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正確的修行――穩定的修行

2018092712:30

「mindfulness」的圖片搜尋結果

第十章 正確的修行――穩定的修行

切記!這個修行是困難的。

心是重要的東西,但訓練它很難。
這身心系統裡的每樣事物都彙集到這顆心,眼、耳、鼻、舌、身都接收感覺,
然後將它們傳送到心,它是其它一切感官的監督者。
若心受到好的訓練,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若還有問題,那是因為心仍有疑惑,無法如實地覺知事物。

「法」圓滿無缺 不圓滿的是我們的修行

瞭解這點,你們就已完全做好修行佛法的準備。
無論性、住、坐、臥,或身在何處,修行所需的工具都已備妥。
像「法」一樣,它們就在那裡。「法」無所不在,就在這裡、陸上或水中,
無論何處,一直都存在。「法」圓滿無缺,不圓滿都是我們都修行。

圓滿覺悟的世尊教導一個方法,所有人都可藉由它修行並瞭解「法」。
它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就只是那件事的實相。
例如看看頭髮,只要知道其中一根,便會知道每一根,包括自己與別人的。
我們知道頭髮就只是「頭髮」,藉由瞭解一根頭髮,我們便能知道全部。

或者想想人,若我們瞭解自身因緣的真實本質,
就知道世上其它所有人,因每個人都是相同的。
「法」就是如此,它雖然是件小事,不過卻很大。
藉由瞭解其中一個因緣的實相,我們便瞭解它們全體的實相。

心只是自然的因緣 就如森林裡的一棵樹

然而,訓練是困難的,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渴愛。
若你不「想要」,就不會修行,若是出於渴愛而修行,便見不到「法」。
仔細想想,若你不想修行,就無法修行。
首先你必須想修行,如此才能真的去做它。
無論前進或後退,都會碰到欲望,所以從前的禪修者會說修行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由於欲望,你見不到「法」,有時欲望很強,
想立刻見「法」,但它卻與你的心不相應――心還不是「法」。

緣于欲望,所以修行是困難與艱辛的。
當我們坐禪時,想要獲得平靜,若不想就不會坐下來修行。
當坐禪時,就想得到平靜,但如此想時,
卻反而會造成困擾,讓我們感到不安,事情就是如此。
因此,佛陀說:「別因欲望而說,別因欲望而坐,也別因欲望而行。
無論做什麼,都別帶著欲望去做。」

欲望就是渴愛,若你不想去做某件事,將不會去做它。
若修行陷入這瓶頸,就會感到很沮喪,如何可能修行呢。
我們一坐下來,心中就有欲望。

事實上,這顆心只是自然的一個因緣,就如森林裡的一棵樹。
若你想要木板,它必得來自樹,但樹就是樹,並非木板。
在它真的能為人所用之前,必須先找到樹,將它鋸成木板。
它原本只是一棵樹,是自然的一個因緣,
對需要木材的人而言,它的原始狀態並沒有用處。

心就像如此,它是自然的因緣,本身便具備認知思想與分別美醜等的潛力。

若不修行 就不會知道「法」

心必須接受進一步的訓練,我們不能就讓它如此。
它是自然的因緣,但我們必須訓練它,才會瞭解它是自然的一個因緣,
必須改進自然,以使它適合我們的需要,那就是「法」。
「法」是必須被修行,並帶至內心的某樣東西。

如不修行,就不會知道「法」。
你無法藉由讀書或研究知道它,或即使你知道,這知識也是不完整的。
例如這個痰盂,每個人都知道它是痰盂,但並未完全「了知」它。

為何並未完全了知?若我再稱「痰盂」為「鍋子」,你會怎樣說?
假設我每次都說:「請將那只鍋子拿過來。」
那會困擾你,為什麼?因你並未完全了知它。
若知道後就不會有問題,你只會拿起拿個東西,
然後將它遞給我,因為事實上根本沒有痰盂。

