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六觀的緣起
觀無量壽經 :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陀因韋提希夫人的提問,而講說十六觀之觀法。
十六觀之前三觀分別為日想觀、水想觀與地想觀,介紹如下 :
十六觀之前三觀分別為日想觀、水想觀與地想觀,介紹如下 :
日想觀是由佛陀親自命名,其方法如下 :
觀想西方日落,直至閉目、開目皆有落日歷歷在目。
如觀經云 :
「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為何讓眾生特別觀想西下之落日呢?
這是為了讓眾生識別彌陀佛國的方向與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
善導大師《觀經疏》〈定善義〉說明觀日有三意︰
1.先令觀日,藉以知西方極樂的方位;
2.在深入禪觀的過程中,又藉黑、黃、白三種雲的障蔽落日不令明照,
使眾生知曉業障也有如是輕重之別, 此謂之「日觀三障」。
既知業相則當勤心懺悔。
3.末了則由觀日之光相,想知淨土的光明照曜之相。
這是為了讓眾生識別彌陀佛國的方向與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
善導大師《觀經疏》〈定善義〉說明觀日有三意︰
1.先令觀日,藉以知西方極樂的方位;
2.在深入禪觀的過程中,又藉黑、黃、白三種雲的障蔽落日不令明照,
使眾生知曉業障也有如是輕重之別, 此謂之「日觀三障」。
既知業相則當勤心懺悔。
3.末了則由觀日之光相,想知淨土的光明照曜之相。
(一者: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
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 正東出,直西沒,
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
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
初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
右腳著左髀上與外齊,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 左手安右手上,
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顎,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 通故。
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
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淚等,心想散向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
又想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空大,即與十方虛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
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猶如圓鏡,內外明照,朗然清淨 。
作此想時,亂想得除,心漸凝定。然後徐徐轉心,諦觀於日。
其利根者,一 坐即見明相現前。
當境現時,或如錢大,或如鏡面大,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 重之相。
一者黑障,猶如黑雲障日。
二者黃障,又如黃雲障日。
三者白障,如似白雲障日。
此日猶雲障故,不得朗然顯照;
眾生業障亦如是,障蔽淨心之境,不能令心 明照。
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
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懺悔無始以來,乃身口意業,
所造十 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
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
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
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 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
或一懺即盡者,名利根人也。
或一懺但除黑障,或一懺得除黃白等障,
或一懺但除白障,此名漸除,不名頓滅也。
既自識業相如是,唯須勤心懺悔,
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懺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
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徒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 除也?
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
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超過此 日,百千萬倍。
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
若行住坐臥 ,禮念憶想,常作此解,
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快樂莊嚴。
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
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 正東出,直西沒,
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
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
初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
右腳著左髀上與外齊,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 左手安右手上,
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顎,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 通故。
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
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淚等,心想散向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
又想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空大,即與十方虛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
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猶如圓鏡,內外明照,朗然清淨 。
作此想時,亂想得除,心漸凝定。然後徐徐轉心,諦觀於日。
其利根者,一 坐即見明相現前。
當境現時,或如錢大,或如鏡面大,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 重之相。
一者黑障,猶如黑雲障日。
二者黃障,又如黃雲障日。
三者白障,如似白雲障日。
此日猶雲障故,不得朗然顯照;
眾生業障亦如是,障蔽淨心之境,不能令心 明照。
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
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懺悔無始以來,乃身口意業,
所造十 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
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
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
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 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
或一懺即盡者,名利根人也。
或一懺但除黑障,或一懺得除黃白等障,
或一懺但除白障,此名漸除,不名頓滅也。
既自識業相如是,唯須勤心懺悔,
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懺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
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徒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 除也?
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
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超過此 日,百千萬倍。
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
若行住坐臥 ,禮念憶想,常作此解,
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快樂莊嚴。
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
由上可知,
日本當麻曼荼羅日想觀圖中描繪的黑、黃、白三種雲,乃依善導之說。
日本當麻曼荼羅日想觀圖中描繪的黑、黃、白三種雲,乃依善導之說。
(一)、如何作日想觀
如何來修此日想觀呢?根據觀經與觀經疏,其程序如下:
疏云:
「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說,」又言:「制想除緣,念念不移,淨相了然而現。即得三昧定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
「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說,」又言:「制想除緣,念念不移,淨相了然而現。即得三昧定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若心觀落日,結果顯現的不是太陽,
而是其他的境界,這種心境不相應的現象,
是不正常、不正確的, 此時應當識別其非,不可貪著其境,將心念安住於所緣。
而是其他的境界,這種心境不相應的現象,
是不正常、不正確的, 此時應當識別其非,不可貪著其境,將心念安住於所緣。
(二)、為甚麼選擇觀日落作為第一觀呢?
