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2017030312:30
 
 

【念佛禪】《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 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提綱 - 黃梅四祖寺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念佛心是佛,妄念即凡夫』
 

四祖道信大師小傳

四祖道信大師,俗姓司馬,河內人(今河南沁陽縣),
生而超異,自幼即對大乘空宗諸解脫法門非常感興趣,宛如宿習。
道信禪師七歲出家。
其剃度師戒行不清淨,道信禪師曾多次勸諫,但是對方卻聽不進。
沒有辦法,道信禪師只好潔身自好,私下地持守齋戒,
時間長達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師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

後來,道信禪師聽說三祖僧璨禪師在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山縣)隱修,便前往皈依。
在皖公山,道信禪師跟隨三祖僧璨大師學習禪法。
道信禪師開悟見性,當在這期間。

《五燈會元》卷一記載:

隋開皇十二年(592),
有位沙彌,名道信,十四歲,前來禮謁三祖僧璨大師。
初禮三祖,道信禪師便問:“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 
三祖反問道:“誰縛汝?” 道通道:“無人縛。” 
三祖道:“何更求解脫乎(既然沒有人捆綁你,
那你還要求解脫幹什麼呢?不是多此一舉嗎)?” 
道信禪師聞言,當下大悟。

原來,吾人所感到的束縛不在外面,而在我們的內心。
束縛完全來自於我們自心的顛倒妄想,也就是分別、計度、執著,
如果看破了這些妄想,知道它們來無所來,去無所去,
當體即空,不再被它們所轉,那我們當下就解脫了。
內心不解脫,到哪兒都不會自在的。因此,解脫在心,不在外。

道信禪師開悟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留在祖師的身邊,
一方面侍奉祖師,以報法乳之恩,
另一方面,借祖師的加持,做好悟後保任的工夫。
這樣有八九年的時間(亦說十年)。

在這期間,三祖不時地點撥道信禪師,
並不斷地加以鉗錘,直到因緣成熟,才肯把法衣託付給他。
付法的時候,三祖說了一首偈子:

“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
    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

並說道,“昔可大師付吾法,後往鄴都行化,三十年方終。
今吾得汝,何滯此乎?” 
於是,僧璨大師便離開了皖公山,準備南下羅浮山弘法。
道信禪師當然非常希望能隨師前往,
繼續侍奉祖師,但是沒有得到祖師的同意。
祖師告訴他:“汝住,當大弘益
(你就住在這裡,不要跟我走了,將來要大弘佛法)。”

僧璨大師走後,道信禪師繼續留在皖公山,
日夜精勤用功,“攝心無寐,脅不至席”。
在皖公山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緣成熟了,
道信禪師便離開此地,四處遊化。
隋大業年間(605-617),道信禪師正式得到官方的允可出家,
編僧籍于吉州(今江西吉安地區)的某座寺院。

《續高僧傳》卷二十記載,吉州城曾經被賊兵圍困了七十多天,
城中缺食少水,萬民惶怖困弊,情況非常危急。
道信禪師聽說此事,心生憐憫,於是來到吉州城裡。
奇怪的是,自從道信禪師入城之後,原先乾枯的水井突然有水了。
守城的刺史對道信禪師感激不盡,連連叩頭,並問:“賊何時散?”
道信禪師回答說:“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於是刺史便令全城的人同聲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念了不多久,城外的賊兵但見城牆的四角站滿了金剛力士,
威猛無比,一個個都驚駭不已,紛紛四散。

隋末天下大亂,道信禪師應道俗信眾的邀請,
離開了吉州,來到江州(九江),住在廬山大林寺。
唐初武德七年(624),又應蘄州道俗信眾的邀請,
到江北弘法,旋即在黃梅縣西的雙峰山
(又稱破頭山)眾造寺駐錫傳禪,後稱四祖寺。
在這裡,道信禪師居住了三十多年,道場興盛,法音遠布,
“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門徒最盛時多達五百餘人,其中以弘忍最為著名。
蘄州刺史崔義玄,聞道信禪師之名亦前來瞻禮。

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禪師的道味,
想一睹禪師的風彩,於是詔令祖師赴京。
但是,祖師以年邁多疾為由,上表婉言謝絕了。
這樣前後反復了三次。第四次下詔的時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說:
“如果不起,即取首來”(這次他如果再不來,就提他的首級來見朕)。
使者來到山門宣讀了聖旨,祖師居然引頸就刃,神色儼然。
使者非常驚異,不敢動刀,便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報告了實情。
太宗皇帝聽了,對祖師愈加欽慕,並賜以珍繒,以遂其志。

道信禪師寂于永徽二年(651)閏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
臨終前,將法衣付囑給弘忍禪師,並垂誡門人說:
“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
言訖,安坐而逝。後諡“大醫禪師”。
四祖在中國禪宗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1、創立了第一個禪宗僧團。
2、率先實踐農禪並重的寺院生活模式。
3、最早提唱“念佛禪”。

