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人真心相繫?

2014111708:30






老人慢慢地站起身子,走向我辦公桌旁的會客區。 

「每個人都期望與他人有所聯繫。
人際的聯繫就是獲得幸福的關鍵。
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與人建立聯繫』。
就是因為在這方面出錯,
才有很多人明明追求聯繫,卻無從獲得真心的交流。」

老人讓身子沈進沙發裡,吐了一口氣說:
「你的目標之中,包括要做個成功的人、受人認同。
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不就是在追求與他人的聯繫嗎?」

「……我想應該是。我希望成為受人認同、贏得尊敬的人物。」

「要受人認同,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那當然是要有成果了。
不管說得多好聽,沒有展現明確的成果是不會受人認同的。
我是公司的經營者,
所以我如果不擴充公司的規模,就不會受人認同與尊敬。」

「那麼,假設你已經成為周遭人們尊敬的成功者了,
你會感覺與人們有所聯繫嗎?你覺得心滿意足了嗎?」

「一旦成功了,就有很多人對我感興趣、想要聽我說話,
聚集在我身邊。和我見面的人,將為了和我會晤而感覺榮幸。
如果能實現這個理想,我當然會心滿意足。」

「在這時候,你覺得和人們建立聯繫了嗎?」

「是的。有許多人為了與我相遇而高興……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了,我當然不會覺得孤獨。」

老人一臉懷疑地說:「真的是這樣嗎?」

「你覺得不是這樣嗎?」

老人這時露出了懷念的神情。

「我來告訴你某個男人的故事吧。
這個男人經商成功,而且聲名大噪。
有許多人對他大加讚賞,為了仰慕他而聚集在他身邊,
他也開始和很多別的商人碰面。
在這些人之中,有些人做的生意比他還大,也有人的收入比他更多。

每當和這些成功者碰面時,他都覺得自卑、畏縮。
『我想要和這些成功者同樣受到認同、贏得尊敬。』
當他這麼想之後,他就渴望把生意做得更大、賺更多錢、博取更高的聲望。
可是後來,他做了一筆失敗的生意,把所有財產都賠光了。
眾人都離開他,讓他陷入孤獨之中。」

老人的眼光一直看著窗外。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我很能感同身受。他在失敗之後,也丟掉了長期累積的成果。
我現在的景況雖然沒那麼悽慘,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他失去了長期累積的東西嗎?比方說與別人之間的聯繫?」

「他在成功時與別人建立了聯繫,
可是事業失敗使他喪失了這些關係,不是嗎?」

「是這樣嗎?『他會不會是打從一開始,就不想和別人深交』?
聚集在他身邊的人,會不會不是要和他本人交往,
而是為了他締造的成果才湊在一起的?
如果他們真和這個人有交情,在他遭遇失敗、陷入困境時,
難道不會想伸出援手幫助他嗎?
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累積的東西,而是一開始就沒有累積。
他不曾和人真心聯繫,沒有真正的人際關係。」

我覺得這些話好像就是在說我,聽來有些刺耳。

「這些話好嚴厲啊,如果讓那個時候的他聽到了,大概會受傷吧。」

老人聽完苦笑了一下。

「他就是年輕時的我啊。」

「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場好經驗,讓我發現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為什麼我無法建立真正的聯繫、真正的人際關係?
我總算知道問題在哪兒了:就是我搞錯了與人聯繫的方法。
我想要用仰賴、依存的方式與人建立關係。」

「自己設法擴充經營,拚出成果來受人認同,這應該說是自立,而不是仰賴吧?」

「剛開始時,我是用很單純的心態在經商,希望能幫社會做點事。
可是當我事業順遂,開始受人認同之後,我就得意忘形了。
我沈醉在周遭人們呈上的讚賞,
漸漸失去了謙虛的心,開始對不讚賞我的人感到火大。
還有,遇到比我更厲害的人時,我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受到那人的認同,
這又驅使我『要做得更成功』。
你應該看出來,這是一種不自立的狀態了吧?」

「的確……隨著自己如何被周遭的人們看待,就變得開心、暴躁或是自卑……
精神和情緒都受人左右。也就是仰賴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沒錯。我很仰賴別人對我的評價,
害怕失去已經得手的好評,為了博取更高的肯定而拚命努力。
我為了受別人認同,一邊犧牲自己的幸福一邊蠻幹。」

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犧牲了幸福。
這段話打動了我的心。
或許我也像這句話所說的,這些年來為了奮鬥,不斷地犧牲幸福。

「以『博取別人的認同』當目標,就是受旁人的價值觀所擺布。
身邊如果有許多以實績做評斷的人,你就必須累積經商的實績;
身邊如果有許多以金錢或財富做評斷的人,你就必須想辦法發財;
身邊如果有許多以社會地位做評斷的人,你就必須爭取良好的社會地位。」

「這不就是現在的社會嗎?
的確,世上多的是以金錢、實績或地位來評斷別人的人。
就連我自己,如果我知道對方很有錢,
我也會另眼相待,覺得『這個人好厲害』。」

老人繼續往下說: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為了博取周遭人們的好評,
忙著追求明顯可見的成果,結果卻埋沒了自己的特質。

因為自己的特質是肉眼看不見的。
就算重視自己的特質,也不會受到別人的讚賞。

以前我也想要獲取可見的成果,想要無限擴充自己的實績和財產。
然而,不管業績多亮麗、不管財富多龐大,始終是人上有人。」

「當然是這樣囉,除非每件事情都能達到世界第一。」

「只要期望以明顯可見的成果受人認同,就會陷入比較的世界。
在比較的世界裡,自己的相對價值是會上下波動的。

每當我遇到誰,都會拿對方的業績與財產和自己相比。
當對方更勝一籌時,我會因為自卑感而自我貶抑;
當對方屈居下風時,我又沈溺於優越感而瞧不起人。

而我為了擺脫自卑感,享受更多的優越感,
就更想要擴充我的事業與財富。
對當時的我來說,身邊到處都是敵人。
因為比較的世界,就是競爭的世界、戰鬥的世界。」

這讓人聽了感同身受。
老人年輕時的經歷,和現在的我沒有兩樣。
 
作者:野口嘉則

摘自:三種真實/時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