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護天護」談佛教的齋天/釋悟因

2013031408:30
  
 
 

 

從「自護天護」談佛教的齋天/釋悟因
 

 

說福報,要有修法因緣才是有福報,才是好的因緣。
而好的因緣現前時,如何掌握而不錯失?

就是要有相應的身心。

一個調柔、不瞋惱、不生氣的身心,
比較容易承受當下的因緣。

 

佛教齋天的溯源

 

齋天,佛教法會的儀式之一。

與民間「拜天公」的習俗雖結合而內涵卻大不相同。

敬天、法天、敬天神和齋天,
是中國古老的自然崇拜儀式之一;
古希臘有天神宙斯,也是對「天神」的崇敬。

古今中外都有「敬天」、「法天」、「敬天神」
的宗教崇拜,但我們不禁要問:
為什麼佛教也有敬天神齋天呢?

這是有典故的,要溯源至釋迦牟尼佛的成道。

 

佛陀成道後,他的煩惱已經斷除,經三七日,
心中思惟忖度著:是自個兒入涅槃還是度化眾生?

這時梵天知曉佛陀的想法,於是請佛陀住世,
弘傳佛陀所證悟的真理,以利樂今後芸芸眾生。

從此佛教徒乃至世人,永遠虧欠梵天一個恩情。

換言之,若不是梵天代眾生請佛陀轉法輪,
世間人也沒有那種眼光、那麼長的壽命,
來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成道,而適時地請佛陀轉法輪。

因此,梵天神於眾生有恩,這是佛教典籍上所記載的。


「梵天」—六道中的三善道,仍是眾生之一,
在佛教的眾生分類裡,是屬於天神界,
壽命長、福報大、形相高大、圓滿莊嚴。

其位階又分為三界二十八重天,
三界天是欲界天有六天;色界天有十八天;
無色界天有四天。
這裡說的「梵天」指色界初禪以上的天眾,
有梵眾王、梵輔天、大梵天等,
都比欲界諸天禪定位階高,但他們還沒有成道,
只是比人道的壽命長、形相莊嚴。
當他們看到成道的佛陀光芒遍照十方,
個個歡喜讚歎,從各自的宮殿來到佛陀的地方,
恭請佛陀說法轉法輪,於是開始有佛陀的弘化,
有修行的七眾弟子,有教團的建立,
都是以此為開端助緣,我們也才得以聽到佛法。

天神是佛教的大謢法,
他們仍是渴求佛法解脫,不以天道為終極歸宿。

 

二千五百多年來,佛法一直在世間流傳,
庇蔭著千千萬萬的眾生,讓人們身心安住去除煩惱,
這是佛陀偉大的甘露教法。
而偉大的背後,先是由於天神的請法,
及許多天神的護持。
齋天,是對這些護法天神的感恩、迴向,
也祈願佛法常住世間、法輪常轉。

 

齋天的儀軌與感應

 

佛教的齋天,在中國最早可能起源於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依據《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儀軌時,
其中莊嚴道場是依《金光明經》設大辯才天、
大功德天和四天王香座。
禮懺時並奉請大梵天、帝釋天、

功德天等諸大天神降臨。

元代省常所著《律苑事規》就記載各個寺院
每逢 正月初一 及上元節大多修習懺法、
供奉諸天等儀節。
明朝末年,弘贊律師別撰《齋天科儀》,
佛教的齋天儀軌就更為完備了。

 

齋天、敬天是很有感應的。

虔誠的齋天、敬天招感很多護法神的護持,
而且很快可以滿願。

在齋天科儀中,記載著一位「第一成就眾事大功德天」
的天神,這位天神的福報是容易成就眾事,
求財得財,求壽得壽、求子得子……,
這些是很容易滿願的。

 

