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呵護心靈(3-2)

2015110308:30
第二篇 呵護心靈(3-2)





◎自卑是成功的絆腳石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希望改進自己所處的環境。
沒有人能夠長期忍受自卑感,有的人會採取某種行為,
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而有的人卻採取了一種逃避的態度。
他們不敢正視自卑,
認為自己無法戰勝它,進而形成了一種自暴自棄的心理。
這樣的人是無法取得成功的。
採取逃避態度的人,他的自卑感會越積越多,
行動會逐漸將他自己導入自欺之中,這便是“自卑情結”。
這個術語的定義是:當個體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應付的問題時,
當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時,此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
如果別人告訴他正在蒙受自卑情結之害,而不是讓他知道如何克服,
他只會加深自卑感。
應該是找出他在生活中表現出的氣餒之處,在他缺少勇氣處鼓勵他。
其實,自卑感本身並不絕對是一種壞東西,它是人類地位之所以增進的原因。
自卑感肇始於人的懦弱和無能,由於每個人都曾是人類中最弱小的,
加之缺少合作,只有完全聽憑其環境的宰割,
所以,假使未曾學會合作,他必然會走向悲觀之途,導致自卑情緒。
對最會合作的人而言,生活也會不斷向他提出尚待解決的問題,
沒有誰會覺得自己所處的地位已是自己的最終目標,
誰也不會滿足於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目標,
它是屬於個人獨有的,取決於他賦予生活的意義。
這種意義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風格之中。
成功的目標如同生活的意義一樣是在摸索中定下來的。
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當他的努力受阻於某一特定的方向時,
他會另外尋找新的門路。
因此,對成功的追求是極具彈性的。
有關學者指出,特別強烈的對成功的追求會使人變得極其自尊。
事實上,對成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
而這些人的錯誤在於他們的努力方向是生活中不大可能獲得的一面。
若要説明這些用錯誤方法追求成功的人,
首先是要讓他們知道,人對於行為、理想、目標等各種要求,
都應以合作為基礎,要面對真正的生活,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世界上有許多成功名人,在學校中曾是屈居人後的孩子,
後來恢復了勇氣和信心,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能夠妨礙事業成功的,不是遺傳,
而是對失敗的畏懼,是自我
的氣餒和自卑情緒。
因而,你如果有了成功的目標,你就必須搬開自卑的絆腳石,
這樣你才能夠取得成功。





◎在心底預備一個“垃圾桶”


南宋時期的一個僧人曾作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心如明鏡,纖毫畢現,洞若觀火,那身無疑就是“菩提”了。
但前提是“時時勤拂拭”,否則,塵埃厚厚,
似繭封裹,心定不會澄碧,眼定不會明亮了。
一個人,在塵世間走得太久了,心靈無可避免地會沾染上塵埃,
使原來潔淨的心靈受到污染和蒙蔽。

心理學家曾指出:
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動物之一。
的確,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製造的成堆的垃圾,
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
而人們內心諸如煩惱、欲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卻不那麼容易清理了。
因為,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們忽視,或者,出於種種的擔心與阻礙不願去掃。
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後,必須面對一個未知的開始,
而你又不確定哪些是你想要的。
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想要時卻又撿不回來,怎麼辦?
的確,清掃心靈不像日常生活中掃地那樣簡單,它充滿著心靈的掙扎與痛苦。
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
每天掃一點,每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這就是最後一次。
而且,沒有人規定你一次必須掃完。
但你至少要經常清掃,及時丟棄或掃掉拖累你心靈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清掃心靈的任務,對於這一點,古代的聖者先賢看得很清楚。
聖者認為,“無欲謂之聖,寡欲謂之賢,多欲謂之凡,得欲謂之狂”。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在於他心靈的純淨和一塵不染,
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於他心中的雜念太多,而他自己還蒙昧不知。
所以,聖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
繼而清除心中的雜質,讓自己純淨的心靈重新顯現。
我們都有清理打掃房間的體會吧,
每當整理完自己最愛的書籍、資料、照片、唱片、影碟、畫冊、衣物後,
你會發現:房間原來這麼大,這麼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愛了!
其實,心靈的房間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污染心靈的廢物一塊一塊清除,
勢必會造成心靈垃圾成堆,而原來純淨無污染的內心世界,
亦將變成滿池污水,讓你變得更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藥。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
沿途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
乾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志,
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
而如果我們能“時時勤拂拭”,勤於清掃自己的“心靈”,
勤於撣淨自己的靈魂,我們也一定會有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學會合理的放棄