你瞭解嗎?它之所以稱為「痰盂」是由於世俗的慣例,
它為世人所接受,因此它是個痰盂,但根本沒有什麼真實不變的「痰盂」。
若有人想稱它為「鍋子」,它就是只鍋子。

無論你想叫它什麼都可以,這種世俗的慣例就稱為「概念」。
若我們完全覺知痰盂,即使有人稱它為「鍋子」也不會有問題。
無論別人稱它什麼,我們都不會受到影響,
因為瞭解它的真實本質。瞭解這點的人,就是了知「法」的人。

帶著欲望修行 便是渴愛

現在回到自己身上。假設有人對你說「你瘋了」或「你很笨」,
那可能是戲虐的話,但你仍會感到不舒服。
事情會變麻煩,都是因為我們有野心,想擁有或達成某事。
因為這些欲望,以及無法如實了知,我們才會不滿足。
若我們了知「法」,貪、嗔、癡就會消失。
一旦瞭解事物的實相,我們就不會再戀棧它們。

若身心都不是「我」,也不是「我的」,那麼它們到底屬於誰?
要解決這些問題很難,我們必須一律智慧。
佛陀說必須練習「放下」。很難瞭解「放下」的練習,不是嗎?
若放下,就不必修行,對嗎?因為已經放下了呀!

假設你去市場買椰子,當帶著它們回來時,有人問你為何要買它們。

「我買回來吃啊!」你說。

「難道你要連殼一起吃嗎?不,我不相信!
若你不打算吃殼,那麼你為何連它們也一起買回來?」

你會如何回答?

我們帶著欲望修行。若無欲望就不會修行,帶著欲望修行是渴愛。
如此思惟將會帶來智慧,你知道嗎?
例如椰子,你當然不打算吃殼,那麼為何要帶回它們?
因為拋棄它們的時刻還未到呀!它們具有包裹椰子的作用。
若吃完椰子後再扔掉殼,就沒問題了。

專注 並非把自己綁在結裡

我們的修行就像如此。
當佛陀教導不要依欲而做、依欲而說、依欲而食,
以及依欲而行、住、坐、臥時,是指我們應以離染的態度來做這些事。

就如從市場買回椰子,我們並不打算吃它的殼,但還未到拋棄它們的時候。
椰子的汁、皮與殼是一體的,買時是整個一起買。
若有人想指責我們吃椰子殼,那是他們的事,我們知道自己再做什麼。
修行就是如此,如椰子殼,概念與解脫①共同存在。

智慧必須靠每個人自己去尋找。要獲得它,必須不急不徐地前進。
不過,我們往往都太急了,一開始就急著到達終點,不想落後,而想要成功。

有些人在準備禪修時太過激進,他們點燃一支香,頂禮並發誓:
「縱使我倒下或死掉,只要這支香未燒完,就絕不起坐。我誓死坐到底!」
然後開始坐禪,但很快魔羅便從四面八方來襲。
他們才坐一會兒,便覺得香應該燒完了,於是睜開眼偷瞄,「哇,還早得很呢!」

他們咬緊牙根,又多坐了一會兒,感到燥熱、緊張、不安與困惑。
到了最後關頭,他們心想:「現在應該差不多快結束了。」
於是又偷看了一眼,「天啊,還不到一半呢!」

三番兩次地偷看,香仍未燒完。
於是乾脆放棄,停下來坐在那裡自艾自怨:「我真笨,簡直毫無希望!」
這就稱為瞋恚蓋。他們不能怪別人,
因此便責怪自己。為何會這樣?都因為渴愛的緣故。

事實上,無須經歷這一切。
專注的意思是指以不執著之心專注,而非把自己綁在結裡。

穩定修行 才是重點

但我們可能讀過經典,看到佛陀如何在菩提樹下發願:
「若未達正等正覺,即使血肉枯竭,我也誓不起座。」
在書本上讀到這一段,你可能會想自己試一試,效法佛陀的作法。
但你並未想到自己的車只是台小車,而佛陀則是大車,因此可以一路走到底。
憑著你那台小車,如何可能一次就達到目標?那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我們為何會那樣想?因為我們太極端了。有
時走得太慢,有時又走得太快,平衡點是如此地難以掌握。