所以有人認為,禪宗作為一個獨立的宗派是從四祖開始的。

道信禪師的開示,現存有《入道安心方便法門》,載於《楞伽師資記》。
另外,四祖開示牛頭法融禪師的那段資料也非常珍貴。

 
什麼是念佛禪
 
漢地人修行,主要法門有二個:一是參禪,二是念佛。
中國漢傳佛教雖有八宗之異,但最後用功都歸結到此二法門。
尤其是教下諸宗,如天臺、華嚴、唯識等,
最後都沒有脫離“行歸淨土”這一總趨向。
念佛分四種:持名念佛,觀相念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
念佛不是淨宗的專利。禪門中也主張念佛。
不過,早期禪門中的念佛,尤其是在六祖那兒,主要以實相念佛為主。
後應眾生根機的需要,持名念佛亦被納入禪修當中。
我們這裡所說的“念佛禪”,主要是就淨土往生念佛而言的,
它是持名念佛和實相念佛的統一,亦即方便與究竟的統一。
換句話來說,禪門中的持名念佛,始終沒有離開實相念佛這個核心,
它雖然是方便,但同時也是究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講,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觀無量壽佛經》中講:“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從所引的這兩段經文來看,淨宗的念佛與禪門的念佛,
並無本質的區別,其基礎都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不過,由於修行的理路不同,禪門中的念佛與淨宗的念佛,
各自的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的。
1、禪宗側重“現前見佛”,而淨土側重“當來見佛”。
2、禪宗從理上強調“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而淨土從事上宣示“憶佛念佛”,“去佛不遠”。
3、禪宗側重從現前一念心性上念佛成佛,
而淨土則側重臨終乘佛願力往生淨土。
4、禪宗強調方便即是究竟,淨土則依於究竟而起方便。
5、禪宗側重於自證自悟,以見性為眼前目標,
淨土則側重於乘佛願力,以臨終往生為目的。
6、禪宗側重於從理悟入手而後事修,淨土則從事修入手而後理悟。
因為有如此的不同,所以,
我們把禪門中以見性為目標的持名念佛稱之為“念佛禪”,
以區別于淨土宗以乘願往生為目的傳統念佛方法。
當然,念佛禪中也有發願臨終往生的,
但是,注重當下見性仍然是第一位的。
持名念佛,作為禪門修持的方法,一般以兩種形式出現:
1、以持名念佛為鞭起疑情之方便,
然後就念頭的起處,參究“念佛的是誰”。
可稱之為“參念佛禪”,或者說“念佛參禪”。
2、在悟解禪宗圓頓之理的基礎上,通過持佛名號,起般若妙觀,
當下體證方便即究竟、念佛即成佛、往生即度生之妙用。
這種形式的念佛,可稱之為“持名實相念佛禪”,
或者說“方便究竟念佛禪”。
念佛禪的這兩種形式,均立足於禪門中的自性觀。
這種自性觀,可以用六祖的“無念”二字來概括。
何謂無念?六祖解釋道:
“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又云:“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
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這段文字道出了念佛禪的下手處和用功奧妙之所在:
一者離心意識念,用平等無分別智觀;二者念念落在自性的根底處。
修念佛禪的過程中,正當我們提起“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時候,
無論是借佛號鞭起疑情,參究“這佛號從何處起”、“這念佛的畢竟是誰”,
還是當下息心體驗“念佛心即是佛”這一妙理,
若能借助自性觀的力量,將般若妙理圓融於當下一念之中,
當下承當,更不必向外馳求或將心待悟,
如是念佛,必定能念念歸根,念念踏著實處。
這一點與淨土宗純事相上的念佛是不同的。

 
 
 
念佛禪的歷史回顧
 
念佛是一個非常古老、也是一個非常流行的修行方法。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和吸收,
到了東晉時期,便出現了專門以念佛為主的修行團體,被稱為淨土宗。
其後產生的諸宗派,如天臺、華嚴、禪宗等,
雖然更重視以心性之學為基礎的止觀方法,但是,對念佛法門也大力提倡。
為了區別於外道的心外求法,天臺、華嚴、禪宗等,
都紛紛從各自的理論體系出發,對念佛法門進行闡釋,
使念佛法門的內含更加豐富和完備。
尤其是在禪宗那裡,古老的持名念佛方法,
當它與即心即佛、見性成佛的觀念結合在一起之後,其魅力更是豔光四射。
對修行人而言,念佛不僅僅是臨終往生的捷徑,
同時也是當下契入佛心、見道證道的勝妙法門。
念佛作為見性成佛的入手方便,早在四祖道信禪師那裡就被提出來了。
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道信禪師首先開宗明義:
“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
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般若經》的核心觀點就是,若人欲疾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修一行三昧,欲修一行三昧,當一心持名念佛。
道信禪師的整個禪法思想就是圍繞這一點而展開的。
道信大師在引證《大品般若經》中的“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一語之後,
又講,“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
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就是求佛。”
據此,我們把道信禪師稱為“念佛禪”的首倡者,也許並不為過。
此後,永明延壽、中峰明本、斷雲智徹、楚山善琦、毒峰本善、
無異元來、徹悟禪師、虛雲和尚等,均提倡念佛禪。
 
