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禪跟觀禪間的明顯差異

2016110108:30
Early 16th century,  Central Tibet, Mahasiddha Kanha, gilt beaten sheet copper with gold paint, pigments, stone inlay, private collection

8976-Mahasiddha-Avadhutipa

止禪跟觀禪間的明顯差異

清楚的理解寂止禪與觀禪對禪修者是很重要的。
在《Dasuttara Suttta》(長部最後一經開示)中,舍利弗說:
「有兩個狀態它們是真實的法,真實的現象,必須修習。」
巴利是「dve dhamma bhavetabba」,譯文是「那兩個法應被開展」。
它們是 samatho ca vipassana ca - 奢摩他(寂止禪)與毗婆舍那(觀禪)。
這個開展被稱為數數修習、培育(bhavana,cultivation),
就是我們常用的辭彙-禪修。

當我們嘗試著去教初學者禪修,我們必須讓他們了解的第一件事是正念。
只有那樣我們才能進行說明寂止禪與觀禪間禪修的差異點。

■ 以正念來區別正定與邪定

有很明顯的理由,為什麼禪師們會那麼不屈不撓,要禪修者修毗婆舍那。
不管你修習寂止禪或觀禪,你都需要有很強的正念基礎。
沒有強固的基礎,可能會修錯、入邪定。
這意味著,有人可能沒有正念地專注著。
這個經常出現在修純寂止禪業處,在那方面是不太強調正念。
譬如說,當他們試著做觀想,他們可能一心一意要專注,觀想目標。
後果是可能會得很嚴重的頭痛,像偏頭痛那樣。

頭痛也可能會發生在毗婆舍那禪修。
住在禪修營幾個星期或者甚至幾個月,定力培育相當強了。
如果沒有正念,這些類似偏頭痛的壓力,頭部的壓迫會增強,也會持續很久。
這其實是一種壓力。它是有可能會變很糟糕。
那就是為什麼在我們認真進入寂止禪或觀禪的禪修前,
我們必須對正念有個清楚的理解,那我們才會知道,
我們的修行是否朝著正確的方面進行。
否則我們可能只是開展定力,心變得更緊,壓力更重,就會出現幻覺。
當太過頭了,恐怕就很難以矯正了。

正念是一種清明的覺知狀態,不迷糊,不糊塗,一切在掌握中。
因此,甚至當痛出現,心並不受困擾,心能保持平和。
當問到你所觀照目標的特性,你可以清楚地跟別人敘述你的觀照。
因此在區別正定與邪定上,正念是很重要的。

■ 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既然你知道正定是有正念的定力,邪定是沒有正念的,
讓我們繼續來理解寂止禪與觀禪的差異。

奢摩他(samatha)這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寂止,
毗婆舍那(vipassana)指內觀(洞察力)或是理解、智慧。
當我們只講奢摩他或毗婆舍那,我們通常指的是正定。
這指禪支心一境性,以正念生起。
並不偏執,不生氣,沒有貪心,有的是清楚地覺知。
心一境性,清明地覺知。
在每一個剎那的經驗上,那裡有的就是這個一境性,
清楚地覺知,那我們稱它為奢摩他,寂止。

內觀禪覺知較敏銳,是種徹底的覺知,從它可以證入真實法,獲得智慧。
你很清楚地知道你所經驗到的是什麼。
如果你想要的話,你可以解釋說明經驗的性質。

■ 奢摩他禪修與毗婆舍那禪修

奢摩他禪修或毗婆舍那禪修,這個辭彙並不是指一刻間。
它們指的是在一整段期間中的一連串經驗。
這個也意味著一連串的結果。
因為它的持續性,培育心理狀態的生起。
這是說,如果你修寂止禪,深度的心意識集中狀態會生起。
我們稱它為安止或禪那(jhanas)。
修習毗婆舍那,深層的智慧會生起。
我們稱它們為內觀觀智或者智慧(ñanas)。
寂止禪與觀禪禪修,在修行經驗上,有它們的共同點。
雖然某些經驗是類似的,重要的是要考慮清楚你要走的方向,
或是這兩種禪修,哪個是你要修習的呢?
這兩種禪修中,要是有一門被特別深入地修練,
會對這個類型的禪法,經常生起顯著的禪修經驗。

