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禪 ─ 正念經行

2013062515:00




步向內心的安祥自在


禪是“禪那”的簡稱,梵文作Dhyāna
巴利文作Jh
āna
,英文譯作Zen。
本意是“思維修”,漢譯有“靜慮”、“思維修”等含意。




自唐代達摩東渡後,禪法開始在中國逐漸嶄露頭角,
歷經二祖、三祖直到六祖的弘化,
禪法最終得以在中國這片廣大的土地上傳播開來,
並成為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

在唐宋的禪宗裡,禪不僅僅是指“禪定”,
更是指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見地,甚至是修行本身。
此時此地,禪已和僧眾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成為一種活潑潑的、真切而平實的生活禪。

六祖惠能大師也在《壇經》裡說: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四祖道信大師曾對法融禪師說: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
不離汝心……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
……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
《五燈會元卷二》

這裡,禪不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
而且已經和諸如“真如、佛性、自性”
等佛教中常見的名相沒有了區別,
到了後世,禪師們則乾脆用
“這個”或“那個”來替代了。


“行”這個字,漢語裡的本義是“走路、行走”,
許慎《說文解說》:“行,人之步趨也。”
可見本意是步行。
《論語·述而》孔子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詩經》裡也有“行彼周行”、“我獨南行”
這樣的詩句。

另外,《古詩十九首》中的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以及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則是行走、遠行的意思。
我國禪堂裡有坐香、行香等禪規,
其中行香的 “行”就是步行的意思。



“步行禪”這個名詞,
是法國籍高僧一行禪師所提出來的,
屬於生活禪的一種。
1982年,一行禪師在法國南部建立梅村
(Plum Village),供大眾禪修。
“行禪”也稱作“經行”,以步行代替坐禪,
是佛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新的修行理念,
非常契合現代人的根基。
經過一行禪師多年提倡,已在世界很多國家,
特別是歐美等國家受到普遍歡迎,
目前在亞洲的日本、臺灣等地也有一定影響。

 



關於“步行禪”的方法,一行禪師在“行禪指南”
(原文刊載於《禪》1995年第四期)一文中說道:
“行禪的目的就是行禪本身,重要的是步行,
而非到達什麼目的地。
行禪也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其本身即是目的。
每一步都是生命,每一步都是平和與喜樂。”
(Peace is every step.)
行禪的關鍵是要時刻保持正念,清楚明白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的道理,當下解脫,直下承當,則必定得大自在。


一行禪師進而開示說:
“正念的經行是體驗實相的妙法。每一步的邁出,
都蘊含無限,妙不可言。”
如果我們真的能夠以正念經行,
“以尊貴、平靜與安適的心情向前直行,”
“當下便常樂我淨,一切圓滿。”(同上)

 



所以在現代歷史環境下,一行禪師的“步行禪”
方法很值得推廣,這是一種方便、直接的禪修法門,
是生活禪的一個殊勝途徑,
對於弘揚佛法,指導禪修,良多裨益。
尤其是忙碌的現代人,
每天如果能抽空或是在上下班的路途,
真正好好享受活在當下,安步當車的樂趣。
參閱:
行禪要旨 Plum Village



 


Peace is every s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