為什麼稱為「齋天」呢?
據儀軌所載,進行齋天法事,
第一要嚴治淨室,第二要清淨三業,
一般稱作「齋戒沐浴」,
也就是說要讓自己與諸天神的「德」相稱。

以天的「德」來說,由於過去生的積德,
布施、持戒、修定,而得生於梵天。
因此,齋天時要做布施、持戒、修定等定課,
這才能獲得天神的護佑。


齋天、敬天,可以在特定的日子,
也可以在每月初一、十五供佛時同時齋天,
甚至每天做定課後也可以迴向諸天。

 

 

齋天的深層意涵:自護天護

 

佛陀修行、成道的目的是要利益世間。

佛陀的偉大就是教導我們修行、淨化我們的煩惱,
對世間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這也是天神請佛陀轉法輪的悲心、悲願所在!
因此,一個人如果正念正住,
身邊就會有很多護法神護持,

護佑我們諸事吉祥、如意。

但是,要如何自謢天謢?

 

 

學習不瞋惱不生氣

 

如前所述,天神除了壽命長、福報大、相貌莊嚴,
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有德」。

佛經裡鬼、神常歸為一類,二者其實有異:
有福報有德的叫神,沒有福報的叫鬼。

但是有一類的眾生福報大卻少德,不被稱為天神,
而叫做「阿修羅」。

阿修羅福報很大,阿修羅女相貌也生得漂亮,
祂們最大的缺陷,就是容易生氣、瞋惱、嫉妒,
喜歡爭鬥。
因此,若要升天為天神,至少要有德,
這個「德」第一個就是「不瞋惱不生氣」。

 

年年齋天,祈求天神護佑之時,

我都會帶著大家一起發願:
一年之始,要發願「不瞋惱不生氣」!
世間事十之八九都不盡如人意,
有福報者也難能事事順遂,如何不瞋惱不生氣呢?
以下提供一個簡便的方法:
要生氣時,先念佛數聲或深呼吸幾次,
藉此以緩衝情緒,然後才開始處理事情。
尤其現今的社會,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人際交往與事情的複雜、變幻甚於往昔,
更須堅穩沈著應變,具處理EQ—情緒干擾的能力。

 

 

心安住才能留得住福報

 

齋天以祈福佑、祈眾事成就,
一般以為福報是吃穿好,條件好而已,
佛法告訴我們:有修法的因緣,才叫有福報,
修法是修植福德資糧波羅密。

有福也要有慧,福慧雙修,福才能留得住。

福要能留得住,就是要修福德資糧、少生煩惱。

心安住,這個福才留得住。

有位居士告訴我:「師父!我去年發了願,
好的因緣自自然然的就出現了。」我說:
「這樣你嚇著了嗎?」他回答:
「不是嚇著。後來發現因緣很短暫,很快就又轉變了。」
既是因緣好的須續緣,不好的要覺知,
不再加進瞋惱的緣,因緣自然會轉變的。

我們要相信世間是相應法,有因,有緣,有果。

但是要有修法的因緣,有聞思修佛法,才叫有福報。

有沒有福報,宜從有沒有修法因緣來看,
不要讓修法的因緣,從手中溜掉,如此就太可惜了。

 

 

面對順逆因緣都說「謝謝」

 

既然說福報,宜從修法因緣的有無來看,
要有修法因緣才是有福報,才是好的因緣。

因此,好的因緣現前時,如何掌握而不錯失?

就是要有相應的身心,一個調柔的身心,
一個不瞋惱、不生氣的身心,
身心調柔比較容易承受當下的因緣。
因此,新的一年來臨,我要送給大家一句話:
「學習接受一切順逆因緣。」


怎麼做呢?舉個例子來說,
有人送我們東西,你高興就會說聲「謝謝」;
若你不高興要說什麼?也是一句「謝謝」。

說得出來嗎?
很勉強,但是可以學習,一般說「謝謝」是禮貌,
是必須回答的語言。

以此類推,有人跟我們說了些話,
表現什麼身口意行為,不論我們內心高不高興,
都要說「謝謝」。

高興時是很順口,不喜歡時顯得生澀,
「學習覺知」,就會知道順逆境是心的感受,
我如實知道了,說聲「謝謝」。

 

