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的100個古村鎮(七)

2014121318:30
 

中國最美的100個古村鎮(七)

   《中國最美的100個古村鎮》,甄選了100個古樸的村鎮,將帶領讀者游目騁懷,神游中華大地。您可以體悟徽派建築的儒雅,可以觸摸江南水鄉的溫柔,可以領略西北院落的質樸無華,也可以感受湘黔領地的秀逸,揭開一段段被塵封的歷史記憶。
 

(七)、川渝山地——另類浪漫

 




 
一、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雙流縣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匯處。是歷史悠久並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川西水上古鎮。十大水鄉古鎮之一。2011年榮獲“四川最美古鎮”大獎,有著1700餘年的歷史,是有濃郁特色的旅遊型山水小城鎮。這裡清代風格的街肆建築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櫺,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6棵樹齡在300年以上的黃角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鎮內現還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每年農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廟會,還能再現昔日陽古鎮的喧鬧場面。古鎮黃龍溪之所以為遊人所青睞,是因為這裡不僅山清水秀,沒有大城市的喧囂與嘈雜;更因這裡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簷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等,展現出一幅四川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



 

 二、洛帶古鎮

   洛帶古鎮位於成都市東郊,龍泉驛區北部,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古鎮”之稱。明末清初時期的移民運動和“湖廣填四川”的歷史,使來自於異鄉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帶生了根。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洛帶古鎮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風俗和客家文化。洛帶古鎮分老街和新街。新街是近一、二十年新建的街道和住宅、單位;老街是一條約一公里長,形如玉帶般的街道。老街寬約10米,由一塊塊1米左右的石板鑲嵌而成。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見證了古鎮漫長的歲月和滄桑。洛帶古鎮上有著諸多建築精美的古建築群落,比較有名的是廣東會館、江西會館等。廣東會館位於洛帶古鎮的上街,始建於清朝乾隆11年,廣東會館已被認定為國內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會館之一。會館中堂懸掛著一幅古香古色的對聯,上書“叭葉子煙品西蜀土味,擺客家話溫中原古音”,顯出一種文化上的源遠流長;江西會館位於洛帶鎮中街,又叫“萬壽宮”,進門處可見一塊牌坊,對面是一個大戲臺,中間是個大院壩,前中後三殿,裡面還有個非常獨特小戲臺和廂房,系江西贛南移民在乾隆年間集資修建。會館的佈局小巧玲瓏,有曲徑通幽的意境。 



 
三、平樂古鎮

 平樂古鎮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平樂古鎮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歷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層疊,竹樹繁茂。平樂古鎮發源於省級風景旅遊區天臺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經古鎮,碧水縈繞,鷗鳥出沒,四季風景如畫,白沫江兩岸古木參天,眾多樹齡上千年的榕樹,遠遠望去如雲蓋地,平樂古鎮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青石鋪成的街道,一望無涯的竹海,千百年來共同培育了古鎮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涵養著平樂古鎮天然清新的鄉土文化。平樂古鎮早在西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了集鎮,迄今已有二幹多年的歷史。西元970年為火井縣治所在地。聞名遐邇的“九古”風華,承載了平樂道不盡,說不完的文化風韻——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平樂古鎮的“鎮外之景”更令人歎為觀止:蘆溝自然風景區、金華山風景區、金雞溝風景區、花楸山風景區和秦漢古驛道風景區,無一處不是人類文明之經典。



 

四、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歷代封建帝王先後在這裡設置懟西郡、保甯軍、安德軍、保甯路 、川北道和川北鎮等治所,向為古代巴蜀軍事重鎮。 閬中土肥水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早在5000多年前的石器時代人類就在此生活、聚集。早在1300多年前,閬中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有“閬苑仙境”、“閬州天下勝”之譽。 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風格迥異的建築群體,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完備的典型範例。 閬中古城位於閬中新城的旁、嘉陵江邊,號稱全國四大古城之一(另外三處是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而且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當您一走進閬中古城,看到四四方方的街道及整齊的青石板路、沿街懸掛的紅燈籠,您會有一種走進歷史的感覺。



 
五、郪江古鎮

    郪江古鎮位於四川綿陽三台縣,是三台文化的發祥地,境內有戰國時代郪王城和傳說的郪王墓,遍及全鎮的漢代至兩晉時期的崖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宋時代摩崖造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民、街道、寺廟和石橋,它們淋漓盡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歷史和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境內有錦江與郪江交匯,山清水秀,與古樸典雅的古鎮互相呼應,是觀光、渡假、旅遊休閒的絕佳境地。雲台觀,距郪江古鎮二公里的巴蜀地區的第二大道教勝地。路邊的一座古牌坊告訴人們雲台觀到了,兩棵枝繁葉茂的古榕樹向遊人指明了上山的道路。這是一處在五十年代就被列為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殿宇樓閣鱗次櫛比,古樹參天鬱鬱蔥蔥,詩文楹聯筆走龍蛇,紅沙條石砌就的登山小道蜿蜒曲折地出沒在山林間,一切似乎還在述說著昨日的鼎盛香火。這裡是古建築攝影的絕佳場地。遠離了交通主幹道,也就遠離了繁華、喧嚷。地處僻靜山區的古刹更蕭然肅靜,此刻站在這裡我少了一分往日生活的紛擾,多了一分對生命的沉思。郪江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但是它也經不住歲月的煎熬,在無可奈何中漸漸褪色。封火牆還在,不過是斷牆殘壁。老屋還在,已然破舊不堪。古街還在,坑坑窪窪,阻人快步。石橋還在,卻仿佛馱不動世道的滄桑。戲樓還在,更難承載百態人生……