 
念佛禪之殊勝
 
念佛禪在歷史的長河中,之所以歷久彌新,生機勃勃,
這與它的法理圓融、入手方便有很大的關係。
《法照傳》中記載:
法照大師游五臺山,偶入大聖竹林寺,拜謁文殊菩薩,請問末世修行之法。
文殊菩薩報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
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
所以者何?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
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
文殊菩薩認為,娑婆世界諸修行法門中,唯有念佛法門最為徑要。
徑者,快捷;要者,根本。
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念佛而生。
念佛為諸法之王。可見念佛法門之殊勝。
也許有人會說,法照傳中的記載,可能是後人憑空編造的,不足為據。
那麼,我們不妨再來看看《文殊師利般若經》,
看它是如何評價念佛法門的。《文殊師利般若經》卷下記載——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雲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世尊!雲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
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
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
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文殊師利般若經》分上下兩卷,大篇幅的經文都是在談論什麼是般若,
其精神實質不外乎《六祖壇經》中所講的“無相、無念、無住”。
直到下卷經文的快結尾處,世尊才告訴文殊師利菩薩,
修行人欲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先修一行三昧;
欲行一行三昧,當於閒靜處,一心持名念佛;
欲持名念佛,當先聞般若波羅蜜;
欲行般若波羅蜜,最佳入手處莫過於持名念佛。
何以故?持名念佛最方便體會“無相、無念、無住”之精神。
可見,《文殊般若經》也是把持名念佛
當作娑婆世界眾生入道、證道的首選方便法門。
我們都知道,念佛離不開耳根。
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
觀世音菩薩講完自己最初從耳根修行入道的經驗之後,
世尊即令文殊菩薩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在前此二十五位無學菩薩各自所述諸入道方便法門中,
何法最適合於此方娑婆世界的眾生入菩薩乘、成無上道?
文殊菩薩回答道: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
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文殊菩薩認為,在諸入道方便門中,唯有觀世音菩薩所修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之耳根圓通法門,最適合於娑婆世界的眾生。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醒讀者注意的是,持名念佛正是把這個
“耳根圓通法門”巧妙地融攝進來了,所以,才顯示其至圓至頓至捷的特色。
這也是文殊菩薩為什麼一再強調“念佛是諸法中王”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僅《文殊般若經》是這樣講,《般舟三昧經》亦持如是觀點
(從後面的引文中,可見一斑)。
《般舟三昧經》中講得非常清楚——
佛告颰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即般舟三昧)者,
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
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信是法。隨所聞,念其方。
宜一念,斷諸想。立定信,勿狐疑。
精進行,勿懈怠。勿起想,有與無。
勿念進,勿念退。勿念前,勿念後。
勿念左,勿念右。勿念無,勿念有。
勿念遠,勿念近。勿念痛,勿念癢。
勿念饑,勿念渴。勿念寒,勿念熱。
勿念苦,勿念樂。勿念生,勿念老。
勿念病,勿念死。
勿念身,勿念命,勿念壽。
勿念貧,勿念富。勿念貴,勿念賤。
勿念色,勿念欲。勿念小,勿念大。
勿念長,勿念短。勿念好,勿念醜。
勿念惡,勿念善。勿念瞋,勿念喜。
勿念坐,勿念起。勿念行,勿念止。
勿念經,勿念法。勿念是,勿念非。
勿念舍,勿念取。勿念想,勿念識。
勿念斷,勿念著。勿念空,勿念實。
勿念輕,勿念重。勿念難,勿念易。
勿念深,勿念淺。勿念廣,勿念狹。
勿念父,勿念母。勿念妻,勿念子。
勿念親,勿念疏。勿念憎,勿念愛。
勿念得,勿念失。勿念成,勿念敗。
勿念清,勿念濁。
斷諸念,一期念,意勿亂。
常精進,勿懈怠。勿歲計,勿日倦。
立一念,勿中忽。除睡眠,精其意。
常獨處,勿聚會。避惡人,近善友。
親明師,視如佛。執其志,常柔弱。
觀平等,於一切。避鄉里,遠親族。
棄愛欲,履清淨。行無為,斷諸欲。
舍亂意,習定行。學文慧,必如禪。
除三穢,去六入。絕淫色,離眾受。
勿貪財,多畜積。食知足,勿念味。
眾生命,慎勿食。衣如法,勿綺飾。
勿調戲,勿憍慢。勿自大,勿貢高。
若說經,當如法。了身本,猶如幻。
勿受陰,勿入界。
陰如賊,四如蛇,為無常,為恍惚, 無常主,了本無。
因緣會,因緣散,悉了是,知本無。
加慈哀,於一切,施貧窮,濟不還。
是為定,菩薩行,至要慧,起眾智”。
 
