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下絕無不熱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 (2)

2016020320:30







    馬克·吐溫作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可謂名揚四海,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你也許不知道,他曾在試圖成為一名商人時卻栽了跟頭,吃盡苦頭。
馬克·吐溫曾投資開發打字機,最後賠掉了5萬美元,一無所獲;
當他看見出版商因為發行他的作品賺了大錢,
心裡很不服氣,也想發這筆財,於是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
然而,經商與寫作畢竟風馬牛不相及,馬克·吐溫很快陷入了困境,
這次短暫的商業經歷以出版公司破產倒閉而告終,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債務危機。

    經過兩次打擊,馬克·吐溫終於認識到自己毫無商業才能,
於是斷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在全國巡迴演說。
這回,風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
完全沒有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覺。
最終,馬克·吐溫靠工作與演講還清了所有債務。

    「人各有所長短。」你也許興趣廣泛,掌握多種技能,
但所有技能中,總有你的長項。
唯有利用你的長處,才能給你的人生增值;
相反,利用你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
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的:
「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就是這個意思。

    人是複雜的、多面的,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懂得如何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表現自己,這是成功的人必備的素質。
聰明的人能夠最大限度地表現自己的才華和優點,使自己具有永恆的魅力。
怎樣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呢?那就不要忘了「盡善盡美」這四個字。

奧里森·馬登認為:「事情無大小,每做一件事,
總要竭盡全力求其完美,這是成功的人的一種標記。」


    確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可以有針對性地主攻自己的長項。
當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的優劣勢,
就會自然地揚長避短,把自己的特長髮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管理學家白金漢說:
「只有善於挖掘和發揮人們的內在優勢和獨特才能,
才能讓人更加努力、自信和滿足。」


   

不要去從事與本身天性相差甚遠的職業


    今天,人們開始比以往更多地考慮從為數眾多的可能性中為自己選擇職業。
職業選擇的過程是一種決策過程,
是將個人特點與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相匹配的過程。
奧里森·馬登指出: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人。
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心理特點,
也總存在著一些更適於他做的工作。


    馬修·阿諾德清楚地懂得:
寧可做從事制鞋行業的拿破侖,寧可做從事清潔工作的亞歷山大,
也不要做根本對法律毫無興趣、一生碌碌無為的律師。


    羅格·阿斯蓋姆說:「一個不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的人是無知的。
這使得有些人一心希望發財致富,但是他可能只適合享受貧窮;
有些人一心想當法官,但是他的天性決定他更適合做運輸工作;
一些人一心想成為主人去統治他人,但是他連自己都管理不好;
一些人想教授他人,而他卻是最應該學習的人;
一些人一心想成為牧師,但是他的天性更適合做辦事員。」

    在世界上幾乎有一半的人正從事著與本身天性相差甚遠的職業。
這就像是生活在雜亂無章的秩序中一樣,每一個人都處於錯誤的位置上。
售貨員想要做老師,而天生可以做老師的人卻在管理商店;
天生適合做農民的人卻從事與法律有關的職業,正在做那些褻瀆法律的事情,
而像喬特和韋伯那樣的人卻在管理境況窘迫的農場。
事實上,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不得志所帶來的痛苦。
那些只能在工廠中做繁重工作的窮苦的孩子們,
由於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所熱愛的
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學習中,而變得非常憔悴;
很多本來能夠很輕鬆地勝任農場和水手工作的孩子,
卻在大學裡做著大量他們並不喜歡的功課。
如果一個只適合粉刷柵欄的人,
徒有其名地從事著藝術工作,最終也只會是徒勞無功。
如果對售貨無任何興趣的店員,
在接待顧客和出售商品的時候就會表現得三心二意,
這不僅不利於本人的發展,也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狀態。

    奧里森·馬登認為,在確定職業方向方面,有兩種極端的觀點是值得警惕的。
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可能在任何工作上獲得成功,
每種工作都可能由任何人做好。這種觀點是站不住的。

很顯然,一個有色盲的人,就不能勝任從畫家到化驗員的許多種工作;
許多人由於自身生理、心理特點的局限,不能成為一名高速戰鬥機的駕駛員。
另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存在著一種最佳職業;
對於每一種工作來說,都存在著一類最佳人選。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對於具有某種生理、心理特點的人來說,他都可能在若干職業上獲得成功。
這些職業對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有相似的要求。
例如,對於一個思維敏捷、長於言談、性格外向、
喜好與人交往、有感染力的人來說,他既可能在政治領域中獲得成功,
成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可能在經濟領域中獲得成功,成為一位有名的企業家。
對於某一種特定職業來說,也可能由具有非常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的人來完成。
例如,一個成功的軍事家,既可能像蘇沃洛夫那樣具有暴躁、外向的性格,
也可能像庫圖佐夫那樣具有穩重、內向的性格。

