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釋放都會讓你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快樂;
如果你繼續釋放,就會更輕鬆、更快樂。(這個釋放法的命題)
每一個人的本質都是快樂、全知、全能而的無限存在(being),
只因為現有心識中所積累的習慣、定見、情結、想望…
等心愫的擾攘不休,
所以才察覺不到。
相反地,如果將這些積累的負擔清理乾淨,
存在的本質就會自然的被披露出來,同時在進步的過程中,
也會因為負擔的解除而越來變得越輕鬆、越來變得越快樂。
它的主要邏輯是,每一個人對情緒所能對應的方式,
除了壓抑和爆發(或被淹沒)以外,
天生的就都還有加以釋放的能力,
但因長期社會性的影響而逐漸遺忘,然而只要透過有意識的察覺,
這個能力就都能立刻恢復的。
同時因為這個方法所利用到的機制其實是〝本能〞,
所以是每個人都能喚醒過來的能力,
同時操作的方式相對的也是很直覺而又簡易的。
因為這些心愫的外在表現方式就是情緒,
包括心因性反應在內;
而內在的動力來源就是自我(Ego)的內定反應。
所以西多納西釋放法的釋放角度,
有聚焦在情緒上的和聚焦在內在動力上的兩種。
(第一天的學習內容)以下是對這個釋放法的簡短介紹。
一、瑟多納釋放法的釋放方式一共有四種:
直接釋放、潛入核心、雙面釋放和容許浮現
這四種方式所會得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但由於領會和遵循的難易不同,在這四種方式中,
西多納主要使用的是容許浮現和雙面釋放(比較少)兩種。
1.直接釋放(Deciding to Drop It)
所謂直接釋放就是直接把情緒拋到腦後的意思,
這是連動物都有的本能。
但所謂的拋到腦後並不是把它壓抑下去的意思,
而是像聽到笑話一樣,大笑兩聲之後就煙消雲散一樣
也就是說妳並沒打算要把它放在眼裡的意思。關於這一點,
海爾每次在研討會裡都喜歡用「鉛筆」的實驗來說明其中的關鍵所在:
現在請拿出一個小的對象,例如鉛筆,然後把它放在手上。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將鉛筆比喻為自己的情緒,
將手比喻成自己的意識。
現在用手抓住鉛筆,然後開始握緊,真的用力握緊。是不是覺得很不舒服?
如果繼續抓著鉛筆不放,那還會更不舒服。好,現在請打開手,
然後讓鉛筆在手掌上滾動,我們都知道鉛筆並沒有黏在手上對嗎?
所以它剛剛一直在我們手中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自己抓著它不放。
同樣的,我們和情緒間的關係就像手掌和鉛筆間的關係一樣。
在生活中當我們察覺到了自己有不良的感覺或情緒時,
就會以為情緒和感覺給自己帶來麻煩,下意識地就會抓著它們不放。
另外,我們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地將自己和情緒混為一體,
也就是沒客觀地看待它們,這就和你剛剛抓著筆不放一段時間後,
就會感覺鉛筆和手掌是一體的道理是一樣的,而在我們有不良情緒時,
也同樣的會認為自己是被情緒所纏住。現在請打開手。
然後呢?筆就會自動掉下來!這是不是很容易?
這就是瑟多納釋放法中的〝直接釋放!〞,
只要你感覺到自己有不良情緒時,都可以直接放掉它們。
事實上我們對自己的情緒隨時隨地都有掌控的能力,
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這話說來簡單,但如果不是曾經體驗過「釋放」感覺的人,
要直接去釋放恐怕是會很不得要領的,
所以在課程中主要使用的還是其它比較容易捉摸的辦法。
2.潛入核心(Diving into the Core of the Emotion)
潛入核心的意思是,不論你有的是什麼樣的情緒,或情緒的強度有多大,
只要你認真的往內心的深處看去,你就會發其實裡面根本什麼情緒也沒有,
其實裡面是空空的、平靜的。
因而你就能察覺到,所謂的情緒只是海面上的三尺浪而已,
其實底下依舊是一抹平靜。
於是在相對照之下,
情緒自己就會像肥皂泡一樣〝啵〞的一聲就不見了。
3.雙面釋放(Holistic Releasing)
雙面釋放的觀念是在於:
我們身所處的是一個相對的世界,凡事有來就有往、有正就有反。
但它卻又是個一元的世界,凡事都像銅板或紙張一樣,
妳無法只抽出正面而不連帶抽到背面的。情緒也一樣,
有被迫害的情緒時,在背地裡它一定也會有加害的情緒的,
於是西多納就利用這種關係,在情緒抽不動時,
就正、反兩面來回的操作來把它給抽掉的,這就是雙面釋放的意思。
4.容許浮現(Welcoming or Allowing the Emotion)
這是瑟多納裡最容易遵循也最容易掌握的方法,
也是西多納里最主要的釋放法。它的概念是,
情緒天生就是有要自己想要找出口的天性,
只要我們用注意力把它從背景意識裡提到表層意識上來,
並容許它的存在,
它就會像開了口的氣球一樣,自己消失得無影無踪的。
當然了,如果你的情緒是正在發作的當口上時,
那就不用再去提了,它已經就是在表層意識上了。
二、基本釋放步驟與提示
在瑟多納里是將釋放分成六個步驟,
是連同五個提示句一道使用的。
這五個提示句是: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
妳能容許這個感覺浮現嗎?你能夠放它走嗎?你願意放它走嗎?什麼時候?
