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定 】 第一章 一份「法」的贈禮

2018091812:30

相關圖片

【第二部分:定】
第一章 一份「法」的贈禮

在巴蓬寺裡,比丘們的雙親有時會來探訪兒子,
我很遺憾沒有禮物可以送給這些訪客。
西方人已經有許多物質上的東西,但所擁有的「法」很少。
我曾到過那裡,親見那裡只用很少的能帶來安穩與平靜的「法」,
有的只是會持續讓人心感到困惑與不安的事物。

西方的物質已經非常富庶,
許多事物都充滿官能的引誘――色、聲、香、味、觸等。
然而,不知「法」的人只會被它們迷惑。
因此,今天我將以「法」為贈禮,
讓你們從巴蓬寺與國際業林寺(Wat Pah Nanachat)帶回家去。
(知道的「法」越少心就會經常處於迷妄中「法」是什麼?
「法」是能解決我們的問題與困難的東西,逐漸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這才是所謂的「法」,且應透過日常生活加以學習,
如此當一些法塵①在內心生起時,就能立即處理它。

無論身在泰國或其它國家,我們都有各種問題,
若不知如何解決,就會一直受困於痛苦與憂傷中。
能解決問題的是智慧,要有智慧必須先開展和訓練我們的心。

修行的題材一點也不遙遠,就在我們的身心裡。
西方人和泰國人一樣都有身與心,有迷妄的身與心,
就表示是個迷妄的人;而有平靜的身與心,則表示是個平靜的人。

事實上,心如雨水,在自然的狀態下它是純淨的。
但若滴一些綠色顏料到澄淨的雨水裡,它就會變綠,若滴黃色顏料則會變黃。
心的反應也是如此,當舒適的所緣滴到心裡,心就會感到舒暢;
當不舒適的所緣滴進時,它就會不愉悅。它如水一般被染色了。

當澄淨的水接觸黃色就變黃,接觸綠色就變綠,它經常在改變顏色。
事實上,綠色或黃色的水原是澄淨而清澈的,
在自然狀態下,心也是清靜無染的,
只因追逐所緣才變得困惑,而迷失在它的情緒中。

讓我解釋得更清楚些,想像你正在寂靜的森林中禪坐。
若無風,樹葉是靜止的,風一吹就會飄動。
心就如葉子般,當接觸所緣時,它也會根據所緣而搖晃、顫動。
我們知道的「法」越少,心就越會持續追逐所緣,
感覺快樂就屈服於快樂,感覺痛苦則屈服於痛苦,經常處於迷妄之中!

最後,人會變得神經質,為什麼?因為無知,他們只是跟著情緒走,
而不知如何照顧自己的心。當心缺乏照顧時,就如無母親或父親照顧的孩子,
沒人保護的孤兒會非常缺乏安全感。同樣地,若心缺乏照顧,
若性格因缺少正思惟的鍛煉而不成熟,事情就可能會變得很麻煩。

當心與法塵接觸時若不以智慧處理 心就會被擾亂

我想談的是名為「業處」(kammatthana)
的修心法,kamma意指「作業」,tthana意指「處」。
這是佛教讓心安定與平靜的方法。
以它來調伏心,以調伏後的心觀察身。

生命只是由身與心兩部分組成,「身」是指肉眼能看到的部分,
而「心」則指非物質的部分,它只能由「內在之眼」或「心眼」看到。
身與心這兩部分,經常處於混亂的狀態中。

什麼是「心」?它其實不是任何「東西」。
就世俗的意義而言,它是能看或能感覺者,
那個能感覺、接受與經驗一切所緣者,就名為「心」。
當下就有心,當我對你們說話時,你們的心認知到我所說的話,
聲音進入耳朵,然後知道我說了什麼,那個能經驗這過程的就稱為「心」。

此心並無任何自性或實體,它沒有任何相狀,只是經驗心理活動――如此而已!
若我們教導心使之具有正見,它就不會有任何問題,而會很自在。

心是心,法塵是法塵;法塵不是心,心也不是法塵。
為清楚瞭解內在的心與法塵,我們便說能接受法塵突然「啪」地闖進來的,就是心。

當心與所緣兩者相互接觸時,就產生感覺,
有好、壞、冷、熱各式各樣的感覺。
若不以智慧處理這些感覺,心就會被擾亂。


禪修核心――觀察呼吸

禪修是種開發內心的方法,以使心成為智慧生起的基礎。
其中,呼吸是身體的基礎,觀察呼吸的修行方式稱為「安那般那念」
(anapanasati),或「入出息念」。
我們將呼吸當作心的法塵,以它為禪修的所緣,
因為它是最簡單的,且自古以來一直是禪修的核心。
當我們坐禪時是交腳盤坐:右腳放在左腳上,右手放在左手上。
保持背部挺直,然後對自己說:「現在,我要放下一切的負擔與掛礙。」
你不想受到任何事的干擾,暫時放下一切掛礙。

現在,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開始吸氣與吐氣。
在練習入出息念時,不要刻意拉長或縮短呼吸,
也不要讓它變強或變弱,只要讓它正常與自然地流動。
從內心生起的正念與正知,會覺知入息與出息。

放鬆時,不要想任何事。你唯一要做的,
就只是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除此之外,其它的事一概不管!
保持正念,專注在吸氣與吐氣上,覺知每個呼吸的初、中、後段。
吸氣時:氣息是從鼻端開始;中段在心臟;後段則在腹部。
吐氣時,剛好相反:氣息從腹部開始;中段在心臟;後段則在鼻端。

