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們真正的家

2018100812:30

第九章 我們真正的家

針對一位臨終的老人、她的家人與看護者們的一段開示


 

現在請下定決心,恭敬地聞法。
請仔細聆聽我的話,就如佛陀本人正坐在你面前一樣。
閉上眼,讓自己保持舒適,安定你的心,讓它專注一點。

謙虛地允許智慧、實相與清淨三寶
安住於你的心中,以此向圓滿的覺者致敬。

今天我沒有帶任何物品來送你,只有“法”——世尊的教導。

你應該瞭解,即使擁有廣大福德的佛陀,也無法避免身體的死亡。
當他年老時,他交出身體,放下沉重的包袱。
現在,你也必須學會對依賴多年的身體感到滿足,你應該覺得它已經夠了。
就像你已使用了很久的器皿——杯子、碟子與盤子等,
當你初次得到它們時,它們是如此光亮潔淨,
如今在長期使用之後,已開始陳舊。
有些破了,有些不見了,剩下的也都磨損了,
它們已不復昔日的光采,而這正是它們的本質。 

你的身體也是如此,從出生那天起就一直在變化,
經過童年、青少年,現在到了老年,你必須接受這事實。

佛陀說一切諸行,無論是內在的或外在的,
都是無自性的,它們的本質就是變化。請清楚地思維這實相。
躺在這裡逐步毀壞的臭皮囊,是“真實法”。
這身體的事實是“真實法”,是佛陀無盡的教導,
他教導我們思維這點,並瞭解它的本質,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應保持身體平靜。

佛陀教導我們,
應確保只有身體被囚禁,別讓心也跟它一起被禁錮。
現在你的身體開始走下坡,並隨著時間逐步惡化,
別抗拒,但也別讓心跟著沉淪。
讓心超然獨立,藉由瞭解事物實相,給心能量。

佛陀教導我們,這是身體的本質,法爾如是。
一旦有生,就會有老、病與死,你正在見證這偉大的實相。
以智慧觀察身體,並瞭解這點。

若你的房子淹水或焚毀,讓那威脅只及于房子。
若有水災,別讓它淹到心;若有火災,也別讓它燒到心。
就讓外在的房子被淹沒或焚毀。
現在,是該讓心放下貪著的時候了。
你已活得頗久了,眼睛看過形形色色,耳朵聽過許多聲音,
你經歷過各種經驗,而這一切都只是經驗而已。
你曾吃過許多食物,而美食就只是美食,
壞味道就只是壞味道,如此而已。
若眼睛看見美麗的外貌,它就只是美麗的外貌,
醜陋只是醜陋;耳朵聽到悅耳動聽的聲音,
它就只是如此而已,刺耳的噪聲也是如此。

https://pica.nidbox.net/38/1402216540_6bbee814_38.jpg

一切隨因緣在變化 你還想怎麼樣?

佛陀說無論貧或富、老或少、人或動物,
在這世上沒有任何生命能永遠維持在一種狀態上。

一切事物都得經歷變化與耗損,這是個無可奈何的生命實相。

不過,佛陀說我們能做的就是觀察身與心,
以便瞭解它們的無自性,瞭解它們既非“我”,
也非“我的”,它們只是暫時存在而已。

就如你的房子,只是在名義上屬於你,你無法帶著它到任何地方去。

你的財富、資產與家庭也是如此——
它們只是在名稱上屬於你而已,並非真是你的;它們屬於自然。

這實相不只適用於你而已,
每個人的情況都一樣——甚至包括佛陀與聖弟子們。

他們只有一點和我們不同,
他們接受事物的實相,瞭解“法爾如是”的道理。 

因此,佛陀要求我們徹底觀察這身體,
從腳底到頭頂,再從頭頂到腳底,反覆觀察。

看看這身體,你看到什麼?有任何東西是原本清淨的嗎?

你能找到任何不變的實體嗎?整個身體都在穩定地衰退。

佛陀教導我們,要瞭解它並不屬於我們所有。

身體變得如此是很自然的,
因為一切都隨因緣在變化,你還想要它怎麼樣呢?

