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慧】
第一章 什麼是「觀」?
以下的教導,是擷取自一九七九年阿姜查在果諾寺(Wat Gor Nork)雨安居期間,
與西方弟子們的一次問答,為了便於瞭解,談話的順序做了一些調整。
生起的覺知,高於並超越「想」(思考)的過程。
它能引導我們不再受到「想」愚弄。
以「想」作為工具 如實觀察每件事物
問:當您教導「觀」的價值時,您是指坐著想特殊的主題――
例如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位嗎?
答:當心真的不動時,那並不重要。
當定被正確地建立時,觀察的所緣就變得很明顯。
當觀是「正確的」時,就沒有「對」與「錯」,
「好」與「壞」的分別,連類似的東西都沒有。
你不會坐在那裡想:
「哦!這個像那個,那個像這個……」。那是粗的觀的形式。
禪定的觀不只是「想」,而是我們所謂的「靜觀」(contemplation in silence)。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比較,小心地思考存在的真實本質,
這雖然是種粗的觀察,不過它能帶來真實的事物。
問:然而當您說觀身與心時,
我們事實上是用「想」的嗎?「想」能產生真實的智慧嗎?這是「觀」嗎?
答:剛開始我們需要用「想」的,之後就會超越它。
雖然我們需要從二元的思考開始,
但當真的開始「觀」時,二元的思考就會停止。
最後,一切的思慮都會停止。
問:您說要有足夠的定才能觀。要怎樣的定才夠呢?
答:到足以讓心安住的程度即可。
問:您的意思是安住於當下,別想過去與未來嗎?
答:若你能如實瞭解過去與未來,則想這些事也沒錯,但你不可執著它們。
以平常心對待它們——不要執著。若你能瞭解「想」就是「想」,那就是智慧。
不要信任它們!覺知一切生起的事物終將消滅。
只要如實地觀察每件事——它就是心,心就是心,它本身不是任何東西或任何人。
快樂就只是快樂,痛苦就只是痛苦——它就只是它。
當你瞭解這一點時,就可以不再疑惑。
以「覺知」引導「想」 並生起智慧
問:真正的「觀」和「想」一樣嗎?
答:我們以「想」作為工具,但使用它時生起的覺知,高於並超越「想」的過程。
它能引導我們不再受到「想」的愚弄,你認出一切「想」都只是心的活動,
而覺性則是不生不滅的。你認為這一切被稱為「心」的活動是什麼呢?
我們所談論的心——一切活動,只是世俗之心,它根本不是真實的心。
真實是如是,它是不生不滅的。
不過,只是藉由談論這些事而想瞭解它們,是沒有用的。
我們需要真的深入思惟無常、苦與無我,換句話說,
要以「想」去觀察世俗諦的本質,有此得到的結果就是智慧。
若它是真實的智慧,則一切就都完成與結束了——見到空性。
雖然也許還有「想」,但它是空的,你不會再受它影響。
解脫道的「觀」 不同與世俗的「想」
問:我們如何到達這個真心的階段?
答:當然!你現在是和你既有的心在一起。
瞭解一切生起的事物都是不確定的,沒有任何事物是穩定或真實的。
看清它,並瞭解一切都是空的,沒有什麼可以執著。
當你如實瞭解心中生起的事物時,
就無須再使用「想」了,你對於這些事將不再有任何疑惑。
談到「真心」,可以用另一個方法來幫助瞭解。
我們為了學習而設名言,但事實上,本質並未因而改變,它還是它。
例如,坐在樓下這石頭地板上,地板是基礎——它並未移動或去任何地方。
上面的樓房是在這基礎之上生起的。
樓房就如心中所見的一切事物——色、受、想、行,
它們不如我們想像得一樣存在,它們只是世俗的心。
它們生起後就滅去,並無固定不變的實體。
經上有則關於舍利弗尊者在允許某位比丘修頭陀行之前,考驗那位比丘的故事。
舍利佛問這比丘:「佛陀死後會如何?」他會怎樣回答。
這名比丘答道:「色、受、想、行、識,有生就有滅。」
於是舍利弗便讓他通過。
不過,修行不只是談論生與滅,你必須親自看見它。
當坐著時,只要如實觀察正在發生的事即可,別追逐任何事。
「觀」並非意指陷入「想」中,解脫道的「觀」不同於世俗的「想」。
除非正確瞭解「觀」的意義,否則想得愈多,只會愈困惑。
我們積極長養正念,就是因為要看清楚正在發生的事。
我們必須瞭解內心的過程,只要保持正念與瞭解,則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你們知道覺悟解脫道者,為何永遠都不會表現憤怒或疑惑嗎?
因為造成這些生起的因以不存在,
它們還能從哪裡冒出來呢?正念已涵蓋一切了。
五蘊之外 沒有任何東西
問:你所說的這顆心就是「本心」嗎?
答:你是什麼意思?
問:你似乎是說在世俗的身心(五蘊)之外還有個東西。
有這樣的東西嗎?你怎麼稱呼它?
答:根本沒有任何東西,我們不稱它為 「任何東西」——
它就是那樣存在!一切都放下。
甚至連覺性也不屬於任何人所有,因此連它也要放下!
意識不是獨立的個體、眾生、自我或他人,
因此,放下它——放下一切!沒有任何值得渴愛的事!
一切都只是麻煩的包袱。當你如此清楚看見時,就能放下一切。
問:我們不能稱它為「本心」嗎?
答:若你堅持的話,仍可以如此稱呼它。
你可以稱呼它為任何你喜歡的名字,因為那只是世俗諦。
但必須正確瞭解這點,這非常重要。若我們不利用世俗諦,
就沒有任何文字或概念可以來思考真諦——法。瞭解這點非常重要。
只要堅持放下並覺知 就能達到「本心」
問:在您所說的這個階段需要何種程度的定?它需要何種特質的正念?
答:你無須那樣想,若未有足夠的輕安,就完全無法處理這些問題。
你需要足夠的穩定與專注,
去覺知正在發生的事——足以生起清明與瞭解的程度。
如此發問顯示出你仍在疑惑中。
你需要足夠的定心,才能對正在做的事不再有疑惑,不陷入其中。
若你有修行,便能瞭解這些事。你愈是持續如此發問,就會愈感到困惑。
若這談話能幫助你思惟(觀),那就沒有問題,但它無法為你顯示事物的實相。
你無法因為別人告訴你而瞭解這個「法」,你必須親自體會——智者自知①。
若你「擁有」我們所談的這種瞭解的本質,
那麼你的責任就已完成——你無須再「做」任何事。
若依然有事要做,你就去做,那是你的責任。
只要堅持放下一切,並覺知你正在做什麼即可,
無須一直查核自己,擔心「多少禪定」之類的事——它總是會恰如其分。
在修行中無論生起什麼,都隨它去,覺知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是無常的。
記住這點!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放下這一切。
這條路將帶你回到源頭――到達你的「本心」。
[注釋]
①「智者自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nnuhi):
是佛法的特質之一,經上列舉佛法的特質:
「法是世尊善說、自見、無時的、來見的、引導的、智者自知。」
「智者自知」意指智者當各各自知:「我修道,我證果,我證滅。」
出世間法當于智者自己心中,由實證而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