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曾刊載一篇名為
〈笑話之外:從動物的笑聲到人類的歡樂〉的研究。
文中指出,在人類大腦進化過程中,
笑的能力比說話的能力發展得更早,
在嬰兒階段就展現出來。
嬰兒以哭聲來到這個世界,兩、三個月後,
第一個學會的表情就是笑。
爾後,隨著人的成長與社會化,笑逐漸有了分類,
例如微笑、傻笑、假笑、冷笑、奸笑、嘲笑、偷笑、竊笑、苦笑
等不同種類和程度的笑,但這些都是一種行為或幽默的反應,
是伴隨著歡樂刺激之後的表徵。
然而笑不是人類獨有,其他哺乳類動物也會笑,
例如老鼠、狗、貓、猩猩在追逐、嬉戲與互相搔癢觸摸時,
都會伴隨發出一些聽起來像是喘氣的聲音,
其實這可能就是類似人類的笑聲。
大笑是相當經濟實惠的身心保健法─從醫學觀點來看。
如果用對方法、用對力量,甚至可讓人全身冒汗,深層按摩內臟。
雖然笑有諸多好處,但根據統計,小孩子每天會笑三、四百次,
成年人每天卻只笑十四次左右!
想想看,最近你是不是笑不出來,或是常常忘記笑呢?
雖然笑是本能,但也能透過刻意練習而激發。
當人在生病或感到痛苦,似乎苦到笑不出來的時候,
更需要透過學習大笑來讓自己感到快樂,
這時候會是因笑而快樂,不是因快樂而笑。
笑,可以讓人忘掉煩惱,
還可以治療憂鬱症、乾眼症、失眠等毛病,並提高免疫力,
這些都已得到醫學證明。
科學家也證實,大笑會使身體的壓力水平降低,且變得更健康。
笑招好運來,當嘴角上揚時,人生也會開始跟著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