而在操作和提問句時,可以採取第一人稱的角度,
也可以採用第三人稱的角度,總之是以得效好的那個為準。
同時,想要睜著眼做或是閉著眼做都是可以的。
以下是操作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在情緒出現時(或用心回想一下妳所想釋放的事件),
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所浮現的這個情緒上,
並問自己: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這個感覺未必要怎麼強烈才行,
尤其是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其實經常心底什麼也勾不出來的。
但即使是一片空白也沒關係,其實空白本身也是一種心像的,
所以還是繼續做下去。不過這一步的重點是在「現在」的感覺上,
情緒的釋放是要從現有的感覺放起的,即使是一片空白或茫然也一樣。
第二步:容許(或歡迎)這個感覺的浮現,
包括隨之而來的畫面(或影像)、聲音(或語言)、感受(或行為)。
盡量容許你現在所經驗到的狀況,並問自己:你能容許這個感覺浮現嗎?
這一步是整個釋放法的重點所在,一般我們的情緒會一再的被觸動的原因,
就是因為沒有容許它自然存在的空間,
以致這股能量一直滯留在我們身上找尋出口的關係。
通常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外乎壓抑和爆發(或被淹沒)兩種,
其中壓抑是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強迫自己把它給壓下去,
或乾脆把眼睛往別的地方看去,假裝它不存在一樣。
但是爆發和容許浮現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它們之間的差別,
就只在於我們有沒有把自己也「投入」進去而已。
或者說是有沒有把持到自、它間的差別而已。
我們是「自」而情緒是「它」。
簡單的說就是把情緒看做是別人家養的狗狗爬到我們身上來舔來舔去一樣,
然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但那終究是別人家養的狗,
妳並不會把牠當作是〝自己〞的狗的。
這也是之所以會建議使用第三人稱來進行釋放的原因。
另外,在情緒浮現時,是不需要給它貼上什麼標籤的,
直接認知就可以了,貼標籤反而是容易走神的。
第三步:問自己:你能夠放它走嗎?所有在釋放流程中所提出的提示句,
其重點並不是在字面意義的本身上,而是在「提示」上。
所以在回答問題時都不需經過思考或顧慮,
直接看自己內心的第一反應就可以了,
而且不論答案是〝能〞還是〝不能〞都不會妨礙釋放的。
所以不論答案是什麼都請繼續下一步。
第四步:問你自己:你願意放它走嗎?
一樣,不論答案是什麼都請繼續下一步。
第五步:問自己:什麼時候放它走?