至此,念佛禪的殊勝性也就顯而易見了。
概括地講,念佛禪至少有如下五個方面的殊勝——
1、方便。念佛法門沒有任何玄妙,
無管是識字還是不識字,人人都會,最容易下手。
2、究竟。念佛禪,無論是實相持名,還是參究“念佛的是誰”,
都是在圓解大開的前提下,直指自性之源底,強調當下即是。
當我們從平等無分別智中提起一句佛號的時候,
只要我們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觀得清楚,
起處、落處都了了分明,且如雁過長空、不留痕跡,
當下即可悟入“念佛心即是佛”,當下便是“母子相會”,
當下便是“始本合一”,當下便是“三心不可得”,
當下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便是“離四句、絕百非”。
只是因為我們的無明習氣太濃厚,執迷執悟等二邊之心未斷,
雖在理上相信,但在事上猶有疑心,不能承當而已。
因為有迷悟的心在,不敢承當,所以其力用非常有限。
3、離心意識。心意識是入道的最大障礙。
貪嗔癡等塵俗之念,相對來說比較粗重,容易發現,
而以“二邊”為特徵的心意識之領解,
卻非常微妙,稍不警覺,即遭它暗算。
所以,學道人在用功的過程中,首先當剿絕心意識之領解。
參念佛的是誰,
正好可以借助疑情的力量,把心中的妄想分別當下化解掉。
4、功夫緊密。參念佛的是誰,貴在鞭起真切的疑情。
疑情一旦生起,自然會不念而念、不參而參。
在疑情的驅使下,參念佛的是誰,相對來說功夫提起來更容易一些,
而且追得比較緊,不容易走失,不容易犯“疲緩”的毛病。
5、增長信心。念佛人,如果見地不到位,
功夫不上路,天長日久,容易生退心。
修念佛禪,由於強調當下念念到位,念念踏著實處,
所以,身心現前很容易獲得輕安。
在法味的滋潤下,越念越有滋味,信心也越來越足。
6、得他力之護念。“阿彌陀佛”四字,乃萬德之洪名,
凝聚著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修行之果德。
從華嚴法界觀的角度來看,它當體即是阿彌陀佛的法報應三身。
因此,修行人在念阿彌陀佛之名號的時候,只要信心到位,
只要相信我若念得分明、觀得分明,當下即是與阿彌陀佛相感應,
當下即是母子相會,當下即是自他不二,其加持力不可思議,能滅無邊罪。
《大智度論》云:“念佛三昧,
能除種種煩惱及種種罪,又有大福德,能度眾生。
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者。”
由於念佛禪,既有圓頓之教理作基礎,又有直捷之下手方便,
所以說它三根普被、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毫不為過。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思想
 
一、念佛禪的理論基礎之一:
念佛心即是佛;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
二、念佛禪的理論基礎之二:
無相、無念、無住、無求、無得之般若正觀。
三、念佛禪的用功方法:
摒除三心(實相懺悔,離心意識),驀直念去(遠離取捨及文字思維)。
四、念佛禪的用功過程:念念明瞭,離心意識,守一不移,心心相續,能所雙亡。
 
●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
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
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說般若經》云:“文殊師利言:‘世尊,雲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
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
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
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
隨佛方所,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
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普賢觀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悔。
摒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
《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
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
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
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
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
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
名雖無量,皆同一體,亦無能觀所觀之意。
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
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
住是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
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
《華嚴經》云:「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
——總示念佛禪的理念基礎和作為見性成佛的方便法門。
 
 
 
●坐時當覺,識心初動,運運流注,隨其來去,皆令知之,
以金剛慧征責,猶如草木,無所別知。
知所無知,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薩一相法門。
——修念佛禪的用功方法,念念覺照,無心而照。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
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
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淨究竟處,心自明淨。……
眾生心性,比如寶珠沒水,水濁珠隱;水清珠現。
為謗三寶、破和合僧、諸見煩惱所汙,
貪嗔顛倒所染,眾生不悟心性本來常清淨。
故為學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別。
——修念佛禪的用功方法,遠離取捨,以無分別無取捨心,驀直念去。
 
●初地菩薩初證一切空,後證得一切不空,即是無分別智。
亦是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是空。所以菩薩修學空為證。
新學之人直見空者,此是見空,非真空也。
修道得真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無有諸見也。
善須解色空義。學用心者,要須心路明淨,
悟解法相,了了分明,然後乃當為人師耳。
複須內外相稱,理行不相違,
決須斷絕文字語言、有為聖道,獨一淨處,自證道果也。
——修念佛禪的用功方法,遠離義理思維,無有諸見,離心意識。
 
●《觀無量壽經》云:“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種:
一者知心體,體性清淨,體與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恒寂,萬惑皆如;
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
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未曾有礙;
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修念佛禪的五個要點,也是禪修法門的基本理路和構架。
1、自性即佛——本覺之本;
2、起作恒寂、生一切法,不為境轉——本覺之妙用——信、解
3、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依始覺般若之智起修——行
4、觀身空寂,斷除我相,融入法界,自在無礙——
依始覺般若之智入證——證
5、守一不移,動靜不二——用功要訣——行
 