事實上身體老化並沒有錯,
不是身體造成痛苦,而是你錯誤的想法。

當以錯誤的方式看事情時,你就會有困惑。

就如河水自然往低處流,那是它的本質。

若人站在河岸,希望河水能往高處流,那是癡心妄想。

無論到哪裡,愚蠢的想法都會讓他們的心得不到平靜,
他們會痛苦,是因為邪見,那些想法違背自然。

若他們持有正見就會瞭解,水一定是往低處流,
除非瞭解並接受這事實,否則他們就會感到困惑與沮喪。


https://pica.nidbox.net/38/1402216574_ea3eeacc_38.jpg

讓呼吸成為唯一的所緣

河水一定往低處流,就如你的身體。

你的身體曾年輕過,現在衰老,並緩步邁向死亡,
別想會有任何奇蹟,那是你無力改變的事。

佛陀告訴我們,看清事物的實相,
然後放下你對它們的執著,將放下的感覺當作你的避難所。

持續禪修,即使感到筋疲力盡也要持續,讓心和呼吸在一起。

先深呼吸幾次,然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並念Bud-dho(佛號或是阿彌陀佛)讓這修行持續。


你愈感到筋疲力盡,禪定就應愈微細與集中,
如此你才能對付任何生起的疼痛感。

當開始感到疲倦時,暫時中止一切念頭,
讓心自行重整,然後再回來注意呼吸,
只要持續在心裡默念: Bud-dho、Bud-dho……

放下外在的一切,別掛念子女與親屬;
別執著任何東西,只是放下。

讓心集中于一點,安住在呼吸上,
讓呼吸成為你唯一認知的所緣,
持續專注,直到心變得愈來愈微細,
直到感覺已無關緊要,且內心變得非常清楚與覺醒為止。

然後,所有的疼痛感都會逐漸自然消失。

觀察入息與出息,就如它們是來拜訪你的親戚。

當親戚離開時,你跟著他們出去,並看著他們離開,
你一直看到他們離開視線,才回到門裡。

我們觀察呼吸的方式也是如此,
若呼吸很粗重,知道它很粗重;
若它很微細,知道它很微細。

當它變得愈來愈微細時,持續跟著它,在此同時要使內心覺醒。

最後,呼吸會完全消失,只剩下清醒的感覺,這就稱為“見佛”。

我們所具有清晰與覺醒的覺性,
就稱為“佛” (Buddho)——覺知者,
或覺醒者、光明者,這就是以智慧洞見,和佛陀相遇與共住。

去世的只是歷史上的佛陀,真實的佛陀——
清晰而光明的覺知者,今日仍可以被體驗與達到。

若確實達到它,心就和佛合而為一。

https://pica.nidbox.net/38/1402216556_c2bc69be_38.jpg
除了覺知之外,放下一切

因此,放下吧!除了覺知之外,
放下一切,別被禪修期間心裡的影像或聲音愚弄。

放下它們,別執著任何東西,只要在“一境性”中保持覺知。
無須擔心過去或未來,只要靜止,
就會達到不進、不退與不住的境界,
那裡沒有任何貪愛或執著。

為什麼?因為沒有自我,沒有“我”和“我的”,一切都沒有。

佛陀教導要如此空掉一切,別執著任何東西。
覺知,覺知之後,放下。


覺悟“法”,就是解脫生死輪回之道,是我們必須獨自完成的工作。

因此,你要嘗試放下與瞭解教法,專精于思維,
別擔心家庭,此刻他們就是他們,
未來他們也會和你一樣,這世上沒有人能逃脫這命運。

佛陀教導我們放下虛妄的事物,
若放下一切,你就會看見實相;
若放不下,你就看不見。

事實就是如此,對世上的每個人來說都一樣。

因此,別執著任何東西。

若你發現自己在想,那也無所謂,
只是要明智地想,別愚昧地想。

若想的是子女,要以智慧而非無明去想。

無論心轉向什麼,都以智慧去想它,清楚覺知它的本質。

若以智慧去覺知事情,就會放下它,而不會有痛苦。

這時,心是光明、喜悅與平靜的,是專注與統一的。

現在可以幫助與支持你的,就是你的呼吸。

這是你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

讓別人去做他們的事,
你有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無須背負家庭。

無牽無掛地放下一切,這會讓心安定,
你現在唯一的任務就是集中心,讓它平靜下來。

將其他的事都留給別人,色、聲、香、味——全都留給別人去關心。

拋開一切,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你的職責。

無論心中出現什麼,不管是怕痛、怕死、掛念別人或任何其他事,
對它說:“別來煩我!你不再是我所關心的事。”

