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being)→ 行為(doing) → 擁有(having)

2020031408:30

「being doing having」的圖片搜尋結果

存有(being)→ 行為(doing) → 擁有(having)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很孤獨。
我覺得無聊,內心總覺得有點空虛。
我厭惡辦公室政治與各種奉承迎合拍馬。
我無法改變一樣事情。
我感到無比失望。整個團隊一點都不給力。
我壓力如山倒海而來。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緊急。
我生氣,失望,但是我又害怕不敢失去自己的工作。

我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聽到這些話,
或者這些話就是從我們心裡不知不覺得冒出來。
一邊滿足我們無限的需求和欲望,
沉迷於短暫的刺激和虛無的財產,
仿佛我們是地球之神;
一方面,我們中的許多人正在內心創造更貧瘠的空間,
我們永遠覺得不“足夠”,沒有“足夠”的時間,空間,財產,
也沒有“足夠”的信心和信任,等等。
我們一直在努力追求“成功”和“幸福”,
但往往成功和幸福似乎離我們很遠,
儘管工業化和電子商務帶來了物質繁榮,
這似乎提供了無限生產和無限消費的假像。
另一個聲音出來問道:我們到底在忙什麼?

「being doing having」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們到底在忙什麼?

這是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好問題。

社會讚揚那些行為者,
所以我們被安排去安排各種各樣的活動,
有計劃的和沒有計劃的。
當我們在學校或公司時,
我們學習並嘗試“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
當我們可以放鬆和休閒的時候,
我們用電腦遊戲,電影和手機填滿這塊空間。
互聯網似乎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且,我們正在成為
“人類實幹家”(Human doers)
而不是“人類”(Human beings)。
但是,我們是更喜歡“行為”(doing)
而不是處於一種“存在”(being)的狀態嗎?
或者,我們會喜歡“擁有”(having)
會超過“行為”(doing)?

「being doing having」的圖片搜尋結果

存在還是擁有?

社會心理學家埃裡克·弗洛姆  Erich Fromm 在 1976年出版的
《擁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一書中,
“擁有”和“存在”被視為我們本性中固有的兩種生存模式。
它們是兩個相互衝突的目標,
“佔有”的欲望和“體驗和成長”的欲望,
都存在於我們的內心。
“佔有”的欲望不僅針對物質的東西,
也針對權力、金錢和其他人。
“體驗和成長”的欲望包括通過
相互分享和愛來滿足人類的需求。
這兩個目標導致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模式。

在交談中,處於“擁有”模式的人
認為他們的知識是財產。
對他們來說,在談話中失敗意味著貧窮。
因此,討論註定是徒勞的,
因為每一個對話者都關心的是
保護自己不受他人意見的影響,
同時試圖證明自己的觀點。
相比之下,處於“存在”模式的人
對富有成效的對話持開放態度,
而不擔心失去自己的部分身份。
相反,他們注重精神和智力的相互交流。

我們的現代社會植根於“擁有”模式,
這似乎是一種新的“宗教”。
在這種宗教中,人們為經濟服務,
崇拜的物件是工作、財產和權力。
我們成為我們所擁有的東西。

Being vs. Doing

存有,擁有,還是行為?

Yaakov Rand(1993)在Fromm的雙重模型的基礎上
增加了第三種存在模式,他稱之為“行為”。
蘭德證實,具有“行為”模式的人
從實際的做事過程中獲得滿足感。
“行為”的人會將大量的內在能量轉移到“行為”的行為中,
並在一種不可或缺的感覺和創造力的驅使下培養實現目標的能力。
蘭德認為,這三種模式同時存在於每個人的人格中,
但通常只有一種模式占主導地位。

這三種生存方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個人投入精力的方向。
讓我們以學習過程為例,來理解這三種存在模式是如何表達的。

對於以“行為”模式為主導的人來說,
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將所獲得的知識轉化為一種工具,
通過這種工具,他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做事,
從而更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對於被“擁有”模式支配的人來說,
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知識並控制它,
就像他控制自己的物質財富一樣,
將其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他控制他人或為自己獲取財富的能力。

