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牙的天元丹法函授教材 (2) – 仙學基礎

2015070412:30
胡海牙的天元丹法函授教材 (2) – 仙學基礎

 10.大小周天
小大周天之名,唐以前無之。
崔公作《入藥鏡》,伯陽著《參同契》,皆無此名詞。
元明以後,始見於書耳。既有此名詞,各家就借題發揮。
予謂人身本一小天地,氣血周流,一晝一夜,即是一周天。
丹法取象天地,要在以我身之小天地,混融而入於乾坤之大天地,
然後可以"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而得超凡入聖之機用。

茲若分而言之,小大周天之名,可用三種解釋:
其一、小周天乃炁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行周天。

然所謂炁行、神行者,皆在定中行之,特工夫深淺不同耳。
何言之?當煉精化炁之時,以我虛寂,感召外來真陽,入我身中。
當真陽來時,渾身上下,俱感酥軟,
由酥軟而轉為麻木,由麻木而入混沌,不識不知,如活死人一般。
斯時我身與虛等,心與空等,天地之虛空,即我之虛空。
我之小天地,融化而入於乾坤之大天地。
以盡虛空、遍法界之真陽,養我一身,徹內徹外,透頂透底。
呂祖所謂:
"白雲朝上闕,甘露灑須彌"者,正炁行周天之境象也。
葛仙翁曰:
"離火激海,坎水升虛。玉液灌溉,洞房流蘇。天機直露,萬籟難如。"
《參同契》曰:
"修之不輟休,庶氣雲雨行,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
以頭流達足,究竟複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容中。"
三豐翁《道情歌》曰:
"待他一點自歸伏,身中化作四時春。
一片白雲一陣香,一番雨過一番新。
終日綿綿如醉漢,悠悠只守洞中春。
遍體陰精都剝盡,化作純陽一塊金。
此時氣絕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
龍眉子《金丹印證詩》曰:
"朝朝金鼎起飛煙,氣足河車運上天。
甘露遍空滋萬匯,靈泉一派泛長川。"
斯皆炁行周天之法驗也。
當煉炁化神之際,神息俱定於虛空之中。
先天真陽,入我色身,周流一匝後,因主人公定在外面,
色身已如空屋,隨即出色身而來至虛空中,抱我主人翁,因神定而氣隨定。
神炁同定,久則炁盡化神,唯一威光,煊赫虛空,是即胎圓之證也。
入此大圓寂照之門,以性空本體,圓融六大。
六大法性,與我真性,平等無二,自他不隔,物我一如。
於是能入水火、透金石,起種種不思議神用,皆神行周天之法驗也。
是則約炁行、神行,而有小大周天之別。
小周天者,煉精化炁之三昧也。
大周天者,煉炁化神之三昧也。此一說也。
其二、約小還、大還而分小周、大周,
是同一炁行,而複有小大周天之別也。

何言之?當小還之時,身內猶是後天坎離,工夫一到虛極靜篤,外感先天純陽真炁,
入我色身,補足我破體後之損耗,是以我純陰,感彼純陽。
純陽真炁到時,渾身俱感酥軟、麻木、跳動。
能周身酥麻一次,即得真陽薰蒸一次,即行一次小周天。
如是漸采漸集,氣足止火,複成童體。
斯時離宮填滿,身內已成乾象,純乎先天。
再以我乾陽,感彼虛空中乾陽,身內先天與身外先天,
裡應外合,彼此凝集,是合內外兩重真陰陽而成大還。
工夫到此,定力已達二三小時以上,能寂定一次,
感召身外乾陽,與身中乾陽會合,即為行一次大周天,直到大丹告成。
此小大周天,約小還、大還而得名。
小周天者,從後天反先天所用也。
大周天者,從先天反出先天之先天時所用也。
同一寂定,同一炁行,工夫深淺不同,色身效驗,亦有區別。
小周天僅能易發,大周天能易齒、易血,乃至易骨、易髓、易瞳,嶄然一新。
斯即《大易》"革故鼎新"之效也。
小周天,乃安樂延年之法,大周天乃超凡入聖之功。此乃淺深不同之點也。
其三、約小大天地而分小周、大周。
人身乃一小天地,身外乾坤乃一大天地。
修士工夫到恍惚杳冥,虛無混沌,定久陽生,陽炁衝開百脈,
元和內運,上至頂而下至踵,一炁周流,始卒若環。
此就人身之小天地而言,故雲小周天。
倘恍惚杳冥,虛而又虛,渾身酥軟、麻木、跳躍,
即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俱受外面乾陽真炁鑽入。
斯時虛極靜篤,妙合太虛,色身已成真空,一任太虛中乾陽真炁,
浸淫融洽,徹內徹外,透頂透底,通行無礙。
此就合乎太虛之大天地而言,謂之大周天。
是故由前之說,學者先行小周天,然後行大周天。
由後之說,學者先行大周天,次行小周天。
小周天之後,再行大周天,即了事矣。
以上三說,皆屬言理。
實際工夫一到大定,外則乾坤會合,內則坎離交媾,小大周天,同時進行。
所謂:"內藥還同外藥,內通外亦須通"也。
崔公《入藥鏡》但云:"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不標大小(周天)之名,實則小大周天,均已包括在內,最為簡當。
學者宜注意焉。
訣曰:心息妙合,抱德煬和,真炁薰蒸,
養性延命,重立胞胎,再造乾坤,玄宗修證,唯斯為勝。