放棄是一種理智,放棄是一種跨越,
一個有勇氣放棄他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百喻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隻猩猩,手裡抓了一把豆子,高高興興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著。
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滾落了一顆在地上。
為了這顆掉落的豆子,猩猩馬上將手中其餘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
趴在地上,轉來轉去,東尋西找,卻始終不見那一顆豆子的蹤影。
最後猩猩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準備拿回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
怎知那顆掉落的豆子還沒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
卻全都被路旁的雞鴨吃得一顆也不剩了。
想想我們現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棄了手中的一切,
僅僅追求掉落的那一顆呢?
有時候人們為了得到更多,而失去了不該失去的東西。
因此,應當學會合理地放棄。
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因得到而失去,因為得與失是辯證的,
你得到多少,也會相應地失去多少。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寫過一個短篇故事:
有個農夫,每天早出晚歸地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收成很少。
一位天使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農夫說,只要他能不斷往前跑,
他跑過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歸屬他。
於是,農夫興奮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
跑累了,想停下來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裡的妻子、兒女,
都需要更大的土地來耕作、來賺錢,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實在是累了,農夫上氣不接下氣,實在跑不動了。
可是,農夫又想到將來年紀大了,養老需要錢,
就再打起精神,不顧氣喘不已的身子,再奮力向前跑。
最後,他體力不支,“咚”地躺倒在地上,死了!
的確,人活在世上,必須努力奮鬥;
但是,當我們為了自己、為了子女、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須不斷地“向前跑”,
不斷地“拼命賺錢”時,也必須清楚知道有時該是“往回跑的時候了”。
因為家裡的親人正等你回來呢!

有一隻狐狸,看見圍牆裡有一株葡萄樹,枝上結滿了誘人的葡萄。
狐狸垂涎欲滴,它四處尋找進口,
終於發現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體無法進入。
於是,它在圍牆外絕食六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
可是後來它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讓它無法鑽到圍牆外,
於是,又絕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
結果,回到圍牆外的狐狸仍舊是兩手空空。
不要太羡慕那些生活過於富足和奢侈的人們,
表面上,他們看似很幸福,實際上他們也很苦。
就如同狐狸吃到了葡萄,可它得有一個絕食六天的過程,
這六天可不是一般人能耐得住的。
說到底,吃到了與沒吃到都是那只狐狸。
人也是如此,享受到與沒享受到都是你自己。
記住,在誘惑面前要懂得拒絕。
人生中有失也有得。
合理地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珍貴的東西。





◎放下就是快樂


心胸開闊的人,對待任何事情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心胸狹隘的人,是做不到的。
有這樣一則故事:
兩個和尚一道到山下化齋,途經一條小河,兩個和尚正要過河,
忽然看見一個婦人站在河邊發愣,原來婦人不知河的深淺,不敢輕易過河。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和尚立刻上前去,把那個婦人背過了河。
兩個和尚繼續趕路,可是在路上,另一個和尚一直抱怨那個年紀較大的和尚,
說作為一個出家人,怎麼背個婦人過河,甚至又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言語。
年紀較大的和尚一直沉默著,最後他對另一個和尚說:
“你之所以到現在還喋喋不休,是因為你一直都沒有在心中放下這件事,
而我在放下婦人之後,同時也把這件事放下了,所以才不會像你一樣煩惱。”
放下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心靈的自由。
其實,生活原本是有許多快樂的,
只是我們自己常常自生煩惱,“空添許多愁”。
許多事業有成的人常常有這樣的感慨:
事業小有成就,但心裡卻空空的,好像擁有很多,
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總是想成功後坐豪華遊輪去環遊世界,
盡情享受一番。
但真正成功了,仍然沒有時間沒有心情去了卻心願,
因為還有許多事情讓他們放不下。


對此,臺灣作家吳淡如說:
好像要到某種年紀,在擁有某些東西之後,你才能夠悟到,
你建構的人生像一棟華美的大廈,但只有硬體,裡面水管失修,
配備不足,牆壁剝落,又很難找出原因來整修,
除非你把整棟房子拆掉。你又捨不得拆掉。
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
所有的人會不知道你是誰,你也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是誰。
很多時候,我們捨不得放棄一個放棄了之後並不會失去什麼的工作,
捨不得放棄已經走出很遠很遠的種種往事,
捨不得放棄對權力與金錢的角逐……
於是,我們只能用生命作為代價,透支著健康與年華。
但誰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時,
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在指間溜走?
而我們卻很少去思忖:
我們所握的生命沙子的數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撈不回來。
古人云:“要眠即眠,要坐即坐。”
這是多麼自在的快樂之道啊,倘使你總是
“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思慮;睡眠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這樣放不下,那樣也放不下,你又怎能快樂呢?













延伸閱讀:第二篇 呵護心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