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要承受某些無法避免的痛苦,聖嚴法師曾在《空花水月》中提到:
「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那麼痛苦,
因為對於他來說,已沒有困難這回事,
能不以苦難為苦難,這就是真正的滅苦。
因此,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可以真正的離苦得樂。」
生活就像天氣一樣變幻莫測,有晴有雨,有風有霧。
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況且,
一帆風順的生活,就像是沒有顏色的畫面,蒼白枯燥。
等人年老的時候,回過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
開心的、傷心的,不都成了過眼雲煙嗎?
一路走過來,難免會有許多辛酸的淚水,難免會有許多歡樂的笑聲,
當一切成為過去,誰還記得曾經有多痛,曾經有多快樂。
佛印坐在船上正與蘇東坡把酒話禪,突然聽到有人大喊:
「有人落水了!」佛印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來。被救的原來是一位少婦。
佛印問:「你年紀輕輕,為什麼自尋短見呢?」
「我剛結婚三年,丈夫就拋棄了我,
孩子也死了,你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佛印又問:
「三年前你是怎麼過的?」
少婦的眼睛一亮:「那時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佛印問。「當然沒有。」少婦答。
「那你不過是被命運送回到三年前,現在你又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了。」
佛印說。
少婦揉了揉眼睛,恍如一場夢。她想了想,向佛印道過謝便走了。
以後,這位少婦再也沒有尋過短見。
三年前少婦是快樂的,三年中有丈夫和孩子的相伴,她也是幸福的;
而三年後一旦失去,卻陷入了痛苦的泥潭,不能自拔。
緣起緣滅,得到失去,都是一段經歷。
世人癡迷,三年前的快活猶在心中,卻難以抵消三年後的苦惱。
蘇軾曾在赤壁慨嘆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既是如此,又何苦執著?因為一切都將過去。
眾生苦苦尋求,就是為了離苦得樂,然而,什麼才是快樂的真正法門?
聖嚴法師憐憫眾生,替在苦海中沉浮的眾生開示:
「不要討厭壞境界,也不要貪求好現象,
只有不忮不求,才能無欠無賒,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緣起緣滅、得到失去、好或不好,都是生命的常態,然而這一切都將過去。
有時候,不妨以遊戲的心態面對,「遊戲」不是態度,而是一種心情。
逆境中要勇於承擔,切不可自暴自棄;
順境中要謙卑恭謹,切不可得意忘形,以心靈的常態對待生命就可以了。
作者:今酉
摘自:淡定,讓你心想事成/華文精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