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內心的中道

2018100312:30

相關圖片
第四章 內心的中道

佛教的教導是關於棄惡修善,然後當捨棄惡,建立起善時,
我們便將兩者都放下。「中道」就是超越兩端之道。

佛陀所以的教導都只有一個目標——為未解脫者指出一條離苦之道。
這教導給我們正見,若無法正確地瞭解,我們就無法達到平靜。

當諸佛覺悟並初次說法時,他們都談到兩端——耽著欲樂與耽著苦行。
這是兩種沉迷的形態,人們就被困在感官世界的這兩端擺蕩,
永遠無法達到平靜,不斷地在生死輪回中流轉。

覺者觀察到我們都被困在這兩端之間,永遠見不到中道法。
這是沉迷之道,而非禪修者之道,非平靜之道。
耽著欲樂與耽著苦行,簡單地說,就是過鬆之道與過緊之道。

快樂只是痛苦的令一種微細型態

若觀察內心,你們就會看見過緊之道是憤怒或憂傷之道,
走上這條路,只會遇到困難與挫折。
至於另一端——縱欲,若能超越它,你們就超越了欲樂。
既不痛苦,也不快樂,是種平靜的狀態。
佛陀教導我們要放下苦與樂兩端,這是正確的修行,是中道。

中道所指的不是身體與語言,它是指心。
當我們不喜歡的法塵生起時,它會讓心產生迷妄。
當心感到迷妄而「晃動不止」時,這不是正道。
當喜歡的法塵生起時,心便耽溺于欲樂中,這也不是正道。

沒有人想要痛苦,我們都想要快樂,
但事實上,快樂只是痛苦的另一種微細型態。
你們可以將快樂與不快樂比喻為一條蛇,不快樂是蛇的頭,快樂則是尾巴。
蛇頭是真正危險的,它有毒牙,若你碰它,蛇會立刻咬下去。
但別說是頭,即使你抓住蛇尾巴,它也同樣會轉過身來咬你。
因為不論是頭或尾巴,都屬於同一條蛇。

苦與樂 都源自渴愛

同樣地,快樂與痛苦、歡樂與悲傷都出自相同的來源——渴愛。
因此,當快樂時,你的心並不平靜,它確實如此!
例如,當得到喜歡的東西,如財富、名望、讚譽或快樂時,
我們會很高興,但內心仍隱藏著些許不安,因為害怕失去它。
那樣的恐懼不是平靜的狀態,
不久後我們可能真的失去它,然後真正感到痛苦。

因此,即使是在快樂時,痛苦也會隨時在你不覺察的情況下發生。
那就如抓蛇尾巴——若不放開它,你就會被咬。
因此,不論是蛇尾或蛇頭,換句話說,
好或不好的情況,一切都只是無盡變化或輪回的特徵。

佛教的本質是平靜,而平靜則來自如實覺知一切事物的本質。
若我們仔細觀察,就可瞭解平靜既非快樂,也非痛苦,這兩者都不是實相。

人心——佛陀告誡我們去覺知與觀察這個心,只能藉由它的活動加以覺知。
而真實的本心,則無法藉由任何東西來測度或認識,
在它的自然狀態下,它是如如不動的。
當快樂生起時,這顆心也隨之動搖,它迷失在法塵中。
當心如此動搖時,貪愛與執著也隨之生起。

若未見到實相 就一定會痛苦

佛陀已為我們指出完整的修行之道。
但我們若不是還未修行,就是在口頭上修行,
我們口是心非,只是落入空談而已。
但佛教的根本並非能被談論或臆測,這根本是如實覺知事物的實相。
若能已覺知這實相,那麼就無須任何教導;
若未覺知它,則即使在聆聽教導,你也無法真的瞭解。
所以佛陀說:「覺者只是指出道路。」
他無法為你修行,因實相是無法言表或傳遞的。

所有教導都只是譬喻或比喻,目的在説明心見到實相。
若未見到實相,就一定會痛苦。
例如我們通常以「行」一字來稱身體,任何人都可以談論它,
但事實上都有問題,由於不知道諸行的實相,因此會執著它們。
因為不知道身體的實相,所以我們才會痛苦。

在此有個例子。假設一天早上你正要走去工作,有人在對街咆哮並辱駡你。
當聽到這些辱駡時,你的心變得異於平常,覺得很不舒服,感到憤怒且受傷。
那人整天四處辱駡你,每次聽到你就生氣甚至當回到家時,
仍在生氣,因為你懷恨在心,想要報復。

幾天之後,另一個人來到你家對你說:
「嘿!那天罵你的那個人,是個瘋子!他已發瘋好幾年了。
他辱駡每個人,沒人在意他到底說了什麼。」
當聽到這裡時,你頓時鬆了一口氣,在這些天裡,
一直壓抑在內心的那些憤怒與傷害都完全化解。
為什麼?因為現在你知道事情的實相。
先前你以為那個人是正常的,你才會對他生氣,你的誤解造成痛苦。
當發現實相時,每件事都改變了:「哦,他瘋了!那說明了一切!」

現在你已瞭解,所以能釋懷,
可以方下了,若不知道實相,你就會一直耿耿於懷。
當認為侮辱你的那個人是正常人時,你想殺了他;
但當發現實相時,你便覺得好多了。這就是實相的認知。

身體是「性空」的物體

有些見法者也有類似的經驗。
當貪、嗔、癡消失時,它們是以同樣的方式消失。
過去我們不知道這些事時,心想:「怎麼辦?我的貪與嗔如此深重。」
這並非清楚的認知。就如我們一直將瘋子當成正常人,
當最後瞭解到他根本就瘋了時,我們才放下心來。
沒有人能為你指出這點,只有心親自看見時,它才能將貪欲連根拔除。

