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法 句經的故事  

2016051608:30
 


有人說,一個人的聰明是來自於遺傳基因。
其實,如果以佛法的業力正見的角度來看,是倒果為因的說法。   
應該說,一個人的基因遺傳是他的聰明、高智商、才華洋溢的「緣」,
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果」,而不是「因」。
   
以佛法的角度,智慧有兩種,一是世間的智慧;另一是出世的智慧。
    世間的智慧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謂的聰明、才藝;
而出世的智慧,是針對解脫煩惱的四聖諦、十二緣起等的體悟與洞悉而言。
    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他真的很用功,成績表現卻不盡理想;
而另一個學生卻很輕鬆的就可以贏得好成績。
這其間的差別,當然存在著很多的因緣,
譬如老師的好壞,學習環境及資源的多寡等,
但最關鍵之一的因緣卻也往往決定在個人資質的優劣,也就是學習能力的好與壞。
   


中國古代有一個文豪,名叫黃庭堅,又名黃山谷,
他的才華與當時的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
黃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親自為母洗滌便器,
就是後來做了官,也仍不改其孝行。 
    黃山谷中了科舉進士後,
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的知州,他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當他正在午休時,做了一個夢,
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來到某處村莊,
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門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語,
類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黃山谷趨前一看,
看見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麵,
香味四溢,黃山谷便端起來吃,吃完後走回衙府。
    結果一覺醒來,深覺夢境甚為清晰,尤其怪的是唇齒間還留有芹菜的香味,
他心中雖感納悶,但並不以為意,只覺得是做了一場怪夢而已。 
    次日午寐時,夢境竟又和昨日完全相似,唇齒間竟還殘留芹菜的香氣。
黃山谷甚感詫異,於是他起身步出衙門,循著夢中記憶的道路行去。
令他驚訝的是,一路行來,道路的景致竟和夢中所見的完全一樣。
    最後他走到一戶人家門前,但門扉緊閉,
黃山谷便上前去叩門,只見一位白髮老婆婆出來應門。
    黃山谷問她,這兩天是否有人在門外喊人吃麵?
    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麵,
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時,我都會供奉一碗芹菜麵,呼她來食用!」 
    黃山谷問:「妳女兒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說:「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谷心想,自己也正是二十六歲,而昨天又剛好是自己的生辰,
於是更進一步問這婆婆,有關她女兒在生時的種種情形。 
    老婆婆說,她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女兒在生時非常喜歡讀書,
而且非常孝順,但就是不肯嫁人,後來在二十六歲時,生了一場病便死了。
死的時候,還說一定會回來看她! 
    等黃山谷進到屋裡,老婆婆指著一個大木櫃告訴他說,
她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全都鎖在裡頭,
只是不知鎖匙放到那裡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黃山谷突然記起放鎖匙的位置,依記憶果然找出鎖匙,
打開木櫃,在裡面發現了許多文稿,黃山谷細閱之下,
大吃一驚,竟與他每次參加考試所寫的文章一樣,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黃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瞭,
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親,於是將老婆婆給接回州衙門,奉養餘年。 
    後來黃山谷在州衙後園,建造一座亭園,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
並且自題石碑像贊曰:「似僧有髮,似俗脫塵,做夢中夢,悟身外身 。」 
    清代文學家袁枚在聽 聞這個傳說後,不禁發出「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感嘆。 
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
也不是在今生才開始努力讀書的,而是他前生便已累積讀了很多的書。
    以上,雖是傳聞,但頗有趣味,並非鼓吹宿命迷信,
只是上開傳聞故事背後與佛法的業力相應,
也就是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有前因,但並非叫人放棄努力,
今生雖無天資,但勤能補拙,終可逆轉前因,
但重點仍須出於自願,
而萬不可給他人過份的壓力,今生的努力亦將是未來的善因。
   







在巴利《法句經》的故事集裡有以下這麼一篇: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的祇樹給孤獨園林精舍裡。
當時,有五名在家人到精舍裡聽佛說法。
    這五名在家人見到佛陀以後,便一起跪在地上,
額頭觸地,頂禮佛足,然後恭敬的坐在一旁。
    佛陀便為這五名在家人開示適合他們聽聞的法。
    結果,其中一人竟睡著了;一人用手在地上畫畫;
一人老是動來動去,坐立不安,且在搖樹木;
一人在仰頭看天空;只有一人專心的聽佛說法。
    阿難尊者站在佛陀的身後,拿著扇子為佛搧風。
他對這五個人聽法時的反應感到很好奇,便問佛陀為什麼會這樣?
    佛陀解釋這與他們的前生息息相關,那個在打瞌睡的人前生是一條蛇,
很習慣將自己盤起來睡覺,到了今生成為人類,只要一盤腿他自然就想睡覺。
    那個在地上亂抓東西的人,前生是一條蚯蚓,遇到土就想鑽,
到了今生這種習慣仍沒改變,一碰到土便不自覺的開始亂抓。
    那個坐立不安、很躁動,像過動兒一樣在亂搖樹的人,
前生是一隻猴子,本身就有躁動的習慣,喜歡在樹梢間爬來爬去,
到了今生這個習慣仍延續下來,所以會有過動的情形,
並且只要一看到樹就會不由自主的想搖它。
    至於那個仰望天空的人,前生的職業是一名星相家,
長期仰望繁星為業,到了今生習慣仍未改,還是會重複前生熟悉的行為。
    最後那名專心聽法的人,前生是一位很認真研究學問的學者,
他過去前生聽課時就已經很專心,
這樣的良好的習慣及治學態度,使他今生聽法時依然很專注。
   
