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 VS 神經語言學 (N.L.P )

2017020808:30




吸引力法則的由來





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是指的是我們的思想具有磁性效應與某種頻率,
任何你所想的都會傳送到宇宙中,而宇宙也將以相同的頻率反饋你。
換言之,心想,事就成。
你當下的想法會創造出實相,而它將左右你的未來。

吸引力法則的發展

“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正式的術語誕生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
但是它背後的精神卻存在於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
隨著印度教對通神學的影響,吸引力法則的概念,
逐漸出現在一些早期的有關通神學的文獻中。
1877年,“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專業術語,
出現在赫蓮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的關於神秘密教的書
《揭開伊西斯的面紗》(Isis Unveiled:
Secrets of the Ancient Wisdom Tradition)中,
而在1879年4月6日的《紐約時報》上,
一篇關於在科羅拉多州淘金熱中吸引財富的文章里提到了“吸引力法則”,
這便是“吸引力法則”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大型的報刊媒體之上。

 

1906年,“新思維”(New thought)雜誌編輯
威廉姆·沃爾特·阿特金森(William Walker Atkinson)在
他的“新思維”書籍《思維波動或思維世界的吸引力法則》
(Thought Vibration or the Law of Attraction in the Thought World)
一書中介紹了“吸引力法則”。
1907年,布魯斯·麥克萊蘭(Bruce MacLelland) 出版了
他的《想像力帶來富有》(Prosperity Through Thought Force),
在書中,他對吸引力法則做了總結,
並提出“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
(You are what you think, not what you think you are)的概念,
之後,有關吸引力法則的研究層出不窮,
並被貼上了諸如“思維科學”“精神科學”“新思維”等各色各樣的標簽,
而這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包括有1926年出版的
歐內斯特·赫爾姆斯(Ernest Holmes)所著的《心靈科學的基本思想
(The Science of Mind ),
1949年雷蒙德·霍利維爾博士(Dr.Raymond Holliwell)所著的
讓吸引力法則伴隨工作》(Working With The Law)等等

 

在此之後的半世紀中,有關“吸引力法則”的研究似乎乏善可陳。
20世紀90年代,傑瑞·希克斯(Jerry Hicks)和埃絲特·希克斯(Esther Hicks)
出版了包括《亞伯拉罕的教義》(The Teachings of Abraham)、
《情緒的驚人力量》(The Astonishing Power of Emotions:
Let Your Feelings Be Your Guide)在內的一系列著作,
因為這些書籍的暢銷,關於吸引力法則的信息和資料再次廣泛被人接受。
而直到2006年,一部叫做《秘密》(The Secret)的電影,
才真正讓“吸引力法則”的概念風靡了全球。

 

電影《秘密》在全球的廣泛關注,創造了同名書籍《秘密》的誕生及熱銷,
《秘密》書籍一經出版,便橫掃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
多個國家的各大圖書排行榜,
創下美國賽門.舒斯特出版史單月再版破200萬本、四個月銷量破500萬本紀錄,
並榮獲“諾提勒斯書獎”(Nautilus Book Award)。
之後,有關於“吸引力法則”的書籍雨後春筍般
的出現在全球各大連鎖書店以及網上連鎖書店之中,
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關註“吸引力法則”的熱潮.......
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地區,日本,南韓等亞洲一些國家,
這股“秘密”風潮也是風起雲湧,掀起了新時代新的心靈勵志風潮。
甚至有專業人士稱這本書為“心靈勵志聖經”。

 

吸引力法則的概念

吸引力法則可以簡單定義為——“關注什麼,就吸引什麼”。
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所關注的事情,
往往最有可能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
也就是你的意識和想法會吸引那些你所關注的事物。

比如,我們每天七點按時醒來,可是如果第二天有事,
我們想五點起床,於是第二天即使沒有鬧鐘我們也會在五點起床。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日本首富孫正義的故事,他的成長經歷說明:
如果我們帶著信念和夢想上路,
吸引力就會發生作用,成功就可能更容易到來。

關注什麼,就會吸引什麼,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有趣的現象:如果第二天有事,我們想五點起來,
於是第二天即使沒有鬧鐘我們也會在五點起床。
這就是吸引力的作用。

 

孫正義兩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一再告訴孫正義:
“你是天才,你長大以後會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企業家。”

在孫正義六歲的時候,他就這樣跟別人做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孫正義,我長大以後會成為日本排名第一的企業家。”
孫正義每一次自我介紹都加上這一句話,直到他後來成為日本首富。

孫正義給自己制定的個人藍圖:

19歲規劃人生50年藍圖。

30歲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宗耀祖!

40歲以前,要擁有至少1000億日元的資產!

50歲之前,要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60歲之前,事業成功!

70歲之前,把事業交給下一任接班人!

