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之美─西方淨土變相圖

2023052319:44

 

淨土宗藝術- 淨土藝術- 淨土宗
敦煌之美─西方淨土變相圖



105x62cm 畫心無掛軸華藏寺開光極樂世界莊嚴圖凈土變相圖塑料卷軸掛畫絹絲布畫像| 露天市集| 全台最大的網路購物市集莫高窟觀經變相圖-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莫高窟第172 盛唐(705~781
此窟南北兩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這個洞窟的主要內容。
由於畫家的高超技藝,
相同內容在同一洞窟中不僅不顯得重複而且內容豐富多彩。
南北兩壁的《觀無量壽佛經變》中以西方淨土為主,
兩側為對聯式的立軸畫,分別畫《未生怨》和《十六觀》。

北壁經變畫以佛為中心,宏偉壯觀的樓臺亭閣,
聳立在碧波蕩漾的
七寶蓮池中,
各種姿態的佛、菩薩,體態優美,面含笑意、神態安然舒適,
寶池中蓮花盛開,
蓮花童子嬉戲追逐於蓮荷之間。
舞臺上伎樂隨著音樂的旋律翩翩起舞,
體態輕盈的飛天,穿游於樓閣廊宇之間。
飄蕩在空中的樂器不鼓自鳴,演奏著美妙悠揚的樂曲。
畫面裡一派幻想的極樂世界的美妙景象。

 

 

南、北兩壁經變畫中均繪有場面宏大的寺院建築群,
是唐代壁畫中表現建築群的代表作。

資料來源:敦煌研究所


敦煌莫高窟第172窟

 觀無量壽經變 盛唐第172 269.2×419.6 cm


觀無量壽經變 中唐 榆林窟 第25窟 328.0×625.0 cm

第25窟在東崖中部,主室平面方型,前室衡長方形,前室至主室的甬道長而寬闊。
主室中央設方型佛壇,頂部作覆鬥形。前室後壁甬道口南側有光化三年(900年)墨書漢文題記(光線問題,拍不好),斯坦因、華爾納等人據此判定該窟建於9世紀至10世紀;也有因為同在第25窟出現的“于闐金玉國”題記,判定該窟可能建於984年

通過對第25窟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吐蕃人與瓜州本地的唐人在處理唐蕃關係、藏漢關係時的成功事例,可為今天處理漢藏關係提供有益的思考與借鑒。

是獨特歷史背景下佛教石窟營建過程中對漢藏民族藝術互動、文化融合的體現。

第25窟是吐蕃統治時期的代表窟,其壁畫反映出來的濃厚的漢藏藝術融合的特點

特別是位於敦煌以東160公里瓜州的榆林窟,它的內容和風格與莫高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被稱做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敦煌壁畫舉世聞名,世人皆知莫高窟而鮮知榆林窟,從藝術系統的角度,敦煌壁畫涵蓋莫高窟以外的西千佛洞和榆林窟等數個分支。

 

榆林窟第25窟-南壁-觀無量壽經變-中唐



註: 什麼叫“經變”?
經是佛經,變是“變相”或“變現”,
也就是形象化的意思。
換句話說,經變就是以圖像的形式來說明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

經變畫與北朝時期流行的本生、因緣與佛傳故事畫不同,
它們不是提供給僧侶們坐禪觀想用的,
而是為了向信徒們宣揚佛經的真正內涵。

熟悉佛經的少數高僧,
當然只需要看看就能加深印象,而面對廣大的普通信徒,
特別是一些不識字的人,更多的還是由和尚指點著畫面,
來向他們講解某部佛經中的道理。

 

敦煌壁畫舉世聞名,世人皆知莫高窟而鮮知榆林窟,
從藝術系統的角度,
敦煌壁畫涵蓋莫高窟以外的西千佛洞和榆林窟等數個分支。



特別是位於敦煌以東160公里瓜州的榆林窟,
它的內容和風格與莫高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被稱做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25窟是吐蕃統治時期的代表窟,
其壁畫反映出來的濃厚的漢藏藝術融合的特點



是獨特歷史背景下佛教石窟營建過程中
對漢藏民族藝術互動、文化融合的體現。



通過對第25窟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吐蕃人
與瓜州本地的唐人在處理唐蕃關係、藏漢關係時的成功事例,
可為今天處理漢藏關係提供有益的思考與借鑒。




第25窟在東崖中部,主室平面方型,前室衡長方形,
前室至主室的甬道長而寬闊。主室中央設方型佛壇,頂部作覆斗形。




前室後壁甬道口南側有光化三年(900年)墨書漢文題記
(光線問題,拍不好),斯坦因、華爾納等人據此判定
該窟建於9世紀至10世紀;




也有因為同在第25窟出現的“于闐金玉國”題記,
判定該窟可能建於984年前後。




「西方淨土變相圖」是以敦煌莫高窟172
《觀無量壽佛經淨土變》為藍本,
描繪出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畫面豐富細緻,色彩鮮明。







阿彌陀佛端坐中央,寶相端嚴;
左旁是觀世音菩薩、右旁是大勢至菩薩,助佛一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







十方諸佛四旁圍繞,上方空中天人奏樂,天鼓天樂自鳴。
諸佛菩薩身居莊嚴宏偉的殿宇,
供養菩薩和伎樂人在前方的水榭,以香花和音樂作供養。









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寶樹、寶花、珍禽亦以妙音助佛說法。

蓮池中是九品往生淨土的眾生,上生者花開見佛,下生者則在苞中等待。




左側長條是《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述「未生怨」的故事:
阿闍世王子欲弒父奪王位,王后韋提希夫人傷心失望,
佛陀為她講說西方極樂世界,及求生極樂的修行方法。

右側長條是佛陀教授韋提希夫人的十三種觀想方法,
從日觀至雜想觀,觀想成功,即得見淨土及佛菩薩。



這個莊嚴美好的極樂世界,也是現今許多佛寺規劃的參照,
在人間建構一方淨土,令參禮者身心清涼自在。




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中的壁畫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壁畫結構嚴謹,造型逼真,
色彩鮮豔,特別是線描,瀟灑流暢。以上是敦煌壁畫的圖片欣賞。




 圖一: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南壁上部的《彌勒下生經變》 盛唐


圖二: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北壁的《觀無量壽佛經變》部分 初唐


圖三:敦煌莫高窟第45窟北壁的《觀無量壽佛經變》 盛唐

圖四:敦煌莫高窟第45窟北壁《觀無量壽佛經變》中的“未生怨”


圖五:敦煌莫高窟第45窟北壁《觀無量壽佛經變》中的“十六觀”

原圖參閱: 
http://www.wmxf.net/nr/14/136563.html






延伸閱讀: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