●先當修身審觀,以身為本。
又此身是四大、五陰之所合,終歸無常,不得自在。
雖未壞滅,畢竟是空。
《維摩經》云:“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又常觀自身空淨如影,可見不可得。 智從影中生,畢竟無處所。
不動而應物,變化無有窮。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
所對六塵境,了知是夢幻。……見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
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此是解脫門,學者得解脫,諸根例如此。
複重言說:常念六根空,寂而無聞見。……
常念六根空寂,恒如中夜時。
晝日所見聞,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淨。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
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系鳥足,欲飛還掣取。
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維摩經》云:“攝心是道埸,此是攝心法。”
《法華經》云:“從無數劫來,除睡常攝心,以此諸功德,能生諸禪定。”
《遺教經》云:“五根者,心為其主,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此是也。
……如人學射,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
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
次後箭射前箭,筈筈相拄,不令箭落。
喻人習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續,無暫間念,正念不斷,正念現前。
又經云:“以智慧箭,射三解脫門,筈筈相拄,勿令落地。”
又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無不得,忽然而遺失,憶念無忘時。
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鏃猶在,如此受苦痛,亦無暫忘時。念念常在心,其狀當如是。
——修念佛禪的方法:觀內外空寂,守一不移,念念無間,生死心切。
1、觀身四大五蘊假合,無常無主——
所觀之身空淨如影,能觀之心無相而能應物。
2、於見聞覺知而不起心動念。
3、守一不移。
4、念念無間,須臾無忘。
 
●若初學坐禪時,於一靜處,直觀身心、四大五陰、眼耳鼻舌身意,
及貪嗔癡,若善若惡,若怨若親,若凡若聖,及至一切諸法,應當觀察:
從本以來空寂,不生不滅,平等無二;從本以來無所有,究竟寂滅;
從本以來清淨解脫。
不問晝夜,行住坐臥,常作此觀,即知自身猶如水中月,
如鏡中像,如熱時炎,如空穀響。
若言是有,處處求之不可見;若言是無,了了恒在眼前。
諸佛法身皆亦如是。
即知自身從無量劫來,畢竟未曾生;從今已去,亦畢竟無人死。
若能常作如是觀者,即是真實懺悔。
千劫萬劫,極重惡業,即自消滅;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
若生信,依此行者,無不得入無生正理。
——確立對圓頓法門——一切法都是佛法——之正信。
複次,若心緣異境,覺起時,即觀起處畢竟不起。
此心緣生時,不從十方來,去亦無所至。
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粗住。
若得住心,更無緣慮,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畢,故不造新,名為解脫。
若心結煩熱,悶亂昏沉,亦即且自散適,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淨。
唯須猛利,如救頭然,不得懈怠。努力!努力!
——觀心念之空性。

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
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番,
令腹中嗌氣出盡,即滔然得性清虛恬靜,身心調適。
能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清利,心地明淨。
觀察分明,內外空淨,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
性雖無形,志節恒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
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
是故《維摩經》云:“豁然還得本心。”
信其然也。悟佛性者,是名菩薩人,亦名悟道人,
亦名識理人,亦名達士,亦名得性人。
——修念佛禪的座上功夫——調身、調息、觀照分明、內外空淨、心性寂滅。
 


 
附錄:蕅益大師的“方便究竟念佛禪”
 
蕅益大師對禪淨二門的看法,基本是持“禪淨不二”論。
所謂不二,一方面,禪淨相即相入,無禪外之淨,亦無淨外之禪;
另一方面,禪淨之入手方便畢竟有所不同。
修淨者,只須真信切願,即便未透關,亦可往生淨土。
而修禪者,須是三關齊透方有解脫分,否則,若不發願往生,猶有輪回之虞。

蕅益大師講:
宗乘與淨土,二俱勝妙法;眾生根性異,不免隨機說。
向上一著,非淨非禪,即禪即淨。
才言參究,已是曲為下根;果大丈夫,自應諦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設一念與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
若念念與佛無間,何勞更問阿誰?
故參究誰字,與攝心數息等,皆非淨土極則事也。
淨土極則事,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
正下手時,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
但見阿彌陀佛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但生西方極樂一佛國土,即生十方諸佛淨土……
偈曰:禪外不曾談淨土,須知淨土外無禪;
兩重公案都拈卻,熊耳峰開五葉蓮!
 