 

他是這麼規劃的,也是這樣實施的,
並且最終這位後來的日本首富成功做到了。

 

吸引力法則並不是“魔法”,你肯定不能僅僅通過幻想
就得到物質財富、實現個人理想,你還需要實際的行動。
但在付出同親努力的情況下,如果你善於運用吸引力法則,
那麼實現你理想的未來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在生活當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樂、富有,
可是有時候雖然我們的願望很虔誠,
吸引力也沒有辦法讓你把所有的願望都實現。
但這並不意味吸引力法則失效了。
吸引力法則的作用在於它會增加讓願望變成現實的概率,
如果不懂得方法,概率就會下降。

資料來源:網路

 


甚麽是N.L.P

NLP的始創人Richard Bandler與John Grinder將NLP定義為: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NLP始創人 Richard Bandler

 

“…a means to investigate and replicate extreme human excellence.”

—NLP始創人 John Grinder

 

NLP既能提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
亦有使身心發展更積極的正面之用:既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

 

NLP是近世紀一種快速而有效的行為心理學,
被美國時代雜誌 (Times Magazine) 譽為 『全方位的自我改進程式與技術』。
NLP專門研究人類「大腦」、「語言」、「行為」三方面關係的學問,
它深入分析人類各種複雜行為,
並發展出各種技巧和方法,協助人類達致更卓越的行為表現。

 

因為NLP彌補了傳統心理學許多不足之處,
加上NLP在日常生活上的應用層面甚廣,所以NLP對人類的影響巨大而且深遠,
在教育、培訓、溝通、管理、銷售、
人際關係、個人發展以至心理輔導方面都有重要的成效。

 

N=Neuro.是指我們的腦和思想運作  

L=Linguistic.是指語言的運用和影響  

P=Programming.是指儲存及處理經驗模式,從而使我們達到目的程序

 

直至現在,NLP已發展成近世紀被公認的一種快速及有效的個人改進技巧。

 

NLP,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身心語言程式學)早於1970年,
由兩位美國人Richard Bandler和John Grinder共同開始發展。

 

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加洲大學校園是NLP的發源地。
李察在那裡讀大學的時候,為完整療法(Gestalt Therapy)創始人
費茲士‧波爾士(Fritz Perls)的治療錄音手稿擔任編輯工作,
這批手稿成為了”The Gerstalt Approach”一書的內容。

 

Bandler用了多個星期戴上耳筒去看這些錄影帶,
因為他的工作是確保書中的文字記錄正確無誤。
完事後他也掌握了Perls的說話和行為特色了。
期間Bandler震驚地發覺當自己複製使用Perls的治療語言,
便能對治療對像產生接近的效果,然而Bandler卻不理解其原因。

 

後來Bandler將結果帶去另一間加洲的大學,
遇見了那裡的語言學講師Grinder Grinder那時正跟據
Noam Chomsky的「衍生語法學」Generative Syntax,
研究「生成文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er。

 

Bandler為Grinder演示他的發現,
而Grinder則替Bandler剖析他對治療對像所用的語言模式。
事實上,這便是NLP歷史上首個Modelling Project「模仿計劃」。

 

之後他們開始另一個Modelling Project,
替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大師維珍尼亞‧沙維雅(Virginia Satir),
一個有名治療效果持久的家庭治療師協助,
把維珍尼亞在加拿大之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坊的內容製成錄音帶和文字記錄。

 

Bandler和Grinder共同努力下,
他們發現兩位治療師均使用了特定的Language Pattens語言模式,
並能夠在適合的時間,對治療對像提出適合的問題,
使他們能夠很快切入問題的核心。

 

他們將這些語言模式和Transformatinal Syntax整合後,
便發展成日後稱為Meta Model「後設模式」的基礎。

當時Bandler和Grinder的研究,受到英國的人類學家Gregory Bateson賞識,
於是介紹了兩人認識Milton Erickson,
由此他們便開始發展NLP的第三個模式Model。

 

Erikson是美國一位心理醫生和美國臨床催眠學會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Hypnosis)的創會會員,
同時他亦以不依傳統的治療方法廣為人知。
他善於運用治療對像的「潛意識」(Unconscious Mind)來使對像改變,解決問題。

 

Bandler和Grinder對Erikson進行了模仿計劃,
後來更發展成廣為人知的Milton Model。

這些資料,在1975-6被輯成兩本書出版:
“The Structure of Magic, Vol. I and Vol. II”。
在1976李察和尊決定NLP這個名字,NLP於是正式誕生。

 

雖然Bandler和Grinder一直合作至約1980年便分開獨立,
但直至今天,他們仍繼續研究發展NLP。

 

隨後,多位NLP大師更創立了不同的NLP學會組織,
令NLP發展出更多的應用方向。
今天,NLP已成為世界上最多人應用的一門心理學。
 

資料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