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使心變好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①,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蓬寺②短暫逗留。
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連和他們見面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多數人都是來求功德,我很少看到他們前來尋求斷惡之道。
他們急於得到功德,卻不知該將它擺在哪裡,
猶如想為髒布染色,卻不先清洗它一樣。
雖然比丘們如此直言不諱,但對多數人而言,卻不知如何將這類教導付諸實踐。
之所以困難,是因他們不懂,若能瞭解就會比較容易。
想像有樣東西在洞底,伸手搆不到底的人可能會說洞太深,
成千上百的人伸手進去可能都會如此說,卻沒有人會說是自己的手太短了!
這些求功德者遲早都必須開始尋找斷惡之道,但很少人對它有興趣。
佛陀的教導如此簡潔,多數人都忽略了它,就如他們經過巴蓬寺一樣。
對多數人而言,「法」只不過是個中途休息站而已。
不肯斷惡永遠求不到功德
這是諸佛的教導,只有三行字。
第一行是「諸惡莫作」③——斷一切出於身、口、意,無論大小之惡,
這是諸佛的教戒、佛教的核心,但人們老是忽略它,他們不想要這個。
若要染布,必須先清洗它,但多數人不這麼做,
無視於布料的情況,直接把它浸入染料中。
若是塊髒布,取出後反而會比先前更糟。
想想看!染塊骯髒的舊破布,效果會好嗎?
你瞭解嗎?這就是佛教的教導,但多數的人都忽略它。
他們只想做好事,而不想斷除惡行。
猶如只會說洞太深,而不檢討自己手太短一樣。
我們必須反求諸己,根據這教導,你必須退一步反省自己。
有時他們藉由搭車求功德,甚至可能在車上爭吵或喝醉。
問要去何處,他們會回答說要去求功德。
他們想要功德,卻不肯斷惡,因此永遠求不到功德。
人們就像這樣,你必須看好自己,
佛陀教導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正念、正知。
惡行從身、口、意生起,
一切善、惡、福、禍都存在于行為、言語與思想裡。
這是你必須觀察的地方,就在這裡,
看看自身的作為是否正確,而無須搭車到遠處求功德。
人們並不真的在乎這些,就如家庭主婦板著臉洗盤子一樣,
她只是急於洗盤子,而未覺察自己的心並不清淨!
她看得太遠了,不是嗎?人們如此在意洗盤子,卻放任心變髒。
這並不好,他們正在遺忘自己。
及時看見自己就可停止作惡
因為不瞭解自己,人們可能犯下各種惡行。
當他們計畫作惡時,會先環顧四周,觀察是否有人注意。
「媽媽會看到我嗎?」「先生會看到我嗎?」
「孩子們會看到我嗎?」「太太會看到我嗎?」
若無人注意,就會放手去做。
他們是在侮辱自己,
自以為沒有人注意,趁別人看到之前趕快做完這件事。
但他們自己算什麼呢?難道不是「某個人」嗎?
你瞭解嗎?他們如此輕視自己,
所以永遠無法發現真實的價值,找不到「法」。
若你看著自己,就會看見自己。每當作惡時,
若能及時看見自己,你就可能停止。
若希望做些有意義的事,就看著自己的心。
若知道如何看自己,就會知道對錯、禍福與善惡了。
這些事若我不說,你不會知道自己的心中有貪與癡。
若你一直向外看,就不會知道任何事,這是不知自省的麻煩。
向內看,就會看見善惡,看到善法,就可以記住它,並照著修行。
斷惡、修善是佛教的核心,諸惡莫作——
無論經由身、口或意。
那是正確的修行,佛陀的教法。
然後,「我們的衣服」就會乾乾淨淨。
若心是善良與正真的就會微笑
接下來是「眾善奉行」。若心是正直與善巧的,
就無須搭車四處求功德,即使坐在家裡,也能獲得功德。
多數人只是四處求功德,而不肯斷除諸惡,兩手空空地回到家裡,
又回復原先的臭臉,故態復萌地板起臉洗盤子。
人們就是不願向內看,因而離功德愈來愈遠。
我們可能知道這一切,
但若非真的知道它在我們裡面,佛教就不會進入內心。
若心是善良與正直的,它就是快樂的,心中也會有微笑,
但多數人卻很難找到時間微笑,
我們能嗎?我們只有在事情稱心時才笑得出來。
大多數人的快樂是建立在事事稱心如意上,
他們必須讓世上每個人都只說令人愉快的事,
但每個人是否可能都如此做呢?
若那是你想要的方式,怎麼可能找到快樂?
我們怎麼可能讓別人每天都只說我們喜歡的事呢?
那可能嗎?即使是自己的小孩,他們是否曾說過觸怒你的話呢?
你曾傷過父母的心嗎?
