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2015112608:30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稱為「期待效應」,
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學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後,
他們會表現的更好的一種現現象。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取自希臘神話故事裡面的一位名為畢馬龍的雕刻家,
他愛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來的女神雕像,由於他每天對著雕像說話,
最後那座女性雕像變成一位真正的女神。
畢馬龍效應是一個自我應驗預言發展。
以此觀點,內心常常帶著負面期望的人們將會失敗;
而內心常常帶著正面期望的人們將會成功。




【前拉斐爾派畫家】
愛德華.伯恩.鐘斯爵士
(Edward Burne-Jones, 1833-1898) 




作品名稱:《I. 內心的渴望》
(Pygmalion and the Image (I): The Heart Desires)




作品名稱:《II. 手的克制》
(Pygmalion and the Image (II): The Hand Refrain)




作品名稱:《II. 神火》
(Pygmalion and the Image (III): The Godhead Fires)




作品名稱:《IV. 賦予靈魂》
(Pygmalion and the Image (IV): The Soul Attains)


這是近代教學研究的重要發現,「畢馬龍效應」是指:
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
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



1966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畢馬龍效應實驗中,
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
再隨機抽出
20%為實驗組,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資優兒童。
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
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

為甚麼本來僅是平均資質的學生,
被點名為資優兒童後,智商發展會突飛猛進?
原因在於教師們對被欽點為資優兒童的學生特別照顧,
令這批實驗組學生,能夠從老師的特別關懷、重視、鼓勵中,
增強自尊和自信,刺激學習動機,加快成長速度。


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
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

很多管理人常常要參考下屬的個人資料與背景,來評估他們的表現。
根據畢馬龍效應,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缺乏遠見的。
管理人在評估下屬表現時,應盡量避免有先入為主的看法。
可惜在不少管理人心目中,早已暗地裡為下屬貼上標籤,
例如不求上進等,以後便不斷選擇性地尋求這些蹤跡,以引證自己的看法。
被管理人認定不濟的下屬,除非突然奇蹟地脫胎換骨,
否則他們必將在畢馬龍效應的陰影下永難翻身了。

畢馬龍效應強調的,是一份投入而又專注的熱誠,
再配合欣賞和稱讚,來啟發下屬的上進心。
當你把下屬看成出色的人才,他們就大有機會在工作表現上如你所期望,
如果在你的心目中,只當下屬是庸才,
他們也會如你所料一般,變成徹頭徹尾的庸才。
畢馬龍效應指出,管理人若能有效地發揮此效應,
令那些被認為具有較好潛能的下屬,得到重視和稱許,
他們的潛能便可以得到發展,令工作表現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在社會學,這個效應經常被引用與教育或社會階級有關。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與佳口本森對畢馬龍效應做篇幅的發表和討論。
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假使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加強,學生的表現也會相對加強。
也正是因為羅森塔爾對該效應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
畢馬龍效應也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這個實驗的目地是用來支持現實層面是可以受到他人的期望而影響的假設。
這種影響是有效的,主要是單看給予特定的個人正面或負面的期望。
觀察者期望效應,在真實生活中,
被觀察者在無察覺的情況下被給與期望,
並被觀察結果。
羅森塔爾認為,這樣的期望會造成實質的影響,並且完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在實驗中,羅森塔爾預測當告訴老師某幾位學生比其他學生聰明,
這位老師可能會潛意識去幫助和鼓勵這幾位學生成功。
1911年,由一位心理學家所做名為聰明的漢斯(Clever Hans)的實驗指出,
表面上看起來,一匹懂得算術和做出各式各樣驚奇技能的馬,
事實上是靠訓練員和觀察者無意識下給予的暗示
(例如:表情、姿勢)而得出正確答案。






★希臘神話
Pygmalion(畢馬龍),是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Cyprus)國王,
據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變形記》中記述,畢馬龍是一位雕刻家,
他根據自己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創作了一個象牙塑像,
最後愛上了自己的作品,為「她」取名Galatea。
愛神維納斯很同情他,便為雕塑賦予了生命。

 
★蕭伯納的《賣花女》(即《窈窕淑女》之原著)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的戲劇《賣花女》,英文名稱即是《Pygmalion》。
Pygmalio原是羅馬神話中的一位雕刻家的名字,
一生不愛女色,卻愛上了自己刻的雕像。
這尊雕像令他魂牽夢縈,最後他去請求維納斯女神成全。
維納斯讓Pygmalio用手碰觸雕像,雕像變成了一位活生生的美貌女子。
蕭伯納即以這個故事為藍本,
以賣花女一劇表現出Pygmalio和Galatea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賣花女》描述一位學者在倫敦街頭找了個舉止粗魯的賣花女,
加以訓練成為談吐高雅的貴婦。
後來這故事被改編成《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於1956年在百老匯演出,並在1964年搬上大銀幕,成為家喻戶曉的點石成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