以“存在”模式為主體的人學習的主要目的
是為了盡可能豐富自己的內心,
從而達到更高的層次和更豐富的知識。

總的來說,行為、擁有和存在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或者說是生活中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
一個人可以通過看他“擁有”什麼來知道他是誰。
一個人可以通過可適當獲得獎勵的“工作”(行為)來實現自我。
一個人可以通過發現和創造有意義的生活(存在)
來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因此,在我們現代消費社會中,
物品(擁有)似乎是我們構建(行為)
生活(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來源,這並不奇怪。

https://pic4.zhimg.com/80/v2-b47ebb8da476db6bf9c6a0fbfe17b03b_1440w.jpg

行為、擁有與存在的相互關係

行為、擁有和存在是我們存在的基本狀態。
這些狀態與我們如何定義自己有關。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
曾對“行為”、“擁有”和“存在”之間的關係進行過廣泛探討。
薩特在其主要著作《存在與虛無》(being and noth虛無)中提出,
“行為”僅僅是一種過渡狀態,或者
是表現一種渴求“擁有”和“存在”的更基本的欲望。
我們學習、定義和提醒由我們所“擁有”的東西
所決定的我們自己是誰。

我們所擁有的物件確實可以擴展自我,
比如當一個工具允許我們
做一些我們在其他情況下做不到的事情時。
財產也可以象徵性地擴展自我,
當一件制服或戰利品讓我們說服自己,
也許還有其他人,
我們可以成為一個不同於沒有他們的人。
因此,擁有財產有助於我們的行為和存在的能力。

相反,弗洛姆主張存在是一種卓越的存在形式。
實踐存在模式的結果是實現我們自己的身份而沒有失去它的威脅,
這種威脅是在“擁有”模式中是必然存在的,
人們會問"如果我是我所擁有的,
如果我所擁有的失去了,那麼我是誰? "

無論如何,我們的財富積累提供了一種過去的感覺,
告訴我們: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也許要去哪裡。
隨著我們一生中對自我的理解的改變,
我們在擁有中所體現的身份也隨之改變,
我們獲取財富的欲望也隨之改變。
一項由多項研究支持的發現表明,對於年輕人來說,
他們最喜歡的財產反映了他們的天賦、能力和未來的抱負,
在中年時期,財產是成就的標誌,而老年人則看重財產,
因為這會讓他們想起過去的經歷。

對自我和身份的日益強調是我們消費型社會的特性和結果。
“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是一個高度唯物主義的價值取向。
與此同時,這種通過我消費的、我擁有的和我控制的、
以犧牲體驗為代價的個人身份認同是有代價的。
這個代價可能是孤獨,更少的人際關係,更少的主觀幸福感。

既然行為、擁有和存在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與我們的整體不可分割,
我們該如何幸福地與它們生活和共舞?

用於教練
國際教練聯合會(ICF)將教練定義為
在一個發人深省和富有創造性的過程中與客戶合作,
激勵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和職業潛力。
教練將客戶視為他或她生活中的專家,
並相信每個客戶都是有創造力的、足智多謀的、完整的。
在此基礎上,“存在”、“擁有”和“行為”模式可以
成為個人、專業和組織發展的良好指導工具。

 

案例1

瑪麗(匿名),常駐歐洲,為她的公司工作了十多年。
三年前,她被提升為一個業務部門的負責人。
隨著亞洲業務的擴大,
一些新的、以專案為基礎的成員已在目標國家招聘。
每個團隊成員通過與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同事
和業務夥伴的合作,獨立工作,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瑪麗管理的整個團隊實際上是在不同地點的不同辦公室工作。

瑪麗是一位非常勤奮的經理。
她定期與最高管理層開會,與其他業務主管參加跨職能會議,
主持每週兩次的團隊電話會議,
並與她的10個直接下屬每個人建立每週兩次的電話會議。
雖然她的團隊的功能是支援性服務,
但她非常積極地在團隊成員之間發起各種競賽,鼓舞士氣,
説明公司達到銷售目標,更不用說她領導的其他商務會議和客戶電話了。
為了保證服務品質,在團隊成員的支援下,
她指導開發了幾本新的工作手冊,
規範工作流程,規範與客戶的郵件溝通。

瑪麗對自己豐富的行業經驗,對公司的全面瞭解和瞭解,
以及對相關任務的本質的把握都表現出了很強的信心。
她兢兢業業,致力於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
然而,儘管所有這些看似良好的結果,
瑪麗對她在亞洲的直接下屬之一簡(匿名)感到越來越失望。
瑪麗覺得簡很難管理,幾乎沒有動力參加任何團隊活動。
在過去的三個月裡,簡沒有參加任何兩週一次的團隊電話會議。
儘管簡在工作中表現出了出色的能力,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而且幾乎所有的商業夥伴和其他同事都喜歡和簡一起工作,
但是瑪麗卻強烈地想要改變這種情況。

 

