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法身(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

2017030612:30

 南懷瑾老師:
什麽是法身(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

 



重點摘錄:

1.佛法的代號很多,佛、如來、菩提、般若、法身等等,都代表了那個本體。

2.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沒有宗教的形式,沒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
佛就是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一切眾生,只要覺悟了就是佛。

3.那個本體也叫如來,它沒有來也沒有去,它沒有動也沒有靜。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個智慧就叫般若,這個大的境界就叫涅槃。

4.真正修行就是要找這個東西。
本體是無形無相的,無所在無所不在,你怎麼能抓得住那個本體呢?
你怎麼去求證那個本體呢?修行就是要找回法身成佛,那才是大成就。
我們生命的本體、清淨法身本來如此,從來沒有動過。

5.拿宗教哲學來講,這就是宇宙的第一因、初因、最基本的東西,
你叫它神也好,阿拉也好,總之它就是那個東西。

6.一切唯心所造,只要心放下了,就接近那個本體了。
所以佛在《楞嚴經》中,開頭就告訴阿難:
「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
你即使現在得到了各種三昧,各種定境,甚至你可以放光動地,
那也不過是心理思想功能的一種變態,不是真的。

7.龍樹菩薩怎麼講本體呢?
他寫了一部《中觀論》講
「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斷不常」、「不一不異」。

8.《大乘起信論》講了兩樣東西:
妄想與真如。悟道的人說:「涅槃生死等空花。」

9.法身,就在我們身體上,能把這個找到了,才是悟道。
真正瞭解我們的生命不是這個肉身,
也就是悟道,見法身,見空性,見自性,見實相。

10.宣化上人講述---幻化空身即法身者:
謂即此幻化空身內,即具有法身,非向空身外,更覓法身也。
法身者何?本無形相,故曰法身覺了無一物:
乃本源自性天真之佛爾,故曰本源自性天真佛。






● 南懷瑾老師:什麽是法身——從現象認識本體

這次的課的緣起,主要是因為許多西方人迷信密宗,
結果都走了岔路,包卓立為了幫助他們,提出來研究實驗做功夫這個課題。
那麼佛法到底是什麼呢?在中國文字中,佛法的代號很多,
佛、如來、菩提、般若、法身等等,這些名詞都代表了那個東西。

用現代的觀念來解釋,佛就是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
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一切眾生,只要覺悟了就是佛,
因此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沒有宗教的形式,沒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
那個本體也叫如來,它沒有來也沒有去,它沒有動也沒有靜。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個智慧就叫般若,這個大的境界就叫涅槃。
所以追求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本,才是佛法的真義。
拿宗教哲學來講,這就是宇宙的第一因、初因、最基本的東西,
你叫它神也好,阿拉也好,總之它就是那個東西。
用西方哲學的語言,這屬於本體論。這是你們首先要了解的。
所以真正修行就是要找這個東西。
按佛學名詞來講,成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就是體(本體),沒有形相。
報身是本體的顯現,有形相。
報身也叫報應身,有善報、惡報、不善不惡報。
成佛得法身的人,為度眾生而重新來到世間
或者其他眾生的世界,那個叫應化身。
所謂應化,就是因有所「感」而有所「應」的意思。
好比說你們有問題問我,我就講了這個課,這也是應化。
化身是一個變化的作用,所以中國人講佛有千百億化身。
修行就是要找回法身成佛,那才是大成就。

佛法本來是破除一切迷信,破除一切偶像崇拜,一切究竟皆空。
但是到了後期,佛法受到釋迦牟尼以前就存在的,
多神印度文化的影響而有了很大變化。
印度人崇拜很多神,有很多密法和修持方法,龍樹菩薩等,
把這些各種各樣的修法系統化,像灌香腸一樣融於佛法之中,
根據這個新的教法,毗盧遮那佛代表了法身佛,是本體,一切佛,
包括釋迦牟尼佛,包括阿彌陀佛,
乃至一切眾生一切萬有,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
它的報身是色界天的盧舍那佛。從這裡產生了後來的密宗。
化身代表了變化,變化就 是輪回,變化就是一定是無常,不是永恆。
中國道家把這個宇宙萬有叫作造化,也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我們人類,自卵子受精後,就根據父母的遺傳基因不斷生長變化,
我們隨時都在生長,我們隨時也都在死亡。
我們靠食物、水、空氣、日光等生存,我們變化萬物,萬物也變化我們。