把注意力放在這三點上,將可紓解一切煩惱,
什麼都別想,持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也許其它的念頭會闖進來,而讓你分心,
別理它,持續練習,持續覺知每個呼吸的初、中、後段。

最後,心將隨時都能覺知呼吸的這三個點。
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心與身會逐漸習慣這項工作。
疲倦會消失,身體會感到輕鬆,呼吸也會越來越微細。
正念與正知會保護心,並照顧它。

讓心平靜 以升起智慧

如此練習,直到心平靜與安定,直到「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意指心與呼吸完全合一,不離開呼吸。
心此時是無染與自在的,覺知呼吸的初、中、後段,並安住於其上。

心平靜下來後,接著,
只要將注意力鎖定在鼻端的呼吸,無須再跟著它再上下往返。
呼吸進出時,只專注於鼻端。

這就名為「靜心」,讓心放鬆與平靜。
當輕安出現時,心就會止住,它會停在呼吸上。
這就是大家熟知的,讓心平靜,以便使智慧生起。

這是開始,是修行的基礎,無論身在何處,都應每天練習。
無論在家裡、車上,躺著或坐著,都應保持正念、正知,隨時照顧自己的心。

這就是所謂的「修心」,無論在行、住、坐臥時都應練習,而不只在打字時才練習。
重點是應隨時覺知內心的狀態,為了做到這點,我們應經常保持正念、正知。
心是快樂或痛苦嗎?它迷妄嗎?它平靜嗎?
設法覺知內心,如此才能使它平靜,心平靜時,智慧就會生起。

身體是由地、火、水、風組成

以輕安的心觀察禪修的主題――身體,從頭頂到腳底,然後再從腳底到頭頂。
如此不斷地重複,將注意力放在頭髮、體毛、指甲、牙齒與皮膚上。③
在此禪法中,我們將看到整個身體都是由四界――地、火、水、風所組成。

我們身體堅硬與固體的部分是由地界所組成;
液體與流動的部分是水界;
進出身體的氣體是風界;身體的熱能則是火界。

當它們聚在一起就組成所謂的「人」。
不過,當身體分解時,則只剩下這四界。
佛陀教導我們,其中並無所謂的「眾生」,沒有「人」,
沒有泰國人,沒有西方人,沒有個人,最後只用這四界――如此而已!
我們認為有個「人」或「眾生」,但其實並沒有這種東西。

無論分解成地、火、水、風,或組成所謂的「人」,
一切都是無常、受制於苦和無我的。
它們都不穩定、不確定,且經常在變化――無時無刻是穩定的!

我們的身體是不穩定的,不斷改變與變化。
頭髮在改變、指甲在變、牙齒在變、皮膚在變――
每樣東西都在改變,無一在不變化!
心也一樣不斷在變化,它並非自我或任何不變的實體,
也不是真實的「我」或「他」,雖然它可能這麼想。
也許它會想自殺,也許會想到快樂或痛苦――各類的事!
它是不穩定的。
若沒有智慧,且相信這顆心,它將會不斷欺騙我們,
而我們就在苦、樂之間擺蕩。

心是變化的東西,身也是如此。
身心整體是無常的,是苦的來源,是無我的。
這些就是佛陀所指出的,不是眾生,不是個人,
不是靈魂,不是我們或他們,它們只是地、火、水、風四界而已。

看見無常、苦、無我 貪、瞋、癡會逐漸消失

一旦心瞭解這點,它就能放下,不再執著「我」是美麗的、
「我」是善的、「我」是惡的、「我」在痛苦、
「我」擁有、「我」這個或「我」那個等。
你會體驗到一種一體的狀態,因為你已瞭解到所有的人基本上都相同――
沒有「我」,只有四界而已。

當你思惟並看見無常、苦與無我時,就不會再執著自我、眾生、我、他或她。
心看見這點,就會生起厭離,它會看見一切事物都只是無常、苦與無我的。

然後,心會停止,心就是「法」。
貪、瞋、癡會逐漸消逝,最後只剩下心――純淨的心。
這就稱為「禪修」。

這份「法」的贈禮,是給你們在每天的生活中研究與思惟的。
它指出安心之道,讓心平靜與不惑,你們的身體可能在混亂中,但心則不會;
世人或許會覺得迷妄,但你們卻不會。
當被迷妄包圍時,你們不會迷妄,因為心已看見,心就是「法」。
這是正道――正確的道路。

[注釋]

①法塵:即意根(心)所對之境,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一。

②業處(kammatthana)
直譯為「作業之處」或「工作之處」,是禪修者成就止觀的基楚

或修習止觀的對象。《清淨道論》有舉四十業處,即:
(一)十遍處;(二)十不淨;(三)十隨念;(四)四梵住;
(五)四無色;(六)食厭想;(七)四界差別。
參見《清淨道論》第三<說取業處品>。

③這是「身念處」十四種禪修法之一,是將身體分成三十二部分分別作禪修的主題,
前五項即是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
修持時已厭惡作意正念於身體各部分的不淨,是止業處;
若以四界(地、火、水、風)觀照,是觀業處。
修習止法能去處對五蘊的執著而獲得解脫,是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
參見《清淨道論》第八<說隨念業處品>與第十一<說定品>。

④四界是地界、火界、水界、風界,這些是色法不可分離的主要元素,
在它們的組合之下,造成小至微粒子、大至山獄的一切色法。
這四大元素因「持有自性」,故稱為「界」。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