11.小還與大還
《參同契》曰:
"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然近代丹家,複有小還丹與大還丹之稱。
《海山奇遇記》載,華陽隱士李奇,得小還丹,年數百歲,容貌不衰。
呂祖游句容遇之,教其煉金液大還丹。翁大喜受教。
呂祖云:"重安爐,再立鼎,跨虎乘龍離凡境。"此正指大還言也。
究竟大還小還之分別點何在,自來著家立說,亦紛紛不一,
茲依師傳,而剖示其義,曰:
人自破體以來,後天坎離用事,學者由心息相依,
直到凡息斷絕,身心大定,內外虛寂,
感彼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而行採取之功。
是以我之純陰,感彼之純陽,由後天返到先天。
工夫做一次,先天真陽來一次,由外面而還到我身。
故《契》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工夫愈進,真陽愈集,直至炁足止火,結成還丹,是謂小還。
小還者,初還也,以陰而感陽也,《易經•泰卦》所謂"小往與大來"是也。
此部工夫,丹書謂之取坎填離。
及乎真炁充足,離宮填滿,複成乾體,丹書謂之還童。
還童之後,內系純乾,學者再入三昧正定,以我乾陽,
感彼先天乾陽真炁,合內外二重先天而產生大藥,謂之大丹,是云大還。
即七日過大周天一部工夫也。大還者,重乾之象。
呂祖得大還丹詩曰:"修修修得到乾乾,方是人間一醉仙。"可以證焉。
《易》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乾乾之象,大還之秘旨也。
反復者,由後天反出先天,再由先天反出先天之先天。
必到重乾之地,而後六龍之變化全,斯可以統天而禦天矣。
是故丹法,初以後天感應先天,所得之藥,
謂之小藥,所結之丹,謂之小丹,所行之周天,謂之小周天也。
複以我先天純陽,感彼先天純陽,合內外兩重先天,
所得之藥,謂之大藥,所結之丹,謂之大丹,所行之周天,謂之大周天也。
《易》之小畜與大畜,道之小還與大還,其義一也。
雖有大小之分,工夫進行,原不外心息相依。
一到真空大定,內外和融,
小周天在定中進行,大周天亦在定中進行。
小還丹在定中結,大還丹亦在定中結。
特定力有深淺,故所得亦不同耳。
複次,小還丹結成後,須用養丹火候,
使之丹足而行大周天,得大藥而了大還。
大丹結成以後,須用養胎火候,
歷時十月,使之胎足而脫胎,謂之出神。
向上更有溫養功夫,謂之乳哺。
至是,神仙之大功已告成矣。 
 
12.火候與止火
欲明白止火之理,先須認識“火”在人身的何形狀。
自己的心神注重在身上某一部分,這就是“火”。
  世間所傳初步下手功夫,有守印堂者,有守絳宮者,有守臍下一寸三分者。有守頂門者,有守夾脊者,有守兩腎中間者,有守海底者。
凡是心神專注之處,都是火力所到之處。
(各種守竅之法,雖不怎麼高明,若用之得當,亦頗具功效。)
心神何故稱之為“火”?因中國醫書以五臟配五行,心藏神,在五行屬火。
無論人身上何處,若自己用心神在該處緊緊守定,
勿使移動,亦不放鬆,日日如此,經過相當時間,
必覺該部位發熱發燒,或覺酸麻,或覺膨脹,
甚至有跳躍之狀態,此皆神火集中之力所表現。
  世人做功夫到如此地步,每每衷竊喜,
以為道在是矣,更加死守不放,拼命用功。
長久下去,遂成不治怪症,此皆不善用“火”這弊也。
譬如煮飯,火太小則不熟,火太大則飯變焦。
飯不熟尚可添火,飯變焦則無可救藥,此時縱想止火,已嫌太遲。
故初做功夫者,寧可不及,切勿太過。
  所謂“止火”,乃停止武火而不用,僅用文火微微照顧。
照顧者,乃照顧鼻中出入之息,不是照顧下丹田。
若照顧下丹田,周身精氣神都聚會在這個小地方,
漸集漸多,不能容納,必至沖關而出。(若火太過,水沸而溢,亦是如此)。
  
