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天生贏家(三)
設想一下嬰兒的情形,嬰兒受到極大的讚美和無限的喜愛,
大人說他如何了不起,用這種積極的、強化了的資訊來發展他的心靈。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過程會被慢慢地抑止下來。
這裡一個極為特殊的因素是我們逐漸學會了協調與適應。
當我們出去玩耍時,我們不願使自己突出于人群,
不願自己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我們成了一個普通人,
因此,同化過程是我們在童年時代學到的東西。
這是決定著我們自我形象發展的時期,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尋求停留在這種形象的界限之內,
因為這樣最安全。我們忘卻了改變自己的能力。
在社會上公司間的情況與此相似,公司裡的人們也是循規蹈矩。
但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起初覺得不怎麼樣的個體公司——
速食店時,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它們在品牌意識、
顧客接待與整體形象方面與其他國營公司有小小的不同,
這正是它們的賣點,使它們在殘酷的競爭中有自己的優勢。
最終成功的公司都知道小細節處可以做大文章,
它們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企業形象,
並把這種形象與品牌意識和售後服務結合起來。
從一定意義上說,你也是如此。
如果認定了自己的獨特之處,你同樣也能成就你獨一無二的形象,
你可以創造出你自我的特殊品牌。
現在想一想用一個肯定性的詞語來描繪你身上令你自豪的地方,
這是確立你自己的形象的第一步——不僅是現在的你,
而且是你想成就的未來的你——這就是於細節處做大文章的道理。
相信你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如此,你便能夠成為真正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相信自己是命運的主宰
一些無知的人都相信,一個人一生的事,早在呱呱墜地的時候就已經由上天決定好了的,所以是“落地喊三聲,好歹命生成”,而跟個人的努力是完全無關的。
如果上天決定了他的好命運,即使他們不去做事,像一條懶蟲似的生活,他的命運也會好起來的,做事是多餘的;
如果他的命運不好,即使他焚膏繼晷,夜以繼日地苦幹,
也是不會獲得什麼好處的,上天早就決定了他一生艱苦,辛勤勞作又有什麼用處呢?
所以在這些人眼裡:富翁是天生的,一生下地來他便是個富翁;領袖人物是天生的,他們降生時一定帶點兒什麼徵兆;中等人家是天生的,他們只落得一生溫飽;強盜歹徒是天生的,他們是魔鬼的工具;一生受苦的人是天生的,他們是世人的奴隸。這就是典型的宿命論。
大詩人維吉爾對於宿命論是不相信的,他在詩中寫道:
能洞察萬物的因果,並敢於踐踏一切憂愁;
亦能忽視命運的苛酷,而超越世上的利害爭鬥,
此而謂至高幸福!
有智慧的人不會相信宿命論,他們看得高、看得遠、看得准,
他們要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他們要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他們要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至少,他們肯定了一個概念:
“我們是命運的主宰!”
其實,所謂遇與不遇,是有著許多客觀因素的。
如果忽視了這些客觀因素,而硬說是自己的命運不好,那是絕對錯誤的。
一個人所謂的順境與逆境,其實存在著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因素:
主觀方面是關於我們的學識、品質、經驗、才幹這些東西。
如果我們的學識和才幹是多方面的,那就能夠承擔繁瑣艱巨的工作;
品質方面純正良好而且具有很好的信用,即使經驗較差一些,
也是容易找到出路的,這種人在生活當中就會順境多逆境少了,
而且能夠比較容易地實現成功目標。
另一種人的才幹、知識和經驗都很好,但品質差,特別是信用方面最成問題。
這樣,他們的遭遇便不會好,這種人就逆境多順境少,很難取得成功。
還有一種人因為在工作中常常恃才傲物,替自己搬來一大堆絆腳石,
使得自己寸步難行,這類人的境況也不會好,因為他樹敵太多,
使他無法爭取到更多的朋友,就更不用說取得成功與成績了。
在客觀方面,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所以連許多著名的賢人,也終生鬱鬱不得志,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瞭解了這種所謂順境與逆境的關係,便可以清楚知道,
命運是不可靠的,如果迷信命運,那麼我們便會走上一條崎嶇難行的絕路。
大音樂家貝多芬是個聾子,他自己聽不到美妙的樂曲,
但他的樂曲卻使得千千萬萬的人獲得安慰。
這到底是貝多芬的不幸還是他的幸運呢?作為一個聾子,他是極其不幸的;
作為一個萬民愛戴的音樂大師則是他的幸運。
英國女詩人勃朗甯夫人下肢癱瘓,這是她的不幸;
但她的詩篇卻使她贏得世界聲譽,全世界喜愛文學的人們都讀過她的詩篇,
或聽過她的名字,這是她的幸運。
美國天才作家愛倫坡,在有生之年,生活是極其艱苦的,
而且常常挨餓,這是他的不幸;
但今日,愛倫·坡的影響,卻是文學界中無法磨滅的奇蹟,這是他的幸運。
俄羅斯大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生中,
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監獄和貧民窟中度過的,
而且有一次還上了斷頭臺,在臨刑前一瞬獲得特赦,
這是他的不幸;但他留存下來的著作,卻令他享譽世界,這又是他的幸運。
如果我們能夠以這種辯證的觀點去看順境和逆境,
我們便會心安理得地去面對一切不幸;同時也會毫不自滿地去迎接一切成就。
我們應該肯定:我們是命運的主宰!
我們應該有信心:我們永遠不向命運投降!
我們應該滿懷希望地相信: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日子會過得更美好!