無禪之淨土,非真淨土;無淨土之禪,非真禪。
然淨土之禪,本不須參究,但一心不亂即靜,名號曆然即慮。
若夫禪之淨土,必須證極淨心,非可以理奪事。
從上諸祖,凡情已盡,聖解未忘,不妨隨機掃執。
後世學人,雖有幹慧,染習未枯,自非發願往生,依舊隨業輪轉。
 
雖然蕅益大師與憨山大師一樣主張禪淨不二,
但是,在用功方法上,走的卻是另外一條路。
憨山大師主張參“念佛的是誰”,屬於“參念佛禪”,
而蕅益大師則主張在圓頓之見的指導下,驀直念去,
當下承當,當下即是,更不必參,若再參究,則猶如“含元殿裡問長安”也。
很顯然,蕅益大師的念佛方法屬於“方便究竟念佛禪”。

蕅益大師講: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果能諦信,斯直知歸;未了之人,不妨疑著。
故“誰”字公案,曲被時機,有大利、亦有大害。
言大利者:以念佛或疲緩,令彼深追力究,助發良多;
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為敲門瓦子,皆有深益。
必淨土為主,參究助之,徹與未徹,始不障往生。
言大害者:既涉參究,便單恃己靈,不求佛力,但欲現世發明,不復願往。
或因疑生障,謂不能生;甚則廢置萬行,棄舍經典。
古人本意,原欲攝禪歸淨,於禪宗開此權機;
今人錯會,多至舍淨從禪,于淨宗翻成破法。
全乖淨業正因,安冀往生彼國?
 
在這裡,蕅益大師講到了他之所以不主張參究的原因。
雖然參究有參究的好處,如工夫緊,
可以消除念佛過程中所出現的“疲緩”現象,
但是,參究也有它的不足處,
主要是學人因此容易落入“單靠自力、不求佛力”的偏執中,
不願意往生淨土,這樣,今生若不能透關,即有依舊輪回之過患。
所以,蕅益大師更多地強調,在真信切願的前提下,直下承當式的念佛。
 
宗鏡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若更問念佛是誰,頭上安頭,騎驢覓驢,明眼為之噴飯。
而近代無知狂悖之徒,反以話頭為奇特,
名號為尋常,棄如意珠王,競取瓦礫,可哀矣!」

 
 
「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
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克!
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
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
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
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
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准。
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既然不主張參究,那麼,蕅益大師又是如何
教人通過念佛,直下承當、當下踏著實處的呢?
換句話來說,蕅益大師的“方便究竟念佛禪”
(或者說“持名實相念佛禪”),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又是如何操作的?
下面,我想分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須信“念佛即是佛”。
蕅益大師認為,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既是十法界依正之本,
也是輪回、解脫之根。這一念心性,其性本空,卻同時具足無邊妙用——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
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
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複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
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
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
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
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彌陀要解》)
 
我們的每一個念頭,無論是垢是淨,是善是惡,
都是從現前這一念心性中產生的,其性質決定了我們的生命狀態和所處環境的類型。
這一念心,若念貪嗔癡,即落三惡道,若念五戒十善或兼修禪定,
即落人天道,乃至若念六波羅密即生菩薩道,若念佛功德即入佛道。

蕅益大師講:
吾人從無始來,直至盡未來際,決無不起念時。
縱心慮灰凝,入無想定,仍墮八萬四千枯槁亂想。
但念地獄,則地獄界人;念餓鬼,則餓鬼界人;
乃至念佛,則佛界人耳。此理至明。
故宗鏡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眾生心念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一念頓入佛海。
故曰:“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豈不至圓至頓?
 
從這裡可以看出,蕅益大師明確主張,念佛即是佛。
這與四祖道信禪師“念佛即是佛,妄念即凡夫”的觀點,同出一轍。
 
二、須信“念佛之當下即是始本合一、即是母子相會”。
為了讓學人對“念佛即是佛”這一點信得及,
蕅益大師在解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時,對此進行了全面的展開:
“約念自佛釋今文者:一專為憶,
以喻本覺之性,隨諸眾生流轉五道,不相暫離。
一人專忘,以喻始覺在無明時,念念背覺合塵。
始本不離,故若逢。始本不合,故不逢。
本即在始,故或見。始恒迷本,故非見也。
十方如來,即指眾生本覺之性,元自豎窮橫遍,能生始覺,喻之如母。
始覺在無明時,全體從本覺起,而違背本覺,喻以如子逃逝也。
現前見佛,是圓初住,親見本覺法身。
當來見佛,是圓五品、六根,相似見於本覺。
去佛不遠,謂去自心妙覺極果不遠。
不假方便,謂不假諸餘方便,非謂念自心佛不是勝妙方便也。
香、喻本覺理性。染香人,身有香氣,喻無明熏,變成始覺也。”
 
“約念他佛釋今文者:
一專為憶,即指十方如來。一人專忘,即指迷倒眾生。
佛常逢見眾生,眾生常不逢見諸佛,故云: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次喻佛憶眾生,更與尋常憶念不同,直如慈母憶子;
子今憶母,亦須如母憶子,方得曆生不相違遠。
憶者、恒審思量。念者、注心一境。憶念若深,則有現前即見佛者。
如遠公三見聖相之類是也。
亦有當來乃見佛者,如臨終佛迎,乃至華開見佛之類是也。
不惟得見果佛,亦去果佛不遠,如經所明不退菩提,多有一生補處是也。
不假方便,謂即以念佛為第一勝異方便,非餘一切方便所可及也。
香、喻諸佛果德。染香人、身有香氣等,喻攬果成因,因能克果也。”
 
