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的訓練
少欲知足 完全投入禪修
在阿姜滿和阿姜紹①的時代,生活比較簡單,比今天單純許多。
那時比丘們只做少數的工作與儀式,
他們住在森林裡,居無定所,可以完全投入禪修。
今日我們司空見慣的奢侈品,對他們而言是很少見的,
他們用竹子製作茶杯與痰盂,在家人很少來訪。
比丘們都能少欲知足,自得其樂。他們生活與呼吸的,都是禪!
比丘們就生活在如此物質匱乏的困苦環境中,若有人染患瘧疾前往求藥,
老師會說:「你不需要醫藥,繼續修行吧!」
此外,當時根本沒有像現在這樣方便的藥物可用,
有的只是在森林裡生長的藥草與根莖。
比丘們面對如此的環境,必須有更大的耐心與毅力,
他們不會為了一些小病痛而操心。
現在,你們只要有一點小毛病,就立刻往醫院跑了!
有時你必須走十一、二公里的路去托缽,
在黎明時就啟程,也許到十或十一點才回來。
你並未得到很多食物,也許只有一些糯米飯、
鹽與一點辣椒,是否有配飯的菜都無妨,當時情況就是如此。
沒有人抱怨饑餓與疲憊,他們不習慣埋怨,
只學習照顧好自己,秉持耐心與毅力,在危機四伏的森林中修行。
叢林裡有很多猛獸,因此,修行頭陀行的森林比丘們身心都備受煎熬。
確實,當時比丘們的耐心與毅力都超乎常人,因為環境迫使他們必須如此。
今天的環境則迫使我們往相反的方向。
從前人們旅行得靠雙腳,然後有了牛車,接著是汽車。
渴望與欲求愈來愈大,到了現在,若車裡沒有冷氣,你甚至還不想坐――
若沒有冷氣就去不了!耐心與毅力的美德已日益式微,
禪修與修行的目標也愈來愈鬆散。
現在的禪修者都喜歡隨著自己的想法與欲望行事,
當老一輩的人講到從前時,就如在聽神話或傳奇中的故事。
你只是不在意在聽,因為它與你完全無關。
不跟隨習氣 只閱讀自己的心
根據從前的出家傳統,身為比丘至少得與老師共住五年。
有些時日必須禁語,不說太多話,不閱讀書籍,唯讀自己的心。
以巴蓬寺為例,現在有許多大學畢業生來出家,
我試著勸阻他們花時間讀經,因為這些人一直都在讀書。
他們有許多機會讀書,卻少有機會讀自己的心。
因此,當他們遵照泰國傳統來出家兩、三個月時,
我會試著請他們合上書本與手冊。
在出家時,他們會擁有殊勝的機會閱讀自己的心。
聆聽自己的心是很有趣的,未經訓練的心只會跟著自己的習氣跑,
它因從未受過訓練而恣意躍動。訓練你的心!
佛教的禪修是與心有關的――修習你自己的心,這非常重要。
佛教是「心」的宗教,如此而已。修習心的人,就是佛教的修行者。
我們的這顆心就住在牢籠裡,更糟的是,那是頭關在籠子裡盛怒的老虎。
這顆狂心若得不到它想要的,就會製造麻煩,
你必須以禪與定訓練它,這就稱為「訓練心」。
修行的基礎起初是持戒,戒是身、語的訓練,它可能帶來衝突與迷妄。
當你不讓自己做想做的事時,衝突就會產生。
這衝突介於智慧與煩惱之間,這就是所謂的「帶來苦滅之苦」。
少吃、少睡、少說!
凡是過去的世俗習慣,一律要減少,要勇於反抗它們的勢力。
不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或縱容自己的想法。
停止這種盲從,你必須經常對抗這種無明之流,這就稱為「戒」。
當以戒訓練自己的心時,它會變得非常不滿,且力圖反抗,因它受到限制與壓抑。
當這顆為所欲為的心受到阻撓時,便會開始徘徊與掙扎,
對我們而言,「苦」在這時便會變得很明顯。
禪修之前 須先知道「苦」是什麼?
