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心淡如菊

2013030517:30

君子心淡如菊/作者: 貫明 

菊沒有百花的嬌艷,也無令人讚歎的清香。

她總是淡淡的在凄風冷雨中默默的忍受着

孤獨和寂寞,在世俗中保持着一份特有的

從容和淡定。然而,她的平淡使其以

獨具特色的花、姿、色、韻,與蘭、

梅、竹一起被並稱為花中「四君子」。

 

 

她姿色俱佳,其千姿百態的花朵,

傲霜鬥雪、獨立寒秋、不畏嚴寒的性格

使人們倍加喜愛。靜觀菊花,她是

群芳中的隱者。在萬花即將枯萎的深秋

季節,百卉凋零,唯有菊花悄然于田野

村舍、木柵竹籬、樹影牆旁霜中爭艷。

 在凜冽的秋風中,品讀着恬淡脫俗。

 

 

菊花花形優美,色彩絢麗,

清雅 高潔,自古以來被視為

高風亮節、 清雅潔身的象徵。

 

在中國古代的 三國時期,司馬昭的

重要謀士鍾會曾稱讚菊有五種美德:

「園花高懸,誰天極也。純黃不雜,

後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

吐穎,象貞質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

 

更早欣賞菊花的是屈原,他在《離騷》中

寫到「朝飲木蘭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以此寄託他那玉潔冰清、超凡脫俗的品質。

 

東晉時代的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曾經

寫了很多的詠菊詩,其中最有名的是

他的《飲酒》詩「結廬在人鏡,而無車

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外還有

「芳菊開林曜,青松冠岩列;懷此貞

秀姿,卓為霜下傑」, 「秋菊有佳色,

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詩人將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

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的聯繫在一起,

以致後人將菊花視為君子之節、逸士之操

的象徵。菊花則因陶淵明而聞名,由此

而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

 

心淡如菊,心靜如水,那絕對是一種

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嘈雜的紅塵人世中,

不張揚,不浮誇,凡事看到別人的長處,

自己本身即使才華橫溢卻選擇過着低調

的生活,我非常欣賞這樣的人格。

 

如果用一朵花來形容這樣的人格,

那就是: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可貴的是人如菊花的淡定

和堅貞。這樣的淡,淡在榮辱之外,

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誘惑之外,卻淡

在骨氣之內。這樣的淡,能夠讓我們

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擊破紛擾,

洞察世事,謝絕繁華,回歸簡樸,達到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心靜如水」

的思想境界。

 

以淡心對待得失,以冷眼看盡繁華,

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在人生

的歷練中涵養淡定從容的定力,在潮起

潮落的人生戲台上,舉重若輕,擊節

而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以一份洒脫嫻靜的心態來面對喧囂的紅塵。

 

落花無語,留香陣陣,以淡定從容的

態度面對人生,這種崇高的境界是一個

不修煉的常人無法達到的,但是對於

有道之士而言,只要修去了對物質

利益的執著,自然而然的就可以達到

「心淡如菊」的境界。

 

古人云:「心為形所累」,慾望越大,

壓力越大,慾望越強,枷鎖千鈞。

人一旦跌入 「欲」的深淵,無法自拔,

就會腐蝕心靈,墮落良知,以至使人

成為慾望的奴隸。人的慾望是多方面的,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節制自己的慾望,

適可而止,他的一生也就只能是一個

私慾不斷產生和滿足的過程而已。

 

只有清心寡欲的智者才知道簡單是福,

平淡是真,知足才能常樂。做一個

心淡如菊的人,那是一種幸福和快樂

的心境,這種心境與金錢、權力、名利

與名氣無關,只要能寬容地對待生活

和家人朋友同事,並且能做到伸縮自如,

那麼心中就會升起一朵永不凋謝的菊花,

使自己的心靈輕鬆自在,平靜祥和。

 

其實,塵世的一切原來就是那麼簡單。

愛與恨,就像是一陣風;功與名,

也就像是一片雲。既然最終靈魂都要

回歸於天國世界,那麼,做個

心淡然如菊的人,做個清心寡欲的人,

那該是一件多麼快樂而美好的事情啊。

 

但願人世間所有的人都能心淡如菊,

用平和的聲音傳唱神佛所給的慈悲

祥和的詩篇,以感性而博大的胸懷

包容這人世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