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修定

2018092412:30

相關圖片

第七章  修定

你們為何修定?因為你們的心對於應瞭解的並不瞭解。
換句話說,你們並不知道事物的實相,或什麼是什麼。
你們不知道什麼是對或錯,是什麼帶來痛苦並讓你們疑惑。
你們來此修習定與戒,是因為心不自在,他們受到懷疑與不安的影響。

雖然表面上看來,好像有許多修行的方式,但其實只有一種。
例如樹可能籍由嫁接方式快速收成果實,但這樣的果樹較不強韌與耐寒。
另一個種樹的方式,則是直接從種子種起,
如此種出比較強壯與耐寒的果樹。修行也是如此。

修心的時刻 其它的事一律不管

當我們剛開始修行時,對這點的瞭解有問題。
在還不知道什麼是什麼時,坐禪真是件苦差事,甚至偶爾還會因而掉淚。
有時我將目標定得太高,有時則又太低,永遠找不到平衡點。
要以平靜的方式修行,意指將心放在高低適度的平衡點上。

和不同的老師以不同的方式修習可能會很困擾,
一位老師說你必須這麼修,另一位則說必須那樣修,
結果就是困惑、懷疑與不安。
沒人知道應如何調和自己的修行。

因此你應試著別想太多,若真的想要,就一定要有覺知。
首先你必須讓心平靜,有覺知的地方就無須考慮,
覺知會代之生起,而轉變稱智慧。
一般的思考不是智慧,
它只是心漫無目標與無覺知地遊蕩,那無可避免地會造成不安。

因此,在此階段你無須思考,那只會擾亂心,過度的妄想甚至會導致你哭泣。
佛陀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知道如何停止思考。
禪修時你必須下定決心,現在是修心的時刻,
其它的事一律不管,不要讓心偏向左或右、前或後、上或下,
此時唯一的任務就是修習入出息念。

首先,將你的注意力從頭頂,經過身體,移到腳趾,然後再回到頭頂。
從頭到腳覺知你的身體,並以智慧來觀察,如此做,
是為得到一種對身體存在方式的初步瞭解。
接著開始禪修,記得你唯一的任務就是觀察入息與出息。
不要強迫呼吸比平常長或短,只要讓它保持輕鬆,
均勻地流動,讓每個入息與出息都自然地進出。

雖然你隨它們自然進出,但仍應保持覺知,讓呼吸舒適地進出。
保持堅定的決心,在這段時間,你沒有其它的工作或任務要做。
關於會發生什麼事,以及會看到什麼的想法,
也將不時地在禪修中生起,不過一旦它們出現,
就讓其自行消失,不要過度地關心它們。

不要對感受 做出反應

禪修期間無須注意法塵,每次心受到感官接觸影響時,
只要心中有感覺或感受,就放下它。
無論那些感受是好或壞都不重要,不要對感受做出反應,
只要讓它們消逝,然後再將注意力拉回呼吸上。
對入息與出息保持覺知,不要為呼吸的長短感到苦惱,
也別試圖以任何方式控制或壓抑它,只是觀察它。

換句話說,不要執著。
當你繼續修行時,心會逐漸放下事情且開始歇息,
呼吸會變得愈來愈細微,幾乎如完全消失一樣。
身與心都會感覺輕安與充滿活力,
持續的只是「一境性」的覺知,心已達到平靜的狀態。

若心惶惶不安,提起正念深深吸進一口氣,吸到滿時再將它完全吐盡。
接著再做另一次深呼吸,如此做個兩、三次,然後再重新專注于禪修上。
心應該愈來愈平靜,每次法塵擾亂心時,就重複這過程。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行禪上,若行禪時心變得不安,就先停下來安撫心,
重新建立對禪修所緣的覺知,接著再繼續行禪。
行禪與坐禪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使用的身體姿勢不同而已。

有時可能會有疑惑,因此你必須有正念。
覺知者會持續追蹤與檢視騷動的心,
無論它採取什麼形式,這就是有正念。
正念會看管與照顧心,無論心的情況如何,
你都必須保持覺知,不要粗心大意或心不在焉。

訣竅是讓正念控管與監督心,
一旦心與正念合一,一種新的覺知就會浮現。
入定的心受到定的管制,就如同關在雞舍裡的雞無法在外面走動,
但仍可以在雞舍裡活動。
它來回走動,不會陷入麻煩,因為它受到雞舍的限制。

同樣地,具有正念與定的心產生覺知時,也不會引生麻煩。
在定心裡產生的任何念頭或感受,都不會造成傷害或混亂。

以正念維持覺知 把心拉回來

有些人絲毫不想經歷任何念頭或感覺,但這也太離譜了。
在定境中也會有感覺,心同時經歷感覺與平靜,沒有阻礙。
有這種平靜時,
有害的結果就不會產生,問題只要在雞跑出雞舍時才會發生。