「苦」是四聖諦中的第一諦,許多人都想擺脫它,絲毫不想擁有任何痛苦。
事實上,苦能帶來智慧,它讓我們思惟苦諦。
樂很容易讓人閉起眼睛與耳朵,而無從長養耐心,舒適與快樂會讓人草率輕忽。
就這兩種煩惱而言,苦是教容易被覺察的。
因此為了止息苦,就必須先講它提出來。
在知道如何禪修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苦」是什麼。
一開始,你必須如此訓練自己的心。
也許你不瞭解發生什麼事,或它的要點為何,但當老師告訴你做什麼時,
你就必須去做,如此才能發展出耐心與毅力的美德。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應承受,因為那就是它的方式。
例如,當你開始修定時,你想要安定與平靜,
卻毫無所獲,因為你從未如此修行過。
你的心說:「我將一直坐到平靜為止。」但平靜從未生起,此時你感到痛苦。
當苦出現時,你就起身跑開!如此的修行,不能稱為修心,只能說是逃避。
以佛陀的「法」 訓練自己
你應該以佛陀的「法」 來訓練自己,取代情緒的放縱。
無論懶散或勤奮,都只是繼續修行。你不認為這是比較好的方式嗎?
跟隨情緒的另一條路,永遠無法帶你通往「法」。
若修行佛法,則無論心情如何,都只管繼續修行,不斷地修。
自我放縱之道絕非佛陀之道,若我們依自己的觀點,
依自己對「法」的看法修行時,將永遠無法看清對錯。
我們無法知道自己的心、知道自己。
因此,依循自己的教導修行是緩慢的,
順隨「法」的修行才是最直接的方式。
不論懶散或勤奮時都在修行,
對於時間與地點都能清楚地覺知,這就稱為「修心」。
若你放縱自己,依循自己的見解而修行,便會開始胡思亂想並疑神疑鬼。
你會自己想:
「我既沒有福報,運氣又不好,已禪修了好幾年,到現在還未覺悟,
也未見法。」以這種態度修行不能稱為「修心」,只能稱為「修習災難」②。
若你是尚未覺悟、見法的禪修者,仍未改頭換面,
那是因為你錯誤地修行,並未遵循佛陀的教導。
佛陀如此教導我們:「阿難,努力修行!不斷展開你的修行。
如此一來,你的一切疑惑、不確定都會消失。」
你的疑惑無法透過思考、推理、推測或討論而消失,
也不會因無所作為而自動消失,
一切煩惱只有透過修心,透過正確的修行才會消失。
如同佛陀所說,修心之道和世間之道正好相反,因為它是來自清淨心。
未被雜染附著的清淨心,是佛陀和聖弟子們之道。
若你修習「法」,就必須以自己的心禮敬「法」,而非讓「法」來禮敬你――
若你如此修行,痛苦將會生起,沒有人能逃離苦。
當你著手修行時,苦早就在那裡了。
禪修者的職責――正念、攝心與知足
禪修者的職責是正念、攝心與知足,這些事會阻止我們,
阻止那些從未受過訓練者的心的習氣。
我們為什麼要費心做這件事呢?若你不訓練心,
它就會繼續狂野而順著本性走。訓練那本性,讓它有利於應用,是有可能的。
例如樹木,若只是讓它們保持自然狀態,
我們就永遠不可能利用它們來蓋房子,無法將它們做成木板或其它可用的建材。
若木匠想蓋房子,他會先找樹,將原木做成有用的建材,
那麼在短期內,就能蓋出一棟房子。
禪修和修心與此類似。你必須取這顆未經訓練的心,
就如在森林裡砍取樹木一般。
然後,訓練它,讓它更細緻、敏銳,更能覺知它自己。
每件事都處於自然狀態中,當瞭解它們的本質時,就能改變它。
我們可以離開它、放下它,然後就不會再繼續受苦。
心的本質是,只要它貪愛與執取,就會衍生出不安與迷妄。
一開始它可能在四處漫遊,當我們觀察這不安時,
也許會認為不可能訓練它,因而感到痛苦。
我們不瞭解心就是如此,即使是在修行,
試圖達到平靜,也會有念頭與感覺在四處攀緣,心就是如此。
當一再思惟心的本質時,便會瞭解心就是如此,它不會變成其它的樣子。
我們將如實覺知心的方式,那是它的本質。
若清楚地瞭解這點,就能從念頭與感覺中脫身。
我們不必一再告訴自己:「它就是如此」,無須多此一舉。
心真的瞭解時,就能放下一切。
念頭與感覺仍然存在,但它們已不再具有影響力。
這猶如小孩喜歡做一些會激怒人的舉動,惹得我們想責駡或打他們的屁股。
我們應該瞭解,孩子會那樣表現是很自然的,然後放下,讓他們照自己的方式玩耍。
如此一來,麻煩就解決了。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呢?