我們稱為「行」的這身體也是如此,
雖然佛陀已一再解釋並無固定不變的實體,
我們還是不相信,緊抓著它不放。
若身體會說話,他會整天對我們說:「你知道嗎?你不是我的主人。」
事實上,它一直都在告訴我們,
不過是以「法」的語言,因此我們無法瞭解它。

例如,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不斷在變化,
但從未看過它們曾征得我們的同意!
當頭痛或胃痛時,身體也不會先問問我們的意見,
它順隨自然的因緣,逕自發生。
這顯示出身體不允許任何人當它的主人,
它並沒有一個主人,佛陀描述它是個「性空」的物體。

我們不瞭解「法」,因此不瞭解諸行,
而將它們當成我們的,是屬於我們或他人的。
由此開始產生貪取。當「取」生起時,「有」便生起。
一旦「有」生起,接著便是「生」,之後便有「老、病、死」等種種痛苦。

痛苦的感覺 是一連串緣起的結果

這是「緣起」①,「無明」緣「行」,
「行」緣「識」等,這一切都只是心中的事件。
當接觸我們不喜歡的事物時,若失去正念,就會有無明,
痛苦立刻生起,但心通過這些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致我們跟不上它們。
這就有如你從樹上掉下來,在清楚之前,「砰!」一聲,你已摔在地上了。
當掉落時,其實你穿過許多枝葉,
但你完全無法顧及它們,只是往下掉,然後……「砰!」。

「緣起」也是如此。經中如此拆解它們: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
「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病、死」等憂悲苦惱。
但當你真的接觸不喜歡的事物時,痛苦立即生起!
痛苦的感覺其實是一連串緣起的結果。
因此,佛陀告誡弟子們,要徹底觀察與覺知自己的心。

一切事物只順從自然法則 我們無法強迫它

當人誕生在這世上時並無名字,出生之後,
才為他們命名,這是種慣例,為了稱呼上的方便而為人命名。
經典也是如此,將事情拆開並貼上標籤,是為了方便學習實相。

同樣地,一切事物都只是行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
佛陀說他們是無常、苦與無我的,是不穩定的。
我們對此的瞭解既不深刻,也不直接,因而持有邪見,
認為諸行「就是」我們,我們「就是」諸行;
或快樂與痛苦「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快樂與痛苦。
這種看法並非清楚的認知,它偏離實相。
實相是——我們無法強迫一切事物順從我們的意願,它們只順從自然的法則。

在此舉個簡單的比喻。假設你坐在一條高速公路的中央,
汽車與卡車從你身邊呼嘯而過。
你無法對那些車子咆哮:「別開到這裡!別開到這裡!」
那是條高速公路,你不能對他們那麼說。
那麼你能怎麼做?你應離開那條公路!
公路是車子走的地方。若你希望那裡不要有車子,就會痛苦。

諸行也是如此。我們說它們打擾我們,例如坐禪時聽到一個聲音,
心想:「哎!那聲音真吵。」若我們心想聲音煩人,就會痛苦。
若稍微深入觀察就會瞭解,是我們前去打擾聲音才對!
聲音就只是聲音。
若我們如此瞭解,就不會無端生事,而會讓聲音自然存在。

我們瞭解到,聲音是一回事,我們是另一回事。
那些相信是聲音來打擾他們的人,並不瞭解自己。
他們真的不瞭解!一旦你瞭解自己,就會很自在。
聲音就只是聲音,你為何要去執取它呢?
你知道,事實上是你前去打擾聲音。

這就是對實相真實的認知,你看見兩端,因此擁有平靜。
若你只看到一端,就會痛苦,一旦看見兩端,就會隨順中道而行。
這是心正確的修行,就是所謂的「修正我們的知見」。

平靜是從苦、樂兩端解脫出來

同樣地,一切諸行的本質是無常與死亡,但我們卻想抓住它們。
我們帶著它們,並掩飾它們,希望它們是真實的,
希望能在不是真實的事物上找到真實。
每當有人如此理解,並執取諸行就是他自己時,就會痛苦。

修行佛法不能依靠比丘、比丘尼、沙彌或在家的身份,
它有賴於修正你的知見。
若我們的瞭解正確,就會達到平靜,無論是否出家都無所謂。
每個人都有機會修學佛法、修觀,所觀的是相同的事,
若我們達到平靜,那平靜對每個人而言都是相同的。
那是條相同的道路,使用的是相同的方法。

因此,佛陀並不區分在家人與出家人,
他教導所有人修行,以發現諸行的實相。
當覺知這實相時,就能放下諸行,
若覺知實相,「有」與「生」就不復存在。
「生」無從發生,因為我們完全覺知諸行的實相,
若完全覺知實相,就會有平靜。
有或無、得或失,都是相同的,佛陀教導我們覺知這點,
這就是平靜——從苦樂或悲喜兩端中解脫出來。

我們必須瞭解,我們毫無理由要「生」,例如毫無理由要「生」在高興中。
當得到某些喜歡的東西時,我們很高興,
若不執取高興就沒有「生」,若執取就是「生」。
因此,若得到某些東西,我們不「生」在高興中;
若我們失去,也不「生」在悲傷中,這就是無生與無死。
生與死,是建立在對諸行的執取與貪愛上。

因此,佛陀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做已辦,不受後有。」
瞧!他已覺悟無生與無死,這是佛陀經常告誡弟子們要去知道的,這是正確的修行。
若你未達到它,未達到中道,就無法超越痛苦。

[注釋]

①緣起(paticca-samuppada):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
是佛陀說明眾生為何會產生憂悲苦惱,
如何才能解脫苦惱,到達無苦安穩的理想的說教。
十二支緣起的順序,依次為無明、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