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從困境中解救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2015071408:30
 


沒有人會從困境中解救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這意味著有你就足夠了,不需要任何其他人前來。
你完全可以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曾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過一次研習班,課程結束後,
當地一家龍頭企業班道夫‧佛斯特有限公司
(Benndorf Verster Ltd)的銷售經理唐‧畢屈(Don Beach)
寄給我一盒錄音帶,想讓我聽聽裡面的一首歌。
他說那首歌讓他想到了我給他的團隊講授的課程:自尊。

那是一首民謠,由桑尼‧泰瑞(Sonny Terry)和
布朗尼‧麥吉(Brownie McGee)兩人所演唱的〈愛情、真理和信心〉(Love, Truth and Confidence),歌詞的大意是說:
我們總在愚蠢地追逐愛情,總是試圖發現根本的真理,
卻忽略了對我們的幸福來說更加重要的東西──信心。


歌中合唱的部分是:
愛情和真理,
你都可以找到,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可一旦失去了信心,
一切就不再重要了,
你也只能說聲「再見」。

在與納桑尼爾‧布蘭登博士及他的妻子戴佛絲‧布蘭登共事之前,
我對自信心的真正力量可謂一無所知。
他們夫婦都是作家,也是布蘭登自尊研究所
(Branden Institute for Self-Esteem)的精神治療醫生。
正是他們給予我最強大的認知,
讓我知道了自己作為一個「人」是如何運轉的。

《自尊的六大支柱》是布蘭登博士的作品,
它不同於市面上任何心理學著作,
書中不僅用富有說服力的語言描述積蓄內在力量的哲理,
還包含了可供一整年使用的練習,實用、有效、簡單,
能確實幫助讀者提升自尊和自我意識。
特別是書中的那些填詞造句的練習,
實在是太有用了,做起來真令人興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你做了那些練習,
就好比用一本書的價格買到一套價值數萬美元的個人成長治療方案。

你或許會認為,布蘭登有關自尊的觀點與那些新世代的教育者們
所傳播的觀點並無區別。但在下此定論之前,
你得先讀讀他的著作,聽聽他的有聲書。
如今,大多數人都認為他人可以給予我們自尊,
在這種想法的誤導下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比如不給學生打分數的課程、沒有卓越標準的工作。

或許你也聽說了,賓夕法尼亞州的少年棒球聯盟想要取消
比賽時的計分制度,
因為他們認為輸掉比賽會對孩子們的自尊心造成傷害。
當我們把縱容、溺愛和培養自尊混為一談時,
我們實際上是在鼓勵一種錯誤的方式,
那些年幼、易受影響的孩子會因此喪失寶貴的氣質。
他們未能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卻得到了過分的誇獎。
一旦這些孩子進入激烈競爭的全球市場,
他們會在尋求成功的路上倍感困擾、恐懼和無能為力。

布蘭登夫婦教授的理念雖然也顯得冷酷無情,卻非常理性。
其中一些絕妙的想法,
甚至可以追溯到他們與小說家兼客觀主義哲學家
安‧蘭德(Ayn Rand)共事的那些歲月。
布蘭登夫婦教會我如何客觀地發掘自己的思維弱點,
以及如何對損害生活能力的自我欺騙展開挑戰。
布蘭登博士在他的書中寫道:「自尊的本質就是信任自己的大腦,
要知道自己有資格得到幸福。
自尊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能讓我們感覺更好,
也在於它能讓我們活得更好--
能以更恰當、更機智的方式去應對挑戰、把握機遇。」

布蘭登夫婦書中的兩種觀點對我幫助最大:
一、你不能離開自己從沒去過的地方;
二、沒有人會來的。

過去,我常常認為自己可以逃離所有令人恐懼的想法和觀點,
但最終的結果卻使內心深處的恐懼和衝突變得益發嚴重。
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把所有的恐懼暴露在陽光下,
從而讓它們看起來不再神祕莫測。我開始按部就班地去做,
一旦開始行動,我發現自己能擺脫那些恐懼了,
那種感覺就像是爆破小組成功拆除了一枚炸彈。
只要在心中接受了那些恐懼以及它們所導致的自殘自毀行為,
並充分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我也就到達了「之前從未去過的地方」。
一旦真的到了那裡,就能夠離開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很害怕接受「沒有人會來」這種觀點。
我以前可能絕不會接受「沒有人會把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這種想法,
它聽起來就像是徹底的拋棄。
這與我從小形成的所有思維定勢都格格不入
(即使是成年後,我們很多人都還會有「我想要媽媽」的想法,
並會巧妙地為這種想法設計各種變體)。
布蘭登夫婦讓我明白了,如果不依賴其他人,而是力求自立、自己負責,
那麼我的人生就會變得更加幸福,我所做的一切也會更為有效。
當你接受「沒有人會來」這種想法時,其實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就出現了,因為這意味著有你就足夠了,不需要任何其他人前來。
你完全可以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說得更宏觀一點,你已經具備了生活的能力;
你可以不斷地成長,變得更加強大,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儘管聽起來有些自相矛盾,但只有站在自立的立場上,
才能構建起真正成功的人際關係,
因為這種人際關係的基礎不再是依賴和恐懼,
而是彼此獨立自主、相互關愛。
有一次,布蘭登博士的一位客戶在集體治療會談時,
對「沒有人會來」這一原理提出了挑戰。
他對布蘭登博士說:
「可是,納桑尼爾,這是不對的。你不是來了嗎?」

「沒錯,」布蘭登博士承認說,
「但我來的目的就是告訴你們,沒有人會來的。」


作者:史帝夫‧錢德勒
摘自:勇敢創造自己的奇蹟/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