因為我們接受孩子的方式。
我們的看法改變,能接受事物真實的本質。
我們放下,心變得更平靜,我們擁有了正見。
邪見使心混亂 正見使心平靜
若我們有邪見③,那麼即使住在深邃的洞穴裡,
或在高聳的山頂都一樣,心還是在混亂中。
當擁有正見時,心才會平靜,
然後沒有任何疑惑需要解決,也不會有問題產生。
心就是如此,捨棄貪染之後便能放下。
只要有任何貪愛的感覺,我們都會遠離它,因為我們知道那感覺的真相。
它並非特地出來惹惱我們,我們可能會作如是想,
但其實它本來如是;若進一步深入探究也一樣,它就是如此。
若我們放下,那麼色就只是色,
聲就只是聲,香就只是香,觸就只是觸,心就只是心。
猶如油和水,若將兩者一起放在瓶子裡,因為本質的差異,它們不會混合。
油與水的不同,就和智者與愚人的不同一樣。
佛陀和色、聲、香、味、觸、法一起生活,他是個阿羅漢、覺者,
他出離這些事物,而非染著它們。
他一點一點地出離與斷執,
因為他瞭解心是心,想是想,不會將這兩者混在一起。
心是心,想與受是想與受,讓事物就只是它們自己吧!
讓色只是色,聲只是聲,法只是法。
我們為何要多此一舉去貪著它們呢?
若能如此思考與感覺,我們就能出離。
想法與感覺是一回事,而心則是另外一回事,
就如油和水雖同在一個瓶子裡,但兩者卻是分開的。
佛陀、聖弟子們和凡夫俗子生活在一起,他們不僅和這些人住在一起,
還教導愚鈍的世間凡夫如何成為覺悟的聖者愚智者。
他們能如此做因為他們知道如何修行,
知道心是怎麼一回事,就如我所解釋的一樣。
當你禪修時 不要邊修邊懷疑
因此,當你在禪修時,不要邊修邊懷疑。
我們剃度出家,並非為了逃離而迷失在愚癡中,
也不是由於怯懦或恐懼,而是為了訓練自己,為了做自己的主人。
若瞭解這點,就能依「法」而行,「法」將變得愈來愈清楚。
那些瞭解「法」的人便能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人也能瞭解「法」。
現今,只剩下暮氣沉沉的「法」的遺物,被公認是佛陀的教誡,
事實上,真實的「法」無所不在,無須逃到其它地方去尋找。
你必須透過智慧、才智、善巧方便,來代替逃避,但不要透過無明來逃避。
若你希求平靜,那麼讓它成為智慧的平靜,那就夠了。
無論何時,我們只要見到「法」,就有了正確的方法和道路。
煩惱只是煩惱,心只是心,無論何時我們出離,
都是立基於事物的實相之上,它們只是我們的所緣。
當在正道上時,我們就是圓滿的;當圓滿時,隨時都有開放與自在。
佛陀說:「聽我說,比丘們!你們不可執著任何法。」
這些「法」是什麼?它們是一切事物,無一事物不是「法」,
愛與恨、樂與苦、善與惡都是「法」。
無論多麼微不足道,一切事物都是「法」。
當修行並瞭解「法」時,我們就能放下,
便能遵守佛陀不執著任何「法」的教導。
我們心裡生起的一切因緣,所有內心的因緣,
以及身體的一切因緣,都一直處於變化的狀態。
佛陀教導我們不要執著任何因緣,他教導弟子們,
修行是為了出離一切因緣,並非為了獲得更多。
解脫道――單純放下每一法
若我們遵從佛陀的教導,那就對了。
雖然是對的,但仍有麻煩;麻煩不是指那些教導,而是煩惱。
煩惱帶來的誤解障蔽了我們,
而造成麻煩,遵循佛陀的教導並不真的有任何麻煩。
事實上,「執著」佛陀的解脫道並不會帶來痛苦,
因為解脫道就是單純地「放下」每一法。
究竟的佛教禪修,就是佛陀教導的「放下」。
別背負任何東西到處走,要出離!