據說,美國大作家歐·亨利的右手上有一條“成功線”,從右掌下端直透中指。
這條掌紋線在掌相書上有記載:
“擁有它,一個人如果是從事某一行專門的技術,那他就可以獲得成功!”
歐·亨利是寫短篇小說的,寫作可以算是“一行專門的技術”,
所以,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這樣的分析上看,似乎確實合情合理。
因為歐·亨利掌上有一條成功線,又因為歐·亨利是專門從事寫作的,
所以,歐·亨利就獲得了成功。
但如果我們細心一想,又覺得這番話很玄妙,似乎缺少什麼根據。
歐·亨利在從事寫作之前,從事過很多行業,有一陣子,他還做過藥劑師。
按理說,藥劑師似乎比寫作更為專業化吧!
為什麼歐·亨利不能成為一個著名的藥劑師,卻能夠成為一個名作家呢?
那些相士們不敢加以解釋了。即使他們要加以解釋也是無法自圓其說的。
又有人說,美國銀行大亨摩根的手掌上有條成功線,
所以他才能夠成為一個“銀行界的鉅子”。但摩根先生卻不相信這樣的鬼話。
他說:“我在這10多年間,仔細觀察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和職員的手掌,
有這根成功線的人,不下2000多人,但他們的境遇大部分都不太好,
假如說,有成功線的人都可以獲得成功的話,為什麼這2000多人又是個例外呢?
根據我的觀察,在這2000多個有成功線而不能獲得成功的人中,
有500多個人是懶漢,他們懶惰得什麼事也不肯動手;
其中至少有300多人是傻子,連ABC也讀不出正確的讀音來;
至少有600多人想奮發圖強,做一點人事,但因為他們的人事關係處理得不好,
或者因為他們本身根本沒有學過什麼專長的技能,
或者因為他們剛在這項事業開了頭之後受了一點點挫折,中途就放棄了。
這樣,他們的事業便失敗了,而一生也只能在失敗中度過。
總之,有手掌上成功線的人未必會獲得成功,
其根源主要是在於他們本身的生理缺陷、技能缺陷和心理缺陷上,
並不是什麼冥冥的主宰使得他們成功或失敗的!”
可能你不會相信,世界級大文豪巴爾扎克是個受盡歧視、
滿身債務、住在悶熱的閣樓裡、嚼著隔夜的硬麵包,
甚至在天寒地凍、寒風凜冽的時候,
連買一點濕煤來取暖的錢也沒有的人。
有時候,他要連夜趕寫稿件,蠟燭卻沒了,
而袋中又掏不出一分錢來,他只好用一束線搓成一根燭芯,
再找來以前用剩的燭油,放在一個小盞子裡當蠟燭。
但是,他最終卻成為一名世界級的大文豪,時至今日,人們仍在捧讀他的作品。
假如巴爾扎克認為貧困潦倒是命運的安排,他就會向命運舉手投降了。
但他不相信命運,向命運開戰,並最終戰勝了命運。
著名傳記作家莫洛亞寫道:
“我研究過很多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的傳記資料,
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不管他們的出身如何,
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永遠不相信命運,永遠不向命運低頭。
在對命運的控制上,他們的力量比命運控制他們的力量更強大,
使得命運之神不得不向他們低頭!”
著名詩人萊蒙托夫寫過一首有趣的小詩:
命運之神是個小孩,他頑皮地在天底翱翔,
他手上撐著一面黑網,天真地撒向人們頭上!
當黑網罩著人們的頭,人們便受到他的操縱!
他可以要人歡天喜地,又可以使人滿面愁容!
我永遠不會相信命運。
我要用利箭將他射下,我要大聲向他宣佈:
我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不必懷疑你自己
今天,一個非常讓人失望的事實是,
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反而質疑自己是否具有成功的能力,對於自己的一事無成,
他們常常能找到各種藉口、理由來搪塞。
悲觀主義、消極情緒,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特點,彌漫在我們的社會當中。
在很多人身上,我們看不到一點渴望追求成功的影子,
相反,他們給人的印象倒像是某種力量的受害者。
懷疑主義是一切進步事業的死敵,也是個人追求自我完善的死敵。
不相信自己的人,多半從來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要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朋友、你的家庭,
相信你所希望擁有的最終幾乎都可以得到,
相信你的成功是來自自己的努力,而非僥倖,
相信你向生活投資一分,最終生活會回報你一分。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兩個智力相仿、才華相當的人,在自信心方面大相徑庭。
那個能夠借助自己力量前行的人,也是前進途中最有創造力、最高產的人。
不必懷疑自己的能力,你完全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能夠支配自己的思想並轉化為最終的行動,
能夠消除前進路上各種外界的障礙和心理的恐懼。
這一切都需要你相信自己。
不要讓自己沉浸在貧窮、失意、焦慮、不幸中不能自拔,
相信自己,你就會迎來新的成功。
◎天生我才必有用
古人說:“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長進。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興。”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認為:多數情緒低落、不能適應環境者,皆因無自知之明。
他們自恨福淺,又處處要和別人相比,總是夢想如果能有別人的機緣,便將如何如何。其實,只要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就能走出情緒的低谷。
有一位催眠師曾對一位身體強壯的男子施以催眠術,使他進入被催眠狀態,
然後對他說:“你現在手上根本沒有一絲力氣,連一根鉛筆都拿不起來!”
果然,他真的連一支鉛筆也拿不起來了!
他已經把催眠師的語言變成了一種信念,他的行為是這種信念支配的結果。
自卑者的情況也與此類似,只不過發出暗示的人是他自己罷了。
延伸閱讀:第一篇 天生贏家(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