佛陀接著說:「阿難,若想領悟佛法,
就必須專心聽講,可惜很多人都作不到。」
    阿難尊者問佛:「世尊,請問是什麼因緣阻礙了人們的學習?」
    佛陀說:「是因為『貪』、『瞋』、『癡』。
貪欲如火一般吞食一切的生命,只留下灰燼。
當世界末日的時候,會有七個太陽同時出現,
燃燒整個世界,但貪欲之火卻是無時無刻的在燃燒。
因此我說這世上沒有任何的火比得上貪欲,
沒有任何的執著比得上瞋恨,
沒有任何的羅網比得上愚痴,沒有任何的河流比得上愛欲。」
    當佛陀說完後,那位專心聽法的在家弟子就在自己的座位上證得了初果。
   
以上《法句經》的這一篇故事就是告訴我們
應當及時培養好的習慣與努力修行的重要性,因為一旦業力因緣成熟,
我們也都可以擁有與生俱來的優秀特質,甚至是解脫的善根。
   



佛陀在《中阿含經》之《鸚鵡經》、巴利聖典《小業分別經》裡提到:
    何因.何緣男子女人有惡智慧。若有男子女人不數數往詣彼問事。
彼若有名德.沙門.梵志。不往詣彼。隨時問義。諸尊。
何者為善。何者不善。何者為罪。何者非罪。何者為妙。
何者不妙。何者為白。何者為黑。白黑從何生。
何義現世報。何義後世報。設問不行。彼受此業。作
具足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來生人間。
有惡智慧。所以者何。此道受惡智慧。
謂男子女人不數數往詣彼問事。摩納。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
摩納。何因.何緣男子女人有善智慧。
若有男子女人能數數往詣彼問事。彼若有名德.沙門.梵志。
數往詣彼。隨時問義。諸尊。何者為善。何者不善。
何者為罪。何者非罪。何者為妙。何者不妙。
何者為白。何者為黑。白黑從何生。何義現世報。何義後世報。
問已能行。彼受此業。作具足已。身壞命終。必昇善處。
生於天中。來生人間。有善智慧。所以者何。此道受善智慧。
謂男子女人能數數往詣彼問事。摩納。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

 
佛陀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聰明智慧不是偶然,
更不是基因遺傳來決定,其中的關鍵密碼是「多聞」與否。
當我們有疑惑,便應該懷抱著強烈的求知慾(學習動機),
自動自發去積極的找出答案,這便是累積智慧的善業與習氣。
    當然,我們更應該多累積與正見相應的智慧波羅蜜,
如此就算在今生不能解脫,至少也能讓自己的人生愈來愈幸福;
如果遇到了人生的難關時,也懂得該如何危機處理,也懂得處理後「放下」;
在未來遇到佛陀等大善知識時也能憑聽聞一句或幾句「法」的偈語便能輕鬆證果。


法句經(梵文:धर्मपद Dharmapada;巴利文:धम्मपद Dhammapada),
又譯為曇鉢偈,為佛教典籍,漢譯為說一切有部大德法救所編輯。
上座部的覺音尊者及佛教學者解釋法句是由佛陀在不同場合裡的開示,
而在其註釋中闡述了每一法句的緣起,顯示佛陀時代的豐富生活內容。   
《法句譬喻經》是由西晉沙門法炬與法立所共譯,
裡面的故事都蘊藏著佛教智慧的精華,能緩解現代人身心的壓力,
為忙碌生活的男女帶來安樂與平靜。
通過閱讀《法句譬喻經》,還可以學到佛教徒基本的生活之道。
它不但引導讀者於今世及來世過著快樂和充實的生活,
還引導了正確生活的目標,並指點了通往涅槃的正確方向。
    法句譬喻經是北傳的經典,裡面蒐羅了佛陀當代許多傳奇的事件。
也詳載了很多有關業力因緣的思想,與南傳法句經註釋裡的故事可謂相互輝映。
請大家仔細品味這些即將被人遺忘的法味,妥善的珍惜它們。


《法句經‧故事集》馬來西亞達摩難陀長老著

喬正一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