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里森·馬登成功智慧思想全書
第1章 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 (1)
在所有的過錯中,我們最無法原諒的就是懶散。
勤勞的人會有各種幸運,懶惰的人則只有一種不幸。
要工作,要勤勞,勞作是最可靠的財富。
不要要由於僥倖取得一次收穫,便否認踏實苦幹是成就的基礎。
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須爬上樹。
世間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勞動而能夠得到的。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成功要依靠我們的努力去爭取
奧里森·馬登指出,許多人都談過他們是怎樣等待願望實現的。
他們耐心地坐著,等著運氣的到來。
實際上,這是一種不明智的態度。
他曾經引用哈得的故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哈得在夜總會演奏的時候,總是等著「好運氣」的到來,等待自己被發現。
哈得一直聽人說:
「只要堅持唱,賣力地唱,總有一天會有人給你送來運氣的!」
哈得一直等著好運氣,可它卻始終沒來。
後來他才開始明白過來,原來成功是個選擇,而不是什麼機遇。
哈得懂得了,創造未來最好的途徑就是發展自己。
他開始了一項自我發展的計劃,
他決定再也不去等好運氣了——他打算自己創造好運。
哈得面臨一個選擇,
他可以繼續等待自己的船回來,或者他可以游到海裡去找他的船。
哈得決定出海去找,他對這個決定非常開心,
因為他發現他的一些朋友們還站在碼頭上等著呢。
有一次,哈得正在一所高中演講,一位年輕的女士在一旁耐心地等待著,
直到他簽完名,開始對別的學生講話時,她才問:
「如果成功不到你這兒來,你怎麼辦?」
哈得回答說:「成功不到你這兒來,那你就到成功那兒去!」
有那麼一會兒,她似乎有點兒迷惑,接著她眼睛一亮,說道:
「你的意思是——我不應該等著成功!」
就在那一刻,哈得認識到,
很多人對於成功有個非常大的誤解,他們所受的教育是錯誤的。
大多數人認為,成功是一種偶然發生的事情,你是否成功全看你運氣如何。
其實,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我們做出了一個決定,
並且按照這個決定採取行動才獲得成功的。
我們必須做出決定,然後採取行動!有一句老話說:
「生活是件很有趣的事,如果除了最好的東西,
其餘的你全都拒絕接受,那麼你經常都會得到最好的!」
那天,這位年輕的女士帶著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離開了學校,
她再也不會去等待成功自己出現了,她會行動起來,去取得成功!
奧里森·馬登提醒我們,成功不是等來的,而是去取得的!
不要等著自己的船回來,跳進海裡,向著自己的船游去吧。
你會為自己所做的感到高興!
也許,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有無數的機會在等著你。
但是,每個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除非你緊緊地抓住它,並且加以利用。
成功有的時候是需要去冒險的,你必須花費你的時間和金錢為它冒險。
如果你不敢放手一搏,機會是不會光臨的。
只有當你樂於付出時間、金錢去承擔風險之時,機會才會出現在你面前。
機會不會光顧那些浪費時間、偷懶又閒散的人。
機會更多地去留意那些忙忙碌碌的人。
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渴望而拚命工作,而他們的努力使他們離成功更近了。
在現實的生活中,機會是屬於那些善於運用時間、
追求目標並且以踏實的工作實踐每一天的人。
那些浪費時間的人,過著悠閒懶惰的日子,就不能妄想走向成功。
當機會來臨之時,你必須快速的做出決斷並採取行動。
優柔寡斷很可能喪失時機,機會也永遠不會光顧你。
當你的目標一旦確定,你就以持續的動力去追擊目標,直到成功為止。
機會不會降臨到我們經常說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身上。
通往成功的路徑,處處是荊棘,雜草叢生,充滿了艱巨與辛酸。
很多人往往因為成功之路太艱辛,犧牲太大而放棄了。
但決心獲得成功的人,必須付出這巨大的代價。
堅毅的人,絕不輕言退卻。
競爭只會刺激他們,阻力與困難只能堅定他們成功的信念。
你如果沒有到達人生的最高目標,是因為你對眼前的成功滿足了。
要想達到成功的頂點,必須踏實地做好眼前的工作,
對於每一項工作都竭盡所能地去全力以赴。
你的工作就是你成功的基石。
充滿熱情、友善地對待它,那麼你就無需再為生活而擔憂了。
奧里森·馬登認為,從努力工作中走向成功是最有效的一種途徑!