不只是其他人,甚至連自己的心也可能攪亂我們。
有時我們考慮的事是令人不悅的,你能怎麼辦?
你可能正獨自走路,突然間摔了一大跤,哎喲喂呀!
問題出在哪裡?到底是誰絆倒了你?你能怪誰?
那是你的錯,連自己的心也可能得罪我們。
若仔細想想,你將瞭解這是真的。
有時我們會做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事,
你只能說:「該死!」沒人可以責怪。
我們必須使用「法」來尋找快樂。
無論它是什麼,不論是對或錯,不要盲目執著它,
只要注意它,然後放下它。
當心自在時,你就能微笑;
一旦你討厭某樣事物,心就變壞,然後沒有一件事是好的。
覺知心就可以獲得清明
自淨其意:心斷除惡垢之後,就不再有煩惱——平靜、慈悲與正直。
心恢復光明與斷惡後,隨時都有自在,平靜祥和的心是人類成就的真實表徵。
佛教中的功德,是斷一切惡。
惡法斷除後,就不再有任何壓力,壓力消除後,心就會安定下來。
安定的心是清淨、明亮的心,不會夾雜嗔念。
你如何讓心清明呢?只要覺知它即可。例如,你可能心想:
「今天我的心情真是糟透了!
看到的每樣東西都在招惹我,即使櫥櫃裡的盤子也一樣。」:
你可能有種想把它們全都砸碎的衝動。
你看到的所有東西都很糟糕,雞、鴨、貓、狗——你憎恨這一切。
丈夫說的每件事都讓你討厭;甚至連看自己的心也覺得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辦呢?這苦惱出自何處?這就稱為「無功德」。
今日在泰國有種說法,人死後功德便隨之結束。
但事實不然,有許多還活著的人早已無功德了。
進行這種「作功德」之旅,就如建造華廈卻未事先整地一樣,
那座房屋不久後就會倒塌,對嗎?
那個地基不好,你必須用另一種方式再試一次。
你必須針對身、口、意的過失,自我檢討。
你還能往別處去修行嗎?
人們迷失了,他們想到一個真正平靜的地方,
如森林裡或巴蓬寺修法。
巴蓬寺平靜嗎?不!
它並非真的平靜,真正平靜的地方是在你自己家裡。
若有智慧就能無憂無慮
若你擁有智慧,無論到哪裡都能無憂無慮。
整個世界原本就很好,森林裡的樹都有各自的好,
有高的、矮的、空心的等各式各樣,它們就是那個樣子。
但我們忽略它們的真實本質,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它們身上:
「這棵樹太矮了!」「這棵是空心的!」
那些就只是樹,它們的情況比我們都要好。
所以我要將這些小詩掛在樹上④,讓它們來教導你們。
你們有從它們那裡學到東西嗎?你們應該試著至少學到一件事。
有這麼多的樹,它們每個都有東西可以教導你們。
「法」無所不在,它存在于一切自然事物中,你應該瞭解這點。
不要埋怨洞太深,
回過頭來看看你自己的手臂吧!若瞭解這點,你就會真的快樂。
若你們有行善或修福,把它存放在心裡,那是保存它最好的地方。
你們今日所做(供養僧眾)是很好的修福方式,但並非是最好的;
佈施建寺也是很有功德的事,不過也不是最好的。
建設你自己的心,使它成為善的,才是最好的方式。
無論你來這裡或待在家裡,
只要那樣做,在你的心裡都能找到這個美善。
如這座講堂的外在建物,只是樹的表皮,而非樹心。
若無智慧善也會變成惡
若你們有智慧,放眼望去一切都是「法」:
若無智慧,即使是善也會變成惡。
這個惡來自何處?不是別處,就源自於自己的心。
看看這顆心的變化有多大!
一對夫妻平時相處融洽,彼此能快樂地交談,但有天鬧彆扭時,
對方講的每句話似乎字字都很刺耳。
心轉惡了,它也就跟著變了,事實就是如此。
因此,想要斷惡與修善,無須去其他任何地方。
若心轉惡,不要牽扯別人,只要看你自己的心,找出這些想法來自何處。
心為何會想這種事?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短暫的,愛是短暫的,恨也是如此。
你愛過自己的小孩嗎?當然愛過;你恨過他們嗎?
我可代你們回答,也恨過,你有時會恨他們,不是嗎?
但你不能拋棄自己的小孩,你能嗎?為何不能?
孩子們並不像子彈⑤,不是嗎?
