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難題裡都包含了一份禮物

2015102308:30



每一道難題裡都包含了一份禮物


難題並非為了恐嚇我們而存在,難題只是一項高難度的運動項目,
而真正的運動員向來都渴望去迎接更具難度的挑戰。




每一個解決方案都對應著一個難題,這兩者顯然不可能單獨存在。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說自己憎恨各種難題呢?
我們為什麼會說自己想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呢?
當得知某人患上精神疾病時,我們為什麼會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智慧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因此我們心知肚明難題對我們大有裨益。
有一次,我去參加女兒學校的開放日活動,她的老師告訴我說,
女兒今年在數學方面要比去年「做更多的難題」,我覺得自己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如果我覺得解答數學難題是個棘手的問題,
那我肯定不會覺得女兒要做更多的難題是件好事,
那麼我為什麼會覺得這是個好消息呢?
原因很簡單,無論如何,我們都知道解題對孩子們是有好處的。
透過解答學習上的難題,他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自主,
更加信任自己的思維,他們會把自己視為可以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無法理智地看待自己遇到的難題,
我們往往會傾向逃避,而不是想辦法去解決。
我們已經把自己遇到的難題妖魔化,
甚至覺得這些難題就是住在我們床底下的怪物。
如果不能在白天把它們解決掉,到了晚上,
我們就會被嚇得渾身發抖、徹夜難眠。

克萊門‧史東(W. Clement Stone) 是保險業的傳奇巨人,
當人們帶著自己的難題去向他求教時,他通常都會高興地大叫:
「你遇到難題了?讚啦!」
基於美國文化中對於難題的迷信心態,
史東竟沒有因此被人射殺,可真是個奇蹟。
不過,難題並不是為了恐嚇我們而存在的,它們也不是詛咒,
只不過是為大腦這名運動員所準備的高難度運動項目,
而真正的運動員向來都渴望去迎接更大的挑戰。

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
這本書的核心主題之一就是:「難題能激發出我們的智慧和勇氣。」
面對擺在眼前的難題,最佳的作法之一就是懷著遊戲的心態積極應對,
就當作是下一盤棋,或者在籃球場上跟某人來一場一對一的對決。
我自己也有一套捉弄難題的辦法,其中有一種是我特別喜歡的,
就是向自己提問,尤其是那些看似根本無法解決的難題。
我會問自己:「有什麼好玩的方法能解決這個難題嗎?
有沒有特別滑稽好笑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問題每次都能幫我打開新的思路,進而找到創造性的解決辦法。

李察‧巴赫(Richard Bach)的《夢幻飛行》(Illusions)
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你在人生歷程中遇到的每一道難題裡都包含著一份禮物。」說得一點都沒錯。
不過我們必須首先那麼想才行,否則那份禮物永遠都不會出現在你面前。

安德魯‧韋爾醫師的《自癒力》一書裡
有一種突破性的觀點認為,我們甚至可以把疾病視作一份禮物:
因為疾病能成為極有力的刺激因素,會導致轉變的發生,
所以也許它是唯一能強迫人們解決內在最深層衝突的誘因。
成功的病人總是把疾病當作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最佳時機--當它是一份真正的禮物。
將疾病視作不幸,特別是把名不副實的疾病當作不幸,會阻礙康復系統的正常運行。
把疾病當作一份禮物,讓你能不受限地成長。

如果你把難題視為詛咒,就很難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自強的動力。
如果你能夠學著愛上難題帶來的各種機遇,
享受解題的樂趣,你的內心就會升騰起強大的動力。

摘自:勇敢創造自己的奇蹟:
100種自我激勵法,徹底翻轉你的人生

作者:史帝夫‧錢德勒 (Steve Chandler)/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