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所相信的
“通往智慧和知識的大門永遠敞開著。”
·生命非常簡單,
付出甚麼,就收到甚麼回報。
我們真的會變成我們自己所想的那樣。
我們認為自己好,就會更好;
認為自己壞,就會更壞。
我們生命中所有的痛苦和愉快,
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也是我們所思所想的。
現在的〝因”,就是在創造將來的“果”。
別忽略我們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
那些我們所思所想,所說和所做的,都在創造我們的將來。
對自己製造的一切,我們無法將責任推給別人或責備別人;
我們應該知道—如果有錯,錯都在我們自己。
任何人、地方和事物,具有超出我們自己的力量,
因為“我”是自己惟一的思考者。
當我們在自己的心裡保持寧靜、和諧與平衡時,
將發現它們同樣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人們常常講以下面的兩句話,你不妨想想,
那一句話是你自己也常說的?
這兩句話分別是:
“所有人都對我別有用心,不懷好意。”
“所有人都很樂意幫助我。”
別輕視這兩個不同句子的力量,
它們往往會創造出截然不同的經驗。
我們生活和自己都會變成心中所相信的那樣。
·我們的想法和信念總能變成現實
從另一方面看,
我們的潛意識接受我們所相信的一切。
既然我們所相信的總會變成現實,
那麼我們當然會選“所有人都很樂意幫助我。”作為行為準則;
而不會選擇“所有人都對我別有用心,不懷好意。”
·世界總是接受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世界只接受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如果你堅持相信生命是孤獨的,沒有人愛你,
那麼,你的世界很可能真的孤獨和沒有人愛──
因為你自己躲在陰暗處,太陽自然照不到你。
如果你願意拋棄這種信念,
相信“到處充滿了愛,人們愛你,你也愛別人”,
並堅信這種新的信念,那麼你的世界就會變成這樣。
可愛的人將會走進你的生活,
原先就在你生活中的人也會變得更加可愛,
你會發現,你更容易向別人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謬誤的信念,
對生命有頑強的執著。
這並不是在責備誰,因為在某一個特定時刻,
我們每人都在盡可能地努力做到最好。
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我們還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你為什麼不試著用別的方法改變自己,讓你能做得更好呢?
你不要因為自己的現在狀況不佳而貶低自己,
當你開始閱讀這本書就說明
你已經準備好要開始嶄新的、正面的生活改變。
請你首先要承認;“男兒有淚不輕彈”或是
“女人不善於理財”這些侷限性的思想實在太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還是孩子時,就受周圍大人的影響
這是我們學習如何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與鎮日與悶悶不樂、驚慌惶恐、忐忑不安
或是容易爆怒的人一起生活,
那麼你將學到很多關於自己、生活方面的負面的思想。
“我從來沒有做對過任何事情。”
“這是我的錯。”“如果我發脾氣,我就是個壞人。”
這樣的信念會造就令人灰頭喪氣的生活日子。
·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會重複我們父母的情感模式
這無所謂好或壞、和對或錯,
這是我們內心深處對“家”的認識。
我們不妨冷靜地想一想,現在已經不再是童年了,
但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
仍然像對待我們自己的雙親一樣。
有多少次,你找了一個
“只是像”你的父親或母親的情人或老闆?
同時,我們用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自己。
我們用同樣的方式責備和懲罰自己。
當你用心傾聽時,甚至能聽到那些話語。
如果當我們自己是孩子時接受了愛與鼓勵,
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愛和鼓勵自己。
“你從來沒有做對過任何事情。”“這都是你的錯。”
你是否時常也對自己這樣說?
“你真棒。”“我愛你。”
你是否經常對自己這樣說?