這只是在提示妳〝現在〞就可以放手了,
但是其實妳任何時候都可以決定放手的。
第六步:反覆進行前五步的操作,
直到你覺得那 個情緒已經不再繼續啃噬你為止。
如果你發現某個情緒特別無法釋放時,
相對的策略就是單純的容許它的浮現或存在就好。
其實往往經這麼一擺,它自己就會無緣無故的就失踪不見的。
另外對初學者而言,如果在練習時能使用引導錄音來輔助的話,
效果是會比較理想的。
因為一來這樣子會比較省心力也比較不會走神,
二來也可以知到釋放時一般的大約節奏。
還有,經驗上一但熟悉了釋放的感覺之後,
其實就只要容許它浮現就行了,並不需要任何其它步驟。
一但它完全浮現完畢,
它就會自我釋放掉了,連提示句都免了,大家可以試試看。
(第二天的學習內容)給大家一些釋放的路線,順著地圖找
先了解一下「感受、情緒狀態、基本慾望」的基本概念
各種感受:大部分都是你擔心、煩惱或害怕的人事物。
它在你的情緒中心(胸口)會有以下任何感覺(輕微~重):
悶悶的、緊緊的、卡卡的、呼吸會有點不順~任何感受,
都沒有好壞、對錯、應該或不應該,它只是一股能量而已。
任何感受,都是我們自己決定要產生那樣的感受,
才會有那樣的感受。
這股能量也很想離開,
之所以無法離開是因為我們自己緊抓著不放。
只要我們願意做個決定讓這股能量釋放掉,
而且真的放手,它就會自然消散掉九種情緒狀態<<<負面情緒狀態>>>
Apathy(萬念俱灰):沒有任何盼望、因為覺得就算有也沒有什麼用。
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也沒有人能幫忙。
會退縮、裝死,以免讓自己再受傷害。
Grief(悲苦):渴望有人能幫助,因為自己無法辦到,
但也許某個人可以~自己會哭喊著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
Fear(恐懼):想要主動出擊但沒有行動,因為我們認為會被擊垮。
認為自己必定會受傷害,所以即便想要做些什麼,仍然沒有行動。
Lust(貪求):有想擁有的慾望。
渴望金錢或各種人、事、物,但卻帶著猶豫。
我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採取行動;
內心潛藏著「做不到」「不該擁有」等念頭。
Anger(憤怒):
想要採取行動傷害或阻止他人,卻又帶著猶豫;
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採取行動。
Pride(自尊自傲):
希望能維持現狀,不願狀態有所變動。
因此也希望他人不要有任何行動,
因為這樣他們可能會超越自己。
<<<正面情緒狀態>>> Courageousness(無畏):
願意採取行動去做、去修正、去改變需要完成或改變的一切;
沒有任何恐懼或猶豫。願意放手,進而能繼續前進。
Acceptance(接納):
沒有什麼需要改變,不論是非對錯好壞。
事情就只是他們事這樣子而已,沒有什麼對不對。
一切都很美好。我擁有一切並享受一切。
Peace(平靜):
我與本我完全合一。
我本就完美、完整。萬事萬物皆為本我的一部分,
一切盡皆完美。
(第三天學習內容,這些不同於情緒,這些是大樹枝,
一個樹枝就能同時釋放很多情緒)
三大基本慾望(因為沒有才會想要)
1『控制』(第三個產生的基本慾望):
在思想上想要改變、想要搞懂、想要操弄、想要強迫、
想要修正、像要是「對」的、想要勝過別人.....
在行為上會大吼大叫、對人冷戰、羞辱別人、
忽略對方、製造他人的罪惡感、給別人他想要得東西
(安全感、認同、讚美等)、
管制他人的必需品(錢、食物等)......
所以產生九種情緒狀態,這九種情緒狀態再發展成各種感受,
感受提供各種思想生命力,造就你在有形世界的各種經驗及體驗。
2『被認可/被愛』(第二個產生的基本慾望):
在思想上想要被接受、想要被尊敬、想要被照顧、想要被注意、
想要被了解、想要被喜歡、想要被稱讚......
在行為上會當好人、裝無助(可憐)、精心打扮自己、
依照社會標準過生活、追求公認值得的標準.......
3『安全』(第一個最根源的基本慾望):
在思想上想要報復(反擊)、想要自我防衛、
想要保護自己或他人、想要攻擊別人......
在行為上聽從內在的恐懼、拖延(避免)做決定、存一堆錢、
避免冒風險、保持低調、尋求高層力量的庇護......
