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之第三相─持經觀音

2013061706:30

觀音3.jpg

般若觀音(持經觀音) 又稱為持經觀音,

為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之一。

在《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請問佛陀,

觀世音菩薩在此娑婆世間如何遊化?

如何為眾生說法呢?

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
「善男子! 如果有眾生,應該以佛身得度者,

觀世音菩薩即化現佛身為其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
即示現 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聲聞身 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

以種種形象,遊化各個國土,度脫眾生。」

 

辟支佛是指緣覺,是指在今生中,

不必經由佛陀教導,能無師獨悟,

生性好樂寂靜,不事說法教化的聖者。

 

聲聞眾則是指聽聞佛陀言語聲教 而證悟的出家弟子。

三十三體觀音中的持經觀音,

安坐在崎嶇的岩石上,右手執經卷,

左手置於上,被視為是觀世音菩薩 示現度化聲聞眾的形象。

 

經典是佛陀宣說教法的結集,被視為智慧的象徵,
手持經卷 也就代表著佛法的智慧,
能幫助我們 掌握真實的般若智慧,成為觀自在者。

◆觀自在菩薩 在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中,

象徵智慧的,還有觀自在菩薩,
也就是 《心經》中大家所熟知的「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可以說是《心經》的說法者,

也是行法者,因為他是實踐「觀自在」 的菩薩,
所以,廣義的說,每一個修行者實踐「觀自在」智慧者,

都可以說是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又名為觀自在, 是因為其具有十種自在。

這十自在是指:

1.壽自在:能增長或減短壽命。

2.心自在:在生死中無有染著。

3.財自在:能隨意樂現起種種財寶,

這是由於往昔布施的福德所致。

4.業自在:於身、語、意三業能得到

自在,不會被煩惱所制約。

5.生自在:能隨心所欲到希望之處投生,

這是由於過去清淨持戒所獲致的福德。

6.勝解自在:能隨心所欲變現,

這是由過去行忍波羅蜜所獲致的福報。

7.願自在:能隨心所願,實踐圓滿,

這是由於行精進波羅蜜所獲致的福報。

8.神力自在:能發起最勝神通自在,

這是由於禪定力所獲致的福報。

9.智自在:隨順言音智慧,獲得智慧自在。

10.法自在:對於經論法要等獲得自在,

這是由於慧力所得。

 

由此可知,觀自在菩薩所代表的,

除了蘊含在悲心之內的大智慧外,

還包含了廣大的實踐力與福德力。

「觀自在菩薩」,也同時代表著兩個意義,

第一是指觀世音菩薩;

另一個意義是能夠成就觀自在者。

所以,任何發心學習觀自在的人,

都可以說是「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是指每一個生命能不被

任何的束縛、煩惱所糾纏而得到大自在。

觀世音也是代表眾生心靈最深處的 內在覺性,

不是向外追尋,而是向內 覺照,

覺察到自己內在的覺性時,就是觀世音。

摘自觀音的幸福力作者:洪啟嵩




民間傳說

持經觀音之由來源自於唐朝末期戰亂頻傳,
蘇杭一帶百姓惶惶不安,
臨安縣錢鏐為人正直心善,忠肝義膽,
眼見這混亂世道,意欲起兵保東南一域,
但缺乏糧械,又怕落個犯上作亂的罪名,
心生憂慮,遲疑不決。
某夜,他忽夢觀音對他說:
「錢鏐,你莫要躊躇,你既有保障東南一帶,
救民於水火之心,這就是一片難得的善念。
天祐善人,會保你百戰百勝」。

在夢中,錢鏐也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菩薩,觀音說:

「你不要顧慮,不必畏縮,你須知道,

為人要千臂千眼,才能做得千秋大業。

你勿須遲疑,儘管放心做去,
東南無數生靈惟繫爾身。
你起兵成功以後,望爾皈依佛門,
能慈悲為懷,利益更多眾生。
果能如此,你可在二十年後到天竺山來找我」。

 

錢鏐醒來,信心百倍,很快組成了一支大軍,
所向披靡,屢建奇功,東南半壁固若金湯,百姓安居樂業。

錢鏐也由蘇州太守晉升於吳越王。

二十年後,錢鏐照約定到天竺山尋訪觀音菩薩。

途中遇見一位坐於岩上正持經閱讀的僧人,
錢鏐以為此僧人是觀音化身,便上前跪拜並告之原因。

那僧人急忙放下手中經卷扶起錢鏐,
恭敬還禮,說道:
「大王,我不是菩薩,吾乃貧僧一空,昨行山過路,

遇見觀音即坐此白岩上持經閱讀,

我上前禮拜。祂附囑我在這裡恭候大王,並讓我傳言:
「大王已功成名就,廣受百姓愛戴,
如能藉由大王的威德力來宣揚佛法,
收效必大,望大王能在這方面多積功德。

一空僧人又言:

「現在還不到大王皈依的時候,

祂暫不收留你,待將來機緣到時,菩薩自然就會來渡你」。

錢鏐一聽,尤感觀音關愛點撥之恩,

並發願在此山賜建一座讀經庵,
誠請一空僧人來主持。

幾個月後,佛庵落成,庵內塑造了一尊莊嚴的觀音菩薩,

其造型為趺坐看經的法相。

據說那法相座下之石雕蓮台,
就是用菩薩坐過的那塊白岩石雕成的,
當時人稱 「持經觀音」,亦稱 「讀經觀音」。

佛教故事總是編製在宗教經驗和教徒的希望上。

按:錢鏐,字巨美,杭州臨安人。

五代時吳越國的建立者,公元907-932年

在位。在位期間,曾徵發民工,
修建錢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興修水利,

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
有利於發展蘇杭地區的農業經濟。

公元896年,錢鏐擊敗董昌,盡有兩浙十三州之地。

公元907年,被五代後梁封為 「吳越王」,

遂大興佛教,當時稱吳越為 「佛國」淨土,
佛教天台、律、禪、華嚴各宗旨在吳越弘傳,
經籍汗牛塞屋,佛寺、佛塔、經幢、石窟也同時興造。

在這其間,有一僧人,在翻譯和闡釋觀音經典時,
又聯想起錢鏐與觀音的事蹟,突發奇思,
塑造一尊讀經觀音來弘揚,推廣觀音信仰,亦在情理之中。

後經錢鏐欽定以致於成形。

緣此,名為〝持經觀音〞,其基本特徵為

坐巖持經成閱讀之狀,可是時代變遷,
流傳至今,市面上常見的持經觀音法相,或坐或立,
都是手持經書或托著經書,
至於原始看經閱讀之狀的觀音法相微乎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