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發現:幸福會帶來無數好處,而且受益的不光是個人,
還包括家庭、社區,甚至全社會。
幸福的好處包括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工作成果
(工作效率和品質都會更高),
更好的人際關係(如更美滿長久的婚姻,
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支持和鼓勵,更廣的人脈),
人也會變得更積極,更有活力,更善於表達,
身體狀況也會更好
(比如更強大的免疫系統,更少的壓力與疼痛),
甚至會更長壽。
幸福的人會更有創造力,
更願意幫助他人,更寬容,更有自信。
是生活中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這種方式只要肯用心,就能改變。
我們自以為擁有某些事物會帶來幸福,
比如長得好看、有錢或很有人緣等,
但這裡將向你揭示完全不同的答案。
幸福指數(happiness)
156個國家中由芬蘭奪得第一名,台灣從33名上升至26名,
名列東亞第一,報告中指出,在這項評比中名列前茅的國家,
都在以下條件中占有優勢,
包含人民收入、對健康生活的期待、
社會資源、自由度、信任以及對他人的慷慨程度。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追求幸福的途徑有著濃厚的興趣。
「幸福學」(eudaemonics)是研究幸福本身,
及研究何種人生態度會帶來幸福等等的學問,被稱為幸福。
它並不只是從安心、富足、滿足感本身而來,
而是來自追求或維持這些要素時所產生的緊張感。
可分為四個階段;
它是以對更高階段的幸福的思考為基礎而來。
幸福存摺
幸福不必遠求,就在身旁;讓別人幸福,自己也會幸福。
一般人幸福的四大要素,包括:
樂觀、人際、金錢和自我實現,缺一不可。
但處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下,
每個人心中對四大要素的先後排列次序不同。
一篇〈幸福生活的七大秘訣〉文章也提到,
幸福生活的秘密,就藏在那些我們「已擁有」的人、事、物裏面。
例如:家人、朋友, 只要將注意力和時間從其他方面移轉過來,
投注其中,過程便會產生「價值不菲」的幸福感。
至於金錢重不重要呢?也很重要。
本次調查發現,有25%的受訪者,認為金錢是追求幸福的關鍵。
但金錢並非萬能,研究顯示,當收入達到某種程度時,
它對幸福的邊際效益,開始遞減。
2010年9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納曼
以一千名美國人進行幸福調查,發現錢很少時,
只要增加一點點,幸福感便明顯提升;
隨著存摺金額數字增加,必須多出很多,才會感覺幸福。
而家庭年收入超過七萬五千美元
(約合新台幣二百二十萬元)以上,
金錢對幸福程度便沒有影響。
銀行的存款,可以量化,親友的溫度,難以丈量;
當你銀行存摺數字越來越高,
幸福存摺裡的財富,是否也同步增加?
趁年輕,累積你的幸福財富,別讓幸福帳戶變成靜止戶…
我學到的幸福
但,你知道你的幸福拼圖少了哪一塊嗎?
其實,幸福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從今天起,檢視你的幸福存摺,做一個幸福的人吧!
你的幸福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期盼得到幸福。但是你的幸福是什麼呢?
當忽然被問起這樣的問題時,有許多人竟無法回答。
想了半天卻答不出來的人也不少。
渴望得到幸福,卻弄不清楚自己要的幸福是什麼的人,
又怎麼能得到它呢?
也將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幸福並非既定的事物本質,
每個人都會以各自的方式去解讀和體驗它。
人類打從呱呱墜地來到世間,就是空無一物,
離開時也是雙腳一蹬無法帶走任何東西,
然而,在來去自如之間,
卻不斷地追求或擁有許多不同的事物,
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深淵。
當依靠在外在光鮮亮麗的一切,
並以住什麼樣的房屋、開某名牌汽車、擁有的頭銜和穿著,
作為評斷自己與他人的幸福標準。
一切的願望與作為
其實不都是在追求心靈上的平安詳喜樂嗎?
希望事業生意順利無非是想過更好的日子與生活,
住高樓華夏是為了安適,尋找戀愛的對象,
是為了和心靈相契合的伴侶一起過日子….
這些在在證明了大家全都為了求得心靈的安穩,
進而最終的目的在尋求的心靈的快樂和滿足?
幸福就是愉悅和滿足感的腦波
所謂幸福狀態為何?你如何感到幸福?
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真我),當邂逅了真我,
而能將自己的心念表現在現實生活裡的時候,
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在我們內心深處擁有和宇宙意識
(創造力愛美好….等能量)一致的心念。
追求真正的心靈祥和,訓練自己的心(真空妙有) ,
進而能夠擁有一顆自在的心,這才是幸福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