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永恆哀愁─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莫迪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

2016020612:30





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
莫迪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



 
 
阿米地歐·莫迪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1884年-1920年),
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他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
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
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他是既傳統又現代的,
這不純粹的特質是他不能廣受當代買家青睞的原因之一,
沒有人知道他如何在短短幾年之間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的
並且在他去世的前三年把藝術的層次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他雙親家族都是瑟法底猶太人,分別居住在羅馬與法國。
1898年罹患傷寒後更不得不休
學回家修養。



《大裸婦》,1917年,當代美術館藏

莫迪里安尼恢復健康後,
母親送他到當地著名風景畫畫家古裡耶摩·米克裡的畫室學習。
1906年他22歲,初抵巴黎,當時的巴黎正是野獸派熱潮達到頂峰,
立體主義正要成為繪畫主流的年代,從鄉下來的青年,
站在巴黎街頭,舉目四望,真的會感到茫然。
他難免受到新印象主義,立體主義,非洲藝術的影響,
但努力摸索著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他真正想做的其實是雕刻,受到Broncusi很大的影響,
但因為肺部有病,並不適合與灰塵為伍,
而且石材不易取得(或買不起),真正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多。
莫迪里鞍尼,在到巴黎的第二年(1907年)
認識了生命中第一個收藏家,保羅.亞歷山大醫師,
給予他經濟援助,才得以生活和創作都有著落。
1914年,莫迪裡阿尼步入三十歲,
認識了一個英國女記者和詩人BeatriceHastings,
和她同居了兩年,這段經過電影裡完全不提,
原因當然是要堆疊他和珍的愛情深度。




1917年,33歲的莫迪里安尼結識了19歲的女學生珍妮,
他們相愛了,珍妮是那種為愛情而敢於犧牲一切的女孩,
與莫迪里安尼相愛不久,珍妮便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
搬進了他的小屋,陪他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珍妮不僅是莫迪里安尼的天使,更是他的繆斯女神,
與珍妮在一起的日子裡,莫迪里安尼畫出了一生中
數量最多也是最傑出的作品,
這其中,大多數都是以珍妮為模特的人物畫像。


莫迪里安尼無疑是一個天才,即使到了藝術之都巴黎,
又有多少人-包括藝術家在內-真的懂他的畫?
在他生前能賣掉的畫非常有限,難得幾次,
菲薄所得也多半拿去喝酒花光,他貧窮多病,才華不受矚目,
借酒澆愁,甚至自暴自棄也是可以體會的。
奇怪的是,生活這樣清苦,鬱鬱不得志的天才,
畫出來的人物卻出奇的高雅,細緻,一塵不染,
好像出自一個養尊處優的畫家之手。

莫迪里安尼的一生宛如一顆光芒四射的慧星 ,一閃即逝。
隨著時間的流逝,莫迪里安尼的名字不但沒有被世人遺忘,反而更加光彩奪目。
因為,在令人困惑的20世紀之初 ,他的藝術成功地履行了一個藝術家的使命,
永遠地訴說著存在於人類命運之中的靈魂的永恆哀愁。

莫迪里埃尼擅長肖像畫與女性裸體畫,
以賦予表現力的輪廓線描和鮮麗色彩塑造風格的浮雕式人物,
優美地拉長臉龐和胴體,造型雷同卻個性分明。

天才的、短命的義大利美男子莫迪里鞍尼,
以他筆下那些暖豔修長的裸體,迷離慵倦的意態,
色彩斑斕的腐爛,展現了二十世紀初葉那個流彩溢金、
華麗唯美而又迷惘、病態的時代,一份濃烈的現代憂傷。

































《橫躺著的裸婦》這是一幅相當卓越的作品,能讓觀賞者深受感動。
而對著觀者的長形臉、性感的胸、軀幹及腿是其特色。
右手沿著身體流暢的線條而接近臉部,被強有力地勾畫出來,
在造型上與曲起的膝蓋取得平衡,
有一種野性的生命活力像是要爆發出來的感覺。
深褐色的背景將人體的動勢有力而清楚地襯托出來。
調合而充滿溫暖的橙褐色色調與褥墊的藍綠色成強烈對比。
從這幅圖的細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畫面中細密質感的表現。
由於是使用厚塗的技巧,所以在筆法上運用了有如起毛似的用筆痕跡。
臉部具有同身體同樣的渾厚質感,
鼻尖及嘴唇部分以銳利的輪廓線來勾勒形狀,這是莫迪里阿尼特有手法。
細長的臉部,尤其是臉頰與頭髮相接處的部位,
由於強硬的輪廓而顯出有力的感覺。
臉部除了臉頰的紅色部分外,大致上是以線來構成的。




























































































更多世界名畫點擊這裡2009年5月30日 - 香儿 - 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