若看到善的,放下;若看到正確的,放下!
「放下」的意思不是指無須修行,而是必須遵循「放下」的方法修行。
佛陀教導我們要思惟一切「法」,透過思惟自己的身與心來修道。
「法」不在其它任何地方,它就在這裡;不在遙遠的地方,它就在我們這個身心裡。
因此,禪修者必須精進修行,讓心更寬廣、光明,讓它自在與獨立。
做了一件善行,別一直記掛在心,要放下!
戒絕了一個惡行,也要放下!佛陀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
就在此時此地,不要讓自己迷失在過去或未來中。
放下心中石頭 何等自在
「放下」或「以空心工作」,是人們最難瞭解,
也是最常與自己的意見相左的教法,如此說話的方式稱為「法的語言」。
當我們以世俗的語言來想像它時,會感到迷惑,並以為能為所欲為。
它可能被如此解釋,但它的真實意義更近於此:
就如拿起一塊沉重的石頭,不久後,我們便開始感覺到它的重量,
但我們不知如何放下它,因此一直忍受這個重擔。
若有人告訴我們拋開它,我們會說:「若拋開它,我將一無所有了。」
當聽到各種拋開它可能得到的好處時,我們都不相信,心裡始終認為:
「若拋開它,我將一無所有。」因此,我們必須帶著那塊沉重的石頭,
直到精疲力竭且不勝負荷時,才拋開它。
拋開它之後,我們頓時體會到放下的利益,
立即感到舒適與輕鬆,且親自感受到,背著石頭是多麼沉重!
在放下石頭前,我們不可能知道放下的利益。
因此,若有人告訴我們放下,一個未覺悟的人不會瞭解它的意義。
他們會盲目地抱著石頭,拒絕放下,直到實在抱不動了,才不得不放下。
此時,他們親自感受到舒適與輕鬆,並知道放下的利益。
不久之後,我們可能又再次背起重擔,
但現在已知道結果會如何,因此比較容易放下了。
這個瞭解――身負重擔的痛苦與放下的輕鬆舒適,是瞭解自我的一個例子。
我們的自尊――我們所依賴的自我意識,就好比那塊沉重的石頭,
當想到要放下我慢④時,我們會害怕失去一切,從此一無所有。
但最後真的可以放下它時,就能親自領悟到不執著的輕鬆與舒適。
心會騙人 不要相信它
在心的訓練中,對於稱讚與責備都不能執著。
只想要稱讚而不想要責備,
是世間道,而佛道是在適當的時機裡接受稱讚和責備。
例如,養育小孩最好不要成天責駡,有些人罵過頭了,
智者知道何時應該責駡,何時應該稱讚。
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善用才智瞭解你的心,
並善用方便照顧它,如此你將成為善於修心的人。
若心是善巧的,它就能使我們解脫痛苦。
苦,就存在我們心裡,它經常讓事情變複雜,讓心變沉重。它就在這裡生、滅。
心之道就是如此,有時是善念,有時是惡念。
心會騙人,不要相信它!