    馬登指出,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在幾乎一切工作上
都能得到滿足和獲得職業上的成功;
只有很少的工作(如馬路清掃工作)是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勝任的。
即使是馬路清掃工作這種幾乎什麼人都可以勝任的工作,
也並不能給所有的人(甚至不能給多數人)帶來滿足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總有一些工作更適合他的特點;
對於大多數工作來說,也總有一些更適於承擔之人。
為了獲得職業上的成功,為了生活得更好,
有必要更多地瞭解和更準確地認識自己的心理特點,
更多地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一位西方名人曾經說過:「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他所說的一件事,實際上就是指某一項宏大的事業。
一個人本事再大,精力再多,壽命再長,無論如何,
也不可能把三百六十行都嘗試到,他所能做的事情實在是有限的。

    因而,一個人要實現人生的價值,
就得珍惜這有限的時間,就得選擇最適合於自己去做的事。
不要什麼都做,結果什麼都做不到極致,
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生命,徒留悲切在心中。

    最適合自己去做的事,也就是自己最感興趣的事,
自身素質能夠滿足要求的事,客觀條件許可的事,
這幾種因素缺一不可,
再加上恆心和毅力,才能有希望做好,有較大的把握做好。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有自己擅長做的事。
因而,要取得成功,就要把自己奮鬥的目標定位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上,
不能選擇自己興趣不大或者毫無興趣的事。

    例如,一個人自小就喜歡音樂,渴望將來成為一個音樂家,
於是成年後便把自己追求的目標確定在音樂事業上,
可以說他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事實證明,所有的音樂家都是這樣成材的。
假如他不喜歡音樂,一直討厭五線譜,那麼如果強迫他去學唱歌或學習演奏樂器,
他必定不會有多大成就,最多只能把從事這項職業當作養家餬口的手段。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自身的基本素質所許可。
如果是一些特殊的職業,對一個人自身的條件要求會更高。
有的職業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如運動員、演員、飛行員、時裝模特兒等等;
有的職業對智力要求比較高,如科學家、作家、商業策劃人員等等;
有的職業則要求所從事的人員綜合素質好,如政治家、外交家、
電視節目主持人、高級管理人員等等。
還有一些特殊的職業,則對人的某一個方面有特別的要求,
一般人難以從事這些工作,例如品酒員,則要求有獨特的味覺和嗅覺等等。

    因而,光有愛好、興趣還遠遠不夠,
還必須具備從事這項職業所需要的身體或智力條件。
就像很多人都羨慕運動員、演員的風光,但是,
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個運動員或演員,
那不是靠愛好、靠勤奮努力就能夠做到的。

    具有良好的自身條件,還不能認為做什麼事就一定能成功,
還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客觀條件許可才能成功。
例如,農民種莊稼,關鍵是要有種子,但是有了種子不播種在田地裡是不行的;
播種在土裡,如果季節不合適、沒有雨水、沒有陽光等等仍然是不行的。
可見,客觀條件同主觀條件一樣重要。

    同樣,一個人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主客觀方面的條件都要具備才行。
最重要的,是要準確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要揚長避短,千萬不要去做自己不適合做的事。
要區分什麼是興趣、愛好,什麼是自己的特長,
不能把這兩種混為一談,更不能優劣顛倒,把短處當長處。

    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或者成就不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是這些人不能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自身條件。
結果許多人盲目地去做自己不適宜做的事,失敗或成就很小乃是必然的事。

    例如,一些年輕的朋友,由於讀了一些文學作品,也多少瞭解一些作家的佚聞趣事,可以說連一定的文學素養都不具備,就要立志去做一個作家,世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呢?
甚至一些只上過小學的人,也埋頭著書立說,
不要說這樣的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實在是不可想像的,
就是在報刊上發表幾篇習作也不是容易的事,這實在是浪費自己寶貴的年華。
如果用做這些不可能成功的事的時間和精力,
去幹適合自己幹的事,也許早就有所成就了。

    奧里森·馬登指出:做自己適合做的事,即使一時成功不了,
堅持下去也必有收穫;
即使得不到巨大的成功,也不至於一無所獲。
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奧里森·馬登成功智慧思想全書
下週三同一時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