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備最好的祈禱?

2014030108:30
 


有關於用言詞設計你的祈禱,
重點之一是你要了解,言詞引導你的意願。

你的意願是:「對你真正想要在你的光裡進化的東西」的了解。

所以我要告訴你,透過言語所組成的口頭禱告,
你確實把焦點放在表達出更大的明晰上。

前面我提過,意念在頃刻間可以變成混亂。

假如那是真的─我們知道那是真的,
那麼,當你在祈禱中考慮或斟酌,想把事情理清時,
往往帶給你同時往幾個不同的方向前進的能力。

原因之一是,「意念言詞」(thought word)─仔細聽好─
不是只被意念意識(thought consciousness)設計出來的,
它是一種粒子能量累積,有把兩者混在一起的能量。




用正確的名詞來說,當你使用意念言詞時,
它們是有意識地和畫面能量─
它利用一個沒有實相的基礎去達到的結果─ 一起被呈現出來,
因此,你是在你想要的結果和你所處的祈禱狀況中來回穿梭。

當你用言詞界定祈禱,用言語引導意願時,
那麼你也用其他感官意識,
把它帶到一種會在五官意識實相中具顯出來的能量體中。

說得更清楚一點,一個「意念禱告」
總是在它選擇的那個層次(不論是哪一個層次)具顯出來。

例如你有一個意念禱告,你可能在夢幻狀態或夢境中具顯它。

這是一個被意識創造出來的領域,是真實存在的;
但是沒有分子的結構,它會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在你所居住的看起來是有分子結構假象的世界裡,
你必須用一個更有力的方式產生光體。

經由用口頭的方式,
你實際上是用物質層面的能量體產生你想要的實相。

更進一步來說,當你使用意念禱告,你可能同時在多重層次中具顯它。

其中一個最難在其上具體顯現的是物質層面,因為你是在以太形式中具顯。

當你要在物質層面使用一些能夠發生效力的東西時,
你必須用一些在振動上和過程上等同的東西。
愈說愈深了,但是沒關係,我要你跟著我。

假如你意識到,一個「口頭禱告」必須和你所處的世界一致,
你也會意識到,你所祈求的東西有機會在這個層次得到。

當你在意念的層次,你打開了多重層面,
因為有一個次元的過程在發生。

事實上,假如你選擇把一些東西帶到物質層面,
你必須用物質實相的焦點才能使它們具顯出來。

我們曾說過,假如你願意,你可以在無意識中祈禱,
因為你可能會用祈禱文,或者你假裝(自以為)在祈禱。

你如何假裝在祈禱?這裡有個例子。

我聽到這樣的禱告:
「齊瑞爾大師,我真的需要把財務狀況弄好,
否則我無法聽從你的召喚,也無法專心於世界的大轉變。
所以,請跟我一起把我的財務狀況弄好。謝謝!神保佑你。」

那是一種口頭禱告。



一般來說,它是一個「意念口頭祈禱」,
因為它是用想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假如你真的說出口,假如你使用空洞的言詞,
你會了解,它沒有你可以在上面運作的基礎。

意念禱告是由言詞界定的。

你會說:「可是,齊瑞爾大師,我聽你說過,
假如我們只是打開我們的管道,
讓我們的祈禱從心智中比較高的部份出來,我們會發現它們更加清晰。」

這是事實,因為一旦你從本質我的能量,
或從頭腦的百分之九十,甚或頭腦的百分之十裡較高的振動中產生禱詞,
你會開始看到它們可以具顯,但是你會認出,你遺漏了某些部份。

一旦你知道你遺漏了哪些部份,並且補足,
祈禱會開始以它自己的速度,以你所設定的速度具顯出來。

所以,當你在意念的領域裡追尋和界定時,你的每一個祈禱一定都會實現。

區別在於它是在意念或非物質領域裡實現,或是在物質實相裡實現。

假如你要在物質實相裡實現,你必須採取物質性的旅程前往目標。

假如你持續使用意念旅程,那麼你會持續地讓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上具顯。

一旦以祈禱做好界定,一旦擬界定了你的命運和到達目標的方向,
我們非物質世界的存在會依照你所說的,
把它帶到你的層次裡,你可以在那裡使用它。

這就是做為人類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說,
在你們的次元裡有些東西可以使用,
你們也有能力在你的覺察層次上經驗它們。

祈禱把它帶到那個層次去。

一旦你可以藉定你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去達成的過程,
我們會把一切都聚集好,好讓事情可以發生。

但是我們要它發生在你最能善用它的層次。

假如你祈求豐盛、關係、健康或任何其他東西,你需要用這樣的祈禱詞:
「這個就是我要引導我的能量往這個方向去的地方;
這個是我選擇要走到目標的路。」

你完之後,我們會幫你做具顯的工作。

不要只看到它容易的一面,以為那就是你需要做的一切,
以為一旦你做完那個部份,你的祈求就會被應允。

但我們可以開始協助你之前,
你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們才能毫無疑問地幫你。

一旦擬界定了你所要的,
你會有很多能量體的光粒子、不同層次的具顯成形的空間、時間,
以及每一樣配合著你的實相的東西。

祈禱是所有過程中最動人的,因為它把你的實相界定在你存在的層次。


作者:弗瑞德.思特靈(Fred Sterling)

摘自:在覺知中創造十大法則/生命潛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