原因有六:
1.觀照的目的是要瞭解「苦、空、無常、無我」之佛教的深刻道理。
日落表示一天的終止,又象徵人生之終止。
故古人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感歎,表示人到晚年,如同日落,
為時不多,進而思考到生命不過在呼吸間,一口氣換不過來便同死人。
若人常存生命危在旦夕的想法,則可去除妄想執,
以及人我是非之念,當下便覺海闊天空,輕鬆自在。
2.一天中其他時間,太陽的光太強,易傷眼睛,
只有日落時的太陽不傷眼睛,
很柔和,容易起觀,令人遐思;
3.落日西方,自然讓人聯想起西方極樂世界;
4.日落一刻的景觀美麗無比,有助於人們觀想美好事物。
如觀想極樂國土之莊嚴美妙,使人們發願往生;
佛陀教人觀想美好事物是淨化心靈的最好方法。
5.落日之光芒容易使人連想佛之相好光明。如善導大師所說:
「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
超過此日百千萬倍,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
6. 落日時天水相連,由落日自然過渡到觀水(第二觀),
故觀日落西方,自然成為十六觀的第一觀。
極樂世界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土,
所以觀落日就是讓我們體驗和接觸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光明。
另唐代善導大師說,修落日觀時,不在冬夏,應在春、秋二季,
因為春、秋二季,太陽由正東升起,在正西落下,那正西日落之處,
便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在之處了。
由於看到落日的光輝,
自然就會聯想起超過日月的佛光,而更能堅定他的往生信念。
三、第二觀 水想觀:觀水澄清如琉璃
(一)、如何作水想觀
慧遠的《觀無量壽經義疏》云︰
「初中有四︰一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
二變水成冰,三者變冰以為琉璃,四觀琉璃以成大地。
於中有三︰(一)、觀琉璃內外映徹,(二)、見地下寶柱之承擎,
(三)、見地上諸相莊嚴。」 依上文可知水想觀之觀想次第。
「初中有四︰一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
二變水成冰,三者變冰以為琉璃,四觀琉璃以成大地。
於中有三︰(一)、觀琉璃內外映徹,(二)、見地下寶柱之承擎,
(三)、見地上諸相莊嚴。」 依上文可知水想觀之觀想次第。
觀經云:「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
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璿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
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
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
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璿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
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
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
(二)、廣義的水想觀
1.《楞嚴經》云 :
「月光童子……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修水觀時,非觀水之樣子,而是觀水之本性,
故與一般所言水觀或水想觀有所不同。
先觀體外能見之鼻涕、口中外流之唾液,次用意想骨髓、腎之水,
次觀身外世界中之河川、湖泊、大海,
再觀世界外華藏世界水,內外水性等無差別,亡去身見悟入水身融通。
2.八功德水觀,亦叫蓮池觀。即觀想極樂世界八功德水的相狀的觀法。
3.觀水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雖隨緣而萬化成涕尿血淚、川湖河海,
而性恆自在,內外水性,等無差別。如人隨業流轉,而佛性常存,與萬物同體。
「月光童子……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修水觀時,非觀水之樣子,而是觀水之本性,
故與一般所言水觀或水想觀有所不同。
先觀體外能見之鼻涕、口中外流之唾液,次用意想骨髓、腎之水,
次觀身外世界中之河川、湖泊、大海,
再觀世界外華藏世界水,內外水性等無差別,亡去身見悟入水身融通。
2.八功德水觀,亦叫蓮池觀。即觀想極樂世界八功德水的相狀的觀法。
3.觀水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雖隨緣而萬化成涕尿血淚、川湖河海,
而性恆自在,內外水性,等無差別。如人隨業流轉,而佛性常存,與萬物同體。
(三)、小結
水想觀是以下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之前方便。
由日想觀自然過度到水想觀,轉水成冰,轉冰成琉璃,轉琉璃成琉璃地,
令人容易聯想起西方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從而進入第三地觀。
由日想觀自然過度到水想觀,轉水成冰,轉冰成琉璃,轉琉璃成琉璃地,
令人容易聯想起西方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從而進入第三地觀。
日、水為現實世界人們所熟知之事物,正常的思維就可以了知。