·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責怪父母
我們的父母不可能教給我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如果你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去愛自己,
那麼他們就不可能懂得如何教你去愛自己。
他們只是竭盡全力,把他們在孩提時代學到的東西,
依樣畫葫蘆地教導給他們的孩子。
如果你想更理解你的父母,
就應該更多多傾聽他們童年的生活;
如果你抱著同情(理)心去聆聽,
你就會了解他們的恐懼和嚴格出自何處。
這些“對待你如此方式”的人,
與你有著同樣的害怕和驚恐。
·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在前世便已經註定
每一個人,註定要在某一個時間點,
選擇誕生在這個地球上,做某對夫婦的兒女。
我們來到世上是因為有許多原因要來到這裡,
包括我們的性別、國籍、膚色、聰明、愚昧..等等,
都不是偶然形成的,
甚至父母親的好或是壞、家庭環境貧困或富有,也都一樣,
我們無法希望這已註定的一切可以改變,
就像自己理想的樣子。
所以,當我們長大以後,
我們無法片面地埋怨父母,說:
“這一切都是你們造成的。”
甚至把所有的過失,都推到他們身上。
事實上,在我們未出生以前,
是我們自己選擇了現在的父母,
心甘情願地要做他們子女的。
我們從小依賴父母,一心一意地跟著父母,
學習他們的那一套信念和制度。
一直等到我們長大,
遇上種種經歷,便將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停地、重複地去實行。
·“當下”永遠是力量的源泉
你生命中經歷的所有事件,
都是由你過去的思想和信念創造的。
由你過去的想法,你在昨天、上星期、上個月、
去年、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
(這取決於你的年齡)說的話語決定的。
然而,那是你的過去。它已經過去了,結束了。
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你選擇什麼思想、信念和所說的話語,
因為你現在的思想和話語將創造你的未來。
你的力量的關鍵點在於“當下”,
它正在形成明天、下星期、下個月和明年以及以後的經歷。
你不妨注意此時此刻你正在思考什麼。
它是積極正面的還是消極負面的?
你想讓這種思想創造你的未來嗎?請立即關注和意識到它。
·“思想”是可以被“改變”的
不管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的外在表現都反映出我們內在的思想。
自卑僅只是你討厭和憎恨自己的一種思想的反映。
你的這種思想在說:“我是一個糟糕的人。”
這種思想生產出一種情感,你就照單全收了這種情感。
可是,如果你沒有這種思想,就不會有這種情感。
改變厭惡自己的思想,這種負面的情感就會離你而去。
別讓過去的事影響我們,
不論這些過去的事是多麼消極和痛苦。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過去的事情沒有力量戰勝我們。
“當下”的生活才是我們需要把握的,
我們的力量存在於此時此刻。
認識到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事!
我們此時此刻便開始自由了!
·不管你相信是否,我們確實選擇了我們的思想
要怎樣思想,可以由我們自己加以選擇。
雖然有時我們會習慣地不斷的重複同一個思想,
而且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選擇的餘地,
但事實上,這都是我們自己找來的。
我們有能力選擇某些思想,也有能力拒絕某些思想。
相信嗎?只要想想我們是如何拒絕一些正面的思想,
就可以明白,那麼我們也可以拒絕一些負面的思想,
這是無庸置疑的。
我認識的每一個人,
或多或少都遭受過自卑與內疚的痛苦。
這樣的生命怎麼會幸福起來呢?
我們擁有的自卑和內疚越多,我們的生活就越糟。
我們具有的自卑和內疚越少,我們的生活就越美好。
不管我們處於那種生活水平,情況都是這樣。
·許多人內心深處常有這樣的念頭 —〝我不夠好!”
我們經常會再加上一句:
“並且,我做得不夠多,”
或者“我不值得”。
這些話像你說的嗎?
你經常對自己說、暗示或認定自己“不夠好”嗎?
可是你為什麼“不夠好”?
按照誰的標準來判定你“不夠好”?
如果這種信念深植在你心中,
那麼你如何能創造出
充滿愛、快樂、富裕、健康的生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的潛意識中的主要信念
經常會與幸福的生活互相抵觸。
你永遠無法讓二者並存,
否則不知何時有些事情就會出錯。
·怨恨、批評、內疚、恐懼是我們生活中四種最壞的習慣
這四種習慣造成了我們身體和生活的主要問題。
這四種習慣起源於責怪他人或不敢承擔責任。
如果我們敢於對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負責,
那麼就沒有別人可責怪了。
任何時候我們往哪裡去,是我們內在思想的反映。
別人會以某種方式對待我們,我無意為別人的行為開脫,
因為正是我們自己的信念,吸引了他人以那種方式對待我們。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說:“每個人總是這樣對待、批評我,
甚至不為我著想,
像對待門口的擦鞋墊一樣對待和虐待我。”
那這就是你的思維模式。
你的內心存在某些思想,
這些思想吸引別人以那樣的行為方式對待你。
當你不再那樣想了,他們就會遠離,
不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你不再吸引他們了。
以下是一些模式在身體上造成的後果:
長時間的怨恨會吞噬我們的身體,
導致一種我們稱之為“癌症”的疾病。
把批評作為日常習慣的人常常會患關節炎。
內疚的人總是期待著被懲罰,懲罰會導致疼痛。
(當一位客戶帶著滿身疼痛來找我時,
我知道他們內心滿懷愧疚。)
恐懼產生緊張,會導致脫髮、潰瘍甚至腳痛。
很多病人來到診所見我,訴說他們這裡痛、那裡痛,
我一聽就知道他們心裡一定有很多不快樂的事情。
有些人整天都有緊張感,有些人很早便禿頂,
有些人患上胃潰瘍,有些人無端端地腳底痛……這些疾病,
就我的經驗來說,
只要病人能化解他們的憎恨心,
病痛便能消除,連癌症都可以化解。
這說法聽起來好像不太真實,但我確信這是事實。
·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的態度
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並不能改變過去。
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的看法。
我們因為很久以前有人傷害了我們,
而在現在懲罰我們自己,這是多麼愚蠢!
