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經中說洗浴可以獲福無量,洗浴的實義是什麽?

2016060708:30




14
:經中說洗浴可以獲福無量,洗浴的實義是什麽?



問:如《溫室經》說,洗浴眾僧,獲福無量。
此則憑於事法,功德始成,若為觀心,可相應乎?


問:[溫室經]中說
建造溫室請眾僧洗浴,可以獲福無量。
另外,如果供養七物給眾僧洗浴,可以去除七病,得七福報。

建造溫室請眾僧洗浴,這是表法
由表法可以漸漸契入心法,逐漸恢復佛性而成就功德
請眾僧洗浴,或者供養七物之時,應該如何觀心,如何與心法相應呢?

答:洗浴眾僧者,非世間有為事也。
世尊嘗為諸弟子說《溫室經》,欲令受持洗浴之法。
其溫室者,即身是也。
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莊嚴。
當日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


達摩祖師回答,其實請眾僧洗浴,這本不是表法,只是眾生業障太重不會其意而已
世尊演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令佛子們受持洗浴法門,經中所謂的溫室,是指法身
溫室洗浴,也就是要點燃智慧之火,溫熱清淨戒律之水來洗滌身體,顯露真如佛性
供養七物,也就是要受持七法,來恢復清淨自性

當日聽聞此經的比丘,利根上智,能夠領悟世尊演說的法義,並能如說修行
因此可以成就功德,轉凡入聖,證得果位

今時眾生,莫測其事,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豈非誤也!
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
事不相應,云何悟道?

現在的世人,並不明白洗浴的實義。
用世間染汙不淨的水,來清洗深為掛礙的身體,
還自以為是在依經而行,這豈不荒謬?!
而且真如佛性,清淨法身,無形無相,
並不像世間物,有形象,會增長煩惱和掛礙。
清淨法身,又怎會需要用有形有相,染汙不淨的世間水來清洗呢?
如果不能與道相應,又如何能悟道呢?

若欲身得淨者,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駢闐,內外充滿。
若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洗塹,塹盡方淨。
以此驗之,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若要證得清淨法身,應當觀照此身不凈。
神識是在父母行淫的時候入胎,
然後出生,內外都充滿了不淨之物,又臭又髒。

如果清洗這樣染汙不凈的身體,就好比清洗用污泥築成的壕溝一樣。
除非壕溝沒有了,才可能真的清淨,只要有壕溝,又怎能真的清淨?
清洗身體也是如此,世間之水又怎能真的將[不凈身]給清洗乾淨?
由此可知,以世間水清洗不淨身,並非佛意。

是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隱說節事供養功德。
其事有七,勻何為七?
一者淨水,二者燃火,三者澡豆,四者楊枝,
五者淨灰,六者酥膏,七者內衣。

舉此七事,喻於七法。
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毒心、無明垢穢。
其七法者:
一者淨戒,洗蕩愆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
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燃火,能溫淨水。
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
四者真實,斷諸妄想,猶如楊枝,能消口氣。
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障風。
六者柔和,忍辱甘受,猶如酥膏,通潤皮膚。
七者慚愧,悔諸惡業,猶如內衣,遮醜形體。
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皆是為諸大乘利根者說,
非為少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無能解悟。

其實,世尊是在用世間事來比喻出世法,七種物也是如此。
七種物比喻七種法,所有眾生都由這七種法,來逐漸清淨。
並由此除去貪瞋癡三毒之心,破除無明愚癡以及種種煩惱。

1.受持凈戒,避免犯下一切過失,
猶如淨水,可以洗除所有一切塵垢。

2.顯露智慧,觀照身心內外,
保持清淨,猶如燃火,始終保持淨水溫度。

3.能善分別,明辨正邪,
就可以不被邪見所染,猶如澡豆,可以清除污垢油垢。

4.了知實相,可以斷除種種妄想執著,
猶如楊枝,可以除去不清新的口氣。

5.具足正信,深信正法,
就不會懷疑退轉,猶如凈灰,可以塗抹防護身體。

6.柔和忍辱,就能甘願做歡喜受,
身心安穩,猶如酥膏,可以滋潤皮膚。

7.慚愧懺悔,以慚愧心懺悔所造惡業,
防止過錯重複出現,猶如內衣,擋住醜陋的身體。

以上七法,就是經中說請眾僧沐浴,供養七物的真義。
這是真義,也是實義,要對大乘根器的眾生而說,
不能對智慧不足,次第不夠,業障深重的凡夫說。
現世的人也是因為業障深重,根器不足,所以無法解悟經中所說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