例如,你可能在觀察呼吸進出時忘了自己,
讓心從呼吸上跑開,可能是跑回家、去逛街,或跑去其它地方。
也許甚至過了半小時,你才驚覺自己正在禪修,並責備自己缺乏正念。
這裡是你真正必須小心的地方,
因為這就是雞跑出雞舍的地方――心已離開它平靜的基地。

你必須注意以正念維持覺知,並試著把心拉回來。
雖然我說「把心拉回來」,事實上心哪裡也沒去,只是覺知的物件改變了。
你必須待在此時、此地,只要有正念,心就會在場。
看起來好像是你把心拉回來但其實它哪裡也沒去,它只是稍微改變了。
當正念恢復時,瞬間你的心就回來了,無須去其它地方尋找。

若有完全的覺知――
一種在每個時刻都持續無間斷的覺知,就稱為當下的心。
若注意力從呼吸跑道其它地方去,覺知就會中斷。
只要覺知入出息,就會有心。

必須同時具備正念與正知,當下你清楚地覺知呼吸。
這觀看呼吸的動作,會幫助正念與正知一起增長,它們彼此分工合作。
同時擁有正念與正知,就如由兩個人共同抬起一塊沉重的木板。
假設他們想要抬起多塊重木板,但因太重幾乎無法抬起,
這時某個善心人士見狀,便會趕緊伸出援手。
同樣地,具備正念與正知時,
智慧將會適時伸出援手,然後這三者就可以相互支持。

放棄一切的內在對話與懷疑

智慧對於感官所緣會有個瞭解。
例如,禪修時你可能開始想到一個朋友,但智慧應立即以
「那無關緊要」、「停止」或「忘記它」,而加以制止。
若有個「明天要去哪裡」的想法,智慧的反應將會是
「我沒興趣,也不想讓這種事來煩我自己」。
若你開始想到其它人,你應該想:
「不!我不希望涉入」、「放下吧」,
或「那都是不確定的」。這是你在禪修時對於感官所緣應有的處理方式,
視它們為「不確定、不確定」,並保持這種覺知。

你們必須放棄一切的思慮、內在對話與懷疑,禪修期間不要陷在其中。
最後,心裡只剩下正念、正知與智慧等最清淨的狀態。
只要這些一減弱,疑惑就會生起,但試著立即放棄那些疑惑,
只留下正念、正知與智慧。
試著如此增長正念,直到它能隨時保持為止。
然後,你就會徹底瞭解正念、正知與智慧。

將注意力集中在這點,你就能瞭解正念、正知與智慧三者。
無論你是討厭外在的感官所緣或受它們吸引,你都能告訴自己:
「那都是不確定的。」無論討厭或喜歡,它們都是應掃除的障礙,
直到心清淨為止,剩下的應只有正念、正知、定與慧。

禪修的輔助――「慈」 以作為清淨心的基礎

現在談談禪修的工具或輔助――你心中應該有「慈」,
換句話說,即慷慨、仁慈與助人的特質。
這些都應保持以作為心清淨的基礎。
例如,藉由佈施去除貪欲,當人們自私時並不覺得快樂。
自私帶來一種不滿足感,
不過人們仍非常自私,絲毫不知它如何影響他們。

你們可以在任何時刻體會到這點,特別是在饑餓時。
假如你有些蘋果,並有機會和一個朋友分享;
你想了一會兒,當然,給予的想法還在,
但你給小的,把大的給人就......哎,真丟臉。
這真是難以定奪,你告訴他們自己去挑一個,但接著你說:「拿這個!」
並遞一個小蘋果給他們!這是種通常人們不會注意到的自私形式。

你們真的必須對抗吝嗇的習氣而行佈施,
即使可能真的只想給予小的蘋果,也必須強迫自己給出較大的那個。
當然,一旦你將它給了朋友,內心就會覺得很舒服。
藉由對抗習氣訓練心需要自製――必須知道如何給予、割捨,不允許自私出頭。

你一旦學會給別人,心就會充滿喜悅,若給蘋果時猶豫不決,
那麼你在考慮時就有麻煩了,即使給出大顆的,還是會有不情願的感覺。
但當堅決給予大顆的,事情就了結了。這就是以正確的方式對抗習氣。

如此做,你就能成為自己的主宰,
若無法這樣做,就成為自己的受害者,並繼續自私下去。
我們所有人一直以來都是自私的――那是必須斬斷的煩惱。
在巴利經典中,施予稱為「佈施」,
意思是為眾生帶來快樂,並淨化自己的內心。
你們應反省這點,並在自己的修行中積極長養它。