上乘功夫,直截了當,簡易圓融,本不分段落。
昔人為初學方便說說,勉強分作三段:
  第一段雖名為煉精,但不可著於精上,若執著後天有形之精,
當作一件寶貝,拼命的死煉,用火愈多,則濁精愈不能化。
遺精尚是小事,就怕關在裡面捨不得放他出去,
又無法使之化氣上升,濁精與邪火混作一團,
攪擾得身心極不安靜,其害更甚於遺精。
  第二段雖名為煉氣,亦不可著於氣上。
若執著後天呼吸之氣,在身中搬運升降,功夫愈勤,
則粗氣愈不能化,洩氣尚是小事,若關在裡面不放他出去,
又不能神氣合一,心息兩忘,不入大定,粗氣沒有出路,
凝結在身中某一部位,成為痞塊,或生無名腫毒,其害百倍於洩氣。
  第三段雖名為煉神,其實不是止火,
神即是火,火即是神,煉即是止,止即是煉。
學者能懂得煉神功夫,就不必再問止火的方法,煉神與止火,其名為二,其實則一。
  煉精化氣者,以元神煉元精也。
煉氣化神者,是元神煉元氣也。
煉神還虛者,以元神自煉也。
若問如何謂之自煉,即是以不神之神主,作不煉之煉,
到此地步,非但武火要完全停止,即文火亦無所用之。
只有渾然一個元神,不見一點火性,如此豈非止火乎?
若不肯止火,則煉神功夫即無下手處。、
  
張三豐真人《玄機直講》上說:
“一刻之中,亦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之功夫在內,不獨十月然也。”
若以三豐之語可信,則僕今日所說亦未嘗不可信。
蓋上乘功夫,本不分段落,一刻之中如此做法,
一日一月一年,亦是如此做法,所以稱為直截了當,簡易圓融也。
  伍沖虛、柳華陽之書,硬要明明白白的劃分段落,
所謂“百日築基”、“七日過關”、“十月懷胎”、
“三年哺乳”、“九年面壁”,按之實際,皆不相符合。
既然與事實不符,何必定要說出一個死板板的數目?
想是當時遇到一般學道的人,生性愚笨,苦苦追究成功的期限,
所以傳道者不能不方便說法,
以安慰大眾迫不及待的心理。後學若執為定論,則反被古人所誤矣。

13.玄關一竅
  《樂育堂語錄》黃元吉先生:
“吾示玄關一竅,是修道人之根本,學者之先務。
不比中下二乘說竅,有行可指,有名可立”。
又云:“玄關一竅,是先天混元一炁之玄關,了無聲臭可捫,色相可見。
此最上上乘煉虛之天機,從古仙子,鮮有下手之時即悟如此際者”。
  圓頓夫子云:“所謂玄關一竅者,既不是印堂眉間,
亦不是心之下腎之上,更不是臍下一寸三分,執著這個肉體在裡面搜尋,
不過是些腦髓、筋骨、血脈、五臟、六腑、穢汙渣之物,固然不對。
撇開這個肉體,在外面搜尋,又等於捕風捉影,水月鏡花,結果毫無效驗。
著相著空,皆非道器。
學者當于內外相感、天人合發處求之。此是實言,不是喻言。

14.專氣致柔
  道家之坐功,要能摶氣致柔,清淨坐忘耳。(摶的字意是”聚散運行“)
  何謂摶氣,即用志不分,乃凝於神之意。
然而志氣專一,略不放鬆,久而久之,陽氣燥烈,或致太過。
故摶氣必須致柔,致柔者,優遊涵養之意。
《參同契》云: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
亦即勿忘勿住,先存後忘之意也。
蓋專氣屬陽,致柔屬陰;專氣譬如武火,致柔譬文火;
專氣為勇猛,致柔為寬緩。謂修道者必寬猛相濟,陰陽互用為得耳。
  如是則一身精神氣血,能中和而無太過不及之敝,
自然由清淨而至於坐忘,由勉強而至於安樂,
位天地、育萬物、宰陰陽、制五行,皆成自性中之事。
  要知還丹本無質,蓋純為空靈活汯純陽之炁也。
  倘於煉經化氣,煉氣人神,煉神還虛之後,
進而煉虛合道,則與道混而為一,
於是三千世界,無非法身;毗盧遮那,無非自性矣。