子彈是筆直地往前發射,但孩子卻會射回父母的心坎裡。
若孩子是好的,它會回饋父母;若孩子是壞的,它也會回饋給父母。
你可以說孩子是業——你的業,業有好壞,兩者皆在孩子身上。
不過,即使他們是壞的,也是珍貴的,
有人可能生來就是小兒麻痹、跛腳或畸形,
卻比其他小孩都更獲得疼愛。
當你暫時離家時,必須特別交代:
「照顧最小的,他不是那麼強壯。」你愛他勝過其他小孩。
想建設自己的心就要認清自己的業
所以,你應該好好建設自己的心—
—半愛、半恨,不偏向任何一方,永遠都要心存兩者。
孩子是你的業,他們和其擁有者是相稱的,
他們是你的業,你必須負起責任。
若他們真的帶給你痛苦,只要提醒自己:「那是我的業。」
若他們令你高興,也只要提醒自己:「那是我的業。」
有時你在家裡感到很挫折,
一心只想逃開,更糟的是有人甚至想上吊自殺!
這都是業,我們必須接受事實。避免作惡,會讓你更看清楚自己。
所以,思惟是如此重要。
通常當人禪修時,他會使用諸如
Bud-dho(佛)、Dham-mo(法)或San-gho(僧)⑥為禪修的所緣,但你甚至可用一個更短的。
每次當你惱怒或心情很差時,只要說:「So!(如此而已)」
當你覺得不錯時,只要說:「So!原來它並非一成不變。」
若你愛某人,只要說:「So!_]當你感到憤怒時,只要說:「So!」
你瞭解嗎?你不必鑽到三藏⑦中去尋找。
只要說:「So!」意思是「它是短暫的」。
愛、恨是短暫的,善、惡也是短暫的。
它們怎麼可能是永恆的?其中有永遠不變的東西嗎?
停止心中的憤怒只要一句「So!」
在「它們必然是無常的」這點上,你可說它們是常的。
在這方面它們是確定的,永遠不會有例外。
前一分鐘還是愛,後一分鐘變成恨,事情就是如此。
在這個意義下,它們是常的。所以我說當愛生起時,
只要說:「So!」那會省下很多時間,你無須說:「無常、苦、無我。」
若你不想要一長串的禪修主題,只要用這個簡單的字即可。
若愛生起,在尚未真的迷失於其中之前,只要告訴自己:「So!」這就夠了。
每件事都是短暫的,在總是無常這點上,它是常的。
只要瞭解這麼多,就是了解「法」——真實法——的心要。
現在,若每個人都更常說:「So!」並如此投入訓練,貪著就會減少。
人們不會再那麼執著愛與恨,或再貪著事物,
就可以把信心放在實相,而非其他事物上。
只要瞭解這麼多就夠了,還需要知道什麼其他的呢?
聽完這個教導,你應該試著牢記在心。應記得什麼呢?禪修。
你瞭解嗎?若你瞭解,「法」也與你相應,心就會「停止」。
若心裡有憤怒,只要一句「So!」就夠了,它立刻就會停止。
若你還不瞭解,就更深入觀察那件事。
若瞭解後,當心裡生起憤怒時,就可以用一句「So!」把它關掉。
今天,你們都有機會從內在與外在兩方面收錄佛法。
內在的是聲音透過耳朵被錄在心裡,若無法如此做,你在巴蓬寺的時間就空過了。
至於錄音帶則不是那麼重要,真正要緊的是心裡的「答錄機」。
答錄機會損壞,若「法」真的進到心裡,它不會變壞,
只會一直存在,且還不用花錢買電池!
[注釋]
①「求功德」是常見的泰國片語,
是種到寺廟禮拜法師並行供養的泰國習俗。
②巴蓬寺(Wat Pah Pong)是阿姜查四十歲時(1959),
在泰國烏汶省(Ubon Ratchathani)其出生村落旁的巴蓬(Phong Pond)森林裡,
所創立的森林道場,阿姜查是該寺的住持。
③諸惡莫作(sabba papassa akaranam),眾善奉行(kusalassupasampada),
自淨其意(sacittapariyodapanam),這些話出自于「波羅提木叉教戒」
(Ovada Patimokka),並形成《法句經》的183-185頌。
④在巴蓬寺裡的樹上,
經常懸掛著一塊塊的木板,上面寫著能發人深省的優美文句。
⑤這是個文字遊戲。泰語luuk意指「小孩」,
而luuk peun字面的意思是「槍的小孩」。就是子彈。
⑥Bud-dho、Dham-mo,San-gho是用來方便持念的咒語,
是由Buddha(佛陀)、Dhamma(法)、sangha(僧)等聲轉化而來,
在泰國一般被拿來做為禪修的所緣。
⑦三藏(Tipitaka)即指巴厘律、經、論三藏。
律藏包含比丘與比丘尼戒,以及僧團運作的條規。
經藏是收集佛陀四十五年弘法的教導。
論藏是佛陀入滅後,早期在印度舉行的三次聖典結集時所編,
是有系統地將佛法分門別類並作詮釋的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