 

 六、上裡古鎮

 上裡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還是近代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古鎮有二水環繞,鎮內古橋、古樹、古場鎮,古塔、古洞、古牌坊,再加上清末的宅院、唐代的噴泉盡向世人展示她樸實無華的千百年的風韻!而這裡的橋也別有風味,有歷史悠久斑駁的古橋,有現代修的石橋,也有石板、石墩搭建的臨時橋,雖不是江南,卻也有江南水鄉之韻味。古鎮建在二水環繞,面向田野小丘,與四周古主、修竹、溪水、古橋相映成趣。鎮上古樸的建築高低錯落,風格各異,石板鋪街,木屋為舍。街市以主要是“井”字佈局,取“井中有水”防止火患之意。居高俯覽,宛如觀賞一幅古老的畫卷;身臨其間,有又一種時光倒流回到從前的感覺,仿佛置身世外。古牌坊 古鎮內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市級文化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白馬泉、噴珠泉是古鎮域內獨特的風景區,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譽。十八羅漢拜觀音 上裡鎮自然景觀,位於上裡鎮中心小學對面。因十八個連續突兀的小山峰,面對“觀音峰”而得名,是上裡最具莊嚴神聖、奇拔秀逸的自然景觀。 



 
七、磨西古鎮

    磨西古鎮,是一個陌生的地名。但,如果提到“貢嘎雪山”、“茶馬古道”,以及“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磨西古鎮位於“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的腳下。在瀘定橋未建成之前,是川西茶馬古道的第一驛站,至今古道還清晰可辨。磨西鎮位於甘孜州瀘定縣南部,地處貢嘎山風景區東坡,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入口處,屬海螺溝風景名勝區週邊保護地帶,是海螺溝名勝風景區的旅遊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鎮距成都約304公里,距瀘定52公里,距康定約70公里,現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遊完海螺溝可直接到康定遊覽高原名城。磨西鎮有一個天主教堂,只因當年毛澤東長征路過此地時曾在此住宿一晚而小有名氣。磨西古鎮歷史悠久,儘管歲月滄桑,人們從它眾多的明清古建築中也能窺探出其久遠的歷史痕跡。舊有的中國式建築依舊保存著那份凝重,而其中一座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磨西天主教堂,它所傳出的禮拜禱告鐘聲已迴響了一個世紀。中西文化的交融給古鎮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



 
八、磁器口古鎮

 千年古鎮,重慶縮影。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古鎮的寫照。磁器口古鎮原名龍隱鎮,位於重慶城西14公里,在沙坪壩區。自明、清時期以來磁器口古鎮名揚巴蜀大地。昔日這裡是一個熱鬧非凡的水陸碼頭,為嘉陵江下游物資集散地。那經千年不變的濃郁純樸的古風,令其成為重慶江州古城的縮影和象徵。是不可多得的、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歷史街區,是人文薈萃、風景優美、獨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遊勝地,是交通便利、休閒娛樂、重溫老重慶舊夢的好去處。作為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白日裡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繁盛一時,美譽為“小重慶”。磁器口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有古樸粗獷的巴渝遺風,有古風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並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岩志士抗戰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旅遊產品。“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


  
九、丹巴藏寨

 丹巴縣在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金川、小金川、革什紮河、東穀河與大渡河五條河流在這裡會聚。這裡到處是高山峽谷、湍急的江流。在冰川雪線之下,散佈著藏族村落,諸如中路、蒲角頂、大寨、甲居、巴底等,不同村落的建築風格各有特色。絳紅色的梯形石屋,在各種樹木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美麗。房前屋後遍佈著蘋果樹、梨樹、核桃樹,每到秋天,樹上的果實吃不完,會掉落在樹下。在深夜裡,有時可以聽到果實掉落的聲音。居民與自然之間在這裡達成了高度的和諧。此外,丹巴到處可見神秘的歷史遺跡,不僅發現了五千年前的石棺墓葬,最著名的還是大量的古代碉樓。 丹巴山寨是嘉絨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聶呷、革什紮和巴底鄉最為突出,幾百幢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於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遠遠看去,充滿靈氣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綠樹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隱在密林深處的寨房,伴著時有時無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動感的絕妙山寨畫卷隨之展示在你的眼前。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築,如今,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