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1918-1992),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
9歲出家,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
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
開始拖缽行腳,尋師訪道。
1948年在森林中與20世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姜曼相遇,
獲得重要的啟發,改變了他的修行方法。
1954年回到家鄉烏汶省巴蓬森林,
追隨者日多,於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
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
頭陀行與禪定體驗,
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
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吸引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
其中包括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保羅.布里特(Paul Breiter),
阿瑪洛比丘(Ajahn Amaro),甘比羅比丘等。
著作:《森林中的法語》.......。
阿姜查是現代南傳佛教森林派的偉大行者,
早年受過完整的傳統僧侶教育,
通過最高級的正規佛學課程考試,但最後卻放棄學業,
選擇了森林苦行僧的方式來追求佛法上的證悟。
他的追隨者無數,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
他都能以適切的方式教導,時而嚴厲,時而風趣,直戳你心底深處。
早年受過完整的傳統僧侶教育,
通過最高級的正規佛學課程考試,但最後卻放棄學業,
選擇了森林苦行僧的方式來追求佛法上的證悟。
他的追隨者無數,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
他都能以適切的方式教導,時而嚴厲,時而風趣,直戳你心底深處。
阿姜查的教導,不強調任何形式的打坐,
而以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為主,他要我們明白,
死亡是無可逃避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訓練自己的心,安住於無為法中。
只有這樣解脫才是可能的。
阿姜查圓寂後,他的喪禮有一百萬人參加,
其中包括泰國國王與王后。
而他的法教,也隨著他眾多的西方弟子散播到世界各地。
人生的致命傷--------阿姜查
人生的致命傷之一,便是常用時間在自責,而不是用時間在成長。
接受別人之難,在於他們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自己的缺點。
只看到別人的過失,不審察自己的過失,是我們最大的無明習氣。
我們苦,是緣于自己的行為;我們苦,是因為我們賦事物以價值。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
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
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嬌誑、嫉妒等罪,
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