當你看見那些“法”生起時,只要持續如此地告訴自己。


https://pica.nidbox.net/37/1398244163_da1ddb0c_37.jpg

真正的家,是內在的平靜

法”【1】這字是指什麼呢?

所有的東西都是“法”,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法”。

那麼“世間”呢?世間是此刻正在煩擾你的心境。

這些人會怎麼做?我走了之後誰來照顧他們?你們會怎麼處理?”

這些就是“世間”,甚至只是生起怕死或怕痛的念頭也是世間。

拋開世間!世間就是如此。

若你讓它主宰意識,心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看不清楚自己。

因此,無論心中出現什麼,都只要說:
這不關我的事。它是無常、苦與無我的。”

想像活很久,將會讓你很痛苦;
但想像很快或立即就會死,也不對,那也是苦,不是嗎?

諸行並不屬於我們,它們遵循自己的自然法則。

對於身體會變成怎樣,你是莫可奈何的,
只能稍微美化它,讓它暫時看起來漂亮一點,
就如少女們塗口紅與留指甲,
但人一衰老,大家的處境都相同。

身體就是如此,無法讓人稱心如意。

然而,你可以改進與美化的是這顆心。

任何人都可以蓋木頭或磚頭房子,但佛陀說,
那種家並非我們真正的家,它只是名義上歸屬我們,
它是世間的家,得遵循世間的方式。

我們真正的家,是內在的平靜。

外在與物質的家可能很漂亮,但它並不平靜,
充滿種種憂慮,因此並非真正的家。

它對我們而言是外在的,遲早必須放棄它,
它不是能永久居住的地方,
因此它並非真正屬於我們,它屬於世間。

身體也是如此,我們將它當作自己,當成“我”或“我的”,
但事實上,它完全不是如此,它只是另一個世間的家。

身體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遵循它的自然軌跡,
現在它衰老、生病,你無法禁止它,它就是如此。

希望它有所不同,就如希望鴨子會變成雞。

當瞭解那是不可能時——鴨就是鴨,雞就是雞,
身體一定會衰老與死,你就會得到勇氣與活力。

無論你多麼希望青春永駐,它就是辦不到。


https://pica.nidbox.net/38/1402216570_c58cdd40_38.jpg

一出生,就註定死亡

佛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2】

諸行指的是身與心,它們是無常與不穩定的,
存在之後就會消失,有生就有滅,
不過每個人卻都希望它們是永恆的,這是很愚蠢的。

看看呼吸,有進就有出,那是它的本質,它必須如此。

入息與出息必須輪替,一定要有變化。


諸行透過變化而存在,你無法阻止它。

試想,你能吐氣而不吸氣嗎?這樣的感覺會好嗎?

或你能只吸氣而不吐氣嗎?

我們希望事物永恆,但辦不到,那是不可能的。

一旦吸進來,就一定得呼出去,
當它出去後,又會再回來,那很自然,不是嗎?

出生之後,我們就會變老,
然後死亡,這是再自然與正常不過的。

那是因為諸行已完成它們的工作,
入息與出息如此輪替,所以人類今日才能依然存在這裡。

我們一出生,就註定要死亡,生和死是同一件事。

就如一棵樹,有根有枝,你無法只有其中一個而無另一個。

看到人們對死亡如此哀傷與恐懼,對於出生則興高采烈,
會覺得有點好笑,沒人能看清楚這點。

我認為若你真的想哭,最好是在有人出生時哭。

生即死,死即生;枝即根,根即枝。

若你一定要哭,就對著根哭,對著生哭。

仔細看:若沒有生,就不會死。你能瞭解這點嗎?