我們將以上的「感受、情緒狀態、基本慾望」
套用到以下的『公式六步驟』,
你可以選擇單項釋放、或是組合釋放單向釋放:
僅針對當下「感受」或「情緒狀態」進行釋放,
或選擇從「基本慾望」這個最有效的無用能量釋放組合釋放:
針對「感受」,它屬於「哪種情緒狀態」,
或再延伸到它屬於「哪種基本慾望」不管當下面對的「感受、
情緒狀態、基本慾望」是什麼、是輕微、還是強烈,
如果你去抗拒或評斷它,就會再產生另一股無用能量,
使你更難以釋放當下的「感受、情緒狀態、基本慾望」。
如果你完全釋放掉對控制、被認可/被愛、以及安全的慾望,
你的人生可能會:
一、永遠都感覺很輕鬆、覺得萬事萬物
都在一個完美韻律的掌控之中,
一切盡皆完美,沒有什麼是需要改變的。
二、不管有沒有來自外在的認可或愛,
都同樣自信自在,知道自己一直都在愛之中===>自己就是愛。
三、發自內心確知自己無時無刻都會被宇宙照顧的很好,
沒有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東西能對你造成威脅,影響你的安全。
(第四天學習內容,我們的大腦心智就是個淘氣的孩子,
總是舉起否定的錘子敲打我們,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否定功能的大錘子,
是怎麼打我們自己的。) 人生成功最大的推手,與最大的阻力........
『心智』人的本質「完美、完整、全知、全能、無所不在」。
相信很多人的反應是『見鬼,是我太笨、還是你太聰明,
為何我都看不見、感覺不到?』
原因是因為『心智(Mind)』擋在我們的眼前。
「心智」的特性:
一、心智是表潛意識中一切思想 的總和,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心智加總起來的狀況如何,
只要觀察一下你的四周就知道了
(財務、關係、健康、自己、生活. ...狀況)。
心智包含「表意識」、「潛意識」兩個部份。
表意識:你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部份潛意識:
所有可以自動化思考、不需要的思考、
不想要的思考都會放在裡面思想創造有形世界,
心智=表潛意識一切思想 的總和。
如果你一直都無法在你的世界中創造出理想狀況,
那肯定表示你的潛意識裡有許多與表意識『方向不一致』
的思想或信念存在。
唯一解決方式,
就是把『方向不一致的思想或信念』找出來並釋放掉。
【釋放不合適的信念是很重要的一環】
二、心智只是一個儲存與播放的裝置,
不能期待它會有所答案心智像是一個資料庫,
一個你一直存放資料的地方。
在你達成理想的過程中,如果心智一直無法找到答案,
就是沒有答案。解決的方式就是:
01).開始接觸所有讓你達成理想的知識,從網路、書店、上課......
02).開始與無窮智慧(真我)連線,去開啟創意與靈感三、
心智永遠傾向於維持現狀當你想要去做任何改變時,
你的心智會一直試圖用各種方法說服你不要去做。
因為它的功能之一就是確保你的安全,讓你繼續生存下去。
如果你想做的任何事情超出心智的理解範圍,
會馬上被心智歸類為『不安全』,並儘可能說服你不要去做。
解決方式很簡單,當心智又在開始阻止你時,
你的內心只要告訴它『我知道了,謝謝你!』
(這個和釋迦摩尼教導的一樣,
魔來時,就對他說,你來了,請到旁邊坐坐,喝茶。)
四、心智喜歡把事情複雜化心智喜歡知道『如何?為什麼?必須搞懂!』
不過這也是教育下來的結果,秘密裡提到『如何?為什麼?必須搞懂!』
並不是我們的重點,也不是我們的領域。所謂奧義就是『簡單事每天做』。
五、心智擅長編物事如果你願意注意的話,
你會發覺不管你願意做一件事、還是不願意做一件事,
你都可以找到一堆有的沒有的理由來支持你。
而這就是心智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這有一個順序請各位釐清,
你所有的行為都是因為你內心的『決定』,
然後才有外在的行為。所以內在世界是『因』、外在世界是『果』。
去做你心智的主人吧!其實你本來就是心智的主人,
過去是教育、社會觀、宗教束縛讓你偏離這個觀念,
造成心智當家,現在當你釐清後,你將主宰心智的方向,
去創造你想體驗的人生吧~讓心智成為你成功的推手,『不想』
才能得到答案每當你「想要搞懂」些什麼,或想著「為什麼會是這樣?」
「為什麼要這樣?」「該怎麼辦?」「這樣做對嗎?」「要怎樣才能?」...