我完全是根據自身的經驗來談,過去我的修行就是如此。
為了超越渴愛而修行……,若我們不渴望,會修行嗎?
但以渴愛修行卻是痛苦的,我被困住了,進退兩難。
然後瞭解到穩定的修行才是重點,修行必須連貫,
他們稱這種修行為「在一切姿態中保持一致」。

持續鍛煉修行,別讓它成為災難,修行是一回事,災難則是領一回事。
多數人通常都是在製造災難,當懶散時,
就不願費心去修行,只有在感到充滿活力時,才會修行。我過去就是如此。

只有當你覺得喜歡他時才修行,這樣對嗎?那與「法」相應嗎?
它符合佛陀的教導嗎?無論你是否喜歡,都應該修行,這才是佛陀的教導。
多數人都只等心情好時才修行,
當感覺不喜歡時,就意興闌珊,這叫災難,而非修行。

在真正的修行中,
不管快樂或沮喪、容易或困難、炎熱或寒冷,你都得去做。
在行、住、坐、臥中穩定地修行,讓正念在一切姿勢中保持一致。

行、住、坐、臥 持續保持正念

起初我囿於「一致」的字面意義,認為站著應和走路的時間一樣長,
走路應和坐著的時間一樣長。我嘗試這樣做,但辦不到。

若禪修者要讓行、住、坐、臥的時間都一致,能維持多久呢?
站五分鐘,坐五分鐘,躺五分鐘……我無法一直如此做,因此坐下來進一步想:
「那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世上根本沒有人能那樣修行!」

然後我領悟到:「哦,那是不對的!它不對,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書中對於讓各種姿態一致的解釋,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考慮心,便可能做到那樣。持有正念、正知與智慧――
這是你能做到的,這是真正值得練習的事。
無論行、住、坐、臥,我們都一貫地保持正念,這是可能的。
我們要對行、住、坐、臥等一切姿勢,持續地保持覺知。

心受到如此訓練時,就能持續地意念佛:
BuddhoBuddho……,那就是覺知。覺知什麼?隨時覺知什麼是對或錯。
是的,這是可能的,這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無論行、住、坐、臥,都持續保持正念。

只要還無法放下 就必須不斷努力

其次,你應瞭解那些應該捨棄或培養的情況。
你覺知快樂,也覺知不快樂。
當覺知快樂與不快樂時,心就能在遠離兩端之間安住。
快樂是鬆弛之道――耽著欲樂;
不快樂則是緊繃之道――耽著苦行。②

若知道這兩種極端,則心即使偏向任何一端,都能再將它拉回來。
當心偏向快樂或不快樂時,立即覺知,並將它拉回來,
不讓它傾向於任何一邊。我們謹守著覺知,不讓心隨著習氣走。

跟著習氣走很簡單,不是嗎?但正是由於這簡單,而帶來痛苦,
就如不肯費心種植與照顧作物的農夫。
他喜歡輕鬆,等到要吃飯時,卻什麼也沒得吃,事情就是如此。
過去我曾質疑許多佛陀的教導,但都無法撼動它們。
因此我便接受那些教導,並以之訓練自己與別人。

修行的重點是「行道」③。什麼是「行道」呢?
它只是我們行、住、坐、臥等各種活動,這是身體的「行道」。

至於心的「行道」是:在今天的行程中,你感受到情緒幾次低潮?
幾次高昂?有任何值得注意的感覺嗎?必須如此覺知自己。
看見那些感覺後,能放下嗎?只要我們還無法放下,就必須不斷努力。
當瞭解到自己仍無法放下某些特定的感覺時,就必須以智慧檢視。

當死亡靠近時都不修行,何時才會修行呢?