對寂止禪與觀禪的禪修經驗有些輔助性的理解,
我們知道這兩類禪觀的性質,
我們也可以理解,在個別禪法上的進展會有多深。
這個很重要,因為當我們開展止禪或內觀智慧禪,
應該要有一個清楚的視野,我們是要往哪裡走。

否則,錯誤的理解、邪見、瞎摸以及沒必要的遲延,
都有可能發生,造成許多困擾。
對初學者而言,
不是很容易就可以說的清楚,你究竟在哪一個跑道上進展。
其實,這個對進階的禪修者也是一樣的。
初學要掌握住基本技巧。只有當他們懂了,
那練習跟禪修指示背後的原理才會被理解,
你就可以更有信心地走下去,獲得更深層次的經驗。

■ 寂止禪禪修的進展

在這裡更細部的說明,寂止禪和觀禪的性質差異。
寂止禪禪修的目標是一種概念法。
一種觀念。相關的集中心,要不是近行定就是安止定。
某些特定的止禪業處,目標是非常清楚明確的。
譬如觀想的技巧,就像是色遍。你觀看著光。你觀看著顏色。
有時有些人更深入,去觀想佛、菩薩、梵天…等等。
這些是非常清楚明確的止禪目標,因為它們是概念。
你嘗試著閉著眼睛,在心中創造一個相,(心眼浮現)一個光盤。
當你的定力夠強,閉著眼睛,你真的可以看到你的心的創作,就好像真的光一樣。
甚至當你張開眼睛,造出光,你可以看到它就在你面前。
很清楚,那是你的心造出來的。
這是對概念目標非常簡單,而且清楚的譬喻。
其他明確型的止禪修法,就是那些要使用文字的。
譬如念咒(mantra)或誦經。很清楚的,這些稱為文字概念。
你或許會去想,那些到底是什麼意思,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你的經驗。
因此這些目標是被創造出來的,你自己想出來的。有點像是幻想。

這些寂止禪目標的創造,在禪修初期就開始了。
以光遍為例。起初你要張眼,看著放在你面前的實體光盤來修。
這個稱為預備相(遍作相)。
接著你閉上眼睛,努力觀想那個光。這個觀想出來的影像稱取相。

以正念,很有耐心的來做這個,然後心會捨離其他目標。
過一陣子,你就聽不到任何聲音了。
再過一會兒,你甚至會忘了你自己身體的形狀。
整個世界存在的就只有那圈光。

當定力還不太穩的時候,光會晃動。
它可能會有些心像在裡面。
這個顯示出,雖然你認為你沒有在打妄想,
你的心還是搖曳、波動著。
到某個程度,那時光完全純淨,非常亮。
所有的東西都忘記了,身體、聲音、你人在哪裡?
甚至你是誰?你只知道,心專注在光上,那一個點上,不會去思考任何事務。
會有很多喜樂,很多光,但是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階段叫做近行定。

這個階段非常接近安止,心非常純淨,光非常地亮,
像玻璃一樣半透明的,心好像就是光,光好像就是心。
這個就對了,因為光是心創造出來的。
這個稱為似相。當人們見到天人也是這樣。

有時他們見到了菩薩和類似的目標。
影像會(透光)變得像玻璃一樣。
當他們見到佛,也是透光的。
因為心力高度的專注,心就像是佛,佛就是心。
那是心的一種非常純淨狀態。
麼地純淨,你會覺得你的身體就在那個佛像裡面。
接著心就安止了,沈進禪相裡。

讀過《阿毗達摩》,你會懂這個是安止定。
這個是指心和目標合而為一。
在這段時間,沒有其他的思考過程(心路)發生。
那個意味著,在這段時間你好像是整個睡了。
你沈入一種狀態,好像什麼也不知道了。

