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知決定了你的昏迷指數

2014070808:30


 

有一天,國王前去聆聽佛陀說法,他坐在佛陀的正前方,
當國王一邊聽著佛陀說法時,他的腳趾頭也一邊不斷地動,
佛陀於是停下來看著國王的腳趾頭。

當佛陀看著國王的腳趾頭,國王就會停止不動;
一旦佛陀不看國王的腳,繼續演講時,國王的腳趾頭又開始繼續的動。

佛陀聽下演講,問他:「為什麼你會動腳趾頭呢?」

國王回答:「我沒有注意我在動腳趾頭耶!
只有在你停止演講,
看著我的腳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動腳趾頭的動作。」

佛陀說:「這是你的腳趾頭,你卻沒有意識……
那你甚至可以殺了一個人,大概也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當生命孕育的那刻起,末那識中的內在程式就不斷經由外界刺激塑造,
這些內在程式決定的我們的行為思考,慢慢的,
我們幾乎是出於反射依造內在程式去反應外界的事物。

那些我們自以為的原則問題,其實都是「我執」作祟。

因為已經習慣了由末那識去掌控,習慣盲目的跟從、追求外在的事物來滿足自我,
大多數的人都處在昏迷狀態中,卻還是自以為很清醒,以為清楚自己是誰,
但是一旦拿走了加諸在身上的頭銜,往往會失去生命的重心。

大多數的人彷彿都是依憑外在事物才能確定自己的存在,
關於內在思考卻一點覺察能力也沒有。

他們手上在做一件事,腦子想的卻是另一件事,心裡在感覺的又是另一件事,
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是在做什麼、想什麼或感覺什麼,
才會逐漸分崩離析,愈來愈痛苦。

 

在催眠的過程中,通常會引導個案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有些時候我會獲得這樣的回答:
「還好」、「沒甚麼感覺」、「不知道怎麼說」、「我只是心情有點不好」、
「我的胃糾結在一起」這些形容詞含糊不清,有的時候甚至會悖離他真實的情緒。

持續追溯下去,藏在「還好」的底下的其實是不怎麼好,
可能包含著對事物壓抑的憤怒;
「沒甚麼感覺」、起因或許是因為幼時未受到完整的關愛,
所以習慣於不去感覺、「不知道怎麼說」其實是不懂得表達;
「心情不好」有可能是因為對於生活感到恐懼不安,
「胃糾結在一起」這句只是描述出身體的狀態,卻忽略了心裡的感受。



進行催眠的過程中,我會讓自己融入個案當中,同步感受他的喜、怒、哀、樂;
偶而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旁觀者,將自己由整個場域中抽離出來,
以旁觀的角度來觀察整個流程的進行以及對方的肢體語言、說話時的聲調語氣,
抽離使我能夠更客觀的去覺察與感受這個場域所發生的一切。

融入跟抽離的自然交替,
能夠不失主觀卻又能夠保持客觀,也讓整個工作進行的更加順暢。

情緒其實往往和我們判斷的行為或表現有所誤差,
我遇到過有些人是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
他們通常就只能以理性的、抽離的、沒有感覺的措辭來描述自己的情緒。

對於自己的情緒十分盲目,
這些人經常使用錯誤的語言,阻礙自己或別人來發現問題。

以另一方面來看,
這其實也是一種人類自然的防衛機制,幫助避免再度遭受傷害。

想想,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發生過這樣的例子:
一個平日溫和慷慨的人卻為了一件芝麻綠豆的小事大發雷霆
(他其實是在轉嫁發洩之前一個被壓抑的憤怒);
或是生病時,醫生說你的身體沒問題,
是情緒壓力過大引起的(你的身體在替心理表達,向主人發出求救訊號)。

你真的明白自己的情緒嗎?

有時我們會以行為表現來判斷自己,卻忘了行為與感覺可能並不一致。

你認為自己的心情還不錯,但卻不由自主的啃著指甲,洩漏焦慮;
你可能表現出優雅自信的姿態,但同時內心卻感覺到苦悶、恐懼。

人的情緒雖然會反應在行為上,行為也會影響感覺,
但是,這兩者間仍是有極大的差別。大多數的人其實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想的是什麼?

他們可能會用各種方式來發洩,比如在不開心時抽煙、喝酒,
在生氣時摔東西、大吼大叫,但他們不知道隱藏在行為的背後,
是希望能獲得注意以及關愛。

我們身體所表現出來的訊號只是一種結果,
在防衛機制下的反應,許多人陷入憂鬱中,
因為難以察覺出真實的情緒,以致於使自己陷入迷霧中。

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被迫接受許多規範、價值觀、界定,
當這些外界進入的規範與價值觀,和我們內在真實的聲音有所衝突時,
意識層面會不斷用各種方式說服自己,
甚至欺騙自己去接受一個內在無法認同的狀態。

結果就像是你點了一盤菜,吃了第一口覺得不好吃,卻仍繼續吃完整盤一樣,
到最後,你可能說不出菜的味道,只湧起一陣反胃的噁心感。

礙於禮貌,你甚至會不斷將愈嘔出的食物吞回胃中。

在催眠的過程中,當被催眠者無法開始或冗長散亂敘述時,
催眠師可以幫助他聚焦在自己的情緒中,協助引導出更多的細節、重點,
或者是釐清他說不清楚、不完整、困惑、矛盾的地方。

當你能區分你的情緒與身體上的感覺,才會知道要如何回答情緒的問題。

催眠的方式,正是提高你對情緒的敏感度,
如果你能確切地瞭解情緒感受,就可以立即地獲得有效的解決之道。

許多人會對自己不明白的事物感到恐懼,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當你弄清楚你真正的感受後,自然就擁有掌握的自信與能力。
透過了解自我以及覺知,蛻變會自發性的產生。

想要脫離情緒的昏迷指數,讓自己不被假象的心理狀態所影響,
最好的方式就是時時擁有一顆「自覺」的心靈。

自覺是人對存在與自我的把握,不管你的情緒是什麼,
讓你感覺多麼不愉快,都是值得注意的訊息。

人已經太習慣接受外在的束縛、內在程式的運轉了,
我們沈睡的太久了,幾乎已經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我們不知道,感覺「後悔」,是希望自己能知道錯誤,
避免未來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唯有在承認了後悔後,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感覺「焦慮」,是為了讓自己知道未來有一些事情必須準備的更好,
善用焦慮,可以幫助自己提早做出準備。

但是,人往往會因為對於自己的無知感到恐懼,
於是拒絕發掘事實的真相,這也正是人對於情緒的一種誤解。

現在,我會告訴你,試著去感受你的情緒,去穿透自己的悲傷與憤怒,
先別感到不耐煩,試著減緩自己的速度,不要試圖去抵抗,
試圖告訴自己憤怒或悲傷是不好的。你就只要觀察自己情緒的變化,
這樣你就會從情緒中抽離出來,然後發現你的悲傷根本沒有源頭。

慢慢的,你就從情緒的迷霧中清醒過來,
當你對自我感受越敏銳,覺知度愈高,
就能夠掙脫負面情緒的枷鎖,成為一個清醒的人!

作者:廖云釩/

摘自:末那催眠:
末那識,是憂鬱的病毒也是解藥/人本自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