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之八識在身心健康運作之應用
作者:吳章安先生
近年來,持續地在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
追隨寬謙師父學習「八識規矩頌」、「唯識三十頌」、
「五位百法」及「大乘廣五蘊論」等與大乘唯識系相關的佛學,
發現唯識學次第清楚、解析細膩,
提供執行實現上明確的路徑,其中寬謙師父獨創的「八識熊掌圖」,
不僅可以詳細有系統的描述個人的身心運作,
而且對於精神官能症(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等)病友
在認知的調整與行為的改變之啟發,具有相當的助益。
茲將相關的整理心得,
也經過寬謙師父的同意,利用圖解方式詳細分享如下:
◎何謂八識熊掌圖?
這是一個微妙細膩解釋身、心、境相對關係的示意圖。
人的身心運作可以如圖一的八個意識來說明,
身體方面以五根(器官:眼、耳、鼻、舌、身),
對應五境(外境:色、聲、香、味、觸)所產生的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神經系統的「前五識」為基礎。
而心理方面,則以有如中樞神經的「第六意識」來主宰
每天生活上大小事的感受與分別、
如自律神經的「第七意識」執著地負責控制呼吸、 心跳、循環
乃至於更深沉的經驗、記憶來維持生命的基本跡象、
而「第八意識」就像生命的黑盒子一樣, 無時無刻自動記錄
每天的一言一行,一念一思,
所有累積的結果將提供生生世世的習氣與種子。
「前六識」是生活的憑藉,「七、八意識」則是生生世世生命的核心,
所以在佛學上有這般的俗諺作為說明 :
八個兄弟一個胎,一個伶俐(七),一個呆(八),五個門前做買賣(前五),
一個在家把帳開(六)。
這輩子結束時,「前六識」自動脫開由「第七意識」執著地
帶著「第八意識」去尋找下輩子的開始 ,
再長出不同的「前六識」(十二因緣的六入)
而展開另一段生命的歷程, 世世代代循環不已。
◎八識熊掌圖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對照
馬斯洛需求層次如圖2(b),是心理學界眾所週知的理論,
以下就試著依這個理論對照八識熊掌圖(圖2(a))來進一步解釋,
以期讓讀者對八識的運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底層需求即是“身體”需求 ,
也就對等於八識中的五根(前五識),
接著“情緒”需求則是受第六意識的中樞神經之分別所左右,
而個人的“認知”來自於第七意識的執著與慣性,
“精神”層次就可以推至最深層的第八意識之習氣與種子。
上節所述當前六識脫開後,
第七意識會帶著第八意識去尋找下輩子的前六識,
此可比擬為馬斯洛需求最高層次的“靈魂”之存在。
◎前六識應用於隨時隨處的修定
精神官能症患者的症狀 ,
簡言之都是身心不協調造成的問題,
而修定則是訓練身在心在,心繫一境,
讓身心放鬆,精神專注很好的方法。
尤其是隨時隨處利用零碎時間來做練習,
對於症狀的改善會有明顯的幫助。
茲利用圖三來解釋如何藉助前六識的連結達到修定的目的,
眼、耳、鼻、舌、身等的五根是我們身體對應外界(五境)的五個感官系統,
修定時就是每一次讓其中一個感官與心(第六意識)連結 ,
當然一開始練習時心緒會很容易跑掉, 但察覺後再拉回即可。
譬如說利用耳朵透過聽經聞法、 聽音樂讓心緒安定,
其他如利用鼻子透過深呼吸、數息、念佛,
眼睛透過閱讀,舌頭透過咀嚼食物(如葡萄乾),
身體透過掃地、抹桌、捏手等都會達到相同的效果。
然而修定的重點在於持續,盡量利用每天的零碎時間來練習,
不但能穩定情緒更可以縮短無聊胡思亂想的時間 。
◎運用於無事於心,無心於事的解釋
「無事於心 ,無心於事」是聖嚴法師格言中,
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也是一個很高深的境界。
「無事於心」是指發生了事,也動不了你的心,
亦即佛法中的【滅受】,便可以達到自在的境界。
「無心於事」是指你的心不主動去攀緣事,
亦即佛法中的【滅想】,便可以達到清淨的境界。
“心”與“事”流轉於自相與共相之間的互動,
透過“身”的來回傳遞, 亦即是出世超脫的“心”,
也要透過入世世俗的“身與境”來修行,
而達到自在清淨的境界, 也是身心平衡的最高境界。
觀念上調整”以事煩心”的消極迷亂,
轉換為”以事練心”的積極精進。
◎修行透過第六意識的分別來進行
唯識學把心更細膩地分成六、七、八意識三部分,
其中第六意識則是面對生活中大小事最主要的關鍵,
也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部分。
第六意識主控對事物的分別能力,
分別層次越粗淺必然反應越強烈,佛法稱「粗分別」,
受外境事務的影響程度越大, 念頭、煩惱也越多,
情緒波動也會越起伏。
如圖五所示,粗分別就所謂世俗落於二邊的非黑即白
(非好即壞、非得即失、非生即滅)之著相心態。
修行在於修正自己的行為, 讓對事物表象粗淺的粗分別,
藉助對因緣的深觀,
漸漸轉為更深入分析的「細分別」而能接受有黑有白
(有好有壞、有得有失、有生有滅) 一體兩面的中道思維 ,
最後達於不受二元極端影響的無黑無白
(無好無壞、無得無失、無生無滅)之境界,
最終必定可以實現上節所述“自在清淨”的身心平衡境界。
如圖六所示,修行過程中則是透過第六意識的
以智導情逐漸調伏第七意識的執著與慣性,
讓情緒反應的比例減少,理性思考的能力增加,
使副交感神經抑制交感神經的暴衝,
將可以改善諸多精神官能症的不適症狀。
體認每個人都有個非常不同而由第七意識主控的慣性,
就比較不會經常當事後諸葛,告訴當事人當時應該如何如何,
也可以勇敢地、不預設立場地做自己,
照著自已的慣性去做該做的事,承擔造成的後果,
再進行相對應的檢討及調整。
希望有這樣的理解讓讀者對達成
「如如實實、自自在在」活著的生活態度,
能提供若干思考的角度。
◎結 語
套用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李政勳醫師團療格言的核心:
精神官能症病友康復的基礎是啟動改變的動機
(請參閱愛心會會刊36期,改變是憂鬱症病友邁向康復必修的功課),
亦即必須從改變的最小單位“念頭”開始。
綜觀上述唯識學八識運用的說明,
改變的動機在於起心動念的念頭,
念頭就是從第六意識的分別心開始。
首先從數量上的降低下手,
減少“比較”與“計較”的念頭,接著再提昇念頭的品質,
增加無我、利他、清淨的善念, 消除執著、自私、煩惱的惡念 ,
讓善的部分大於惡的部分,漸漸的達到不受念頭左右,
所謂的「念起念滅」, 以至於完全沒有念頭的階段。
至此第七意識的執著慣性也會完全改變,
進入了精神官能症成功期的關鍵
“性格和人生觀改變、產生利他思想”之境界!
*本文的順利完成特別感謝女兒孟樺幫忙製作這六張複雜的圖表
圖文轉載自:吳章安先生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