是當你出定,你知道安止的時候,
你的心很純淨,它那時候你只跟所緣的光在一起。

止禪禪修,心變得愈來愈平穩,
愈來愈寧靜,愈來愈平和,煩惱離的遠遠的。
這些止禪開展出來的(心意識)狀態,
像是半睡,但它是比睡眠還深邃些。
不過,你知道你並不是在睡覺。

譬如,大清早第一支香,心很平穩、平和。
有時你可以觀照腹部上、下兩、三個小時,也沒什麼問題。
但你沒有辦法清楚地描述每個時刻的腹部上、下是怎麼進行的。
你只會說:「那支香很平穩、平和,肚子只是上上下下的動,
很輕,很慢,很棒的一支香。」那你就執著了。
你會想再來一次。如果你無法好好集中注意力,你就會抱怨:
「現在很難禪修,很糟糕,一堆痛。」
我會說:「很好,很好。」你會問:「那怎麼會呢?」
過了這麼些時間,當你認為你的禪修不怎麼樣,我說好來鼓勵你。
如果有人開始修毗婆舍那,
覺得很平穩、寧靜,那它絕不會是好現象,執取會生起。

有些人認為他們證得了行捨智,
對一切造作持平等心的智慧,
這階段的觀智就在道智-果智(開悟)之前。
但是,他們無法描述的跟之前的內觀智慧一樣地好。
這個是卡在專注。因此要很小心,我們是怎麼樣地進行禪修的。

■ 安那般那念(觀出入息)

有些目標可以用在止禪和觀禪禪修上。
安般念的目標就是其中之一,它觀鼻尖的出入息。
很多人常問:「專注在鼻息(或人中)的安般念是止禪還是觀禪?」
安般可以是止禪也可以是觀禪。這要依你專注的方法而定。
在開始的時候,準備相(遍作相)可以是止禪,
也可以是觀禪的目標,它是混著的。
當你開始數息,它就偏止禪。
但是那裡仍然可以察覺氣息的覺受。

觀禪目標跟止禪不一樣,是真實法。
它們不是心造作出來的,你不需要去想像它。
它們的出現是一種自然的發生,是心理及物質的過程。
當你更清楚的看到了這些過程,無常、苦、無我,
這三共相,也會變得更清楚。
這些為心理及物質過程的深層部分。

所以當你進行安般念,專注在鼻尖呼吸,
這些身心過程經常被體驗為感受,
它們並不強烈,那毗婆舍那的目標就還沒被奠定好。
我觀察過很多禪修者,他們的心傾向於止禪。
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什麼是毗婆舍那。
第二,因為毗婆舍那比較難,痛覺較多,目標混亂。
所以心自然地就傾向那平穩的、平和的,
傾向那些人們經常理解的禪修方式,換句話說就是修定。
他們認為:當他們專注在那個目標一段長時間,他們就坐得很不錯。
鼻息的目標,當你能保持著,它是柔軟、愉悅的,因此心就傾向止禪。

我並不是在說止禪不好。
如果你做的來的話,止禪本身是很好。
問題是,如果你要內觀智慧,那你就要能夠分辨差異。

■ 安般念目標的進展

當安般修得有進展,你的修法是止禪還是觀禪,
其中有一個會變得更清楚、更明顯。
有時兩種禪觀不時會斷斷續續的出現。
這依禪修者心的傾向而異。
但是,如我說過的,多數人都傾向止禪。
以下的是止禪安般目標的進程。
起初要數入息與出息,(入-出)1,(入-出)2,(入-出)3……等。
或者,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來數。
當心達一境性,你會忘掉你身體的形狀、你在哪裡,
會有的只有感受,鼻息的出入觸點會變得更清楚。

因為你的心傾向平和及一境性,心會開展出止禪的目標。
這個指的是概念化的目標。
它是由心開展出來的,一個禪相,一種心理的經驗。
有些人會覺得它像個棉花球,
有些則覺得像是很輕的羽毛,在風中飄搖。
仍有些人會說它像微微的白光,閃爍不定等等。
這些都是氣息的概念化的目標。