之類的思考出現時,把它釋放掉吧~
一、即時釋放『想要搞懂』,問自己「我想要搞懂什麼? 」,
答案出來後開始進入『公式六步驟』
二、做好內在大掃除,
對於曾經想要搞懂的,問自己「我曾經想要搞懂什麼?」,
答案出來後開始進入『公式六步驟』然後你就會依據你釋放的狀況,
聽見你內在的『智慧話語』,這時候的你不再需要誰、
老師、大師或神靈給你答案,因為你已經是你最佳的解答一種對你最理想、
最快速、最和諧、最輕鬆、最自在、
最不費力的解決方式全都在你的『智慧話語』
裡超強有效的內在清理程序『內在清理程序』
是Sedona Method另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
特別適用於從根本釋放掉『過去曾逃避或壓抑的』
某個特定對象的無用能量。因為『內在清理程序』屬於進階法,
會需要對基本的釋放練習抓到訣竅跟感覺後,才比較容易上手。
這個程序很簡單,去『愛』,去愛一個『過去曾逃避或壓抑的』
對象不斷重複的問自己『我能去愛他(她)嗎?』...
(一樣不要由心智介入)...直到你發自內心的去『愛』他(她)
『重點不是他(她)值不值得你去愛,而是你能不能做到!
【重點,重點,重點!】
所以,只要你也能把過去所有沒有在「愛」的狀況都轉變為愛,
你的內在狀態也會不斷往上提升,你會越來越喜悅、越來越快樂;
而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映照,內在狀態提升時,
外在的物質財富、健康、關係...
等任何部份也都會自然而然變得越來越和諧、
越來越完美。
運用Sedona Method(瑟多納釋放法)
創造你想要的不管你做什麼、
想要什麼,其實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非常簡單,只是兩個字而已......
『快樂』但這種快樂常常是短暫的,過一段時間就會減弱、消失,
而你會一直不斷在追求快樂的循環中,無法脫身因為你在沒有答案的地方找答案。
真正的答案不在外在世界,而在你身上,只有在自己身上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所謂「真正的快樂」會是一種恆久不滅、沒有任何缺憾、最終極的喜樂。
也是最崇高的善。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神、善、真理、解脫、自在、或是真我」,
其實都是那終極的喜樂。
現在!你可以有意識的在能找到終極喜樂的地方尋找,
而你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快樂。
只要兩個步驟:
一、建立『我們是一切物質(包括身體)的主人』
認知二、成為心智的主人這樣你就會意識『思想造就有形世界』,
你也取得主控權,你就會從『有限』虛幻我=>『無限』真我,
這時你的創造力是由你決定、由你發揮,
不會有任何受限Lester Levenson『創造出一百萬跟創造一塊錢,
背後的原理是完全一樣的,是你的心智設定出大小分別;
一個人只要有本事創造出一塊錢,他就有本事創造出一百萬。
去觀察自己是如何成功創造出一塊錢,然後在一的後面加上六個零;
你要把意識提升到一百萬,而不是停留在一塊錢』(這個是長期修煉的內容)
快速實現目標的三個關鍵
<<<關鍵一:對目標專注思想>>>
人們在有形世界追求的,不外乎物質財富:
金錢、物品、金錢能交換到的物品
、工作、事業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體重關係:人際關係、
親密關係誠實的回答自己最想要的,
不要去懷疑、不要去猜測、不要去設限,
然後把你的思想專注於『已經擁有』它,你可以看到它(觀想)
、感覺它、品嚐它、它是這麼的清晰、明確.....去感受擁有的好心情、感動
<<<關鍵二:釋放與目標不一致的無用能量>>>
當你的內心聽到某個聲音、感覺到的,
與目標想法有不一致的情況下,即便是很微小的聲音或是感覺,
或是持續有循環的音樂一直干擾,
直接判斷是「感受、情緒狀態、基本慾望」哪一種,
你可以以『六步驟』選擇單一釋放或是組合釋放。
<<<關鍵三:放手交託>>>
Lester Levenson常提醒學生一句話「別當勞碌者,做見證人」,
讓無限的真我去盡情發揮,你會發現不管你要什麼,
一切都越來越不需費力。因為你會確知,而且不只是心理層面認同,
你的任何念頭,都必定會在有形世界裡產生對應的經驗。
你會確知你不是你的身體,你不是你的心智,
身體及心智只是你用來跟這個有形世界互動的工具而已。
在我們真正掌控自己的心智,就可以(就會)完全丟掉心智,而進入全知的境界。
這時,我們會完全覺悟到自己是怎樣的無窮存在,也會進入到終極的喜樂狀態。
從這時開始,你取回那本來就屬於你的力量,
自由自在地在你的世界中創造任何想創作的經歷體驗。
當然你也可以讓心智安靜下來,丟棄所有的思想,
去尋找無限的真我,那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旅程。