你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接受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奧里森·馬登在生活中發現這樣一種現象:
大多數青年人對未能接受大學教育都深感遺憾,他們似乎認為,
未讀大學是他們事業前程的一大障礙。
為解決青年們的這種憂慮,
馬登講過一個連小學都沒讀完的男人奮鬥成功的故事。
他的家境赤貧,連父親去世後買棺材的錢都是鄰居親友湊齊的。
父親亡故後,母親在制傘工廠上班,每天工作10個小時,
下班後,還帶些按件計酬的工作回家做,一直忙到晚上11點。
在這種境遇中成長的他,少年時有一次參加附近教會舉辦的話劇演出,
他覺得很有趣,從而決心要學好演講,這次偶然的經驗,
成為他日後從政的契機,30歲時終於當選為紐約州議員。
但當時他尚欠缺履行議員職責的準備。
由於他的文化水平很低,所以,工作中碰到很多困難。
當他閱讀必須付諸表決的冗長而複雜的議案資料時,
他完全莫名其妙,有如面對一種難辨的文字一般。
再有,雖然他從未踏進森林一步,卻被選為森林法立法委員,
而從未跟銀行打過交道的他又被選為銀行法立法委員會的一員。
這不得不使他感到懊悔煩悶,真想辭職不幹。
但他終究未辭職,其原因乃是不願讓母親知道他無法勝任議員職務這件事。
面對此種困境,他沒有退卻,
他認識到不必為自己菲薄的知識而難過,只有發奮圖強才可以彌補一切。
他下定決心,每天學習16個小時,對一切問題都感興趣並加以鑽研。
不懈的努力終究使他從地方性政界要人變成全國性的政治家。
《紐約時報》曾盛讚他是紐約最受歡迎的公民。
這個不凡的人就是亞當·史密斯。
史密斯從不為自己的無知而傷悲不止,
而是努力自學,忘掉自己未上過小學的恥辱。
自學10年後,他已是紐約州政治事務的最高權威,獲得了無數的榮譽:
連選為4屆紐約州長,6所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都曾給這個小學都未畢業的男人贈與名譽學位。
奧里森·馬登通過亞當·史密斯的故事提醒我們:
每一個人都不必為自己沒受大學教育,或者有過某些過錯與損失而悲傷不止;
相反,你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接受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事情已經發生了,無論你怎樣悔恨和歎息都是沒有用的。
你唯一可做的是輕鬆愉快地接受它,更加努力地做好你該做的事。
相信運氣不過是個偷懶的藉口
奧里森·馬登在著作中寫道:「愛默生說:
『只有膚淺的人相信運氣。
堅強的人相信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事物皆有規則。』
要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播種,這比坐待好運從天而降可靠多了。」
曾經擔任英國航空部部長的比佛布魯克對
奧里森·馬登這一成功理念堅信不移,他認為努力才是最可靠的。
他講道:「我常警告追求成功的人,不要依賴運氣,
沒有任何想法比依賴運氣更愚蠢、更不切實際。
這個世界依循因果關係在運作,運氣可說是不存在的。
有時你以為某人成功得很僥倖,但他為成功付出的代價豈是你能體會的?」
當我們說自己相信運氣時,其實就是說我們相信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因素。
然而,如果有機會控制這些因素,
我們確信一定有人會拒絕這種一切操之在我的感覺。
因此,相信運氣不過是個偷懶的借口罷了。
有人認為,生在富豪之家比生在貧民區幸運。
實際上,這不是絕對的。
生在貧困家庭,也許必須加倍努力,而富豪子弟卻可能直往下坡走。
如果某人一生的血汗成果在意外中毀於一旦,我們自然會說他運氣不好;
但他沒有防範未然,是否該為自己的不幸負責呢?