起初禪向會移動或跳動,因為它移動不已,
這個經常被誤認為是毗婆舍那的目標。
但是在這裡,它並不是個毗婆舍那的目標。
止禪的目標初期會移動、變化的。
但是不可用毗婆舍那的目標來理解,觀禪目標剎那剎那,遷遷變變。
當你的定力愈有進展,禪相會更為靜止、更細直到它不再移動。
在那一刻,影像會全然純淨,
直到安止定出現,心會沈進目標,跟目標合而為一。

因為定支較顯著,起初的安止好像不太清楚,
禪修者本身不太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事,特別是那些快手們。
但是當你對定力有點技巧,止禪目標的進展會很明顯。
一個常入禪那的人,應該能夠非常清楚地描繪止禪目標的進展,
氣息如何形成禪相,它是怎麼變微細、更微細的直到進入安止之前。

從這樣的敘述,我們可以判斷是否這個人已經入深定了。
如果禪修者無法清楚地描述它,
他可能只是進入一種平和的狀態,
某些平靜的三昧,或者甚至是睡著了。
譬如,禪修者可能觀出入息,進息及出息,進出、進出,
突然間他發現他不知自己置身於何處,醒過來並思考著,
「喔!真好,真是平靜啊!」但是它可能只是熟睡過去。
或者他可能剛剛開展了樂禪支,樂過頭了,把自己吞掉了。
所以他的目標跟定力的進程都不明顯。

這個可以在毗婆舍那禪修者裡頭看到,因為他們有些人偏向修定,禪那。
但是還不算那麼多。
有個案例:那個禪修者修觀禪,修的不錯,他常會見光。
因為他修觀禪,我們並不鼓勵他停留在光中,
他必須觀「看見、看見,」,「光、光」,
當光太過強,他必須要張開眼。
光,它仍然與觀禪禪修目標一起開展,不斷地出現。
他有次描述:「光出現,並且變得很微細,像一張圓形的網,
像是蜘蛛網,但它整個是光形成的,並且非常很透明。
之後,心好像一隻蒼蠅,
以難以置信的的速度,飛啊飛進去光網的正中央。
當我在網中,它自己收縮,
把我的心包起來,我就進入完全無意識狀態。」
當他醒過來,他覺得非常平靜詳和。

對目標以及定力的開展,這樣的描述是很清楚的敘述了禪修過程。
當你只輕描淡寫說在深定中,
心變得很平穩、很清明,這只是一個很概括的描述。
只有當你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你才能精確的描述它是如何的平穩、清明。
並且從這樣的描述,我們才能知道,它究竟是真正的深定呢?
或者甚至於只是個幻想?
不管是慈心禪(四梵住之一)、安般、或觀想,
止禪的業處目標大體上會有類似的進展,這個是寂止禪的特徵。

■ 毗婆舍那禪修目標的進展

毗婆舍那禪修目標的進展是很不相同的。
在初期,它的進展並不快。因此,多半先修點定力。
因此,修觀禪初期的經驗,跟修止禪的初期經驗其實是很像的。
但是,禪修者開始時,就已被告知、被教導毗婆舍那禪修的方法,
不會只是心繫一緣,是要去看過程,不是觀想。

可是還是會有人進入觀想。
譬如,當他們觀照「坐、觸,坐、觸,」,
有人就開始觀想身體的形狀。
他們可以看到自己坐在那裡。
那個跟毗婆舍那無關,那個是觀想的過程。
有些人觀他們腹部的上、下移動,最後觀出個腹部形狀。
他們見到一條長線上上、下下移動。
有時它出現時像個圓球一樣。
過一會,那個球甚至會有顏色。
在這個地方,有些人會執著概念法,結果以修止禪的方式收場。

