眼界。
萊頓在佛羅倫斯進了阿卡德亞美術學校學習,業餘時攻習解剖。
後來又轉回法蘭克福學校學習到17歲。
他崇拜安格爾,複製過提香和柯勒喬的畫。
從他後來的創作中可以看出他對古典主義的鍾愛。

1852年,22歲的萊頓移居羅馬
進入了羅馬美術學院進行正統的繪畫學習,並開始了獨立的藝術創作。
這一年他創作了場面宏大、氣魄雄偉的歷史題材的作品
《契瑪布埃小姐護送的行列通過佛羅倫斯大街(又譯《聖列的行進》)
一畫,顯示了他的氣質和才華。

1855年,萊頓返回他從未到過的故鄉—英國,
《聖列的行進》在皇家美術學院的畫展上展出獲得了成功。
評論界從那時開始就一直是他的朋友,給予了他極高的推崇。
令畫家更為高興的是,這幅畫不久竟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
他本人則有幸晉見了女王。
這時的他已成為英國畫壇上當之無愧的後起之秀。
從此,這位年輕畫家一躍登上大英帝國的畫壇。
        
1859年29歲的萊頓定居倫敦,效忠英國女王。

1868年萊頓展出自己的學位作品《聖哲羅姆在沙漠裡》,
獲得了美術學院院士稱號。

1878年11月13日萊頓接任去世的格蘭特任美術學院院長,
人們一致公認他的學識、氣質、能力和責任感,
這些都表明他是出色的領袖人物,能掌握這一高等學位的權力。
他在那個時代可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的人,博得所有人的擁護。 

1858年,萊頓曾參加過拉斐爾前派運動,
但終因受古代藝術影響太深而走向學院派新古典主義的路上去。
在擔任“宮廷畫師”期間,他為迎合上層趣味,
彌補英國美術中匱乏的高雅、精煉趣味,畫風日趨甜美、抒情,
柔和的造型、飽滿的色彩、細膩的刻畫常使所描繪的形象具有歡愉、
輕盈的氣質。但後來又在此特徵上略帶羞澀、倦愁之感傷情調。

1878年他曾出任英園皇家美術學院院長,
因此.他的畫風對英國畫壇有很大影響。      
        萊頓晚年疾病纏身,但仍不停創作。
他的藝術獲得了崇高的榮譽,1886年萊頓56歲時,
英國女王把他列為英國貴族,號為斯特雷頓萊頓男爵,
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萊頓于同年去世。
他的遺囑是:“把我的愛獻給學院。”









《纏毛線》
 


《閨房的光》



《母親和孩子》 



《畫家的蜜月》



《陶醉》 



《海邊的希臘少女》



《閱讀》



《音樂課》



《在荒野中的以利亞》



《熾熱的六月》



《安提歌尼》



《黃髮少女》




《記憶》



《羅馬婦女》



《女孩在餵養孔雀》



《無字歌》



《漁夫和美人魚》



《義大利婦女》



《Biondina》



《Captive Andromache》


《Cimabue-s Celebrated Madonna》


《Cymon and Iphigenia》




《Hercules Wrestling with Death for the Body of Alcestis》



《Lachrymae》



《新婚》


《Electra at the Tomb of Agamemnon》


《Odalisque》


《少女》

 
《蘋果園》

 




更多世界名畫點擊這裡2009年5月30日 - 香儿 - 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