中國唐朝有一位年輕的道家神仙,名叫譚峭,
他寫了一本書,叫《化書》,用我國當時所了解的物理原理,
講解了宇宙的造化作用。
他認為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大的化學鍋爐,
我們的生命不過是鍋爐裡的一分子,隨時都在與其它分子互相變化。
他說:
摶空為塊,見塊而不見空;
粉塊為空,見空而不見塊。
把虛空捏攏來就變成塊,等於說我們生命從虛空中來,
但是一旦基因精蟲卵子變成了人,我們見塊(見人)而不見空了;
不過,當我們把這塊物質的東西打碎變成了虛空,我們就見空不見塊了。
這個宇宙一切萬有都在變化之中,沒有停留,沒有永恆,一切無常。
在變化的就是那個本體法身的功能,它是無相、無聲的,看不見也摸不著。

從現象認識本體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如何瞭解那個本體的功能呢?
我們是通過本體功能變化
所帶來的有形有相的現象來認識本體,認識法身與化身的關係。
就像我們剛才引用的譚峭的話,不管我們見的是空還是塊,
都是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有形有相,這個現象就是報身。
其實就是那麼一個東西在三個層面上輪轉。
這是顯教、密宗、道家的大原則,你們不要被一些宗教的外形迷惑了。
就像人,變成白人的樣子,看上去就是白人,
變成黃皮膚,看上去就是東方人的樣子,
其實都是一個東西變的,不要因為樣子不同你就不認識了。
話雖如此講,但本體是無形無相的,無所在無所不在,
你怎麼能抓得住那個本體呢?你怎麼去求證那個本體呢?
所以釋迦牟尼佛到最後傳禪宗法門的時候沒有講話,
只是拿著花微笑了一下就講完了。
這就是禪宗的教法,當時大家都不懂,
只有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懂了,佛也知道了,這就是禪宗有名的「拈花微笑」。
換句話說,我們生命的本體、清淨法身本來如此,從來沒有動過。

禪宗祖師們走的路線是「直取無上菩提」。
本體掌握以後,還要留個舍利子作什麼呢?
身體發光等等,這些也都不過是狗屁事情。
輪回死亡都沒有什麼可怕了,死與生不過是昨天與今天,
進房間與出房間一樣普通,本體從來就沒有動過,
生死涅槃一切皆空。這是禪宗的路線。
龍樹菩薩怎麼講本體呢?他寫了一部《中觀論》,
裡面講了有名的中觀「八不」,也叫中觀正見:
「不生不滅」,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
「不去不來」,「不斷不常」,「不一不異」,
不是一元論也不是多元論,也沒有兩樣,
其實仔細講起來不止八個啦,比如說不善與不惡,不空也不有,等等。
有了這個正見,什麼功夫啦、妄想啦,一概放下就是了。
所以《大乘起信論》講了兩樣東西:妄想與真如。
沒有妄想了就是那個東西,起了妄想了,本體就動了。
就像水,起了波浪就不是水了,
但是波浪是水做的,等波浪沒有了,還是回歸到水。
成功了以後還會不會死呢?當然還是會死,會不會生呢?當然還是會生,
不過生與死沒有什麼可怕的,所以悟道的人說:「涅槃生死等空花。」
得到清淨境界是唯心所造,混亂的境界及煩惱痛苦也是唯心所造,
只要心放下了,就接近那個本體了。
所以佛在《楞嚴經》中,開頭就告訴阿難:
「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
你即使現在得到了各種三昧,各種定境,甚至你可以放光動地,
那也不過是心理思想功能的一種變態,不是真的。
換句話說,假如說你修到可以在空中飛,你去美國還要不要買機票呢?
恐怕還是要買,否則太累了,偶爾飛飛還可以。
再比如你身體會放光,你恐怕還是需要裝電燈。
至於說臨死時化為虹光,那種神通又有什麼用?
舍利子也不過是爛骨頭,佛之所以留下舍利子,
不過是為了向你示現一下,表示確實有這麼回事,法身有這麼個功能。