有些人經行時非常注意他的腳指頭、他的腳後跟、
他的膝蓋,他們偏向觀看腳的形狀。
這個不是毗婆舍那禪修。
毗婆舍那是純身心過程的經驗。

譬如,當我們觀「坐、觸」,
你不要去看身體的形狀、手啊、腳啊或者是頭,
你要觀照的是那個感受,
它們組成你的坐姿。你去經驗那純然的感官覺知。

「觸」跟感受身體表面接觸點有關。
最明顯的是在臀部位置,或者腳壓在地板的位置點。
「坐」跟內部的驅力有關,脊椎、腰、肩等部位的一種強烈力量,
這些部位維持坐姿正直。
它是種堅實感。有些人會覺得它像是種從背後推過來的力道。
當你「坐,觸」觀得深入了,你
就分不清是外來表面的、或是身體內部的驅力了,
因為他們只是覺受,那「內部」或是「外來」則是概念。
純然的感官覺受,沒有形狀留待。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理解這個目標純粹是究竟法。
這些目標剎那剎那地生滅,與止禪目標大異其趣。
也就是說,這時刻是像這樣,那下一刻會是全然不同的光景,
再下一個時刻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風光。
換句話說,它是種過程,不斷的轉變,
如潮水流動,生生滅滅,念念遷遷。
接著三共相變得明顯,痛也變得很顯著。
因為這樣,毗婆舍那禪修的定力就不能那麼快速的開展。
所緣的目標不斷地變動著,痛則老是出現。
但是我們必須培育這類型的定力,因為對內觀禪而言,它是很殊勝的。
這種定力是無法從止禪禪修中獲得的。

你必須要理解,內觀智慧的生起,
基本上它是某類意識及定力的生起。
那就是為什麼某些人修過止禪,被禪師要求,
在觀禪禪修期間,必須把止禪完全放下,這就是原因之一。
這並不是對止禪禪修有偏見。
這是因為他們必須學會觀禪禪修定力的殊勝方法。

如果有人曾學過相當的安般念,
被要求來觀腹部上、下,他或她通常並不歡喜。
因為腹部上、下有時很粗,有時你只觀到腹部「卡住的感覺」。
有時腹部只有繃緊、硬的感覺。
過後會有一堆痛到處猖獗。
然後,因為心不能抓緊注意力,就開始妄念紛飛。
因此,這類禪修者多半不喜歡那樣,他們會說:
「我退步了。我的禪修愈來愈差。我不適合學毗婆舍那。」
最後逃回去修止禪,說:「這個好,平穩、寧靜。」
因此內觀智慧不再生起,遑論進步。

要把心繫縛在身心過程的觀照。
當痛生起,你必須觀痛。
沒有哪種毗婆舍那,沒有痛在。
在佛陀時代,很多人先學止禪,之後很快證悟道智果智。

在佛教經典中,你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案例。
這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的容易。
通常是要先開展觀禪特殊的定力。
那就是為什麼,當痛生起,你就要觀它。
然後,你從中學會觀照身心過程的特性。

心必須清明、開放,不存一絲概念。
心要很快,而且要清楚,要逮住每個現象(及其變化)。
這種能力並不是意外地出現的,或者只是你想要,它就出現。
它必須要被培育、開展。就像打回力球一樣。
回力球是種很快速的運動。
在你弄清楚前,你擊中球,它又彈回到你身上。
你可能會弄傷自己。
當初學者擊出球,他們並不知道,球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你必須要開展所需的技巧。

相同的,毗婆舍那的目標變動非常快。
正念要培育到非常快、非常靈活的層次,
並且要清明,直到你可以跟上所有的目標的生滅。
你必須觀照那麼多個不同的目標,
腹部的上、下,還有痛、接著是念頭,
接著這個,接著那個,滔滔不絕。
有時會有很多苦受。
有些人稱毗婆舍那為「痛苦的禪法」,認為它很難練。

