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歌

2014091312:30

 

 

 


 

禪茶歌/演仁

茅屋三椽足,竹椅半身斜。
趙州曾到否,客來都是家。
煮水東海沸,掀葉漫雲霞。
禪茶歸一味,無味真菩薩。
當下無盡意,萬偈化蓮花。


解說詞

“茅屋三椽足,竹椅半身斜。”
佛教的修行,特別是禪宗的修行,
注重的是精神實踐,即注重修心。

如果將品茶作為修行的方法,就要除去一切繁冗奢華,
因而品茶也非常簡約,不講排場,不添蕪雜,隨緣任運,以平常心行茶道。

從前寺院裡有兩副對聯,一聯是

“萬壑松風,一廉花雨;三椽茅屋,半榻茶煙”
一聯是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
都說明禪者品茶不追求形式,而是在心地上下功夫。


“趙州曾到否,客來都是家。”
唐代著名禪師趙州和尚有一則公案

師(趙州從諗禪師)問新到
“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
又問僧,僧曰
“不曾到。”師曰“吃茶去。”
後院主問曰
“為甚麼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
師曰
“吃茶去。”
(《五燈會元》卷四)

翻譯成白話,就是

趙州禪師問一位新來的僧人“你曾經來過這裡嗎?”
僧人答
“曾經來過。” 趙州說“吃茶去。” 之後,
趙州問另一位僧人
“你曾經來過這裡嗎?”
僧人答
“沒有來過。” 趙州說“吃茶去。”
院主聽趙州如此說,就問趙州
“為什麼來過也說吃茶去,沒有來過也說吃茶去?” 趙州喊一聲“院主。”
院主答應,趙州又說
“吃茶去。”
禪是“說不出”的,因而對於公案作任何解釋,
都是多餘的。“趙州茶”公案的真義,
也只有各人去自悟。
而真正妙悟禪機的人,也是“說不出”的,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煮水東海沸,掀葉漫雲霞。”
悟道的禪者,洞明宇宙人生。大千世界,古往今來,
都處在無常之中,悟得本心,識得本性,
自身與世界同一。縱觀天地,博覽世間,心中無對立,
無好惡,無美醜,無高下;無滯無礙,無取無舍,
無牽無掛,無擇無求。故而壺中之水可翻東海大浪,
碗底之茵可現滿天彩霞。身心解脫,得大自在。


“禪茶歸一味,無味真菩薩。”
“茶禪一味”四字是宋代克勤禪師書贈
參學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訣,收藏於日本奈良大德寺。

茶與禪的關係,歸根結蒂,是茶與佛教的關係。

一般的飲茶,如果不上升到品茶,不從品茶發展成茶道,茶道不與禪修相結合,
則常人的飲茶絕不會昇華至茶禪一味的境界。

茶禪一味,首先是興味。然後是境界,目的是悟道。

品茶時心無雜念,專注一處與參禪時息心靜慮是一致的,品茶所追求的自然本真與參禪要認識的
“本來面目”是相通的,兩者都是從境界上提升,
以最終體認真締、證悟佛性為目標。
這“一味”,不是外加,不是坐等,
更不是金錢可買得,而是功夫到時自然而生的主體感受。

體驗禪茶一味是從禪修的功夫上說的,
而從究竟意義上看,真正的茶味禪味是“無味”。
《心經》所談的般若智慧,就是要從“諸法空相”
上去體證“無色、身、香、味、觸、法”,
這才是真正的菩薩道。

當然,要體驗禪茶一味,不可拘泥于古法。
歸隱山林在當代也可能被認為是思古時的夢幻,
為生計奔忙的云云眾生有時連牛飲都顧不上,
哪還有返歸林泉的閒暇,哪還有細細品茶的功夫呢?
不過,即使在這鋼筋水泥的樓屋內,無樹影,無泉聲,
無鳥語花香,無清風明月,也可抽點時間,
靜下來,暫離紅塵,息心靜慮,返觀自照;
感天地之廣漠,想人生之無常,嘗世味之苦澀,
念菩提之慈陰;端起壺來,
從茶味的甘苦中也許能悟出點什麼。
若有三朋兩友,會聚一室,幾杯清茶,一席清談,
提攜互補,深悟佛言祖語,那茶味也與禪味有緣;
若能到清涼古寺,靈泉烹茶,與僧人閑坐半日,
談經論典,開示吾輩,則茶禪一味體悟有望。
當然,真正要到茶禪一味的境界,
只有品茶的功夫與參禪的功夫到了一定的深度,
方有水到渠成之時。



“當下無盡意,萬偈化蓮花。”
喝茶,要一心品茶,即品出茶味。
這茶味,說得出、道得明嗎?單就事相上看,
若熱,熱以繼冷,若苦,苦後回甜,若濃,濃即轉淡;
雖然嘗一口即知是蒙山,是龍井,是普洱,是三花,
是銀針,是苦丁,是烏龍
┅┅

但一輩子也喝不到兩口完全同味的茶。
一口知味,直沁心源,若想說出過舌之“味”,
實是進退兩難,即使能說些諸如甘美、淳厚、微苦、
甜潤、清香、浸肺、欣舌、亮喉之類的形容詞語,
卻也是事後的點綴了。

須知茶的真味是不能用言語道出的。

世上萬事萬物轉瞬即變,亦可從喝茶中探無常,知無相。

禪人主張“把握當下,安住當下”,因而,所謂的茶味,是在那嘴不能說,手不可松,心不能分的當下即是,
無念可陳,無相可表,一切現成。

一心貫宇宙,一味至永恆。

此時,味無窮,意無盡,那佛經中千萬偈語,
也變成無數蓮花,大千世界,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