不要太擔心,只要想:“法爾如是。”
這是你的工作,你的職責。

現在沒人能幫你,
你的家庭與財產也幫不上忙,唯一能幫你的就是正知。

因此,別再猶豫了。放下,拋開一切!


https://pica.nidbox.net/38/1402216572_3eeecad7_38.jpg


世上找不到平靜之處,除非回到真正的家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

你能看見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嗎?

看看頭髮,當你年輕時,
是多麼烏黑亮麗,現在已脫落,它正在消逝。

過去你有明亮的雙眸,
而今逐漸衰弱,你的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當時機一到,你的器官就開始離開,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

當你幼年時,牙齒健康而堅固,
現在它們搖搖欲墜,可能你早已裝上假牙。

你的眼、耳、鼻與舌等都在試圖離開,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

你無法打造一個永遠健康的家,你只能短暫停留,然後就必須離開。

好比房客,以衰弱的眼睛,注視他那間簡陋的小房子,
他的牙齒不再堅固,眼睛不再明亮,
身體已不再健康,所有東西都在離開。

因此,你無須擔心任何事,
因為這並非你真正的家,它只是個暫時的避難所。

既然來到這世上,就應思維它的本質,每件事都正在準備離開。

看看你的身體,有什麼還保持著它的原樣嗎?

皮膚仍如過去嗎?頭髮呢?它們都不同了,不是嗎?

所有的東西都到哪裡去了呢?這是事物的本質,它就是如此。

當時間一到,諸行就會各行其道。

在這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信賴——
它只是混亂、麻煩、歡樂與痛苦無盡的循環,永無平靜。

當沒有真正的家時,我們就如漫無目標的旅人四處漂泊,
在一處短暫停留後,就再度啟程。

除非回到我們真正的家,否則不會感到自在,
就如離鄉的旅人,只有回到家時,他才能真正感到放鬆與平靜。

在這世上,無法找到真正平靜的地方。

無論貧窮或富有、成人或小孩,都得不到平靜;
不止教育程度低的人沒有平靜,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是如此。