人們在面對順境時,都會歡喜、說「謝謝」;
面對逆境,自然就瞋惱起來。

包括我自己,說不生氣其實是很勉強的。

例如當對方說話時,我通常能保持傾聽的禮貌,
只是當我不喜歡聽時,難免會生悶氣、生煩惱。

但願從現在開始練習,面對逆耳的情況,
也能說聲「謝謝」。

任天大的事,也不要生氣瞋惱。

生氣瞋惱的人會受情緒的干擾,
若企業、職業、家居等須與人談判、簽約、競技,
你起了生氣、瞋惱、憤怒、嫉妒等各種煩惱心,
只是自我干擾,折損福報,於事無補。
要常保平穩平靜修行的心,
面對順因緣、逆因緣時,都說聲「謝謝」,
正面地面對它、接受它。

 

 

換個角度來思考

 

齋天,應從修行來看,大家希望諸事如意,
當然要福慧增長。

福與慧是在順與逆的因緣中,有簡擇,能分辨。

也就是能思辨、決斷是非、邪正的心靈覺知作用。

這種覺知是智慧的學習,
佛法的可貴是深信人能引導自己修行,
修行是在與人、與事、與境、與因緣對話時,
簡擇其中的是非、邪正,而作出決斷,
因此「不生氣、不瞋惱」是福慧增長的修行法之一。

 

有位居士告訴我:
「師父!我們 家老 先生跟兒子,
近日從清早吵到晚上,一見面就吵,讓我煩透了。」
我說:「吵什麼?」

她說:
「只為了一句話,兩個人可以吵一整天。我聽了就煩。」


「你煩什麼?」


「我說老子,他就說:『兒子得理不饒人,態度不對。』
唸兒子:做晚輩的難道不能讓讓老人家嗎?
兒子竟然回我一句:『老爸理不通還傷我!』
一個盡說口氣不對,一個盡說理不服人」。


我說:「眾生的慢心,誰會服誰!
彼此不對焦,各說各的。」


她回應:「他們好煩!我數落兒子說:
『我實在不幸,年輕時要侍奉公婆、夫婿,

照顧妯娌、子女,現在還得遷就孫子……。』」


我說:「你這麼委屈,是陷入家庭習性共業的相應法,
彼此都是「慢心」作祟。
從「論理」、從「福報」、從「智慧」,
人是有能力整合、超越的。
不氣惱是不鑽牛角尖,不強化你我對立,
你是有智慧去超越的。」


那位居士聽了,才答道:
「啊!這一次,我已經悶了好幾天了。
今年過年,我看他倆吵得起勁,
是我不耐煩過年聚在一起,我委屈不平了。」

 

 

齋天的祈禱

 

齋天,感謝諸天護祐、祈求諸天護持。

願我們一起發願:

願像天神般的健康、長壽、福報具足。
有修行福德資糧的因緣,體驗佛法,
健康、長壽、高齡,
可以觀察世間榮華富貴、無常、苦、空,不再戀著。

好學而且樂於奉獻。

 

願建立正知見,走在正道上。

不生瞋惱,歡喜的說「謝謝」,不喜歡的也說「謝謝」。

安住身心、把握因緣、留住福報。

凡事換個角度思考。

 

願福慧雙修、廣度眾生,不但自己修行,
也勸人修行,同時能帶人一起共修。


我總結:敬天、法天、齋天的法會,
啟示我們要「報謢法之恩」。

而世情認為的「福報」常侷限於長壽、
形貌莊嚴、吃好、穿好、升天。

而佛法的正知見所說的「福報」,
是有修行因緣,體驗佛法,
這是走在真理道上,才是終極的歸宿!

 

本文出處:
〈香光莊嚴〉http://www.gaya.org.tw/magazine/issue.asp?article=89.96.3.2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