應該直觀心本身的因緣,接受它們的實相,它們就是它們本來的樣子;
無論是善、惡或其它,它就是如此。
若你不執著這些因緣,它們就只會是它們那樣,不多也不少。
若我們執著,就會被反咬住,並因而受苦。
具備正見就只會有平靜,定會生起,慧也會生起。
無論行、住、坐、臥,都有平靜;所到之處皆平靜,無有一處不平靜。
隨時隨地 都可以修行
今天你們來聞法,有些你們可能已瞭解,有一些則否。
為了讓你們更容易瞭解,我說了一些修定的觀念與方法,
無論你們認為它是對是錯,都應思惟它。
我自己身為老師,也處於類似的困境中。
我也是盼望能聽到「法」的開示,因為無論到哪裡,
我總是為別人開示,從未有機會聆聽。
因此,你們真的應該感謝能聽到老師的開示。
當你坐著靜靜聆聽時,時間飛快流逝,你渴望「法」,因此認真地聆聽。
起初,為別人說法是種樂趣,但不久之後,樂趣就消失了;
你感到無聊與厭煩,然後會想聆聽。
因此,當你從老師那裡聽到開示時,你的心深受鼓舞,並很快就能瞭解。
當你年老並渴望「法」時,它的滋味尤其分外甜美。
身為別人地老師,你是他們的模範,也是其它比丘的榜樣,
乃至所有人的模範,因此不要忘了自己,但也不要想著自己。
若這種想法生起,立刻拋開它們。若能如此做,你就是個瞭解自己的人。
有千百種修習佛法的方式,關於禪修的內容是說不完的。
有許多事情可能讓我們疑惑,只要持續掃除它們,就不會再有疑惑了!
當我們擁有如此的正見時,無論在何處禪坐或經行,都會有平靜與自在。
無論在何處禪修,那就是你要帶著正知去的地方。
不要認為只用禪坐或經行才能夠修定,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
隨時有覺知、正念,隨時都可以看見心與身的生滅,不要讓它擾亂你的心。
讓煩惱各自回家 心始終是空的
不斷地放下,
若愛生起,讓它回家去;
若貪生起,讓它回家去;
若瞋生起,也讓它回家。
它們住在哪裡?找出來,
然後護送它們回去,不要保留任何東西。
若你如此修行,就會象一座空屋,或換個方式說,
這是一顆「空」的心,是顆「空」的且無一切邪惡的心。
我們稱它為「空心」,不過它並非空無一物的「空」,
而是沒有邪惡,充滿智慧的「空」。
此時,無論做什麼,
你都是以智慧去做、去想、去吃,那裡將只會有智慧。
這是今天我供養你們的教導,它被錄在錄音帶裡。
若聞法讓你們的心平靜,那就夠了,
你們無須記住什麼,有些人可能不相信這點。
若我們讓心平靜下來,然後只管聆聽,讓它通過心,
且持續地思惟,我們就會像是一台答錄機。
當以後我們打開它時,一切都還在那裡。
不用害怕會沒有東西,只要打開你的答錄機,一切都在那裡。
我希望將這些教導供養給每位比丘和每個人,
你們有些人可能只懂一點泰文,不過那並沒有關係,
但願你們能學到「法的語言」,那就夠了!
[注釋]
①阿姜掃(Ajahn Sao)是阿姜滿的老師。
②泰文的paibat(修行)與wibat(災難)只有一字之差,
這樣的文字遊戲在英文翻譯或中文翻譯裡看不出來。
③邪見(miccha ditthi):即錯誤的見解,
其特相是錯誤地分析事物,如將無常、苦、無我、不淨的身心五蘊,
誤以為是常、樂、我、淨的。
④我慢:不善心所之一,其特相是使心高舉,有傲慢的作用,
以自我標榜為現狀,以貪為近因,猶如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