凡是你修成功的東西,就一定壞得了,不修就沒有了。
而佛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不修也不壞,
這到底是什麼呢?你找到這個東西才是大徹大悟。
法身本體是本來空、徹底空,空也是空。
你們今天坐在這裡聽課,五十年以後你還在這裡嗎?
這個房子還有嗎?你說你修持好,神通高,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
神通最大的目連尊者,比密勒日巴、甘波巴神通還高,那又怎麼樣呢?
佛說:神通沒有用啊!你會放光動地,但是你逃不過一個東西,
那就是無常,最後一切還是會歸於沒有的。
那些聖人,那些會飛的、放光動地的,而今何在啊?都會過去的。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身本來清淨,管它未來與過去!該生就生,該死就死,
不生不死就不生不死,都不過是偶爾玩玩的,是水上的泡影。
佛在《金剛經》上告訴你: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菩薩也不過是夢幻泡影,一個大魔術師而已啊!
他的魔術比我們演得好一點,是法身境界。
法身可沒有三摩地哦!三摩地是法身的用和相,
它本身沒有三摩地,一切三昧都是唯心所造。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老古2004二版)P149-157

尚南論壇•南懷瑾書友會
http://greatsupreme.joinbbs.net




南懷瑾老師:法身就在肉身上
摘錄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
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
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心無礙菩薩所報告的不二法門,就是我們所講的了生死。
世人最恐怖的就是生死。死了怎麼辦?死了就沒有我了。
有沒有我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認為死了就沒有我了,
就是認為這個身體是我,在佛法上這是惡見,不是善見。
身體不是我,是這一生借用的工具,是四大假合而成。
一般人分生死,是以身體失去功用就叫作死亡。
一般人的恐怖和悲哀就是怕死亡到來,我這個身體沒有了,我到哪裡去?

學佛的人不應該有這樣的看法,生命是永恆的,非斷非常。
一般人認為的生死,在佛學叫分段生死,所以凡夫的六道輪迴是分段的,
不論活多久,僅是整個生命中的一段。
得了阿羅漢果的人,可以預知生死,乃至可以決定要活幾百年幾千年,
因此認為自己沒有生死,其實還是在生死中,在佛學上講是變易生死。
能離開分段生死,去掉變易生死,
回到自己生命根本道體上,這樣就是不生不滅,勉強可以叫作了生死。

我們這個生命,不生不滅的根本,有一個名稱,悟了道的人證得了這個叫法身。
法身本來寂滅清淨,不是我們修出來的。
修它也寂滅清淨,不修它也寂滅清淨,所謂本性如然。
譬如我們都市中蓋了許多高樓,並不妨礙這虛空,
以後如果都市回覆到荒涼,這虛空還是一樣。
法身有如虛空,不生不滅。
為什麼我們不能知道自己在法身中,僅僅知道這個肉身?
因為我們的習氣,認小為大,抓住個小的當成是生命的根本。
禪宗說明心見性,見的是這個心,不是思想的心。
這個道理講得最清楚的是《楞嚴經》,佛告訴阿難,
我們的生命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的,可是凡夫眾生顛倒知見,
不認這個生命,卻只認身體。
像是不認大海,反而只認大海上的一個小水泡當作是自身。


《圓覺經》上也說,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把這個四大假合的肉身認為是自己),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以為自己的思想是心,其實思想只是身體第二重、第三重的反映)。

心無礙菩薩說,普通人把肉身看得很牢,等到肉身壞了,以為是兩件事。
莊子也講過一個比喻,驪戎有位小姐驪姬長得很美,
這個國家被滅,她被獻給晉獻公,當時的她怕得哭哭啼啼。
在古代一旦進了宮中,就只有靠祖上積德,
哪一天被皇上看中能選為妃子,否則可能一輩子老死宮中,連家都回不去。
後來這位小姐果然被選為妃子,享受恩寵了,想想當時怕的心態,覺得很好笑。
莊子就說,世人都怕死,可是如果死後比生前還好,
就會覺得自己臨死時怕得很沒有道理。

其實,生死不只是身體壞了才經歷到,
我們凡夫天天都經歷生死,每晚睡覺,就是一次生死。
再進一步講,我們身上的細胞,因為新陳代謝作用隨時都在生滅,
因此這個身體也不斷在變化,本身隨時在生死中。
所以生死沒有什麼可怕,就像換個房子住,修道成功了,
就像是發財的人換新房子,對舊的房子毫不眷戀。
那個沒發財,被人趕出來的,對自己那個舊房子,不知道有多捨不得!