不斷地做,這就是修行。
例如當充滿熱情時,修行;當倦怠時,試著繼續修行。
若無法以全速繼續,至少也要以半數前進。
不要浪費時間在懶惰上,不修行只能帶來災難,那不是修行者的方式。

現在我聽過有人說:「哦!今年我真是倒楣透了。
我病了一整年,完全無法修行。」

咦?若當死亡靠近時都不修行,何時才會修行呢?
若他們感覺很好,你認為他們會修行嗎?不,他們會迷失在快樂中。
若感到痛苦,他們也不會修行,一樣會迷失於其中。

我不知道人們何時才會想要修行!
他們只看到自己病了在受苦,發燒到幾乎快死了……
沒錯,的確很沉重,但這也正是修行之所在。
當感到快樂時,人們會樂不思蜀,而忘了自己的處境。

好壞、善惡 只能往心裡去看

我的訓練生涯中有段時間,大約在我修行五年之後,那時覺得和別人共住是種妨礙。
我坐在茅蓬中想要禪修,人們時常會來聊天並干擾我。
我受夠了,因此前往森林中一座荒廢的小寺院居住,
鄰近一個小村莊。我獨自待在那裡,整日禁語,因為根本沒有說話的物件。

大約待了十五天后,我生起一個想法:「嗯!若有個沙彌或白衣④
和我在一起就好了,它能幫我處理一些雜務。」
我早就知道會出現這種想法,果不其然!

「嘿!你真奇怪!」我對自己說,「你說受夠了朋友,
受夠了同住的比丘與沙彌,這算什麼?」

「不,」有個聲音回答,「我想要一個沙彌。」

「那些好人都在哪裡呢?你能找到任何一個嗎?
你打算去哪裡找呢?整個寺院裡只有不好的人。
你一定是其中唯一的好人,才會想逃離那裡!」

你必須持續追蹤思緒,直到你瞭解為止。

「嗯!那是個好問題。要去哪裡找個好人呢?
若外面沒有好人,你就必須往自己心裡去找好人。」

除了自己心裡,其它地方你都找不到好人。
若你是好的,則無論到哪裡都是好的。
無論別人批評或稱讚你,你都是好的。
若你不好,則當別人批評時就會生氣,稱讚時就會高興。

我反省到這一點,並始終認為它是對的。
「好」一定只能往心裡找。
當瞭解這點時,那個想逃的感覺就消失了。
之後,每次那感覺生起,我就覺知它,並放下它。
無論住在哪裡,每次人們責駡或稱讚我,我都會反省,
關鍵不在他們說的是好或壞,善或惡一定只能往心裡去看。
其它人覺得如何,那是他們的事。

好與壞 都會咬人

不要想:「今天太熱」、「它太冷」、「它……」,
無論天氣如何,它就是那樣,埋怨天氣只是懶惰的投射。
我們必須瞭解內在的「法」,那才會有種比較確定的平靜。

當你在禪修中感到平靜時,不要急著為自己慶賀。
同樣地,若有疑惑,也別責怪自己。
若事情看起來不錯,別沾沾自喜;若情況不好,也別悶悶不樂。
只要看著它就好,看看有些什麼,不要妄加評斷。
若是好的,別執著它;若它不好,也不要排斥它。
好與壞都會咬人,因此別抓著它們不放。

修行就只是坐下來仔細看。
好心情與壞心情都依著它們的本質來了又去,不要一味地稱讚心或責怪它。
該慶祝時就慶祝,但只要一點點,不要過度。
就像教小孩,有時可能必須稍微管教他,有時也許必須懲罰一下自己,
但也不要經常懲罰自己,若你那麼做,最後只會放棄修行。

不要以為 修行就是閉眼打坐

不要以為修行就是閉眼打坐。若你那麼想,改變它!
穩定地修行是行、住、坐、臥時,都保持修行的態度。
當結束坐禪時,不要以為禪修就此結束,應思惟這只是改變姿勢而已。
若如此思惟,就會有平靜。無論你身在何處,內心都會有穩定的覺知。

若你放縱情緒,一整天都讓心恣意遊蕩,下次坐禪時,
得到的將是一天下來,漫無目標思考的殘留印象。
平靜根本無從生起,因為你已讓它冷卻了一整天。
若如此修行,心會例修行愈來愈遠。

