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業毀愚人,如金剛磨珠。

2016061308:30
  很多人不信因果業報的理由不外乎
眼見善人無善終,而惡人卻坐享榮貴等不平現象。
我們必須承認,古今中外世上的確有很多人,
儘管他們平時無惡不做,素行不端,
卻仍能升官發財,輝煌騰達,事事如意。
既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何以如此?   
這個問題,必須貫通「過去」、「現在」
及「未來」等三世,以及從「世上只有聖人及
凡人之別,而凡人因為有貪嗔痴,
所以並不存在絕對的好人及壞人」
等兩個角度來思維,才能粗略的理解。
   
佛教承認有「輪迴」的事實,
而導致輪迴的原因是「無明」、「渴愛」與
「業力」。所謂的「過去世」並不是單指前一生,而是泛指過去無窮無盡的生生世世。
在漫長的過去生死輪迴中,我們可能曾經是好人,但也可能受到誘惑或刺激而犯錯。
不論我們曾經作過什麼好事或壞事,都必將深深的烙印及刻鏤在我們的五蘊生命中,
無法抹滅,且如影隨形的伴隨著我們輪迴,構成我們的命運。
正因為過去世我們好事作作,壞事也作作,所以編織出苦樂參半且五味雜陳的人生,
至於一生順遂或悲慘多舛者則較為少見。
   
佛教徒開始修行後,如果生活順遂,那未必是今生的善行或修行所致,
多半是前生或多生以前的善業已成熟;如果開始修行後迭逢不幸或倒楣,
亦與今生的善行或修行無關,那是導因於過去前生或多生已前的惡業已成熟所致。
    本篇是選譯自巴利英譯《法句經的註釋》故事集中的一篇,
經文中的在家人在布薩齋戒日很虔誠地去寺院受持八關齋戒,並徹夜聽聞佛法。
沒想到,隔日,竟慘遭橫禍,遭人誣陷而打死。
    當時,有許多比丘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他們認為這位在家人如此善良虔誠,不該遭受如此橫禍。
    佛陀解釋,如果從這位在家人今生的善行來看的話,那麼他確實不該橫死。
但,他是在償還過去前生的某一世的惡業。
過去很久以前,他曾是一位國王,他愛上了一位有夫之婦,
為了橫刀奪愛,他把那位婦人的丈夫給打死了。
因此惡業,使他墮入四惡趣。
    所以我們行善或修行時,若遇挫折也切莫灰心,
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



第十二品 自己品161




惡業由己造,從己心生起;
惡業毀愚人,如金剛磨珠。


在一個布施齋戒的日子,
有一個名叫摩訶迦羅的在家人到祇樹給孤獨園林去參加八關齋戒,
並且留在僧團裡徹夜聽聞佛法。
    當晚,有幾個小偷闖入某戶人家裡,那一家人驚醒,急忙追趕小偷。
    有些小偷往精舍的方向逃去,這時天漸漸亮了,
摩訶迦羅也正要到精舍附近的池塘去洗臉。
這些小偷便把偷來的東西丟在摩訶迦羅的面前,然後逃之夭夭。
    失主這時候正好追來,看見摩訶迦羅和贓物,便誤認他是小偷,
不分青紅皂白將他抓住並痛打了一番,摩訶迦羅當場被打死。
    天亮時,比丘們到池塘來取水,赫然發現他慘死的屍體。
    比丘們立即趕回精舍向佛陀報告這件事,並感嘆說:
「世尊!徹夜在精舍聽聞佛法的在家信徒摩訶迦羅竟死的那麼慘,真是不公平啊。」
    佛陀說:「比丘們!如果你們從他今生的善行來看的話,那麼他確實不該橫死。但,他是在償還過去前生的某一世的惡業。
過去很久以前,他曾是一位國王,他愛上了一位有夫之婦,
為了橫刀奪愛,他把那位婦人的丈夫給打死了。
因此惡業,使他墮入四惡趣。」
    於是,佛陀說了以下的偈語作總結:
惡業由己造,從己心生起;
惡業毀愚人,如金剛磨珠。


選譯自巴利英譯《法句經的註釋》故事集第12品自己品
喬正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