煩惱如流浪貓 切莫滿足它的需求

你們可能認為如此修行,意味著逼迫自己,
但其實不是,事實上,它是在逼迫渴愛與煩惱。
若煩惱在心中生起,就必須採取行動對治它們。
煩惱就如流浪貓,若滿足它的需求,它就會時常來索取更多;
若停止餵食,幾天之後它就不會再來煩擾了。
煩惱也是如此,若停止餵食,它們就不會再來打擾,而讓心回歸平靜。
因此,與其害怕煩惱,不如讓煩惱害怕你們,那麼你們就必須在心中見法。

「法」從何處生起呢?它隨著我們如此覺知與理解而生起。
每個人都能覺知與理解「法」,它無須透過鑽研書本或博學多才,
只要當下省察,你們就了結我在說什麼。
每個人都有煩惱,不是嗎?過去你們已縱容煩惱太久,
現在必須知道它們的本質,不讓它們再來騷擾你們。

修行佛法的原則――棄惡生善

修行的下一個要素是「戒」。它如父母照顧小孩一樣照顧與滋養修行,
持戒的意思並非只消極地避免傷害別人,
同時還要積極地幫助與鼓勵他們。至少應持守五戒:

一、除不應殺害或刻意傷害他人之外,同時還要對一切眾生散發善意。

二、要誠實,不可侵犯他人的權益,換句話說,即是不偷盜。

三、知道適度的性行為,換句話說,即是不邪淫。

家庭的基礎建立在夫妻關係上,夫妻應知道彼此的性情、需求與希望,
遵守節制的原則,並知道正確性行為的界限。
有些人不知道這限制,擁有一個丈夫或妻子還不夠,必須有第二或第三個伴侶。
我的看法是,即使第一個伴侶也無法完全消受,因此擁有二或三個就是縱欲。

你們必須試著淨化內心,並訓練它之所節制。
知道節制是真正的清淨,否則你們的行為將毫無節制。
吃到美食時不要太耽溺於它的味道,想想你的胃,考慮多少的量才是它所需的。
若吃太多,就會有麻煩。節制是最好的方式,
只要一個伴侶就夠了,二或三個就是縱欲,那只會造成問題。

四、不妄語――這也是斷除煩惱的工具。
你們必須誠實、正直、坦率與公平。

五、戒絕使用麻醉品――你們必須知道自製,最好完全捨棄它。
人們已被家庭、親友、家產、財物與其它東西麻醉,
那已夠遭了,無須再使用麻醉品,它們只會在心中製造黑暗。
那些大量使用的人應嘗試逐漸減輕用量,直到完全斷除為止。
你們必須完全知道什麼是什麼,是什麼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壓迫你?
哪些行為造成這種壓迫?善行帶來善果,惡行則帶來惡果。這些都是因。

一旦戒行清淨時,對別人就會有種誠實與親切的感覺,
這會從擔心與悔恨中帶來自在與滿足。
免於悔恨是一種快樂的形式,那很像是種天界的狀態。
他們在從戒中生起的快樂中,舒適地吃飯與睡覺。

棄惡生善,這是個修行佛法的原則,
若能如此持戒,惡就會消失,善將取而代之。

看見快樂的不確定性與局限性

但故事並非就此結束,一旦人們得到一種快樂,
就很容易掉以輕心,在修行上不思進取。
他們被快樂給絆住了,喜歡「天堂」的快樂,不想再往前進一步。
那很舒服沒錯,但缺乏真實的瞭解,你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受騙。

一再省察這快樂的弊病:它是短暫的,無法持久,你很快就很和它分開。
它是不確定的,一旦快樂消失,痛苦就會取而代之,
你會再陷入哭泣,即使是天界的眾生,最後還是會哭泣與痛苦。

因此,世尊教導我們,快樂就緊鄰著不圓滿的痛苦。
通常當經驗這種快樂時,我們對它並無真正的瞭解,
其實真正確定與持久的平靜,正受到虛假的快樂所遮蔽。
這快樂是我們所貪著的細微煩惱,每個人都喜歡快樂,
快樂是因喜好某件事而生起,但當喜歡變成不喜歡時,痛苦便生起。

我們必須省察這快樂,以便看到它的不確定性與局限性。
一旦事情改變,痛苦便生起,它也是不確定的,不要以為它是固定或絕對的。
這種省察名為「過患說」(Adinavakatha)――省察因緣和合世間的不足與限制,
意指省察快樂,而非接收它的表面價值。
瞭解它是不確定的,就不應緊抓著它不放,
應拿起它之後就放下它,同時看見快樂的利與弊。

當瞭解那些事是不圓滿的,心就會瞭解「出離說」(nekkhammakatha)――
省察出離,心將不再著迷,並尋找出路。
不著迷是來自瞭解色、味、愛、憎的實相,意味著不再渴望貪取或執著事物,
從貪取撤退到一個可安住的地方,
以無貪的平等心來觀察。這就是從修行當中生起的平靜。


「medita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