15.學仙畢業時間
  這件事永遠沒有畢業的日子。
不過為學者方便計,在全部歷程中,勉強劃幾個段落而已。
丹經上常言第一步巭要一百天,和步功夫要十個月,
第三步功夫要三年,第四步功夫要九年。
這睦期限,說得太死板了,與實際上不相符合。
此事要看學者年齡之老少,資質之愚智,
境遇之順逆,財力之厚薄,障礙之有無,很難一概而論。
  你們在學堂做學生時代,是有畢業的期限。
等到出了學堂以後,擔負國家社會重大責任時,就永遠沒有畢業日子。
你就學到死也學不完,到了將來進棺材的時候,你尚且要歎息說:
今生是虛度了,錯誤了,來世再學著做人罷!
你想,做人如此之難,做神仙豈是容易麼?
  普通知識階級中人,若要求神仙全部學術憑他們自己力量去鑽研,
大約須費三十年光陰未必能弄得清楚。
因為有些書看不懂,有些書又買不著,傳口訣的先生,
多是一知半解,罕有全部貫通者。
若有我們指導看書,快則三年,慢僅五年,就可以得到全部仙學的一個輪廓。
然後再看自己的志願,要小就走小路,要大就走大路。
又要審查自己的環境,適宜人元就用人元,
適宜地元就用地元,適宜天元就用天元。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何要問,專求口訣,立刻實行,免得費功夫看書。
豈不省事麼?我有個譬喻說給你聽,現在學西醫的,必須進學校,聽講課本。
畢業後,再出洋,求深造。
學國醫的,雖不必進學校,但是也要從師先讀三五年醫書,
然後方可臨證實習,尚不敢說不誤人性命。
走江湖的郎中,牽駱駝,賣膏藥,學會幾個草方子,
就是一字不識,也能替人治病。
比較進學校讀醫書,豈不省事麼?
然究竟不能登大雅之堂,憑他那副本領,只能應付鄉愚市儈而已。
  學仙的人,若專學口訣,不肯讀書,就等於走方郎中一樣。
自古沒有不讀書的神仙,幸勿貪捷徑,免誤大事。

16.辟谷與成人
  無論何種斷食辟穀之法,僅可以解決吃飯的問題,而不可以達到成仙的目的。
如果真到生活困難的時候,不妨借重此術,逍遙物外,免致仰面求人。
若欲專恃辟谷術修道航梯,非古仙之本意也。
做命功能結內丹,做性功能入大定,則不求辟谷自然辟穀矣。
中年人身體上總有多少虧損,倘不從積精累氣下手,如何能結丹?
既不能結丹,如何能出陽神?
然積精累氣之作用,須要從食物滋養中煉出精華,
譬如人幾十斤鐵中煉出一斤鋼來。
若下手就斷食,是鐵尚未有,鋼從何來?豈非永遠無結丹之希望乎?
  “辟穀”之法雖佳,但非人人能用。
故只可為上智說法,中材以下,難知難行。
若信“辟穀”足可以解決普通人類爭食之問題,仍是一種理想。
惟少數修仙學道之士,隱居深山窮穀,食物運輸,深感不便,儲蓄乾糧,常憂匱乏。
辟谷這方,正為此輩而設。

17.仙佛皆重清靜心
  總之,仙佛皆重清靜心,口既貪乎魚,目必貪乎五色,耳亦貪乎五聲。
日在五欲境界中吸引,恐與清靜心不相應耳。
何況殺生增加怨對。
我既害彼,彼必思害我,因果迴圈,絲毫不爽。
我輩修道,急欲清理宿欠,減輕業障,豈可再添新債乎?

18.修仙必以德為輔
  大概修道,必以德為輔。
德不足者,每欲下功,磨難隨至。
我見亦多矣。譬如君一向住棧房,所欠房金小帳墊款至多,
如依舊住下去,則不致與君清算。
若一旦出棧而他適,則棧房茶房必向君總算帳一次,
一切付清了賬,方能出棧。

19.築基
  “築基”者,築結丹之基也,倘陽精永遠不漏,
身體健旺逾恒,精神愉快,營衛調和,則築基之功,可謂完成。
惟築法亦各有不同,有上乘、中乘、下乘;
有純粹先天,有夾雜後天,有完全是後天。

20.用功時間
  有幾個小法子,是要按准時辰做功夫。
若上等法子,可以不拘定時間。
每日十二時,做四個時辰功夫已足,太多恐感覺厭倦,後生障礙。
何時行功最宜,亦無一定。
惟吃飽之後,及身體疲乏思睡之際,皆不相宜。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