任何地方都沒有平靜,那是世間的本質。

不只財產很少的人痛苦,財產很多的人也同樣痛苦。

年老苦、年輕苦、富有苦、貧窮也苦——一切皆苦。


https://pica.nidbox.net/37/1398244169_43c88856_37.jpg

只要還未見到實相,我們就仍未回家

當你如此思維,就會看見無常與苦。

事物為何會無常與苦呢?因為它們都是無我的。

包括你這生病的身體與覺知病痛的心,都稱為“法”。

凡是無形的思想、感受與認識,都稱為“名法”【3】;
受病痛所苦的身體則稱為“色法”,物質與非物質都是“法”。

因此,我們與“法”同在,
我們活在“法”中,我們就是“法”。

其實,只有“法”持續生滅。

每個刹那我們都在出生與死亡,法爾如是。

關於世尊,我們應如此想,
只要他的說法有多真實,他就有多值得尊敬。

即使從未修行,只要我們看見事物的實相,就看見他教導的“法”。

反之,雖然我們知道教法,並加以研究與修行,
但只要還未見到實相,我們就仍未回家。


https://pica.nidbox.net/37/1399428579_e4a9d99b_37.jpg

持續放下,直到心抵達平靜

因此,請瞭解這點。

一切人或生物都在準備離開,大限一到,
都必須各奔前程,無論富人、窮人、
年輕人或老人,都一定得經歷這變遷。

當你瞭解這世間的實相時,就會覺得它是個無聊的地方。

當你明白沒有真實與固定不變的事物可供依賴時,
就會對這世間感到厭倦而不抱幻想。

不抱幻想並非指嫌惡,心是清楚的,
它瞭解這事實是無可挽回的,是世間的實相。

如此覺知後,你就能放下貪著,以不卑不亢的心放下,
透過智慧,看見諸行變化的本質,而得到平靜——諸行無常。

無常即是佛,
若我們真的看見無常法,就會看見無常的長性:
從童年到老年持續地轉變,這無常性與變易性是恒常不變的。

若如此觀察,心就會很自在,當你如此思維時,
就會認為它們很無聊,
而不會對它們抱有任何幻想,對世間欲樂的喜好就會消失。

你將會瞭解,若擁有得多,則必須拋開的就多;
若擁有得少,則必須拋開的就少。

財富就只是財富,長壽就只是長壽,它們並沒有任何特別。

重點在於,我們應照著佛陀教導的方式去做,
建立自己的家,
使用我向你介紹的方法去建設它,建立你自己的家。

放下,持續放下,直到心抵達不進、不退與不住的平靜為止。

歡樂與痛苦都不是你的家,兩者都會衰退與消逝。

佛陀瞭解,一切諸行都是無常的,
因此,教導我們放下對它們的貪著。

當走到生命的盡頭時,我們別無選擇,都得撒手。

所以在此之前,先把事情放下不是比較好嗎?

它們只是我們所背負的重擔,
為何不現在就將負擔放下?

放下,請放鬆!讓你的家人來照顧你。

https://pica.nidbox.net/38/1402216539_b3c11aac_38.jpg

法”的價值是永恆的,讓你永遠受用不盡

照顧病患會增長善與福德,
給人機會的病患,不應增添他們的麻煩。

若有疼痛或其他問題要讓他們知道,並保持心理健康。

照顧病患者應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溫暖與和善,
別陷入瞋恚中,這是你們回報他們的機會。

從出生、童年到長大成人,你們一直都依賴父母,
今天能在這裡,都是因為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
你們虧欠他們的實在太多了。

今天所有子女與親屬都聚集在此,
看到母親如何變成你們的小孩,從前你們是她的小孩,
現在她變成你們的小孩,她愈來愈老。

直到她再度成為小孩為止。

她的記憶力衰退、視力模糊,且耳朵也失靈。

有時她的話顛三倒四,別讓它擾亂你們。

照顧病患的你們一定也要知道如何放下,
別堅持己見,要尊重她的意思。

當小孩不聽話時,
有時父母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維持和樂的氣氛。

現在母親就如那個小孩,她的記憶與知覺都混淆了,
有時會叫錯你們的名字,或想要盤子卻請你們拿杯子,
這很正常,別因它而心煩意亂。

病人應記住照顧者的仁慈,他們耐心地承擔苦受。

在你們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別讓心散亂,
且別增加照顧者的負擔,讓善德與仁慈充滿那些照顧者的心。

別憎惡那些令人厭惡的工作,如清理痰液、尿液與排泄物等。

盡你們所能,家中的每個人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們只有一個母親。她給你們生命,
她曾是你們的導師、良醫與護士——
她曾是你們的一切。

她善盡父母的職責,將你們撫養長大,
與你們分享她的財富,並讓你們成為她的繼承人。

所以,佛陀教導要知恩與報恩,這兩者是互補的。

若父母困乏、生病或有難,我們都應該盡全力幫助他們,
這就是知恩與報恩,是維繫世間的美德。

它能使家庭免於破碎,而獲得穩定與和諧。

今天,在你生病的時刻,我帶來一份“法”的禮物。

我沒有任何物質上的東西可以獻給你,
在這間屋子裡,似乎已有許多那樣的東西。

因此,我給你“法”,它的價值是永恆的,讓你永遠受用不盡。

收到它之後,你可以隨意將它轉贈給其他更多的人,
它永遠不會減少,那是實相的本質。

我很高興能帶給你這份“法”的禮物,
並希望它能給你對抗痛苦的力量。

【註釋】
【1】法(dhamma):現象或心境。
請參考名法(nama-dhamma)、真實法(sacca-dhamma)、
有為法(sankhata dhamma)、
戒法(sila-dhamma)、世間法(worldly dhammas)。  


【2】傳統上於葬禮唱頌的偈子。  

【3】色法(rupa-dhamma)與名法(nama-dhamma):
色法指物理現象,名法指心理現象,兩者即指五蘊。
五蘊中的色蘊屬於色法,受、想、行、識四蘊則屬於名法。
名法又可稱為“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