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當我們提起一句佛號,
念得分明,聽得分明,觀得分明,不作對治想,不作取捨想,
當下即是與佛相應,當下即是佛,
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也。
能念的是本覺、是母、是果佛,
起心念佛、觀聽分明是始覺、是子、是眾生,
始本二覺當下在一句佛號上合二為一,
即成究竟覺,即是母子相會,即是生佛相應。
蕅益大師對這一圓頓念佛之理,非常重視。
類似的開示,還有很多,茲再舉兩則於次,供讀者細細品味——
 
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內諸佛;不問智愚,鹹歸覺海。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佛是本覺,念是始覺;始本相合,當下究竟。
能所歷然,能所性絕。至圓至頓,真實無礙。
超一切法門,名為三昧中王。
此六方調禦,所以極力稱揚;歷代祖師,所以盡心勸修也。
 
心之本覺曰佛,心之始覺曰念。
顧本覺之在人心也,似異而恒同;乃始覺之隨人用也,雖同而恒異。
是故背塵合覺,便名始覺;背覺合塵,便號無明。
無明無體,即以始覺為體;始覺無相,即以無明為相。
是故眾生念五欲時,即名欲界無明;念四禪四空,即名色無色界無明;
念斷常,即名邪見無明;念涅槃,即名界外無明。
唯有念佛之時,即名始覺。
故曰:“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故一切法門,無不從此念佛法門流出,無不攝入念佛法門中。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直捷圓頓,離見超情。馬祖即心即佛,蓋深得乎此也。
夫知即心即佛,斷無不念佛時矣。
而迷者誤認緣影為心,又妄謂心既即佛,便不須念。
故不得已,轉為方便曰:非心非佛。
又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等。
此曲為中下解粘去縛,非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本旨矣!
後世逐塊韓盧,反以非心非佛、乃至種種險句為奇特;以即心即佛為平常。
何異嗜巴豆大黃,吐棄膏梁美味者也!
 
這兩段文字,尤其是第二段文字,
把“念佛當下即是佛”的道理解釋得更清楚、更透徹。
蕅益大師認為,念佛要念到位,有滋味,有信心,
必須對這一點有正確的解悟和決定的信心。
否則念佛就會有一種悠悠忽忽、將信將疑、腳不踏地的感覺,很難相應。
 


 
 
三、須信“念佛之當下即是一心三觀,當下即可悟無生之理”。
念佛一方面要以般若為指導,另一方面,
念佛之當下又是體悟般若之理的最佳方便。蕅益大師講:
所持之佛名,無論悟與不悟,無非一境三諦;
能持之念心,無論達與不達,無非一心三觀。
只為眾生妄想執著,情見分別,所以不契圓常。
殊不知能持者,即是始覺;所持者即是本覺。
今直下持去,持外無佛,佛外無持,能所不二,則始覺合乎本覺,名究竟覺矣。
 
今一心念佛,不計我、我所,即空義顯;
隨念佛時,佛隨心現,便知十界皆惟心造,即假義顯;
不惟是心作佛,亦且是心是佛,即中義顯。
 
《大集經》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
大勢至法王子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永明禪師云:“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壽昌禪師云:“念佛心,即是佛。”夫何疑哉!夫何疑哉?
 
我們正在念佛的時候,佛號在無形無相的空明的心中起起滅滅、來來去去,
而那個能念能觀的心卻絲毫未曾動搖過。
空也不住,有也不住,佛號起時不住於有,
佛號滅時不住於無,迷也不住,悟也不住,
生也不住,滅也不住,凡也不住,聖也不住,一切皆不住,
如是念佛,當下即可體驗即生滅而離生滅、即用而離用、即念而離念的無生境界。
如是念佛,當下即是“一念三觀”,當下即是“無住生心”,
當下即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當下即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當下即是“離四句絕百非”。
唯其如此,念佛雖是方便,但同時也是最究竟的法門,
並非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僅僅是村裡的愚夫愚婦才使用的笨方法,
而是“無上深妙禪”。說六百卷《大般若經》盡在念佛當中,並不為過。
 
四、以“真信”、“切願”、“平等無分別心”,老實念佛。
上述三個方面,講的雖是信心,但同時亦是圓解。
起圓信、開圓解是修習念佛禪的前提。有了圓信和圓解作指導,
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發願,並一門深入、老老實實地持佛名號。
蕅益大師的念佛方法,我們之所以把它列入“方便究竟念佛禪”,
其“究竟性”,不僅體現在“念佛的當下直契自性”,
還有一點,與“參念佛禪”不同,就是它同時還強調要發願往生。
蕅益大師在他的開示和著作中,處處教人
“以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這三種心來念佛。他說:
“生西方,以三種心:此三直至成佛。
流俗人亦三種心:輕心,忽心,將就心。
此三常遊五趣。嗚呼!前三,百千中或一有;
後三,百千中或一無。奚怪口言求生者多,真實往生者少也!”
 