我時常向那些對別人懷有怨恨心的人說:
“你現在就應該開始化解你的怨恨,
因為現在還不遲,還很容易。
千萬不要等到快要被醫生開刀的時候,
甚至在臨死以前才開始,那便太遲了。
寬恕別人吧!你可以做得到的。
你能夠寬恕別人的過失,別人才會寬恕你的過失!”
人想要化解怨恨心,先要消除恐懼心,
因為當我們恐懼的時候,很難把心中的意念集中。
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把恐懼化解,
凡事從從容容,自然能夠產生力量幫助自己。
如果我們不加改變,
只一昧地以為自己是一個無能為力的受害者,
一切事情不會再有希望,那麼,即使神也無法幫助我們,
我們便是被自己所害,更加一落千丈。
相反地,如果我們覺悟,
改變思維的模式,化解所有恐懼和怨恨,
轉為正確的思想觀念,
那麼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力量,將讓我們轉敗為勝,步步高升。
只有寬恕別人,才能把不愉快的往事化解。
·願意寬恕他人,也願意寬恕自己
我們可能不知道如何寬恕和自己,
甚至根本無法寬恕,或不知道能夠寬恕。
事實上,寬恕他人,就是寬恕自己,都是必要的基本觀念。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錯?連聖人也有過錯,何況一般人?
寬恕就是給他人和自己機會。
“化干戈為玉帛”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事之一,非常重要。
在知道“寬恕”的重要後,便是要能夠去實踐。
我們可以下定決心,對一個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說:“我要寬恕你,雖然你過去對不起我,
但我決心寬恕你,不再記恨,讓你自由自在。”
──這就是“解冤解結”。這一句話非常有份量,
你不只是解放了他人,也解放了自己,不會再被怨恨所困。
·所有疾病都是不寬恕的狀態導致的
《奇蹟》課程裡講述了“所有疾病都源自於不寬恕”,
同時“每當我們生病時,需要在心理默默地思索一下,
看看有誰需要被寬恕。我想加上一句:
那個最難讓你寬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寬恕的人。
寬恕意味著拋開、放手,讓它離去。
寬恕意味著不再去做什麼,把整個事情拋棄就是了。
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願意寬恕。
我們非常理解自己的傷痛。
然而,我們卻很難理解那些
無法被我們寬恕的人也處在傷痛之中。
我們需要理解,那些難以被我們寬恕的人,
在做那件難以被我們寬恕的事時,已經盡了力,
他們當下的理解力、知識和學問僅止於如此。
當人們帶著問題來找我的時候,我並不關心問題是什麼—
羸弱的身體、拮据的經濟狀況、糟糕的人際關係
或消失殆盡的創造力。
我只專注於一件事情,即是否愛自己。
我發現當我們真正去愛,
按照我們原本的樣子來接受和認同自己時,
生活中的一切就恢復正常了。到處都會出現小小的奇蹟。
我們的健康正逐漸好轉、有了更多的金錢、
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和諧。
開始用一種創造性的方式表達自己。
所有這些在沒有刻意去追求的時候就來到我們身邊。
愛自己和認同自己,這會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
信任、價值和承認將在你的頭腦裡協同起來,
在你的生活中創造更多友愛的人際關係,
引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居住環境,
甚至連你的體重也會恢復正常。
愛惜自己和身體的人從不虐待自己和別人。
現在立即開始自我認同和接受自己,
這是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積極改變的關鍵所在。
愛自己,對我來說,
是從“不再因為任何事情而責怪自己”開始的。
批評、責備會鎖住我們,
使我們無法發生改變,進而理解和善待自己,
卻會幫助我們改變以往的負面反應模式。
記住,你已經責備自己很多年了,這毫無用處。
試著認同和讚賞你自己,看看周遭會發生什麼變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