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微笑

2012072717:20

 

 

 

聖嚴法師開示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氣,
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會生氣,
百分之六十的人每個星期都會生氣,
而他們最常生氣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氣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身體上的問題,有的是觀念上的問題,
有的是氣候、環境的關係,甚至是他人帶來的煩惱。
由此可知,生氣的因素不一定完全由自己控制,
也不一定是自己修養不好。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修養夠好,
縱然有各種因素使自己生氣,還是可以用智慧來化解。
生氣在表面上是生別人的氣,好像令別人痛苦,
但實際上對自己最不好,自己才是最大的輸家。
因為生氣時,心臟跳動得厲害,導致臉紅脖子粗,
血液循環和呼吸也會變得不正常,甚至還會分泌腎上腺素,
這些因情緒變化造成的生理反應都對身體有害。

有些人認為生氣也許能控制、威嚇別人,
或者讓別人屈服,但這種方法用一、兩次可能有效,
經常使用就不靈了。
雖然有時候不是真正動肝火的生氣,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但如果是打從內心產生要對付、征服、
壓制別人的想法,那就需要反省檢討了。

有些人因為無法壓制怒氣,
就以為生氣是正常的,還理直氣壯地說:
「任誰都會生氣!」所以既沒有想過要讓自己不生氣,
也認為不生氣才是難過的事。
在這種放任的心理下,便漸漸養成易怒的習性。
一旦生起氣來,臉色就很難看,
讓人一看就害怕,只好勉為其難的讓他三分;
雖然生氣可能讓他佔到一點便宜,
卻失去了友誼、健康與平靜的心,
損失最大的其實是自己。

例如,夫妻或朋友之間的吵架,如果一方先吵,
另一方可能會吵得更兇、聲音更大,
往往鬧到拳腳相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或是像媒體經常報導一言不合就把對方打死的新聞,
甚至只因為瞪了對方一眼就被殺死,這些殺人的人,
始料未及自己會氣憤到動手殺人,
他們大多是一時衝動,控制不了自己而鑄下大錯。


既然生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那麼學習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
便是生活中必要的情緒管理。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可以試著從兩方面來改善:
一是觀念的調整,另一是方法的輔助。

所謂觀念的調整,是以「因緣觀」來觀照自己。
透過觀照來覺知:生氣的對象不一定是值得生氣的,
生氣的事不一定是需要生氣的,
解決問題也不一定非生氣不可,
生氣通常只會讓情況更糟。
如果能夠明白,讓你生氣的人與事都不過是因緣假合,
並不會永遠存在,你就不會再生氣了。

在方法方面,當你感覺到快要生氣時,
可以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鼻孔的呼吸,
感覺、體驗、享受自己的呼吸,漸漸地,
心情就會平靜下來,不再那麼氣憤。

你也可以試著這樣想:
「可能是對方有意要惹我生氣,
希望我發脾氣讓自己痛苦,所以千萬不要上當。」
既然不願上當,就要一笑置之,這樣就不會氣壞自己。

本文摘自《 從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