蕅益大師之所以強調發願往生,是因為,純依自力參究的工夫,
若所悟不透,很難出三界,少不得要在六道中繼續打滾。
所以,蕅益大師同勸參禪的人和念佛的人都應發願往生。他說:
 
人謂參禪則悟道,不必求生西方;念佛則生西,未必即能悟道。
不知悟後尚不可不生西方(按,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
況未必悟耶?又,禪者欲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
但具信願,則參禪即淨土行也。
又,念佛至一心不亂,能所兩忘,即得無生法忍,豈非悟道?
故參禪念佛,俱能悟道,俱能生西也。
但有疑則參,無疑則念;在人下手時自酌耳。
 
除了發願之外,蕅益大師還強調,學人正念佛的時候,
要放下一切塵俗之念、一切凡聖之見,“不計我我所”,
“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
不得作對治想,不得將心待悟,不管有滋味還是無滋味,驀直念下去。
換句話來說,要遠離心意識,用平等無分別智來念這句佛號。
這一點,《般舟三昧經》中講得非常清楚——
 
佛告颰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即般舟三昧)者,
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
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信是法。隨所聞,念其方。宜一念,斷諸想。
立定信,勿狐疑。精進行,勿懈怠。勿起想,有與無。
勿念進,勿念退。勿念前,勿念後。勿念左,勿念右。
勿念無,勿念有。勿念遠,勿念近。勿念痛,勿念癢。
勿念饑,勿念渴。勿念寒,勿念熱。勿念苦,勿念樂。
勿念生,勿念老。勿念病,勿念死。勿念身,勿念命,勿念壽。
勿念貧,勿念富。勿念貴,勿念賤。勿念色,勿念欲。
勿念小,勿念大。勿念長,勿念短。勿念好,勿念醜。
勿念惡,勿念善。勿念瞋,勿念喜。勿念坐,勿念起。
勿念行,勿念止。勿念經,勿念法。勿念是,勿念非。
勿念舍,勿念取。勿念想,勿念識。勿念斷,勿念著。
勿念空,勿念實。勿念輕,勿念重。勿念難,勿念易。
勿念深,勿念淺。勿念廣,勿念狹。勿念父,勿念母。
勿念妻,勿念子。勿念親,勿念疏。勿念憎,勿念愛。
勿念得,勿念失。勿念成,勿念敗。勿念清,勿念濁。
斷諸念,一期念,意勿亂。常精進,勿懈怠。勿歲計,勿日倦。
立一念,勿中忽。除睡眠,精其意。常獨處,勿聚會。
避惡人,近善友。親明師,視如佛。執其志,常柔弱。
觀平等,於一切。避鄉里,遠親族。棄愛欲,履清淨。
行無為,斷諸欲。舍亂意,習定行。學文慧,必如禪。
除三穢,去六入。絕淫色,離眾受。勿貪財,多畜積。
食知足,勿念味。眾生命,慎勿食。衣如法,勿綺飾。
勿調戲,勿憍慢。勿自大,勿貢高。若說經,當如法。
了身本,猶如幻。勿受陰,勿入界。
陰如賊,四如蛇,為無常,為恍惚, 無常主,了本無。
因緣會,因緣散,悉了是,知本無。
加慈哀,於一切,施貧窮,濟不還。
  是為定,菩薩行,至要慧,起眾智”。
 
這段經文,在《般舟三昧經》中所占的篇幅雖小,很多人都不太在意,
但是,它卻是整個《般舟三昧經》的核心和修行大綱。
後世修念佛禪的人,當依此而行,方能速入念佛三昧。
蕅益大師認為,念佛有二種:
“有事持、理持。事持者,
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
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
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
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
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
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
 
 
 
無論是事持、還是理持,做功夫時,
均鬚髮長遠心,不得將心待悟,不得求玄求妙。
信和解雖然可以到位,但是,無量劫以來所養成的業習,
卻不是單靠念一兩聲佛號就能清除的,需要長期薰修。
事上的念佛功夫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大致說來,
一般要經歷“母子相憶—母子相會—母子合一—母子俱亡”等幾個階段。
母子相憶猶言散心念佛,乍合乍離。
母子相會猶言事一心,不間斷故,不為見思所亂,然猶有能念所念。
母子合一猶言理一心,能所雙亡,唯一理體,不為二邊所亂。
母子俱亡猶言凡聖坐斷,悟無悟跡。
若信願具足,母子相憶,可生凡聖同居土;
母子相會,可生方便有餘土;
母子合一可生實報莊嚴土,母子俱亡可生常寂光土。
這個過程跟參禪很相似。
參禪見性之後,也還須經歷一個漫長的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的過程,
這個過程,無論稱之為保任也好、歷境練心也好、
除習氣也好、圓滿後得智也好,都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