案例2
兩年前,桑迪(因保密而改名)作為新員工加入了瑪麗在亞洲的團隊。
在此之前,她在不同行業的公司有四年的工作經驗。
幾個月來,她一直在為是否辭去目前的工作而苦苦掙扎。

桑迪有一種“不斷學習”的態度,很容易共事。
無論發生什麼事,她幾乎都支持她所遇到的一切。
但在對行業有了更多的瞭解,在公司有了更多的經驗之後,
她最初的熱情和激情之火正在逐漸熄滅。
她覺得現在的工作對她沒有任何意義。
她覺得團隊電話沒什麼用,只是一個閒聊的時間;
工作簿很好,但不是很有用,
因為瑪麗團隊建設和她自己的職業發展需要,
在其他專案上付出額外努力,但是沒有得到她預期的回報。
她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空白。

桑迪想停止工作一年來找回迷失的自己。
但是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
她不能冒沒有錢付房租的風險,
更不用說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了。
她現在仍像往常一樣工作。
雖然沒有其他同事知道她內心的掙扎,但她渴望走出困境。

 

輔導實踐
有趣的是,這兩種情況同時發生在同一個團隊中。
無論是完成公司的目標,還是考慮到下屬的發展,
瑪麗都會採取主動,
把她的精力投入到她能想到的每一件事上,
讓整個團隊團結起來。
桑迪看起來很敬業,是一個很好的團隊合作者,
但她內心深處有一股困惑的潛流。
簡似乎在走自己的路,
不管瑪麗的努力,這似乎是瑪麗的挫折的原因。

可以詢問瑪麗的一些樣本問題:
1. 作為一名管理者,
你所有的努力在哪些方面為你服務?

2. 作為一個人,
你所有的努力在哪些方面為你服務?

3. 你所有的努力如何為你的團隊服務?
4. 你所有的努力作為個人是如何服務於你的團隊成員的?
5. 當簡忽略了現有的規則或你的期望時,你有什麼感覺?
6. 你能做些什麼來讓簡變得更積極參與呢?

瑪麗的“行為”似乎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她服務,
但她真正投入精力的地方還有待發現。
瑪麗對這些問題的回答
應該有助於我們瞭解她目前的生活方式,
以及她的開放性和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意願。
瑪麗是喜歡通過控制來管理團隊的“擁有”模式,
還是選擇通過影響來領導團隊的“存在”模式,
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她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她所生活的企業文化和社會經濟結構,
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成為一個既定領域的局外人或棄兒。
一旦瑪麗做出了選擇,解決她對簡的失望的關鍵就會浮出水面。

可以問桑迪的一些樣本問題:
1. 你對目前的工作有什麼積極的感覺?
2. 一旦你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你感覺如何?
3. 理想的工作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4. 你有什麼資格和才能來實現這個夢想的工作?
5. 你覺得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才能實現這個理想的工作?
6. 你怎樣才能彌補差距,得到這份理想的工作?

桑迪似乎將她的能量錨定在“存在”上,
同時衡量著“意義”,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
她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應該揭示出她的真實願望,
並揭示出她目前的主導生存模式。
而且,關於她如何才能實現她的夢想工作的問題
給了桑迪空間思考她渴望的目的地的方法。
不管桑迪是追求“存在”、“擁有”還是“做”,
只要她找到自己的能量點,
她就能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生活中的一切都將繼續進化,
就像瑪麗和桑迪的生存方式一樣。
即使“存在”的模式是最優的狀態,
因為其與獨立、自由相關,
也意味著更新自己、增長、釋放,
去給予、去愛和團結他人。
超越監禁孤立自我的監獄,
我們仍然需要不時地照顧我們的生物生存的欲望。
要“存在”,就需要透過表面,洞察現實。

自我反思

“瞭解自己”是
寫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前語中的德爾斐格言之一。
存在、擁有和行為這三種基本的存在方式,
構成了我們在不斷的自我發現和
自我探索的旅途中可以運用的工具。

1. 存在、擁有和行為模式的特徵是什麼?

2. 我怎樣才能說出我的主要存在方式呢?

3. 作為一名教練,
我如何説明我的客戶找到他/她的主要生存方式?

4. 教練説明客戶從一種模式
轉換到另一種模式有多重要?

5. 存在模式能映射出的正能量是什麼?

6. “就在我發現生命的意義時,他們改變了它。”

7. 喬治·卡林的這句話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認識你自己”是改變生活的第一步。
讓·保羅·薩特說:“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我們要對自己負責——這是事實。”

你會說什麼?

「being doing having」的圖片搜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