又或者,這次打擊如能迫使他痛定思痛,東山再起,壞運之說就不可信了。
因此,奧里森·馬登提出:不要相信運氣。
生來就好運或生來運氣就不好,都是愚人的借口罷了。
許多好運是由勤勉和正確的判斷形成;
運氣不好,往往是不夠努力或觀察力不佳的結果。
賭徒是運氣的忠實信徒,他們必須靠手氣決定輸贏,
這樣的人生簡直是場夢魘,他們對前途永遠茫然,永遠無法掌握自己。
人生自有一套遊戲規則,技藝純熟的玩家當然比技藝生澀的人佔優勢。
成功的人多半實至名歸,而失敗者往往也是罪有應得。
奧里森·馬登說:「相信運氣遠不如相信你自己。」
如果一個年輕人相信運氣會從天而降,他就會不斷地拒絕各種機會,
因為那些機會都不夠好,他所要的是大名大利、高職位,他不屑從基層起步。
我們可以想像,不久人們便懶得給他任何機會了,
而他一生很可能就這樣耗掉。
一味相信運氣,使這個年輕人喪失許多機會。
真正想成功的人,會把運氣撇在一邊,
抓住機會,不放過任何讓他成功的可能。
他不會等待運氣護送他走向成功,而會努力換取更多成功的機會。
他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判斷失誤而犯錯,
但是只要肯從錯誤中學習,等他逐漸成熟後,就會成功。
真正想成功的人,不會只是坐下來怨天尤人,埋怨運氣不佳。
他會檢討自己,再接再厲。
人們多半對運氣都採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不是有人具有第六感嗎?
不是有人未卜先知嗎?他們可以預測股市的漲跌,
可以斷定一個人的福禍,
這些人也許可以告訴你是否會成功,或者如何成功。
別相信他們,他們不過是善於掌握人類的心理罷了。
從商和從政的人往往奇招百出,讓人目不暇給,
然而他們私底下費了多少工夫,一般人並不瞭解。
一項新產品的問世,事前需要經過極周密的市場調查,它的成功絕非偶然;
一個政治人物的新政訴求,也是長時間明查暗訪後,才歸納出民意來。
靈感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無數愚者用盡心思而迸出來的火花。
很多人預測成真時,總是謙遜地說:「運氣真好。」
但我們應該知道,經驗與判斷力才是他們的利器。
坐待運氣的人,往往以空虛或災難臨頭收場。
他們也許會在因緣際會中暴起,但這種繁華很容易變成過眼雲煙。
大起大落的人,通常就是最相信運氣的人。
勤勉與判斷力強的人沒有暴起暴跌的危險,
他們的成功是持久而可靠的。
年輕人常懷夢想,這點無可厚非,
但如果把夢想轉變成對好運的期盼,就與成功背道而馳了。
只有努力與多動腦筋才是最可靠的。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多數情緒低落、不能適應環境者,
皆因無自知之明,他們自恨福淺,又處處要和別人相比,
總是夢想如果能有別人的機緣,便將如何如何。
固然,人人都能找出充分理由不滿自己的遭遇。
然而,歷史上最激勵人的成功事蹟,多半是身有缺陷、境遇困難,
但視之為生命的嘲弄、勇往直前不為之所困的人譜寫的。
挪威知名小提琴家布爾有一次在巴黎舉行演奏會,
一曲未終,一根弦忽然斷掉。
他不動聲色,繼續用三根弦奏完全曲。
這就是人生——一根弦折斷,就用其餘三根奏完全曲。
相傳,蘇格蘭軍隊當年在西班牙與回教徒作戰時,
把故王布魯斯的心拋在陣前,
然後全軍奮起搶奪,擊敗敵人。這就是前進的方法。
奧里森·馬登建議我們:
掌握你的生命,抱定某種理想或希望,
全力以赴,使自己的生活能配合一個目標。
有許多人庸庸碌碌,默默以終,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人生自有天定,從沒想到可以創造人生。
「事實是,人生存在世上,那是天定;
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生活,
使它朝著自己的計劃和目標奮進,這樣就成了人生。」
傑出者往往願意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奧里森·馬登說:「那些偉人所達到的高度和巔峰,
並不是在突然間一蹴可及的,
當他們的同伴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中時,
他們還在深夜的孤燈下苦苦奮鬥。」
《奧里森·馬登成功智慧思想全書》
下週三同一時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