但是當你通通經驗過這些歷程,
心會變得很平穩,能夠跟上時時刻刻變動的目標。
你就可以經驗到心進入目標,沈進腹部上、下,
觀照所有不同的覺受,痛等等。
感觀覺受可以是很清楚、很強烈,但是心要保持平靜。
當你持續觀照下去,三共相會變得更清楚。
那些不同層次的內觀智慧,也不過於清楚、更清楚的體證真實法,
身心過程以及三共相的特性。
當你內觀智慧有進展,毗婆舍那的定力也會有進展。
當你達成這種狀態,心就不再那麼容易地跑到止禪的修法。
除非是那些有意向(轉修止禪)的人。
甚至那時,如果光生起,你觀照它,它會很快就消失。
加上內觀智慧非常清楚的出現,你很明白心正朝向毗婆舍那的方向運轉。
當沒有很清楚的內觀智慧生起,就不清楚心是否朝毗婆舍那的方向進行。
心可能仍到處晃,追逐這個或那個。

在這個世界上,你會發現較多修止禪的。
毗婆舍那的經驗並不是很常見。
譬如,第一內觀觀智,名色分別智。
當經行時,這個觀智生起的非常清楚,比禪坐還清楚。
還在第一觀智,初學的人正念還不夠敏銳。
因為剛開始學的人喜歡安穩,他們靜坐多半會朝止禪的修法。
另一方面,經行對身心過程及目標較清楚,
觀照著看見及感官覺受,種種他們在經行過程中所經驗的現象。
當動機生起時,也要觀照它。
這樣一來,敏銳的覺知,很清楚地區分出身心過程。
因此,以著經驗你會知道,
有這樣的內觀智慧,才會有這樣的體驗。
第一觀智是基礎,其他內觀智慧才能後繼生起。

有些人說:「喔!我們很快經歷過大多數的觀智,只剩最後幾個了。」
我會說:「你在做夢!」通常當我聽到這種說法,我會問他們正念是什麼啊?
有時,他們還真的不清楚什麼是正念。
他們的正念及定力都不敏銳。
那怎麼會有可能在觀智上飛速進步呢?
這就好像是一個沒辦法使用正規文法講話的人,
聲稱他是個英語教授。
我不會相信能有這種事的。
跟觀智同時出現的正念,必須是要很敏銳、很清明、徹頭徹尾。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知,
這個人是朝毗婆舍那的方向發展。

所以,該知道的最重要事是:
不要過於執著一、兩個不尋常的禪修經驗。
不管你先培育念力或定力,
較重要的是要有個強而有力的正念或定力為基礎。

■ 摘要

在此是我們所論及部份的摘要:
不管我們為智慧修毗婆舍那,或者為寂靜而修止禪,
要確認我們要一步一步的做對來。
要這麼做的話,通常就要去參加密集禪修。

若是止禪,要記得我們必須要開展到夠強的地步,
來做為學習內觀禪法的基礎。
這意味著,在我們改修內觀之前,定力要夠強、夠敏銳、容易保持。
在我們開展到某個程度前,學止禪要花上相當的時間。
否則的話,它並不值回你禪修的目的。

最後,我們必須轉修毗婆舍那內觀智慧禪。
當我們修學觀禪,就要把止禪全部放下,
此時此刻,我們正在全面的開展毗婆舍那。

否則心會不斷跑回去修定。
在培育毗婆舍那的定力時,我們必須面對許多的痛及不舒服。

某些人有強烈的煩惱習氣,
為了讓毗婆舍那能有效益,他們最好要先修點止禪。
從我本身的經驗,馬來西亞的禪修學員多半是不需要的。

我們仍然不能夠忽略禪修前的準備,就是四護衛禪:
做兩分鐘佛隨念,兩分鐘慈心觀,兩分鐘不淨觀,兩分鐘死隨念。
如果我們花點時間,每天在禪修前做個十分鐘或二十分鐘四護衛禪,
養成習慣,它們對我們的修行相當有幫助。特別是在日常生活。

在密集禪修時,四護衛禪就不是這麼地有關,
因為在密集禪修,純粹內觀禪修所達到的定力已經夠強。
你如果轉向致力於四護衛禪,那你反而會有較弱的定力。
但是在日常生活,心動盪不安,
這些護衛禪是很重要的,能保持修行到相當的程度。


原作者: Venerable Sujiva,金如是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