有時我問弟子禪修進展如何,他們說「哦,現在都沒了!」
你瞭解嗎?他們也許可以保持一個月左右,
但是一、兩年之後,一切就都煙消雲散了。

為何會這樣?因為在修行中未掌握到這個要點。
他們一結束坐禪,就放棄定,坐禪的時間開始變得愈來愈短,
直到只要一坐下來就想結束,最後甚至不想坐禪。

拜佛的情況也是如此,起初他們每晚臨睡前都會虔誠地禮拜,
但過了一陣子後,開始分心,很快就完全不想禮拜了,
只是匆匆點個頭,最後連點頭都免了。
他們將修行完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正確的修行 就是穩定地修行

因此,你應該瞭解正念――不斷地修行。
正確的修行就是穩定地修行,無論行、住、坐、臥,修行都必須持續。
這意味著修行或禪修,是在心中而非身體進行。若心充滿熱忱,那麼就會有覺知。

正確地瞭解後,就能正確地修行。
當正確地修行時,就不會誤入歧途,即使只做一點點,那都很好。
例如當結束坐禪時,提醒自己禪修並未結束,
只是改變姿勢而已,心還是鎮定的。
無論行、住、坐、臥,都保持正念,
若有這種覺知,就能維持內在的修行。
到了晚上再次坐禪時,修行仍然持續無間。
你的精進毫不間斷,讓心能安然入定。

有些人禪修時,由於未得到預期的東西而放棄,
推說福報不夠無法修禪。世人就是如此,他們都站在煩惱那一邊。

任何感覺 都是不確定的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別讓心偏離正道,向內看,就會看清楚。
依我看,最好的修行無須讀很多書,
將所有的書都拿開,並鎖起來,只要讀自己的心。

打從學校開始,你們就麥收于書本中,我認為現在你們有這機會與時間是很難的,
將書本收到櫥櫃裡,並把門鎖上,只要讀你的心。
每次內心生起什麼事,無論喜歡與否,無論看起來是對是錯,
都只要以「這是不確定的事」斬斷它。無論生起什麼,都只要斬斷它。

「不確定」真的是一種重要的修行,他能修慧。
你愈深入觀察,愈瞭解不確定性。
在你根據「不確定」斬斷它後,它可能會縈繞不去,並再度出現――
但確實它真的「不確定」。無論出現什麼,都只要把這標籤貼上去。

然後,你就會瞭解這相同的老面孔――渴愛的心,
它打從你出生的那天起,就日復一日地愚弄你。
你必須觀察它,並如實地瞭解它。

不被感覺愚弄 就不會被世間愚弄

當修行達到這點時,你就不會執著任何感覺,因為它們都是不確定的。
你們曾注意過嗎?也許看見一個時鐘,心想:「好棒。」
買了它後,過幾天就感到厭煩。「這只筆真的好漂亮!」
――好到讓你買下它,幾個月後又厭倦它了。
事情就是如此。它有任何持續性或確定性嗎?

若我們瞭解這些事都是不確定的,那麼它們錯誤的價值就會消退。
所有事情都變得無關緊要。我們為何要執著毫無價值的東西呢?
保留它們,就只是像保留一塊破舊布來擦腳一樣。
我們要瞭解,所有感覺在價值上都相等,
因為它們全都擁有相同的本質。

當瞭解感覺時,就瞭解世間。
若不被感覺愚弄,就不會被世間愚弄。
瞭解這點的心,將會擁有堅固的智慧基礎。
這樣的心不會有什麼問題,若真的有問題,也都可以解決。

當問題不再時,疑惑也就不在,取而代之生起的是平靜。
若真的在修行,它就應該如此。

[注釋]

①概念(sammuti)指的是世間共許的慣例或暫時的實相,
而解脫(vimmuti)則是從貪著與煩惱中解脫,是究竟的實相。

②佛陀的初轉法輪中,即指出耽著欲樂與耽著苦行這兩端,是錯誤的道路。

③行道(patipada):指修行之道。samma patipada即是正道。

④白衣(泰文pah kow):準備出家的持八戒者,
通常和比丘們同住在一起,除了自己的禪修之外,
也幫他們處理一些戒律禁止比丘做的事。
例如,清理毛刷,或在人煙罕至的地區攜帶隔夜食物等。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