真正瞭解我們的生命不是這個肉身,
也就是悟道,見法身,見空性,見自性,見實相。
若是沒有悟道,那你所有學佛的功德都是在學加行,要見道以後才能修道。
實相是什麼相貌呢?本來清淨,是無相,是空相。
所以說清淨是法身,圓滿是報身。我們凡夫現有的身體是業報身。
是善業來的,這一生福報好;是惡業來的,福報就不好。

成佛得道了就是得圓滿報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功德圓滿。
見到空性清淨法身,才好起修圓滿報身。
圓滿報身成就了,千百萬億化身當然就有了。

明心見性見到自身實相了,
就「不起見身」,不會把肉體看得很牢,身見沒有了。
以小乘來講,有兩種障礙使我們不能成道,就是見惑和思惑。
思惑是我們帶來的業報,就是貪、嗔、痴、慢、疑。
見惑是觀念的錯誤,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我們大家打坐念佛,搞了半天,實際上都是邪見。
又想求通氣脈,想自己健康長壽,身見也愈來愈重。
《金剛經》告訴我們要無壽者相,把這些觀念拿掉才能見道。

也有人問我,為什麼有的出家同學吃素修行,身體卻愈來愈多病。
好像佛法就是人壽保險,應該保證不生病似的,這是觀念錯誤。
其實人生以病苦為師,要遭遇痛苦和身體多病,才容易有道行。
又健康又快活又功名富貴,一切都得意的話,是不會想修道的。
因為有病所以不敢亂來,然後又當然有點私心,
想把身體修好一點,就是這樣才種進了善根。
所以叢林規矩裡,修行人不求無病,病還是善知識呢!

所以要「不起見身」,還要「及見滅身」,
不要看到肉體壞了就覺得生命死了,
這好比只是工具壞了,換個工具就是。
什麼理由呢?「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這句話更嚴重了!
我們學佛許多年了,幾時見到過清淨法身?清淨法身在哪裡?
要把此身空掉了,把受陰想陰都空掉,
好像連這個肉體都沒有了,當然法身就清淨了。
所以法身就在你現在的肉身上。
禪宗的雲門祖師說:「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這寶貝就在你肉體上:
臨濟祖師也說:「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
無位真人就是生命本來,
就在我們眼耳鼻舌身面前跑進跑出,只是我們不知道。
所以法身就在你這個肉體上找,
你能把這個找清楚,也就對了。古德還有一首偈子:

五藴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翁


我們這色受想行識五藴之上有一段空,這空就是法身,
就在我們身體上,你怎麼樣去求證?
為什麼有人用觀的或者用聞的就悟道了,而我們不行?
法身就在你身上,能把這個找到了,才是悟道。

進一步說,你也不要看不起這個肉體,肉體就是法身。
所以永嘉禪師在《證道歌》也說,「幻化空身即法身」。
因此根據大乘菩薩戒,自殺是犯了重戒,等於殺了佛、菩薩、羅漢。
你的肉體就是佛的肉體,
算不準你明天悟道成佛,而出佛身血是入無間地獄的罪。
殘害自己身體,任意糟蹋自己,浪費自己生命,都是犯菩薩戒的。
前面曾提過,儒家文化的《孝經》也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古代儒家反對佛教,其實不是反對佛法,
是反對出家人,父母都不養,剃了頭發出家,認為是不孝。
這個觀念就是要保重身體,因為身體是父母親生育養育而來,
他們希望我們能健康,你把身體毀傷了,就是不孝。
又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也是這個道理。
身體雖然要保重,但是儒家的道理是「死有輕如鴻毛,有重於泰山」,
看情況,該犧牲時,也義無反顧。所以中國文化關於生死之間,是有很多道理的。

懂了身與滅身不二的道理,肉身與法身一樣,
生與死一樣,「於其中不驚不懼」,就是入不二法門。

摘錄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補充說明:

宣化上人講述:

幻化空身即法身者:謂即此幻化空身內,
即具有法身,非向空身外,更覓法身也。
法身者何?本無形相,故曰法身覺了無一物:
乃本源自性天真之佛耳,故曰本源自性天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