而西方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無人見過,已進入不可思議之境,無法想像,只能心觀。
所以佛陀以世間常見之物—日、水為觀想之開始,觀落日定方位(西方),
由水聯想到冰;再由冰聯想到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這就是第三觀—地想觀。
由此可見,地想觀是連接現實世界和極樂世界之橋樑。
我們的心通過正確的觀想,就可以通達極樂世界了。
而西方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無人見過,已進入不可思議之境,無法想像,只能心觀。
所以佛陀以世間常見之物—日、水為觀想之開始,觀落日定方位(西方),
由水聯想到冰;再由冰聯想到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這就是第三觀—地想觀。
由此可見,地想觀是連接現實世界和極樂世界之橋樑。
我們的心通過正確的觀想,就可以通達極樂世界了。
四、第三觀 地想觀:粗見極樂國土琉璃寶地
(一)、如何作地想觀
如上所說,由水聯想到冰;
再由冰聯想到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這就是第三觀—地想觀;
作地想觀時,即粗見極樂國土琉璃寶地、樓閣、華幢樣貌,
故知地想觀是連接現實世界和極樂世界之橋樑。
如觀經云:「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
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再由冰聯想到極樂世界的琉璃大地,這就是第三觀—地想觀;
作地想觀時,即粗見極樂國土琉璃寶地、樓閣、華幢樣貌,
故知地想觀是連接現實世界和極樂世界之橋樑。
如觀經云:「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
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大地乃生命之源,使萬物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因此,人們習慣把腳下賴以生存的大地深情地稱作「母親」。
觀察大地,就是要我們自強不息,不斷學習創新,充滿自信,追求卓越。
大地能包容萬物,無論人類扔給她多亂的物件、多骯髒垃圾,她都毫無怨言地接受。
觀察大地,就是要我們以廣闊的胸懷承受委屈和打擊,
具備堅持不懈的毅力,容天下難容之事。
大地一望無際,幅員廣闊,山河壯美,觀察大地,就是要我們像大地那樣坦蕩正直,
以光明磊落的心胸待人接物,隨緣化物,則人生到處都充滿了真、善、美。
五、前三觀對唐代詩詞的影響
淨土宗影響唐代甚深,其十六觀對唐代詩人及詩歌的想像,有極大的影響,
對唐代詩人而言,十六觀啟發其寫詩的思維模式,例如前面的日想與水想兩觀,
就是許多山水詩的想像的源頭活水,其觀想狀態與作詩的關係互為表裡。
如日本學者小川環樹在1962年的短文〈落日的觀照:王維詩的佛教成分〉中所述。
對唐代詩人而言,十六觀啟發其寫詩的思維模式,例如前面的日想與水想兩觀,
就是許多山水詩的想像的源頭活水,其觀想狀態與作詩的關係互為表裡。
如日本學者小川環樹在1962年的短文〈落日的觀照:王維詩的佛教成分〉中所述。
六、結語
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觀,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門戶,所以叫做十六觀門。
這十六觀是否一定要從頭至尾觀下來呢?
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解說道:
「觀雖十六,行者修習,當從易修者行。
或作如來白毫觀,或作第十三雜想觀。」
「觀之理,不可不知。觀之事,且從緩行。
若或理路不清,觀境不明,以躁心浮氣修之,或起魔事。」
「作觀只取得力者作,何必從頭至尾,日日重習。
佛之說此十六種者,前則令人知極樂之莊嚴,
後之九品往生,令人知所修之因果。
各觀既知,即觀佛一法中,即可圓觀諸觀耳。」
憨山大師亦曾告誡我們後輩學人 :
「於十六觀中,隨取一觀,或單觀佛,及菩薩妙相,或觀淨土境界,
如彌陀經說,蓮花寶地等,隨意觀想。
若觀想分明,則二六時中,現前如在淨土,坐臥經行,開眼閉眼,如在目前。
若此觀想成就,則臨命終時,一念頓生。」
發願往生,是淨土法門的必要條件,
而持名念佛,以一句阿彌陀佛為命根,
念念不忘,心心不斷,更是淨土法門的易方便,
然亦因持名簡單易行,故易流於散心念佛,
如能輔以觀門的修習,即能加強心的定力,
兩相輔助,至工夫綿密時,瞥爾打成一片,是時一心不亂,即是念佛三昧也。
苟如是,即得一生成辦,必生西方,面見彌陀 !
這十六觀是否一定要從頭至尾觀下來呢?
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解說道:
「觀雖十六,行者修習,當從易修者行。
或作如來白毫觀,或作第十三雜想觀。」
「觀之理,不可不知。觀之事,且從緩行。
若或理路不清,觀境不明,以躁心浮氣修之,或起魔事。」
「作觀只取得力者作,何必從頭至尾,日日重習。
佛之說此十六種者,前則令人知極樂之莊嚴,
後之九品往生,令人知所修之因果。
各觀既知,即觀佛一法中,即可圓觀諸觀耳。」
憨山大師亦曾告誡我們後輩學人 :
「於十六觀中,隨取一觀,或單觀佛,及菩薩妙相,或觀淨土境界,
如彌陀經說,蓮花寶地等,隨意觀想。
若觀想分明,則二六時中,現前如在淨土,坐臥經行,開眼閉眼,如在目前。
若此觀想成就,則臨命終時,一念頓生。」
發願往生,是淨土法門的必要條件,
而持名念佛,以一句阿彌陀佛為命根,
念念不忘,心心不斷,更是淨土法門的易方便,
然亦因持名簡單易行,故易流於散心念佛,
如能輔以觀門的修習,即能加強心的定力,
兩相輔助,至工夫綿密時,瞥爾打成一片,是時一心不亂,即是念佛三昧也。
苟如是,即得一生成辦,必生西方,面見彌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