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的禪修世界─四念住(處)淺說

2017012312:30


相關圖片

四念處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脫方法,
修行此道,能夠達到清淨有情,
並超越愁、悲,消除苦和憂,並能得道驗證
涅槃




四念住巴利文satipaṭṭhāna梵文smtyupasthāna),
亦稱四念處四念處觀身受心法,為
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
亦稱
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
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
身不淨無常無我的本質,
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住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
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住,就是指修行;
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住。四念住和修行可視為同義詞。

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
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
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
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
北傳小乘行人於
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
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
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
毗婆舍那

念住最完整的闡釋,參見《大念處經
南傳佛教經典載《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
漢傳佛教經典載《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經》第24卷,僧伽提婆譯)。

「sankhara」的圖片搜尋結果
 

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
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
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
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
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
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
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
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
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
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
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
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
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
近行定


「smṛtyupasthāna」的圖片搜尋結果

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
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
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
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
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


「smṛtyupasthāna」的圖片搜尋結果

 

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
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
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
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

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


相關圖片

法念住

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
五取蘊,即五蘊,
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擇法精進輕安
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以上三者所餘的一切,
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
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