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學靜坐?

2024092708:30


為何要學靜坐?  

佛法的真理很深廣,當中使大眾最受益的就是止觀法門。
所謂「止」就是止心不動,用一種方法把妄想停止下來。

有了止,必須還有「觀」,
觀是指我們這念心要清楚要明白。

在《小止觀》裏講:
「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結就是我們的心結,我們的心因執著、攀緣而起煩惱,
因煩惱而成垢,由垢而成結,成為眾生生死的根本。

要想解除心結,必須要修止修觀,
「止」是降伏心結的第一個法門。

降伏了以後,還要斷煩惱,
這念心要開悟要有慧解,必須要有觀行,
所以「觀」是策發神神通、智慧的解悟妙術。

總之,無論修任何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是「止、觀」。

念佛,是念佛止觀,
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會始終執著我念佛要往生西方。

往生西方是不錯,
但西方是一個果報,而念佛就是因中修止修觀,
把心止在一句佛號上面,這就是「止」,
「觀」是將心中的貪瞋癡等垢除掉,
這一念清淨心就是西方。

  「念佛」如果只知道止而不知道觀,
最多只是一個定境而已,所以進一步要了解,
除了把心靠在佛號上還要「觀」。

心靠在佛號上,不會想過去、不會想現在、不會想未來,
也不會想到財色名食睡,這就把妄想停「止」了,
而「觀」就是能念之心要清清楚楚,所念之佛要歷歷明明。

不但是念佛,持咒、誦經也是如此,
所以原來念佛也是止觀法門,
乃至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止觀法門來解釋。

  在因中修習名為止觀,在果上成就名為定慧。

《圓覺經》講:「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這世間上都是名利財色,為什麼是不清淨的?

因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名利財色當中。

可是這「無礙清淨慧」就不是名利財色,
而是解脫的智慧、無漏的智慧、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智慧,
所以它是清淨的。

要想達到清淨無礙智慧的境界,
都要從禪定當中產生出來,所以止觀是很重要的。

人就像一部車子,平時身體在動、心也在動,
因日積月累的磨損,最後車子終於壞掉。


人的身體也是一樣,
心天天在想名、利、財、色、事業、前途,
種種的計畫、想念,
想久了,心就會感覺到疲勞、感覺到累,
這就是所謂「心勞日拙」,
此亦是導致人們身體生病的病因所在。

心本來像清水一樣,
但被名、利、財、色等種種的妄想使之渾濁,
心沒有辦法寧靜,而起了很多波浪,就沒有清淨的智慧。

 

  若以靜坐修止觀的方式來
善調身、心,眼睛不看外面,兩眼內視,
以此能聽、能聞的這念心,往裡面收,保持這念心不動,
心靜下來,波浪就沒了,水也隨之清了,
清淨的智慧就顯現,這時就會感覺到身心清涼。

平時一天的疲勞,
也可因打坐個幾分鐘,而使身、心馬上恢復精神。

所以,靜坐禪修的意義,
即是藉由止觀法門,助益行者超凡入聖,
轉識成智,化迷為悟,
達到定心、淨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故事 Pin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